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琉球王国的独立外交

  尚真王(King-Sho-Shin,1465-1526)

  琉球国地小人稀,物产贫瘠,所以当时的琉球历代统治者都认识到了对外贸易对本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并在同中国、暹罗、朝鲜、爪哇等国家的贸易中积累了巨额财富。日本,也正是在这个时期与琉球国开始了频繁的往来。

  1458年,琉球铸成“万国津梁钟”,邀请日本僧人芥荫撰写铭文。芥荫在铭文中写道明帝国是两国的靠山,日本和琉球则唇齿相依。

  尚泰久死后,其子尚德在位九年后暴亡,一名管理国家金库的官员今丸靠行贿被推举为王,冒充尚德的儿子向明帝国请求册封,明宪宗不明就里,册封改名为尚圆的今丸为琉球王国中山王,由此开创了琉球王国第二尚氏王朝。

  当时的周边小国均以被东亚秩序体系的领导者--明帝国承认为荣,但是尚圆死后,王国大宝发生了一件乌龙事件。尚圆的王储尚真因为年幼,故由其王叔即位,结果最高神女宣读神谕时发生了口误,将即位者念成王储的名字。王叔为此羞愤难当,六个月后将大宝让位给王储尚真,这就是琉球王国历史上最英明的尚真王。

  尚真王成人后,改革了社会制度,发展了经济,仿照明朝体系建立官员制度,收缴兵器,建立了最高国家宗教组织和空前统一的中央政教合一政权。他还设立战斗力强大的常备军,听命于明帝国召唤,随明帝国命令在福建地区剿灭日本倭寇。但由于国力限制,这支常备军不可能抵挡大国的举国入侵。在这个时期,琉球王国和日本国开始了更为广泛的接触。

  作为独立国家的琉球国拥有完善的外交体系。在对外交往方面,琉球国虔诚地奉明帝国为宗主国,对日本则恪守“万国津梁钟”上铭刻的唇齿相依的友好政策,但对属于琉球群岛中山民族的各个小岛,则出兵征讨。

  在其兵锋所指之处,先后统一了今天的整个琉球群岛。北起奄美大岛,南至与那国岛(今钓鱼岛西南170公里),所有种族、语言、宗教和生活习惯与之相同的岛屿全部臣服在中山王治内。实际上从中国宋朝开始起,琉球群岛的小岛就开始向各岛大酋长进贡。这些受贡的小岛不断合并最终形成了琉球国三省,也就是史料中记载的“琉球国三省三十六岛”。

  如前所述,琉球国毕竟是个贫瘠的小国,必须以贸易为立国根本。由于明帝国的锁国政策,统一前后的琉球国在明帝国的武力保障下,成为了东南亚最大的贸易中心。外贸船队不光覆盖东南亚的本国航线,也转运大航海时代已经到达亚洲的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国的货物。此外,琉球从15世纪朝贡的强邻日本(主要是雄藩萨摩),也获取了巨大贸易便利与财富。
              

  那霸港古画,可以看见那霸繁忙的景象

  在对明帝国的外贸中,琉球国是在明帝国东亚秩序的朝贡体系下进行的。名为朝贡,实为要求明帝国统一收购。因为明帝国秉承中央帝国的传统,以泱泱中华姿态厚往薄来对待臣服的小国,所以琉球国对明帝国的朝贡贸易其实是变相接受明帝国的赏赐。由于小国乐于接受赏赐,以至于频繁的朝贡令明帝国不胜烦扰,也不能赶走他们,最后不得不严格限制琉球这类小国的朝贡。以苏门答腊胡椒为例,原产地是十文钱一斤,爪哇国朝贡来的就要三贯钱一斤(一贯俗称千钱,实际上约七百多文);琉球国则更过分,居然标价三十贯,令明帝国的收购官员哭笑不得。更搞笑的是,琉球国还动辄声称朝贡物品被官员贪污,要求明帝国补偿,结果当时的皇帝明英宗不得不高价补偿,将这些奸商朝贡者打发了事。

  到了清帝国时期,琉球国更是变本加厉,拼命往中国输送如珊瑚、珍珠之类的奢侈品。清帝国最后无可奈何,实在是无力收购,只得严厉下令琉球国,朝贡只允许上贡和军需有关的红铜、硫磺和军马等物资。这一点和明朝后期因为用兵需要而要求的基本一致。

  有趣的是,琉球国受了这些恩惠,倒也喜欢为中国大作广告。她在给其他国家的国书中总是用文诹诹的八股文写道:我们都是中国的藩属,我们存在的目的也是做好藩属,今天我们之间互相的贸易不是为了钱,是为了互相交换好东西,今后在对中国的朝贡中更好表现。颇有“张军长,拉兄弟一把”的意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帝国的贴心小棉袄,与中国交好500年不变,她曾经的名字叫琉球
八面玲珑:明朝朝贡体系的灵活操作
[转载]琉球史料二
中国对琉球的宗主起源
琉球国军队
万国津梁:看明代朝贡贸易是如何助力琉球开启大航海时代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