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爱弥儿》:为什么有人认为卢梭讲述的教育观是落后且匪夷所思的

有人把卢梭的《爱弥儿》奉为教育领域的“神作”,而我对这本书感兴趣并不是因为其经典教育著作的光环,而是因为一句网络调侃“不知道有多少人因为《爱弥儿》成为卢梭的黑粉!”

卢梭,法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创作的《社会契约论》中所提倡的民主理论风靡全世界,甚至催化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卢梭雕像

这样一位伟大思想家,同样也是五个孩子的父亲,但这些孩子都被他送到了巴黎的育婴堂里,网友疑惑“一位没有养育过孩子的人,他的教育理念值得信赖吗?”带着疑问,让我们走进《爱弥儿》,了解卢梭的教育观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枷锁”的时代,你喜欢吗?

18世纪的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日益强大,资产阶级革命也悄然开始,欧洲封建社会的大厦也即将崩塌。法国的革命虽如火如荼进行着,但是其教育领域仍然处于封建教会的控制之下,学校教育没有任何改变。教学内容依然是以中世纪遗留下来的“七艺”、宗教和古典语文为主;教条的经院式教育方式依然是主流的教学模式,倡导通过死板的抽象说教咬文嚼字式的玩弄概念等形式主义式的方法进行教学。学校更是严格管控学生的思想,学校教育的唯一目的就是培养对封建统治者有用的“机器人”。

'七艺':语法,辩证,修辞,音乐,算术,几何,天文

在这样的背景下,卢梭虚构了“爱弥儿”这个儿童,并把爱弥儿从出生到成年的教育经历记录了下来,目的以否定封建的教育方式,抨击旧式的教育制度。

《爱弥儿》被诟病自然有其原因,但原因背后值得我们深思

一、“放弃教育”是否是失败的教育

卢梭把自己的孩子送进育婴堂,转身却虚构“爱弥儿”进行培育,多少人因此不信任卢梭的教育理念,原因很简单,自己都没有实践,又如何能够指导他人。

卢梭在《忏悔录》中如是说:“我一想到要把孩子交给这样一个乱糟糟的家庭去抚养,我就感到害怕。如果把孩子交给他们去教育,那必然会愈教愈坏。育婴堂的教育,比他对孩子的危害小得多。这就是我决定把孩子送进育婴堂的理由。”

卢梭这样的决定,显然也是通过自己深思熟虑之后做出的,但他的理由表面看起来很理性,但实际上又显的自相矛盾,经不起推敲。孩子无法得到卢梭自己想要给与的教育,就选择给孩子换一个环境,那身为父母的卢梭又如何知道自己口中所谓的优秀环境是否真的适合孩子呢?卢梭明知道自己目前给孩子创造的环境是糟糕的,那有文化、有思想的他为什么不亲自去改变自己,为孩子创造他心中理想的生活环境呢?如果有一天育婴堂的环境也同样糟糕,那卢梭又该怎么办呢?难道只能任由孩子自生自灭吗?

家庭教育对于孩子最重要

“孩子的很多心理问题 都源于12岁之前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方式”——李玫瑾(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

显然,卢梭其实选择了“放弃教育”,自认为放弃能给孩子更好的生活,但这样的放弃也让孩子失去了本该有的家庭教育。家贫也能出孝子,寒门照样出贵人教育的本质不应该是家长否定自己,孩子否定家庭,而是家长为了孩子和家庭可以去自我改变,孩子成长之后逐步反哺家长和家庭。教育过程中的妥协与放弃实则是失败的,父母的放弃则更是自私自利,因为“放弃教育”而造成孩子最终心理亚健康的后果,也只是一种家庭的悲哀。其实,教育最珍贵的就是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坚持

二、将对现实的敌意和对田园牧歌的向往过于对立

卢梭描绘的社会过于理性,这个社会里的人是没有异化、没有区别的人,可实际社会里,这样的人是不存在的。这就难免导致一些读者认为,《爱弥儿》这部作品对于真实世界的人来说没有参考价值。

卢梭为培养爱弥儿,他反对寓言,就像柏拉图驱逐诗人一样。但是这样的培养过于偏颇,过于理想了!有人说卢梭的浪漫主义过于脑洞大开,也有人疑问,按照这样不切实际的教育理念教育出来的孩子也未免太不经人事了吧!

理想社会和现实社会如何界定

卢梭书中的“自然人”终究也是“社会人”,书中对一切理想情形的设定其实也只是给大家一个参考,正如中学物理实验,个别实验要求一个“光滑”的平面,可实际世界哪有书中所说的“光滑”,我们也只能尽量做到趋于光滑。

教育过程中有对田园牧歌的向往,我们才能有劲头去改变自己以及改变环境。如果悲观消极地承认了这个现实社会,向落后妥协,向现实低头,教育就不会成功,每一位父母也许都会做出和卢梭一样的选择:“放弃教育”,但这并不是我们想看到的结果。

三、对于女性的偏见

很多人批评《爱弥儿》,其实是批评该书的第五卷,第五卷中主要阐述了卢梭关于女孩教育的观点以及卢梭对于女性的认识。

卢梭谈论如何培养一个理想的人,这个人其实是指男性,卢梭对于女性似乎有些看法,甚至有些糟糕。他认为女性要有充足的体力,目的只是为了繁衍后代和照顾家庭;他还认为对于女孩来说,学问没什么大用,也是提倡“女子无才便是德”;他还提倡教育女孩要顺从他人,要受规矩约束,这和中国古代的“三从四德”有什么区别?

歧视女性是万万不能的!

有人说女性教育不是《爱弥儿》的核心内容,但如果我们后人想从这本书得到更多教育的启示,那就必须直面并思考卢梭这些脱离时代的落后思想!

如果读者执意纠结于书中的某些具体观点和一些矛盾的故事情节,那《爱弥儿》不过是一本名过其实、死板落后的“伪经典”罢了。但只要读者去其糟粕,深入思考本书的精髓,就能从书中的批判精神和反思意识中,发现其中的非凡价值

去粗取精后,“精华”是值得当代人借鉴的!

一、顺其“自然”,自然的背后是人性

卢梭口中的自然,并非我们常说的大自然,而是与现实社会相对的,如果现实社会是“不理想的社会”,那卢梭所说的“自然”就可以理解成“理想的社会”。

自人类社会有了文明以来,“神”的力量就伴随产生,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每个人或多或少对“神”的权力有畏惧,信仰和顺从“神”的权利自然也就产生了。

从其内心,把握人性!

逐渐到了现代,人文主义的思潮逐渐发展,权力逐渐从“神”转移到了“人”。做事情听取我们内心的想法,不漠视我们的天性,同时正确认识人内心产生的正常“欲望”,真正尊重自己的感觉。这个过程其实就是顺其“自然”,因为这样的自己才是我们最自然的状态,也就是尊重我们自己的“人性”。

二、教育的目的是扩展,而非改变,且父母的自觉比孩子的自觉更重要

《爱弥儿》书中前四卷的内容介绍:

第一卷,着重论述了对两岁以前的婴儿如何进行体育教育,使儿童自然发展。

第二卷,着重论述了对2岁-12岁的儿童进行感官教育。

第三卷,论述了对12岁-15岁的少年进行智育教育。

第四卷,着重论述了对15岁-20岁的青年进行德育教育。

父母自己完成不了的愿望,常常会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他们去完成,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潜意识下父母就会刻意为孩子安排各种“课程”,希望把孩子改造成为自己想要的“孩子”的样子。

电影《囧妈》中,伊万对着老妈说道:“在你的心里面住着一个幻想出来的儿子。他应该吃几顿红烧肉,脸上的肉是横着长还是竖着长,什么时候要孩子,膀胱几点钟排水,你全都设定好了。你为什么要那么锲而不舍地改造我呢?这么多年过去了,难道你没有发现吗?我并不是那个你想象中的儿子。”

电影《囧妈》截图

难道世界上所有的教育,等发现问题后,都要像电影里一样,需要通过一些特定事件,孩子自我反思之后才能重新回归父母的怀抱?

父母自己也该做出相应改变了,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父母不抛弃孩子,并且耐心养育孩子让孩子健康长大,“育”便做到了。而要想做到“教”,那父母一定要做到上行下效,父母就要以身作则,在按照孩子自然成长的规律基础上,根据孩子的自我发展情况进行因材施教,而非一味的灌输式教育。千万不要想着改造孩子,而是要想着如何让孩子的人生得到延伸。

三、“直观教育”教会孩子如何感受真实的世界

小孩子喜欢读《鲁宾逊漂流记》,而不喜欢读各种抒情散文。原因很简单,少年时期的孩子更多的是通过感觉去认知世界的,从事物最客观、最本质的角度去了解事物。依据具体事实去教导儿童就是所谓的“直观教育”,正如窗外下着大雪,家长要求孩子写关于“雪”的日记,让孩子直接去写他对雪和冬天的感触,我想孩子的内心是挣扎的、抵触的,如果你带着孩子到雪地里玩耍,之后再让写,这时的孩子至少知道雪地的寒和冬天的冷,如果雪地里的游戏也很快乐,那孩子日记里的雪除了寒冷之外就会有更多孩子自己的情感。

孩子亲自实践体会后感触最深!

“教育儿童并不是要读文学名著,而是要认识自然,感受自然。”——卢梭

儿童教育的过程中,具体的“直观教育”比那些追求较真语言文字的“抽象教育”,教学效果来的会更快。正如幼儿园教学交通规则的课程中,观看交通安全标志的视频配合设置游戏场景让孩子扮演行人、司机和交通警察去体验,肯定比让孩子去简单记忆那些枯燥的交通规则效果要好!

结语

卢梭并没有在书的最后告诉大家爱弥儿的教育是成功还是失败,这对应着他对教育的思考没有终点。现实的教育也是如此,卢梭的思想也只是对我们每个人的思想启蒙,我们要做的不是简单地模仿卢梭口中的教育,而是要在借鉴卢梭教育理念之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思考和构建自己的教育观,至于我们自己的教育思想发展成如何?是没有最终答案的,需要我们一直去探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首都师范大学亚洲美术教育研究发展中心读书会︱《爱弥儿》
从《忏悔录》看卢梭的歇斯底里人格
孩子无法沟通是顺其自然的结果-笑晚 - 新浪BLOG
俞敏洪写给中国家长的一封信!觉醒吧,家长!这才是正确的教育观
大学教授痛批“起跑线”教育模式!重构家庭教育观成当务之急!
请把孩子看作孩子 1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