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一个病句,是鲁迅笔误还是有意为之?

鲁迅的文章,从我们的课本中出现阅读理解这一项内容开始就成为我们的必修课,课文选段被作为加过密码的文件,被语文老师逐字逐句剖析解读,没有半分遗漏。鲁迅无疑是严谨的,文章中少有啰嗦冗余的描述。但他的白话文描写还是时长被人找到些瑕疵,比如《孔乙己》结为那句“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大约”与“的确”,一对相互矛盾的词引导着同一件结果,无异于自相矛盾。许多人认为这是一次笔误,或者是当时的一种表达习惯。但熟知鲁迅作品和风格的学者并不认同这种浅显的猜测,而认定鲁迅这样写是有意为之,这一点可以从多个角度加以证实。

从证据与写作背景作证出发

第一:从证据出发。据考证,鲁迅写作时十分严谨,无论长篇、短篇作品,写完后一定会多次检查、修改,直到满意定稿。工作人员在鲁迅留下的原稿中发现,鲁迅改稿极其严格,保持逐字逐句推敲的习惯,所用词和字都极其讲究。

与他合作过的人反应,鲁迅送往杂志社的作品都是改过两遍以上的。这一点我们在阅读鲁迅作品的过程中也能体会到,无论任何时期,鲁迅的作品总是严谨工整,不存在粗制阶段。

第二:从写作背景出发。《孔乙己》作于1918年,当时鲁迅以底层凄苦人民为主要描写对象,旨在唤醒全民意志。他在采访中也曾表示,写孔乙己是为了让世人知道社会的凉薄和人性冷漠,以唤醒人们的同情心。因而他在文中极尽所能去表现孔乙己的可悲和可怜之处。文章末尾的这句“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其实是想以饱含悲戚的作结到振聋发聩的作用。

从鲁迅的写作风格和习惯出发

鲁迅的作品是经得起推敲和反复琢磨的。《孔乙己》这篇文章中,孔乙己的钱永远是从衣服里“摸”出来的,放在柜台上是“排”出来的,教人写字时用“长”指甲“蘸了酒”,怕孩子们分没他的茴香豆时是伸开五指“罩住”碟子的……鲁迅用词之精湛慎重毋庸置疑。

鲁迅的情景和意蕴描写也始终意味深长、值得细细回味。《孔乙己》中那句重复了两次的“店内充满了快活的空气”,让人想见落魄书生永远被人怼到窘困的情景,人们习惯于将快乐建立他的痛苦之上,气氛越是快乐,越显得孔乙己孤立无援、潦倒可怜,越显得人们麻木无情、社会凉薄可憎。这种重复将讽刺、对立的场景深化到了一种玄妙的高度。

鲁迅《秋夜》中那句“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始终被人诟病为废话。但对于偏好文章铺陈的人来说,这句并不冗余,而是一种空间拓展,引导读者的视野和思维从一棵树拓展到另一棵树,撑宽了描写场景,营造了一种空旷的场景,比“墙外有两棵枣树”这种平直乏味的表达更有立体、真实的感觉。

“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句话本可以省略,给读者留下联想空间,但鲁迅却将它放在文章最末尾,独立成句。以他非比寻常的结构和内容架构能力,这句话必然作用非凡,有着强烈的强调意味。鲁迅先生一代文豪,对作品严谨求精,不可能在这么重要的内容上犯“笔误”这种低级错误,必然是别有深意。

作用:现实与感情的碰撞

统括整篇文章来看,文章开头以酒馆情景展开,结尾以酒馆情景收尾,中间是孔乙己的故事。孔乙己的故事只有一段文章那么长,像一身风刮过,在往来客人和掌柜心里的存在感只有一点笑话和19个钱那么多,没了他,人们还是那么过。但叙述者小伙计对孔乙己的感情却是复杂的。

孔乙己被人嘲笑时他觉得可笑又可悲,孔乙己教他写字时他不耐烦,但孔乙己给孩子们分茴香豆时他似乎又因为那点善良觉得孔乙己有一点可爱。孔乙己最后一次垫着草垫子来喝酒时,他把酒给孔乙己端到了门口,还从他沾泥的手里接过了钱,此时,小伙计似乎又对孔乙己生出了同情和怜悯。

小伙计也许一辈子都不会与孔乙己有多于一碗酒、一碟茴香豆的交集,但他还不像短衣帮、长衣帮、掌柜那样冷血无情,无法做到对他的遭遇完全冷眼以待,心中没来由还记挂那个可笑又可怜的读书人,将每个人说的关于孔乙己的消息都听了个真切。小伙计代表着社会里尚未丧失良知的大多数人,鲁迅以他做透视镜,调动读者转移视线和情绪,激发读者潜意识里的同情心。

最后一顿酒过后,孔乙己再也没有出现,从中秋到端午,只有掌柜一次次的念叨“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他的命如此轻贱,以至于死活都没有人在乎,死讯也没人传扬。小伙计揣度着孔乙己没有别的出路,只剩死路一条,出于现实,用了“的确”。

但基于同情,他也并不乐于听到孔乙己的死讯,不愿联想孔乙己独自死去的悲惨情景,出于感情,用了“大约”。因而有了“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句被视为病句的话,从本质上来看,表现的是现实与感情的碰撞。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将这句话细细读上三遍,无由让人产生一种叹息的冲动,生出一种强烈的心内触动、憋闷的无能为力和绵长的悲伤,如同哀叹一个迂腐、善良的书生在那个麻木社会中的最终下场。换成“孔乙己可能死了”、“孔乙己应该是死了”、“孔乙己必然是死了”……都少了那么点意味,不足以囊括触动、哀叹、悲戚那么多、那么复杂的感情。

基于种种情况来看,这句话都不是笔误,而是一种特殊的深化性的表达。

以一词一句激发人的思考是作家的最高境界;引导读者反思、觉醒是作家的最大成就;作品不被随时代发展褪色,长长久久地启示世界是作家最大的成功。鲁迅的老辣、深邃、讽刺、批判是洪流、江河,在作品中无所不在,他的悲悯却是涓涓细流,都藏在细微的缝隙中,需要细细品鉴。浅显的思考无法理解深刻的内涵。苏轼有云:“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读书贵在精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重温经典《孔乙己》:少时难懂孔乙己,读懂已成书中人
鲁迅 《孔乙己》之赏析
谁是杀死孔乙己的凶手?——阎讲鲁迅之二
【名作欣赏|语文讲堂】「北乔」孔乙己:脏破长衫里透着鲜亮
程予东语文教学之孔乙己系列:孔乙己没有名字吗?
孔乙己:我严重怀疑,你们可能从来就没有读懂过,鲁迅笔下的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