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名家漫谈】王能宪:“礼义之邦”还是“礼仪之邦 ”(下)

“礼义之邦”还是“礼仪之邦


前面内容我们讲到“礼”、“义”、“仪”


“礼”有三层含义


第一个社会层面,“礼”的基本含义——礼节的意思,这个时候它的含义相当于“礼仪”。


第二个政治层面,这是治国平天下的含义——礼法。一个国家的治理光靠法也不行,光靠礼也不行,二者相辅相成。


第三个道德层面,这是从人的修养和立身的含义——礼义的含义。


“义”的含义: “行而宜之之谓义”。做事情不偏不倚,做事情恰到好处叫“义”。


“仪”的含义:即仪容丰度。也就是具体的礼节,比如说古人之间见面的礼仪就是揖让、鞠躬、衣着、讲究、辞令的尊卑等。

今天我们继续讲“礼义”和“礼仪”。

 

释“礼义”和“礼仪”


“礼义”,连属作为一个词语,丰富和提升了其分别作为单个词原有的意涵。这就如同“礼乐”作为一个词组,远远超过“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作为单个词表示的是某一个“技艺”的内涵,表示的是“礼乐制度”,“礼乐精神”的含义。“礼义”所表示的含义比单个字的内涵表达丰富得多。


“礼义”连属成词,早期先秦典籍中就已广泛使用。我们中国古代是一个字就是一个词,我们在先秦时代,就有很多的古人连属成词。那么“礼义”,这两个字作为一个词组,在先秦时期已经有了。


《诗经》第一篇:“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诗经》:“礼义消亡,淫风大行”。


《礼记》:“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

《荀子》:隆礼贵义者其治国。又说“虽王公士大夫之子孙也,也不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庶人,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则贵之于卿相士大夫。”


此后,历代典籍中使用“礼义”一词无数。后来历代典籍当中,使用“礼义”这个词非常之多。像《战国策》:“且秦虎狼之国也,无礼义之心”;《国语》周内史兴言:“成礼义,德之则也。”


朱熹《朱子家训》说:“诗书不可不读,礼义不可不知,子孙不可不教,童仆不可不恤。”


顾炎武《日知录》非常有名的一部书《廉耻》:“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


魏源《圣武记》:“有国家者,礼义以为防,城郭甲兵以为固,自義、黄以来,不能偏废。”以上所引自先秦以迄清末,“礼义”一词所表达的内涵丰富博大。

 

下面说“礼仪”。礼和仪连作为一个词,它所表达的内涵,一般来讲就是具体的礼节、礼貌或者礼仪活动、礼仪形式。在先秦典籍当中也早有使用。《周礼》上说:“凡国之大事,治其礼仪,以佐宗伯。”

《礼记》上说,“礼仪三百,威仪三千。”什么是威仪?威仪就是一些具体的细小的礼节,礼仪是大的,威仪是一些细小的。威仪三千,这个礼非常重要,非常丰富复杂。


《史记》“至秦有天下,悉内六国礼仪,采择其善。”


《汉书》上说:“汉兴,拨乱反正,日不暇给,犹命叔孙通制礼仪,以正君臣之位”。


《旧唐书》卷一百九十六《列传·吐蕃》:“贞观十五年,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令礼部尚书、江夏郡王道宗主婚,持节送公主于吐蕃。松赞率其部兵次柏海……。”


“礼义之邦”在典籍当中的几种用法,可归纳为五种。


第一种,称中华或中土(中原、中州)为“礼义之邦”。


据我考证,古籍当中最早使用“礼义”一词是在的《晋书·记载第十四·苻坚下》说:“西戎荒俗,非礼义之邦。羁縻之道,服而赦之,示以中国之威,导以王化之法,勿极武穷兵,过深残掠。”古代居住于中原地区的汉民族自称华夏,把华夏周围四方的民族,分别称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

《资治通鉴》里面说:“是以先王之政,判则讨之,服则怀之,处之四裔,不使乱礼义之邦而已。”我们以“礼义之邦”自居,对周边的小国,我们要用文化开导他们,不以武力来对待他们。


第二种用法,称齐鲁等文明开化之地为“礼义之邦”。宋吕祖谦《东莱别议》卷十四《读书杂记》:“鲁号为礼义之邦。”


第三种用法,称其他文明繁盛、民风淳厚之地为礼义之邦。明代宋濂是一个文豪,他说“婺为礼义之邦,士军子世惇诗书,心存忠信。往往勇于自治而不暇责人,稍有寸善扬之唯恐不亟,况休文尝为民上者欤。古所谓居其邦不非其大夫者,独吾婺之为然欤!”


明代王守仁《王阳明集》《送李柳州序》:“故柳(州)虽非中土,至其地者率多贤士,是以习与化移,而衣冠文物,蔚然为礼义之邦。”


第四种用法,也有称之为“礼义之国”、“礼义之朝”、“礼义之乡”。《汉书》卷一《高帝纪下》:“楚地悉定,独鲁不下。汉王引天下兵欲屠之,为其守节礼义之国,乃持羽头示其父兄,鲁乃降。”


《新唐书》卷四十一《答苏武书》:“身出礼义之乡,而入无知之俗,违弃君亲之恩,长为蛮夷之域,伤已!”苏武身处礼义之乡,而入无知之俗,违弃君亲之恩,长为蛮夷之域。


第五种用法,称邻国为“礼义之邦”。元代程文海撰《雪楼集》里面说“东南海滨之国高句丽,古称诗书礼义之邦,奉佛尤谨。”高句丽与我国是有特殊关系的,古代他们是归我们管的,朝鲜归我们管理的历史有600年之久。所以,朝鲜和越南的文化,实际上跟我们都是儒家思想,儒家文化。说它是“礼义之邦”,等于说中国是“礼义之邦”是一样的,因为它曾经是中国的一部分。

最后,归纳五点。


第一点,“礼义”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内涵极为丰富、使用非常广泛的重要概念。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特质和文化品格的重要方面,“礼义之邦”就是包含了这些内容的一个常用词汇,其内涵与外延从历史到今天没有任何变化,也不应有任何变化。


第二点,“礼仪”是“礼”的表现形式或具体仪式,其含义明确而单一。“礼仪”包含在“礼义”之中,“礼义”的概念远大于“礼仪”的概念。如称吾国为“礼仪之邦”,无异于说“中国人只会打拱作揖”,这就太局限太狭小了。


第三点,在历代文献当中“礼义之邦”的用例颇为多见,而“礼仪之邦”在清代以前古籍当中,我没有发现一个,一个例子都没有,只是到了民国时代到了今天才出现的“礼仪之邦”这个词语。因此,足以说明今天滥用“礼仪之邦”是毫无根据和不合逻辑的严重错误。文献当中查不到,古代文献当中没有“礼仪之邦”的用处。


第四点,“义”和“仪”,虽然有通假和古今字的关联,但当其含义有了明确的分工(即上文所引段玉裁所谓仁义和威仪之分)之后,它们的含义范畴是清晰而从不混淆的。


第五点,语言学上有所谓“积非成是”的现象,什么叫积非成是?就是你错我错大家错,最后将错就错,约定俗成了。我举两个例子,我们经常在一些公共场所,看到“出口处”,比如说电影院、车站码头都有醒目的提醒。错!用错了,不对的就是出口。出去的口子,这个地方是一个出去的口子,就是出口,应该是两个字,不应该加那个“处”,加那个“处”翻译成普通话就是“出去的口子的口子”,这不是画蛇添足吗?可是现在“出口处”比比皆是。你错我错大家错。

再举一个例子,棘手,棘手就是荆棘抓在手上什么感觉?很难办,这个事情很难办。可是今天这个棘手读成辣手,跟辣椒的“辣”字型很接近,现在辣手成为一个词语了,约定促成。那么今天“礼仪之邦”滥用几乎就到了这样一种严重的程度。


我刚才举例子说都叫“礼仪之邦”,大有积非成是,取而代之之势,然此“非”绝不可为“是”,因为这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认知和评价。中国是“礼义之邦”,中国人只会作揖你同意吗?太狭小了。

 

所以综上所述,可以断言:“礼仪之邦”的滥用是完全错误的,应当废止。为了维护汉语的纯洁性,为了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让“礼义之邦”魂兮归来!






作者简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礼仪之邦”还是“礼义之邦”?一字之差,涵义万殊!
礼仪三百,威仪三千
正义公义有的时候伴随着血腥。甲骨文台历说字——义
礼仪三百 威仪三千(1-7)
去别人家做客的话,要注意那些礼仪。进屋就要叫叔叔阿姨好啊?
【礼仪修养】一言一词见修养——礼貌用词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