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公路发展的活化石——老沪杭公路全段扫荡记

中国公路发展的活化石——老沪杭公路全段扫荡记


起自上海市区西藏南路斜土路口,止于杭州清泰门的老沪杭公路,是我国于1932年第一条全线修通的跨省市干线国家公路。上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高速公路和新线国道的发展,他沦为一条县级公路;1999年平行的新沪杭公路(东西大道-浦卫公路)修通后,该路却奇迹般地被以上世纪50年代公路的面貌大致完整保留了下来,见证着中国公路建设的过往和开端。

  目前,原在上海市区走段的斜土路、漕溪路、老沪闵路、新沪闵路等,均已经改建为城市化的道路,甚至是高架快速路,真正保留着“沪杭公路”名字的,是自奉贤区闵浦二桥南坡的西渡,一直到金山区与浙江省平湖市全塘镇金丝娘桥交界处的路段。其中,自西渡到平庄西路的一段,已经纳入南桥新城建设区,正在改建为高等级城市道路;自龙泉港桥至学府路一段,属于金山新城市区,也正在逐渐改建。上海段78.32公里的老沪杭公路,目前仅有平庄西路至龙泉港、学府路至省市边界两段,约20公里长度,保持着原始的风貌。

  而今天,我开车走完了上海至杭州全段的老沪杭公路,以30年前旅人的方式,经历了5小时10分的艰难又有韵味的旅程。

  早上6点57分,在苏州汤包馆吃完早饭,出发走杨高南路顺接林海公路南下。今天的杨高南路、林海公路,轿车、卡车均超多,以至于平时可以拉到80-100码的航头、周西段林海公路,今天只能以60码的速度阙如。走到平庄西路小转向西,车子也是超多,到南海公路(环城东路)大转向南,方才看见空旷的路面。7点55分,驶上奉柘公路向西。这条公路是在清代的“华亭东石塘”的海堤基础上修建的,为了保护古代留下的花岗岩鱼鳞石塘,特地将内坡放低,避免了石塘外坡面沦为路肩的局面。到8点,于柘林沪杭公路三岔口,正式驶入老沪杭公路。

  这段公路,也是在古代的海塘基础上修建的,且未有放低塘身,因此路坡高达7米左右,一来一去的车道十分平整,安装了高速公路式样的护栏;两侧种满了各式各样的整齐树木,遮天蔽日,在春日的阳光里显得十分好看。不幸的是,这里已经沦为上海化学工业区的开发地带,巨大的开发区内厂区林立,跨沪杭公路两侧到处是各式各样的工厂。奉贤海湾大学城,就在此附近,里面的学生晚上睡觉、白天上课,连窗户都不敢开。

  很快过了龙泉港南排闸桥,进入金山嘴渔村。金山嘴渔村人家户户都起了高楼,开设海滨酒店。这一段沪杭公路仍然是在一线海塘上修筑的,外坡面是成片的滚筒混凝土墩柱和丁字坝,远望杭州湾上于千年前沦入海中的大小金山岛,风景虽然秀丽,但不免让人生出一种喟叹来。

  很快就到了杭州湾大道附近,看得见豪华的市郊电气化铁路金山新城枢纽站了。金山区的前身金山县,旧时的县治在北部的朱泾镇,13年前南迁“还治”金山卫(石化、山阳)地区后,该地成为一处大工地,与原先上海石化股份的生活区连为一气,蔚然现代化,商业繁盛,是省界平湖嘉善海盐等处居民向往的地方;而朱泾镇则已经破落地不成样子了,宛然90年代的固定格式照片。

  过学府路,就又是一段老沪杭公路旧断面道路。该段路南侧为金山石化的厂区,刺鼻的气味连我在车中都闻得到,十分让人窒息;路北是正在拆除中的民居和小企业,全部要种绿化,以隔离化工业和居民区。

  前面就是金丝娘桥省界了。上海一侧500米左右有一处浙江省设立的“全塘补票点”,但是已经不收钱了;过了“上海市公安局金卫检查站”以后,看见解放前留下的“浙苏省界”(上海市以前是江苏省管辖的)砖石界碑(最近用水泥修补过),就是浙江省了。时为8点40分。

  真正要看老沪杭公路的原始风貌,还是要在浙江段看,但不是平湖段。譬如省界附近的金丝娘桥小集镇到全公塘集镇一段,路面破烂,沿线全都是黑店、黑车;乍浦以东的独山到乍浦镇区内的龙王堂,则是垃圾成堆、集卡成群。平湖想把海岸线开发起来,但由于其能力的缘故,此一地域的开发,十分混杂,弄得乍浦镇区的市面,反不如十多年前繁华。沿途尽是化工企业,以至于龙王堂以西一公里老沪杭路段,被厂区扩建堆放渣土圈围,被迫绕行一段雅山路,到东方大道回转回老沪杭公路(东方大道到平海路一段,也已经破损成渣土路了,开车要注意)。值得注意的是,嘉兴地区的老沪杭公路,统称“翁金线”。

   继续上路。不久就看到了杭州湾跨海大桥的雄姿,而老沪杭公路在桥墩下被萘断,幸好铺设了一段几百米的水泥路面绕行——看来旧时代是必须向新时代让路的。进入海盐界后,该路为水泥路面,走的是解放前为防止一线海塘溃决后无所凭托而修筑的“备塘线”,因此路基也很高。一直到海盐城北5公里处开始,公路在一线海堤上行走。我于9点39分经过海兴路口,西侧为海盐县城武原镇。武原镇历史悠久,高楼四起,但实质上并不热闹,古迹都被日军摧毁,现时各类工厂星罗棋布,也就老沪杭公路海塘边有个把芝麻大的观景公园,因我去过几次,知道在此处居住,是缺乏趣味的。

  过武原,南行6公里,就是秦山,中国第一个核电站的所在。该核电站分三期,其实很小。厂区的职工家属楼都已经破落,附近为限制建设区,故而都是农田村落,不知道此处人常生病否。

  秦山下一站是澉浦。澉浦是海盐第二大镇,有旧城墙,古代也是卫所之一,但现在到处都是破房子,已经破落地不成样子了。据出发前向老驾驶员打听,该处红焖羊肉为土风名菜,中央台也报道过。

  澉浦下一站,只有3公里多,就是南北湖,是众多度假村、疗养院的所在。外面看去没有什么,岔道口进入景区才有一番风景,可惜今天我们没有空。

  之后进入海宁界。

  海宁界内的老沪杭公路,全部为柏油路,路基也基本上走古代的备塘线,但大部分路段都保持了白杨树夹道的旧公路模样,煞为好看。特别是从大缺口到盐官、盐仓沿线,那正是“春光明媚分外好,江南菜花景丛生”。这里就是全国闻名的钱塘江大潮最佳的观景处。每年观潮时节,海宁旧治、老沪杭公路上的盐官镇上,就是车流不息、冠盖云集,为江南一盛事。而今天上午10点33分我开过盐官修复了的东城门口时,镇上几乎是没有人的。和朱泾一样,县治搬往现在以皮革城闻名于世的硖石镇后,盐官衰落了,只剩下穿凿附会、一推敲就破的“乾隆为陈家阁老之后,伪托给满清皇室续香火”等谎言了。

  过了盐官以后,杭州的味道越来越浓——路边的民居都起为5-8层不等,外面装饰煞为好看,家家都是城堡形状的。这提醒着我们此地的人民是十分富裕的。话说这一路上,上海市郊的民居最破,都是70-80年代的灰墙黑瓦;金山嘴到平湖、海盐的民居,则大多是3-4层楼不等的,每户3-5口人,住400-600平方米不等;而从盐官向西到杭州郊区,民居都是这种类似广东珠三角形态的5-8层楼,全部也用正规的桩柱、现浇楼板,每栋的面积都在600-1500平方米不等,甚至有2000-3000平方米的,家家如此。民居主人将空屋出租,也是一大笔收入,而主人则往往另办企业,在杭州市区、上海、苏州等地置办产业——这还是其中不算怎么好的一大类的生活状态。浙江的富裕,天下闻名,从这一角,就可管窥一斑。

  盐仓附近就是海宁经济开发区,高楼也很多,但老沪杭路两侧仍是民居居多,外来人员很杂。一过“三角田”路段,路南侧300多米的一条备塘沟以南,就是浙省劳改农场——乔司。而这一段沪杭老路两侧,仍是海宁管辖的。乔司农场以南,远望而去,就是杭州的下沙新城,是其大学城、科技城,蔚为壮观。11点29分,开过范家埠,就进入杭州市地界了。一直到杭海路进城。

  话说走老沪杭路,首先车技要好,要有耐心,平常开车习惯不好的人不要去走——全段的卡车还都是很多的;其次路也确实窄,弯头多——必须指出的是,网上有人说老沪杭路是因为抗战时军用防空目的而修筑到如此弯曲,是错误的。当时利用备塘塘身修筑公路,目的是减少征地,节约成本,而备塘为抵御潮水,不平均受力,自然是依照地形,修得弯弯曲曲的。

  杭州这几年发展很快,钱江新城和彭埠一带,高楼已经林立到接近和超越上海的地步了,且建设品质清新,楼宇设计很现代大气。地铁1号线也已经显出雏形;江干区和老城内的整洁程度,也不是上海“高楼+棚户”可比的。萧山地区和城北临平地区,更是高楼一泻千里,和德清、绍兴几乎连为一体,城区面积正在向1000平方公里拓展。唯一不足的是,杭州的道路服务能力和公交的水平还是比较低;商业区也不算集中;杭海路一带作为钱江新城集散要道,路面质量极差。还有就是四川一带来的打工族太多,影响了城市整体品位。

   午饭是朋友在楼外楼请的,我们自然是饱餐一顿。

   西湖美,杭州美,老沪杭公路也很有趣味——但我肯定不再会抱着怀旧的思想再去尝试第二次。今后去杭州再差也得走东西大道。

   今天沪杭高速很堵,我们是走杭州北绕城、练杭高速转申嘉湖高速回家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沪杭公路的雪夜【百可】
直击全世界几条最要命的道路
《上海最后一个活着的渔村历》影像魔都
浦東(川沙)曹路鎮——龍王廟【圖文】
【川藏线】国道G318:此生必驾公路,全段穿越,一目了然!
杭州“最美公路”层出不穷,这条“金昌路”能位列第几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