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太極拳為什麼要慢——雷世泰

太極拳為什麼要慢——雷世泰

太极拳为什么要慢(1)太极与站桩

太极拳之所以被看成病号拳、老人拳、最多不过是健身拳,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因为它的慢(另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它的柔)。按照人们的常识,拳是用来打的,要打就得快,慢了就挨打。手快打手慢,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

太极拳练起来这样的慢,能有什么用呢?就算你很有功夫,脚下有根,身上有劲,手上有招,但你的动作那么慢,连别人的身都挨不到,有功夫也没用。由此而推理:慢腾腾的太极拳,无用。

这是个误解。因为太极拳是慢练快用,练时慢不等于用时也慢。比如:站桩,那是站在那里不动的,岂不比练太极拳的慢更慢?可是并没有任何一个练拳的人反对或轻视站桩,因为站桩太有用了。

那就像大厦的地基,越是高层的建筑,地基的要求越高,可是,没有人因为地基是埋在地下看不见的,因而认为地基不重要。那么,练拳的地基就是站桩,太极拳的慢就相当于站桩。

练太极拳并不要求一定站桩(当然你愿意站更好),是因为它的缓慢动作基本上可以起到站桩的作用。站桩时因为不动,所以可以有更多时间去审视纠正姿势,可以给身体受力的部分以更长时间的负担锻炼,这些在太极拳里都是一样可以做到的。

而且,站桩如果努劲憋气,不但没有进步反而会伤。但太极拳没有这个弊病,你就是练不好,也练不坏,因为舒缓的动作即使吃力也不会憋气,不憋气就练不伤。

前人说太极拳可以治拳病,打拳练出来的病大半是因为拙力浊气所致,这种病大夫是治不了的,而太极拳以松柔舒缓来顺气化气,自然消弭。

太极拳为什么要慢(2)慢练快用

太极拳的慢,对健身有好处,这容易理解。在技击中,也这么慢吗?这么慢也能技击吗?当然不是。理由有三:

其一,慢练是必须的。有人说,那我一上来就从快开始训练,行吗?不行。只练快不练慢,你的快是没有根的,是飘浮的,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慢练是为了体验松柔,体验球劲整劲,体验体用合一,快了容易囫囵吞枣,似是而非。说句不太招人喜欢的话,慢练还找不到拳里的劲呢,还要快?没有慢,就没有资格谈快。

其二,慢练快用,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训练过程。即使是练少林拳等刚猛快捷的拳术,从练拳到实战,也仍然需要训练,靠打套路不会天然生成实战能力。太极拳要用到实战,也要做专门接手格手的训练。平时打的慢动作,只是练习的功夫之一,而不是全部。定步、活步、大捋、散手------,就是逐渐在向散打的过渡。

其三,打时当然要快,练时的缓慢,不等于打时也缓慢,那就理解迂腐了。出手快的前提是手(乃至全身)越放松越好,越用力就越僵硬,越僵硬就越慢。由松而出来的快是真快,是因为在真正的对抗中,双方都是在不断变化,跟得上变化才是快,而僵硬恰恰就是指的不灵活。

 

 

太极拳为什么要慢(3)慢里出快

练要慢,打要快,最后解决问题还得快,似乎慢比快要容易,也似乎快比慢要高级。

这又是个误区。

没有慢就没有快。八卦掌给人的印象就是快,打起来、用起来都是快的,殊不知开始练基本功时却是要求尽可能的慢,无论是走圈还是走直趟(某些派别是走直趟的),都是落地生根,行如推磨,要走出力量来。八卦打到后来是要快,势如奔马,孙老先生可以用下盘(蹲着)飞跑,但这都是从一步一步的拔慢步走出来的。

成都武侯祠有对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不审时,即宽严皆误,后人治蜀要深思。套用一下:能懂劲,则刚柔相宜,自古行拳非为看;不控制,即快慢皆误,今人习武要深思。 慢也好,快也好,前提都要控制住自己的身体,控制不住自己,则快慢都没用。而控制自己的身体、动作,慢有时比快要难(当然,这里的快是相对而言的,不是超出常态的快)。比如走路,一步步地向前走,大家都会,但弯下腿,站稳了,慢慢抬脚慢慢走,像走八卦一样的走,绝大多数人都会摇摇晃晃。踢腿也是,快踢好做,慢抬慢落,就得练一阵了,即使压腿踢腿都过关,要想做到慢起腿也要单独耗腿。

最难的是移动重心也要慢,我们所有发出的力都是靠后脚蹬出来的,但是只管发力不管控制,就好象汽车只有油门没有刹车,一步跨出把重心也带出去而不能控制,俗话说叫“跳井”,意思是把自己的重心带到井里了。发出单向的冲击力是容易的,只要你有劲,但是,要控制住你发出的力就远为难得多,就好象把已经抛出去的链球硬生生再拽回来、把已经打出去的拳硬收住、把已经砸下的铁锤停在半空一样,那是要付出加倍的力量。

太极拳的慢,就是要练出这发出去又拉得住的劲。就是内劲。

所以,太极拳要求慢,反而是增加了难度,特别是在孙式太极拳中,更具有挑战性。因为孙式太极拳的特点是进退活步,重心是在两脚间不断地转换,两手两脚同时都在不停地运动,而且各自有各自的运动路线,几乎没有对称的动作,也就是说,你的大脑要同时控制住四个不同的运动目标,还不算“九要”之类的种种规矩,手型手位、脚型脚位和手脚的配合,以及你还需要体味拳中的内劲,招式的内涵,等等;难度是相当大的。

 

 

太极拳为什么要慢(4)打出内涵

用太极舞、太极操来丑化太极拳是常见的事,这又是误区。

舞和操也不是吃素的,除了不能打架用,难度绝不亚于打拳。舞有舞的要求,操有操的标准,干什么就得像什么。舞和操是表演的艺术,就要线条舒展流畅,动作优美大方,并不要求实用。

而拳是用来打斗的,光外表动作好看没用,要有内在的东西,这就是内劲。如果拳也打成高、难、美,去追求视觉效果,那反而才是舞和操。可惜,我们的官方竞技武术和一些满世界去表演的武术团都在弄的这类玩意。而太极拳再怎么说也比这些更不像舞和操。

所以,打拳与做操跳舞的根本区别是有无内涵。

操谈不上内涵,只是运动肌肉骨骼内脏;舞是用肢体语言说话,它想表达的东西就在它的肢体动作中;而拳则复杂得多,它不想表达什么,甚至它还在极力掩藏着自己的真实意图,它只是在模拟着各种技击的状态,模拟自己的发劲和应对对方的发劲。

儒家提倡“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逐渐外推式的自我修养程序,打拳的过程同样是一个不断外推的自我修养过程。从养心到强身,从强身到练功,从练功到敌将,从盘架到推手,从知己到知彼,从招熟到懂劲,从懂劲到神明。这其中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我们仔细体味揣摩,而太极拳盘架中的慢,就是为这种体味揣摩创造一个舒缓宽松的环境。俗语说“欲速则不达”,慢工出细活儿。

太极拳一定要慢练,才能尝到个中三味。慢而不停,在悠然从容中仔细体验如拧湿巾、上发条、揉面团般的细腻感觉。

要把湿手巾拧干用猛力是不行的,必须逐渐加力,但又丝毫不能缓劲,尽力拧出最后一滴水来;

上发条时,要用力但又要悠着力,力不足上不满,力过猛就会拧暴;

揉面团更是如此,不用力揉不动,用猛力没有用,一定要悠着劲但又要一按到底。

此三者与太极拳运劲如抽丝非常像,都是在顺中有逆,逆中有顺中找感觉。

记得上世纪60年代,还是在东单公园,见到一位练龙形太极的前辈,当时他有四十多岁的样子,人很瘦,戴眼镜。他打的拳市面上没见过,手就像两条龙,盘来绕去,不离身躯,腿基本不迈出去,但每每深蹲到底,而且是单腿,很吃力。他告诉我,此拳名为龙形太极,以旋拧为主,全身都拧,练拳像拧手巾,要把最后一滴水挤出来,所以要慢慢拧,拧到家。这话很有道理,虽然各家拳式不同,但其理则一也。

孙老先生常常说动作要“到极处”、“极力”,就是极限态、临界态的训练方法。这里最关键的是掌握分寸,也就是度。离临界态远了不行,过了也不行,只有在逐渐接近的过程中去体验,太极拳的慢就是最好的接近临界态的途径,这个过程太快了,很容易把关键点滑过去;所以要渐进,“渐入佳境”。

总而言之,快有快的用处,慢有慢的好处,目标都是一个:把拳里的内容练出来。

 

 

太极拳为什么要慢(5)慢是考验

许多人因为种种误解,虽然也承认太极拳好,但让自己选择时还是不选太极拳,而要选择形意拳或八卦拳,认为那才带劲,才是真正练武的拳。

而我的主张则是,凡从头开始(以前没练过任何拳)学孙式拳的一定要从孙式太极拳入手,不可或缺。即使是带艺来学者,我也多劝说其从太极拳开始。理由很简单,孙式太极拳是孙老先生集一生所学之大成而创,综合了孙式形意拳、八卦拳以及其它多种拳术的精华,内涵非常丰富,所有规矩要领、手型脚型、手位脚位、身型步法、内外劲路等,都在其中有充分的体现。可以肯定地说,孙式太极拳练好了,练其它孙拳是事半功倍,所不同的只是训练方法和技击理念,内中的要求都是一样的。但是从太极拳上找这些比较容易,因为:

一.慢,有时间去细琢磨,在练发力前先把手眼身脚步等诸法都建立正确的动力定型;

二.太极拳不要求发力,但又能够练出发力的一切要素,能长功夫而不会练伤;

三.因慢,对腰腿力的要求高,偷不得懒,可以培养并增长出相当的下盘力量,为后来的高强度训练打下坚实基础。

可以说,有了孙式太极拳的基础,练其它孙拳更容易些,也可以说是一种入门考验吧。

当然,从形意拳和八卦拳直接入手也不是不可,比如小孩、少年开始学,比较好动,心静不容易,让打太极拳恐怕不那么愿意,就可以先打形意崩拳,慢慢再打钻拳、炮拳等,最后打劈拳,这都可以,我本人就是被爷爷这样开始训练的。可那是小孩,理性思维、自觉性都比较差,才不得已而为之,对成人来讲最好不降低标准,最好从头开始,按部就班,循序渐进,这个“头”就是太极拳。

除了前面说到的三点外,从太极拳入手还有更深刻的意义,那就是从“拳与道合”的角度考虑,从拳而达到养心、修身和合道的作用,没有比太极拳更合适的了。太极拳是从始至终、从体到用、从内到外都饱含太极之道、太极文化的血液,而不是某些贴标签式的标榜。

所以,对于真正喜爱中华武术并决意选择习武为生活方式的人士来说,从太极拳入手是最恰当的,它可以让身、心、智、情诸方面全面综合推进,而不仅仅是强壮了四肢。

对于还没有从理性上要以拳合道,还不太坚定选择习武为生活方式的人来说,太极拳又是个不大不小的考验,动其身,静其心,磨其性,开其悟,坚其志,通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和考验,最后决定是继续还是退出。即使对于选择退出的人,只要把已经初步学习了的太极拳打下去,虽然练不出武功,仍然可以让健康终生受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纪念孙公诞辰一百五十九周年
太极拳有养生架与技击架之分,你选对了吗?-今日头条
内家拳旧闻(1-6)
爆发力刍议(续)
引用 孙氏太极拳修习要诀
内劲与观禅四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