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法创作与书法品评中的中国哲学


中国书法的精妙之处在于将“气”的概念引入书法品评之中,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哲学的观点。

气是宇宙之本,万物的生长是不断变化的过程,大千世在一推一挽,一卷一舒,一来一往中构成了生命世界的秩序和条理。人因得天地之气而生,这种生命之气就必然要表现到艺术作品之中去,成为艺术作品的生命。

气作为人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根源,在艺术作品中就展露无遗。中国艺术的发展,从追求刻画某一个具体的、逼真的物象转换成追求天人合一、高度概括的抽象符号经过了漫长的过程。

也就是说中国艺术的精髓是不已追求具象事物为目的,不以把握一个物理的、静止的空间为基础,也不以描绘炫目的、斑斓的色彩为手段,而是要表现一个全面的宇宙天地,表现它的气韵生动和生命轮回。

中国艺术家并不是冷静地旁观这个世界,而是参与其中,将自己的情感与身心之气与这个世界同呼吸、共吞吐,即所谓“俯仰自得,游心太玄”。这是一种艺术化的思维方式,是一种诗性的文化。正如钱穆所说:“西方文化主要在对外对物,可谓是科学文化。中国文化则主要在对人对心,可称之为艺术文化。”

“气”因俯仰而生灵动,俯仰的精神,在书法的用笔之中,就成为一推一挽、一提一按的心灵腾跃和笔下风流。书法家要计白当黑,在黑处见白,白处显黑,黑白交相应和,白和黑构成一推一挽的节奏。

《淮南子》中说:“道始于虚霩,虚霩生宇宙,宇宙生气。”这个和宇宙虚廓合而为一的生生之气,也正是中国书法家书写的对象。在书法家看来,无声的音乐是气,内在的动感是气。就在于气的翕辟开阖、氤氲流转。这种笔墨间的虚灵之气,正是人的精神意志自由状态的表达,所以,书法的自由境界,是要追求一种自在吞吐的感觉。

书法家喜欢“吞吐大荒”,吞吐的感觉,就是苏轼所说的“自言其中有至乐,适意无异逍遥游”。气的吞吐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它有着内在的关联。

书法要体现这种过程,就是要强调笔断而意连,形断而气连,左顾右盼,前呼后应,笔断意连,疏密相间。气的吞吐,不仅仅是书写者呼吸吐纳的生理表现,更是一个人精神意趣的流泻,它是身和心的统一、情和意的交融。

清乾隆时期书画家蒋和说:“法可以人人而传,精神兴会则人之所自致。无精神者,书法虽可观,不能耐久索完;无兴会者,字体虽佳,仅称字匠。”那么,书法的精神兴会从何而来呢?清代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刘熙载就说过“笔性墨情,皆以其人性情为本,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人的性情,就是笔墨的性情;人的趣味,就是笔墨的趣味。有了性情的自由腾跃,才会有笔墨的虚灵自在。

中国古代的艺术和美学思想中,从生命和精神的生生不息的运动中去寻找美的理想,这是一个极其深刻的思想。可见中国艺术家不是以眼睛来打量事物,不是以逻辑来判分世界,而是以深心来契合事物,以体悟来融入世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著名书法家段俊平:中国书法的气韵与文化意境之美
大音希声---林散之书法作品赏析
林岫书法品评
高二适书学思想中的雅俗观: 文为雅,匠为俗
书法的灵魂(一)
「艺术中国」——书法家李中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