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诸子学聚焦于帝王权谋的重点论题例举

细心的学者应该会注意到,先秦诸子学从学说的理论实质来看,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那就是聚焦于帝王权谋理论。或许,这是由于中国古代君权至上的集权体制的决定和影响所造成的,在皇权至上的基本政治制度下,君王统治术成了最重要的理论课题,先秦各家各派的学说都非常重视对于帝王权谋的研究,探索帝王统治术成了先秦诸子最重视的理论话题。

第一,儒家作为先秦诸子学派中影响非常大的理论之一,其“仁政说”便是很典型的一例。由孔子创立而孟子大力发挥的“仁政说”,表面上看,所论述的是仁义道德的理论和原则,而实际上所阐述的却是通过伦理学说去论证君王治理国家的合理性。

在儒家代表人物看来,人伦理常是国家治理原则和文化道德基础,而国家的存在有利于充分发展人伦理常,国家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应当存在,因为它是人伦发展所需要的。在儒家代表人物看来,国家就是一个道德组织,国家元首必须是道德领袖,因而,只有圣人才可以成为真正的君王。在古代,圣人尧为天子,尧年岁大了,选出年轻的圣人舜,教会舜以德治国,舜之后由圣人禹继承,君王之位由圣人传给圣人,由仁德之君来统治天下。这就是儒家的仁政。

圣人以仁德治国,其治国之道称为“王道”;而霸主以暴力治国,其治国之道称为“霸道”,王道治国理政的方式是通过道德教育来实现的,是以仁心感化和礼仪培养的软性的培育和教化的方式来实现的,而霸道治国执政的方式,是通过暴力的强迫来实现的。这即是儒家学说所主张的“王道”与“霸道”的区别。

孟子对儒家“仁政”的阐述是很有代表性的。孟子说:“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上》)由于儒家王道霸道之说的广泛影响,古代政治家和政治哲学家们都坚持王道霸道的区别,而传统儒家特别重视的理论话题之一是赞扬王道,批判霸道。

孟子

与之相应,“德治”成了与“仁政”相统一的治理方式。在儒家学者看来,有德之君治理国家是应该被支持和赞扬的,而无德之君以霸道执政,靠暴力强压,属于没有仁德的霸主,即便为君王也是无德之君,是可以将其推翻的。无德君王,杀之亦不算犯弑君之罪。

与“仁政”学说相统一,孟子提出了他著名的观点:“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孟子的这一“民重君轻”的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影响巨大,一直到辛亥革命仍有重大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孟子说出了古代社会对民众最为重视的话,肯定了民众可以推翻无德君王的民间呼声,但是,归根结底,孟子也是为国家的统治者着想的,是王道政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维护君王统治的一种策略,说到底也是帝王权谋的一个妙招,这一妙招的精妙之处在于奉劝君王要以德为本,以民为本,若不能以民为贵者,不配为君。这实际上就是后来所说的“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与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理论是一致的,说到底,是主张“王道”必须施“仁政”,行“德治”。

第二,在先秦儒家代表人物中,对于帝王谋略阐述得最为仔细的当属荀子,荀子论“君道”被认为是先秦帝王统治术的很有代表性的理论。

首先,荀子比孟子的理论视野更广阔,孟子主要强调“礼治”,而荀子则主张把“礼治”与“法治”结合起来,“礼”“法”兼用,以更有效地服务于君王的统治。在荀子看来,无论是“礼”还是“法”,最重要的是任用贤人,只有善用人才方能维护君王的专制集权统治。

荀子强调治国要“隆礼重法”,而君子是法的本原,也是国家能坚持法治的根本保证。荀子说:“君子者,法之原也”(《荀子·君道》)。荀子又说:“君子者,礼义之始也”(《荀子·王制》),荀子把君子看成是带头尊礼的人,所以,君王的统治之道在于任用君子、尚贤使能。

其次,荀子把儒家的“道”解释成是“君道”,以赋予君王最高的道德原则,君王成了衡量一切的道德准绳,荀子比孟子更重视君王的专制,他去掉了对于君王的道德制约。

孟子曾强调“道统”比“君统”更重要,以“道”为标准来评价君王之所为,孟子大胆提出:“君有大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易位”。(《孟子·万章》)他把君王能否真正实行儒家的“仁道”从而实施“仁政”看成是明君的标准,他不赞同君权的绝对性,主张对君王必须有所限制。若君王有过,必须对他进行劝谏;若反复劝谏君王而君王还不听不改,可以把君王换掉。

而孟子对君王的制约却被荀子给取消了,荀子认为君王是最善于行“道”的人,治理天下既不是依靠“法先王”,元不是靠依“道统”,而是在于能行“君道”。

荀子说:“道者何也?曰:君道也。君者何也?曰:能群也。能群也者何也?曰:善生养人者也,善班治人者也,善显设人者也,善藩饰人者也。善生养人者人亲之,善班治人者人安之,善显设人者人乐之,善藩饰人者人荣之。”(《荀子·君道》)

荀子

这就是说,“道”就是“君道”,“君道”即是在于“能群”,而“能群”主要体现为“四统”,即善于养活抚育人,善于约束管理人,善于任用安置人,善于以不同服饰来区分人。因为能做到四个方面,君王便会受到人们的拥护,民众会亲近他、顺从他、喜欢他、以他为荣。因而,“四统者俱而天下归之,夫是之谓能群。”(《荀子·君道》)

反之,如果君王不能具备这“四统”,就会众叛亲离,成为匹夫,导致国家衰亡。他说:“不能生养人者,人不亲也,不能班治人者,人不安也,不能显设人者,人不乐也,不能藩饰人者,人不荣也。四统者亡而天下去之,夫是之谓匹夫。故曰:道存则国存,道亡则国亡。”(《荀子·君道》)

荀子也曾引用《传》里的“从道不从君”的话,似乎其观点与孟子有一致的地方,可是,荀子治理国家的核心思想是强调“君道”而非“道统”,在荀子看来,君就是道的化身,关键在于“能群”,在于能将礼义贯彻于治政活动中。

荀子从理论上消除了“道统”的独立性,把礼义完全政治化了。孟子等的“道统论”到了荀子这里,变成了“从君即从道”的“君道论”,君王的制约被彻底消除了。

荀子的“君道论”被历史上很多学者和政治家认为是杰出的“帝王之术”,荀子把儒家的“外王”学说推向先秦的理论高峰。

再次,荀子对于儒家“内圣外王”理论的阐述和发挥与孟子等心性论者完全不同,他所重视的不是由“内圣”推出“外王”,不是由“内仁”转化为“外礼”,不是要求通过心性修养来保证贤君成功推行“仁政”,而是更重视对于“外王”理论在经世致用方面的体现。

荀子阐述“外王之道”说通过强调“隆礼重法”来进行的,是“礼义法度”方面来阐述维护王道。在荀子看来,礼义并非由内心修为推导出来的,而是原则、规范、制度、仪式的内在根据。礼义是纲,而法是目,“礼治”能让“法治”得到更有效的发挥。他说:“故礼及身而行修,义及国而政明,能以礼挟而贵名白,天下愿,会行禁止,王者之事毕矣”(《致士》)。

荀子认为,礼义是立法的根基,尊礼义,行为便能合法。荀子主张“法后王,一制度”,反对孟子所推崇的“道统”,重视现实政治中的君王统治之道,强调专制一统政治体制的重要性。荀子着力于将儒家的礼义纳入“政统”,提升“君道”的至上权威,为大一统的政治体制服务,极力拓展“外王”理论的治理内容而非心性修养。

当然,荀子对孟子的思想也不是完全否定的,比如,他继承了孟子“民重君轻”的思想,提倡亲民爱民,荀子说:“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这一“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说法流传至后世,成了影响久远的关于君主平政爱民的形象比喻。后来,在《贞观政要》里,魏征对唐太宗说:“今陛下富有四海,内外清宴,能留心冶道,常临深履薄,国家历数,自然灵长。臣又闻古语云:‘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此后,舟水关系成了形容君民关系的生动比喻,所强调的是民重君轻的儒家著名的“德政”主张。这可以说是孟子和荀子所代表的“王道”论的一大理论贡献。

第三,以老子思想为代表的道家学说也是以帝王谋略为重要的理论话题的,老子的政治谋略被称为“人君南面术”,其核心谋略观念就是为君王设计了“无为而治”治国理念。

老子说的“无为”其实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看似“无为”实即“无不为”,是“无

为而无不为”。老子以各种例子来说明“无为”方法,比如,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老子》第六十章)“治人事天,莫若啬。”(《老子》第五十九章)强调的都是统治者治理天下,不要刻意用心去大作为,而是大智若愚地以“无为”之策达到“无不为”,取得“无为而治”的效果。

老子的继承者庄子虽然没有像老子那样,在其著作中大讲权谋治术,但这位很有艺术家气质的道家学者在谈到帝王治国话题时,也继承了老子的基本观点,庄子说:“夫帝王这德,以天地为宗,以道德为主,以无为为常。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庄子·天道》)

老子

显然,“无为而治”是老子、庄子共同为帝王设计的治国谋略,而“无为而治”策略的哲学基础即是老子的道学理论和顺其自然的哲学方法。

“无为而治”的帝王谋略体现在老子治国谋略的各方面,其它谋略思想都是从这个理论发展和延伸而来的。“无为”策略还可以表现为“以退为进”“以柔克刚”“守雌胜雄”“以静制动”等,以“无为”之策达到“无不为”的治理目的。老子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第五十七章)这说得非常清楚了,“无为”是最高明的治政之策。

老子还说:“取天下者常以无事,及其有事者不足以取天下。”(《老子》四十八章)庄子的观点也与此非常相似,庄子说:“上必无为而用天下,下必有为为天下用,此不易之道也。”(《庄子·天道》)在庄子看来,处于上位的帝王以“无为”之策来治理天下,而处位于下的大臣们则应该积极有为,勤快忙碌着去处理政务。这就是道家所主张的君王统治术。

第四,除儒家、道家之外,在先秦诸子学中,青睐于帝王权谋理论研究的,当属法家学说,而在法家学说中,韩非是集大成者,他以法、术、势理论来阐述帝王谋略,为帝王设计了“以法治国”的政治谋略。

韩非于战国末期集秦、晋法家思想之大成,将商鞅的“法”论、慎到的“势”论和申不害的“术”论三者糅合为一,强调法家的管理谋略要以法制民,以势立威,以术驭臣,将法治理论系统化,同时,韩非还积极吸收道家的“人君南面术”,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剪除私门势力,“以法为教”,厉行赏罚,奖励耕战。

韩非在以法治国的理论前提下论“君道”,吸引了慎到的思想,比如,慎到曰:“大君任法而弗躬,则事断于法矣。法之所加,各以其分。”(《慎子·君人》)又曰:“有法度者,不可巧以诈伪。”(《慎子·逸文》)。韩非积极吸取关于“任法而弗躬”和“事断于法”的思想,坚持“法度”为上,认为君王需以“法”为治国的第一准则。同时,韩非又吸取了道家的思想,认为,君主该无为而治,“臣事事而君无事,君逸乐而臣任劳,臣尽智力以善其事。而君无与焉,仰成而巳。故事无不治,治之正道然也”(《慎子·民杂》)。

韩非

此外,韩非还强调法治应公平公正,反对君主“舍法而以身治”(《慎子·君人》),并强调“官不私亲,法不遗爱;上下无事,唯法所在”(《慎子·君臣》),这是对法治彻底性的坚持,是古代“君道”管理理论的亮点。

在“君道”论的基础上,韩非论述了变革与弑君的标准问题,韩非追问:谁才能确定变革的正当性呢?他在《忠孝》篇中尖锐地指出:“田氏夺吕氏于齐,戴氏夺子氏于宋。此皆贤智也,岂愚且不肖乎?” 在韩非子看来,在当时历史背景下必须首先恢复和重建政治秩序,运用法、术、势,信赏必罚,循名责实,才能打击奸佞,维护君权的稳固性。所以,田、戴皆乃“贤智”,这是对儒家“德政”思想的尖锐批判,代表了前秦法家的积极思想。

韩非结合变革论,还强调应时史观和通权理念。他主张从社会历史演变进程来看变革问题,认为“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务实“应时”才是改革的关键。治世不能务虚,而当务实,任何政治策略的实施均有利有弊,关键在于,治国者应当在万变局势中权衡利弊得失而作出抉择。正如他所说的:“法有立而有难,权其难而事成,则立之;事成而有害,权其害而功多,则为之。无难之法,无害之功,天下无有也。”《韩非子·八说》权衡利弊,果敢行动,这才是政治家的本色。

第五,先秦诸子学中,墨家、名家等也很重视对于帝王谋略的研究。

比如,墨家虽然其立场是同情下层民众的,但墨家的理论也是为了劝君王必须坚持“兼相爱,交相利”(参看墨子《非攻》),他劝告统治者必须推行“尚贤”“尚同”的政治措施,实行“非攻”“非乐”敛行廉政措施,必须“节用”“节葬”,反对横征暴敛,反对骄奢淫逸。

再如,名家的刑名之学也很关心帝王治国理政之道,刑名之学的重要代表申不害说:“明君如身,臣如手;君若号,臣如响。君设其本,臣操其末;君治其要,臣行其详;君操其柄,臣事其常。为人臣者,操契以责其名。名者,天地之纲,圣人之符。张天地之纲,用圣人之符,而万物之情,无所逃矣。”这样的君臣论是很注意维护统治秩序的。

申子还说:“昔者尧之治天下也,以名。其名正,则天下治。桀之治天下也,亦以名。其名倚,而天下乱。是以圣人贵名之正也。主处其大,臣处其细。以其名听之,以其名视之,以其名命之。”(参看《申子·大体》)。

显然,名家主张,名正则天下治,君王务必要考虑“正名”问题,而且,“君设其本,臣操其末;君治其要,臣行其详;君操其柄,臣事其常”,君本臣末的问题也是要关注的,其实,刑名之学也属君道之学。

以上例子,是想说明,先秦诸子的学说中,多是聚焦于帝王权谋的,这一理论特点必须受到重视,而在诸子所阐述的帝王谋略中,虽其基本立场是维护专制君王统治的,但其中也不乏在当今看来是有管理学值得借鉴的方面,值得深入探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诸子百家中最狂的天才!他的刁民论奠定大秦帝国之基
韩文峻峭,韩学务实
看经典,读人生
三教九流
先秦诸子百家典籍简述大全
真诚的奴才韩非(中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