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贵珍内养功的练习方法

刘贵珍内养功     刘亚非

 刘贵珍之女刘亚菲内养功视频

刘贵珍之女刘亚菲内养功-生活-高清完整正版视频在线观看-优酷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jI0MTU1NjAw.html?refer=seo_operation.liuxiao.liux_00003308_3000_YvmIba_19042900

内养功视频 刘贵珍之女刘亚菲内养功-健康-高清正版视频在线观看–爱奇艺

https://www.iqiyi.com/w_19rugw9y15.html

  内养功是我国优秀的传统功法,具有防治疾病,保健延年的作用。内养功历史上皆以单传口授相继承。1947年家父刘贵珍工作劳累过度,加上抗战时期环境艰苦,缺医少药,因而积劳成疾,身患肺结核、胸膜炎、胃溃疡和严重的神经衰弱,后学得内养功法并静心练习,身体完全康复。经组织批准,家父正式拜内养功的传人刘渡舟老人为师,开始系统挖掘继承内养功功法。在功法整理过程中还得到了李维华、张幼天两位前辈的协助。

  1949年家父在冀南行署干部休养所将内养功功法应用于临床治疗,结果发现疗效甚佳。1953年在河北省唐山市政府程玉林等领导的支持下,家父倡导成立了气功疗法研究小组,对内养功的功理、功法、临床等进行了较系统的观察和研究,并经多种医疗仪器和手段的检测,得到了大量的医学指标数据,证实了内养功疗法的科学性及医学价值。由于家父研究和推广内养功疗法成绩显著,1955年受到国家卫生部的表彰和嘉奖,李德全部长为其颁发了奖状和奖金。从此,气功疗法作为医学研究的重要成果得到国家的承认,广泛应用于临床,由此创建了河北省北戴河气功疗养院(河北省北戴河气功康复医院),并向全国进行推广。1957年家父著《气功疗法实践》一书,先后发行百万余册,畅销国内外,深受广大患者和气功爱好者欢迎,使气功保健活动得到空前的普及,被后人称之为“新中国第一功”,即第一个走进医院,并进行临床科研观察的功法,第一个被国家认定并向全国推广的功法,我国当代的第一个气功热潮就在当时形成。十年动乱中内养功曾遭到扼杀,但他深深活在人们的心中,内养功至今仍是我院临床治疗康复的重要功法。内养功在长期的医疗保健实践活动中,其内容不断充实,功法更趋完善,适应症有所扩展,显示出生机勃勃的发展势头。笔者根据家父的遗稿,结合自己近年来的练功教功经验,对内养功进行了重新整理,姑且定名为刘贵珍内养功。

  内养功的特点

  内养功要求身、息、心并练,配合调整饮食。既要求规范的形体调练,又要求意守丹田、默念字诀、舌体起落,同时强调悠、匀、细、缓、深、长的腹式停闭呼吸,具有大脑静、脏腑动的锻炼特点。

  脾胃为人的后天之本。胃为水谷之海,脾胃健运,可化育四方。脾旺可散布精液,营养四肢百骸、五脏六腑,使经脉畅通,气血周流,故中医有“人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之说,把“保胃气”作为重要的治疗养生原则。内养功具有强胃健脾,培补后天之本的生理特点。

  内养功的适应症

  内养功治疗消化系统的疾病疗效最佳,如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下垂、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慢性肝炎、初期肝硬化、慢性胆囊炎、习惯性便秘、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粘膜脱垂症、肠结核、胃切除术后症候群等。除此之外,对其它系统的疾病,如肺结核、高血压病、低血压病、慢性风心病、支气管炎、哮喘、糖尿病、风湿症及癌症初期等也有较好的疗效。

       练功前后准备

       在作内养功之前,要注意几件事情:

       1. 要把一切烦恼的事情放开,在作功的时候,心中不要有所牵挂;

       2. 精神要轻松,心情要愉快,呼吸要保持稳慢状态;作功时不要紧张,如果在作功时心中有事,烦乱不安,就不必勉强作下去;

       3. 为了作功安静,最好准备一间清净的房间,避免吵扰;如条件不足,亦不必强求,室内设备应尽量简朴,亦可张贴几条练功信心的标语,鼓励自己持之以恒,不要半途而废;

       4. 有鼻塞病的先要把鼻病治好;

       5. 练功前先排除大小便,以免中途排便影响练功;

       6. 无论坐式或卧式,都要把腰带、内衣宽松,使呼吸舒畅,血液循环不受障碍。呼吸不要用劲,全身肌肉要放松,眼睛看鼻尖或足尖时均轻闭,如果眼睛疲劳,闭住也可,闭住如感觉睡意就还露一小缝;

       7. 练功的姿势要自然,坐着、立着或躺着都不要挺胸、耸肩,摆姿势也不能拿劲。如用坐式,坐好先把身体的上身前后左右摇晃几下,以求坐稳舒适;

       8. 练功期最好隔绝性生活一百天,此后适当节制性生活。

刘贵珍《内养功》 - 五味堂:传承中医中药国粹,弘扬气功武术瑰宝;致力于全民健康! - 中医中药 养生保健 武术气功 传统文化 太极八卦 电影MP3下载  http://www.wwt.com.cn/?dp-bbsthread-199.html

  内养功修炼方法

  内养功在修炼过程中分静功、动功两大部分,也可分为初级功、中级功和高级功三个层次。每个层次都要求动静结合,练养相兼。初级功的静功称“松静筑基法”,动功称“保健按摩法”;中级功的静功称“吐纳停闭息调法”,动功第一套为“易筋行气法”,第二套为“行气延寿法”;高级功的静功称“神气合一法”,动功称“灵性自动法”。调身、调息、调神贯穿于整个功法的全过程,但在每步功里又各有侧重,相辅相成。练习中应循序渐进,切勿急于求成。下面主要介绍刘贵珍内养功静功的初级功和中级功。

  松静筑基法

  松静筑基法原是内养功的预备功,现规范为内养功初级功的静功修炼法。本法虽然有呼吸和意念的调整,但重点是通过多种方法和使整个机体呈现出松绵融通的状态,即通过调身而达到身调的目的,同时心神亦达到安静、平静、恬静的状态。因“松”、“静”是练功的基础,如同盖楼房打地基一样,不能忽视筑基功夫。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发现,很多患者还未练内养功停闭呼吸法,仅以“松静”的功法练习,一些疾病的症状便可缓解或消失。如高血压病患者血压下降并逐步稳定,紧张性头痛或失眠的患者症状减轻或治愈,腹胀、便秘、心绞痛等均能收到较好的疗效。特别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效率、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不断形成。由于紧张、压力大所造成的多种疾病或精神情绪的失调,均可通过这步功的锻炼而得到治疗和调整。因此,松静筑基法的用途非常广泛。作为基础功,主要是在练习内养功特殊的停闭呼吸法之前,先练习1~5天的松静筑基法,以稳定情绪,平静心神,放松机体,疏通经络,为学习和掌握好下步功打下良好的基础。正如上面所述,针对某些疾病松静筑基法可以作为主功来练习。身松脑静重三调,要想很好地做到机体放松,心神平静,必须进行姿式、呼吸和意守的调整。

  一、姿式

  1、仰卧式:脸向上仰卧在床上,枕头的高低以舒适为标准,两手轻松自然地放在身体两侧或双手相叠置于中脘部,两腿舒伸,脚跟并拢,脚尖自然分开。鼻吸鼻呼,两眼轻闭或微露一线之光,神不外驰。

  2、靠坐式:靠坐在沙发上或床上,后背和腰部须用物品垫实,不可悬空。双手轻松自然地放在沙发扶手上或两手相握置于自己的丹田部位。两腿自然屈曲或舒伸。呼吸及眼睛的要求同上。

  3、松静站立式:两脚平行分开与肩同宽,两膝微曲,松腰松胯,收腹敛臀,两臂在身体的两侧自然下垂,十指尖朝下。松肩、虚腋、虚灵顶劲,下颌内收,百会朝天。两眼轻闭或微露一线之光,神不外驰,鼻吸鼻呼。亦可采取抱球式。姿式的选择要根据自己的病情、习惯和身体状况而定,以舒适自然为标准。

  二、呼吸

  1、自然呼吸:初练功时须采取自然呼吸,即不改变平时呼吸的运动形式,顺其自然。不要因追求呼吸的长短、快慢而造成憋气现象,随着功夫的不断长进,呼吸再逐步形成匀缓、深长的腹式呼吸。

  2、顺腹式呼吸:即吸气时,小腹随吸气而隆起来;呼气时,小腹随呼吸而凹下去。这种呼吸运动形式也称为气贯丹田。

  3、逆腹式呼吸:即吸气时,胸部随吸气而扩张,小腹部回缩;呼气时,胸部收回而小腹隆起。这种呼吸运动形式也称为气沉丹田。

  三、意守

  1、活位意守:即按其松静部位的不同,意守部位亦随之变换。

  2、定位意守:即意守丹田。内养功中的丹田是以气海穴为中心,上至神阙,下至关元,命门之前如同自己拳头大小的区域设在小腹内。不可象扎针灸那样拘泥于一点。其丹田部位集气海、神阙、关元、命门于一体,意守此处能调气机,和气血,壮元气,通百脉。

  3、松静意守:即配合呼吸进行“松”、“静”字诀的默念,以达到相应的练习效果。

  知道了练功姿式、呼吸方法、意守内容后,还需采用具体的修炼方法将其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下面介绍五种具体的练习方法。这五种方法既可分段练习,亦可进行通身练习。关于段落部位的划分,在临床上一般分为头颈、胸背、腰腹、手臂、双腿、双脚6个段落。通身即将整个身体视为一个整体进行练习。

  聚降松静法:聚降,即吸气时配合默念“静”字诀,意想气向你所意守的部位集聚,呼气时配合默念“松”字诀,从你所意守部位的顶端向末端松降。每个部位连续做3~5遍。采取活位意守的方法从头颈到双脚全部练习结束称为一个循环,然后采取定位意守的方法将意念集中在丹田部位,意守3~5分钟,便可进行第二个循环的练习,每个功时以3个循环为标准。此方法练习熟练后可进行通身法的练习,即吸气配合默念“静”字诀,意想气向丹田部位集聚、充盈;呼气时配合默念“松”字诀由头顶向下松降直至脚底。如此反复练习18次,或24次,或36次。之后将意念集中于丹田部位,轻轻意守,培补丹田元气。

  开降松静法:开降,即吸气时配合默念“静”字诀,使你所意守的部位向外舒展、打开,呼气配合默念“松”字诀由该部位顶端向下端松静。仍需每个部位连续练习3~5遍,一个循环结束后意守丹田3~5分钟,3个循环为一个功时。此方法熟练后进行通身练习,随吸气默念“静”字诀,整个身体向外舒展、打开;呼气默念“松”字诀由头顶向下松降至脚底。仍以18次或24次或36次为标准进行练习,之后引气归元,轻守丹田。

  升降松静法:升降,即吸气配合默念“静”字诀,意想气由你所意守的那个部位的末端向顶端上升,呼气默念“松”字诀的同时由所意守部位的顶端向末端松降。连续做3~5遍,换第二个部位,以此类推,一个循环结束后意守丹田,余同上。此法练习熟练后可进行通身法练习,即吸气默念“静”字诀的同时,意想气由足底上升至胸部膻中;呼气默念“松”字诀,由头颈向下松降至足底。余与上法同。

  以上方法也可统称为纵向松静法,因在呼降时均是自上而下进行练习的。在进行通身练习时,可加一美好的意念,即在呼气松降时,意想清泉甘露之水由自己的头顶贯入全身,沁人心脾,滋润丹田,病浊之气随之而下降,永不再生。良性意念的不断刺激,使大脑皮层中建立起一个良性的兴奋灶,产生良性的条件反射,而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身体的康复。

  聚散松静法:聚散,即吸气默念“静”字诀的同时,意想气向你所意守的部位集聚、聚合,呼气默念“松”字诀的同时,由该部位的中心向四周散开、松开。仍然每个部位连续练3~5遍,一个循环结束后意守丹田3~5分钟,3个循环为一个功时。反复练习熟练后可进行通身法练习,即吸气默念“静”字诀时,意想清新之气向丹田集聚,或向体内中心点、中心轴集聚;呼气默念“松”字诀时,由体内中心点或中心轴向四周松散开。反复练习18次,或24次,或36次,之后意守丹田,培补丹田真元之气。

  开合松静法:即吸气默念静字诀的同时,使你所意守的那个部位由里向外打开,如同气球充满了气向外膨胀,又如同一朵鲜花在开放;呼气时随“松”字诀的默念向内合,如同气球回缩,又如花儿闭合。如此一个段落一个段落的练习后意守丹田,仍以3个循环为一个功时。此法熟练后可进行通身开合法的练习。即吸气默念“静”字诀时,意想清新之气充盈全身,整个机体舒展膨胀;默念“松”字诀时,徐徐呼气,全身放松,真元之气向丹田凝集。反复练习18次,或24次,或36次,之后轻守丹田,蕴养丹田真元之气。

  以上两种方法可统称横向松静法,因在练习中均采用的是由里向外或自外向内横向的运行路线。在进行通身练习时可意想打开周身的毛孔和窍穴,吸纳大自然的清新之气充盈集聚体内,呼出病浊之气排出体外,息息相应,天人合一。

  通过以上纵向的、横向的、分段的、通身的各种松静法的练习,目的是为了打开和贯通每个部位直至全身纵向和横向的气路,并能按照大脑发出的指令,需要什么部位松什么部位,就能很快地放松下来,且心情亦非常的平和恬静,以锻炼机体的灵敏性,并使大脑思维更加有序地达到一种松静融通的状态,为练下步功打下良好基础。

  吐纳停闭息调法

  吐纳停闭息调法即内养功静功中级功。在这步功里要求有规范的姿式和意念的调练,但关键在于调息,强调通过特殊的不平衡的停闭呼吸法锻炼,来调整我们体内失衡的现象。使大脑皮层及皮层下中枢神经系统得到很好调整,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兴奋与抑制更加协调,使体内的阴阳平衡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和状态。在修炼的过程中,呼吸要逐步的达到悠、匀、细、缓、深、长的程度,即通过停闭调息的锻炼而达呼吸协调的目的。

  在初级功的基础上,姿式、呼吸、意守的难度均相应地增大了,现介绍如下:

  一、姿式

  除初级功的姿式继续选用外,根据练功需要又增加了侧卧式、尾高位式、平坐式、壮式四种。

  1、侧卧式:有右侧卧和左侧卧之分,多以右侧卧为主。向右侧卧于床上,头的高低用枕调节,以舒适自然为标准。上身在保持自然生理曲度的基础上,呈含胸拔背之势。右上肢自然屈曲,五指舒伸,掌心向上,置于脸前枕上,距脸一拳左右。左臂自然伸直,五指舒松,掌心向下,放于同侧髋上,右腿自然舒伸,左膝置于右膝部(两膝相叠)大腿和小腿屈曲成120度角。双目轻闭或微露一线之光,鼻吸鼻呼。左侧卧与其姿式相同,四肢体位相反。

  2、尾高位式:大致与仰卧位相同,所不同处即将臀下用物垫高10厘米左右,使练功者的体位呈一马鞍形。可两腿舒伸,亦可两腿屈曲,两脚向臀部收回平行分开与肩同宽,两膝靠拢,成一立体三角形。此式是治疗脏器下垂患者所采用的特殊姿式。

  3、平坐式:平坐在没有靠背的凳子上,两脚平行分开与肩同宽,小腿与地面垂直,膝关节屈曲成90度,两手心向下自然放在两大腿之上,胸微微内含,脊背自然竖起,松肩垂肘,下颌微内收,百会穴朝天,鼻吸鼻呼,两眼轻闭或目观鼻准。

  4、壮式:脸向上仰卧于床上,枕头垫高到33厘米左右。肩背随之垫实而呈一坡形,不可悬空。两手掌心向内贴于两大腿的外侧,两腿舒伸,两脚并拢,脚尖立起上跷。此式有些费力,通常在练功后期为巩固疗效,增强体质而选用。关于侧卧式中的侧左还是侧右,应根据病情和个人的习惯而定。为便于胃的排空和不因为重力而造成心脏负担,多以右侧卧为主,所以有心脏疾患或胃张力低下、排空迟缓者均宜选用右侧卧。但胃粘膜脱垂症的患者宜选用左侧卧。坐式和卧式可以互相配合,亦可单独使用。卧式练习数日后,体力有所恢复即可增加坐式。

  二、意守部位

  中级静功的意守部位有丹田、涌泉、膻中和外景。

  1、丹田:同初级功松静筑基法。

  2、涌泉:将意念放于涌泉穴,或两眼轻闭微露一线之光,意识随视线注意脚的大趾,或闭目默默回忆足趾的形象。血压偏高、肝阳上亢者或杂念较多不习惯于闭目意守丹田者,均可选用意守涌泉或足趾。临床上也可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选择命门、足三里等。

  3、膻中:即意念轻守两乳之间的膻中穴。女子练功多守此部位,尤其在月经期,可避免经期延长、经血过多的现象出现。另外根据病情和练功的进展来选用这一部位。

  4、外景:即意守体外的某一景物,如花卉、大海、明月等等。

  意守部位的选择一般都以丹田为主,既可培补、充盈体内的真元之气,也可结合呼吸时有节律的腹壁起伏运动,较好地集中思想,排除杂念。但无论意守何处,都应做到似守非守,绵绵若存,顺其自然。

  三、呼吸调练

  中级静功停闭呼吸法的练习,在临床上常用的有3种,其中又以软呼吸法和硬呼吸法为基础练法。

  1、软呼吸法:即吸—呼—停的呼吸方法。采取鼻吸鼻呼或鼻吸口呼,先行吸气,随之将气徐徐呼出,呼毕再行一定时间的闭气。这种呼吸法比较适合于慢性肝炎、初期肝硬化、习惯性便秘、高血压病、萎缩性胃炎、胃肠功能低下、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

  2、硬呼吸法:即吸—停—呼的呼吸方法。两唇轻闭,以鼻呼吸,先行吸气,暂不呼出进行一定时间的闭气,然后将气徐徐呼出。此法适宜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慢性胃炎、慢性肠炎、幽门狭窄、泄泻、低血压等。

  3、气血双补法:即吸—停—吸—呼的呼吸方法。此法有一定的难度,但对消化和呼吸方面的作用较前两种呼吸法显著。其练法是:先吸少量的气,即行呼吸停闭,再将气吸满,最后徐徐呼出。

  呼吸方法的选择,软呼吸法适用于阴虚者,此法有滋阴潜阳的作用;硬呼吸法适宜于阳虚者,此法具壮阳扶正的功效。气血双亏者可采用第三种呼吸法。但不论是那一种呼吸法,停闭的时间和呼吸的长短一定要掌握得恰到好处,即掌握好火候,避免因呼吸不当而产生不舒适的症状。如果一旦出现憋气现象,即可采用初级功中的松静法,以调节缓解。

  四、舌体起落

  除了姿式、意守、呼吸的调练之外,中级功里还有舌体的运动。即称为舌动或舌体起落。

  舌体起落即是舌体配合呼吸进行上下起落运动。舌动可以起到集中思想,排除杂念,刺激唾液腺大量分泌唾液,增进食欲,加强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作用;还有引君火下降,奉阴精上升,水升火降,水火既济而达阴阳平衡的作用;又因在舌体上有肺、脾、心三大经穴,故舌动能很好地协调心肺脾三经,活跃气血的运行。

  舌动与软呼吸法的配合:吸气时舌舐上腭,呼气时舌体落下,停闭时舌落下不动。

  舌动与硬呼吸法的配合:吸气时舌舐上腭,停闭时舌舐上腭不动,呼气时舌体落下。

  舌动与气血双补法的配合:吸气即舌舐上腭,直至呼气舌体落下。

  在进行舌体起落锻炼时,口腔内会产生大量的唾液,须平心静气地将其徐徐咽下,用意念诱导送入丹田。古称:“常养玄谷芝,灌溉瑶池水”。

  五、默念字句

  默念字句,也称默念字诀或咒语,是内养功修炼的一个重要手段。即练功中选择美好的有利于身心健康的词或字句用意默念,而不要念出声。具有以一念代万念的作用,并通过词句的暗示和诱导亦可导致与词相应的生理效应,加速病情的治愈和体质的恢复。目前在临床上常用的字句多因人因病而异。如精神紧张者,可选用“我松静”;脾运失健者,宜选用“大脑静,脏腑动”;气血两亏者宜选用“恬淡虚无,真气从之”;气滞胸胁者,宜选用“气沉丹田,真气内生”;糖尿病患者,宜选用“血糖降,尿糖无”的字句,等等。默念字数开始要少,一般先以3个字开始练习为好,待呼吸调至柔细深长后,则可增加字数,但以不超过9个字为宜,如“我练功身体好”,“自己静坐身体能健康”等等。

  默念字句和呼吸法的配合:如果选练3个字的内容,即吸、呼、停各念1个字,比较好练。如果选用4个字以上的字诀默念就要按一吸一呼各念1个字,其余的字均在停闭时默念的要求来练习。

  默念字句和软呼吸法的配合:吸气默念第一个字,呼气默念第二个字,停闭默念剩余所有的字,如“练功身体好”,即吸气默念“练”,呼气默念“功”,停闭默念“身体好”。以此类推。

  默念字句和硬呼吸法的配合:吸气默念第一个字,停闭默念中间所有的字,呼气默念最后一个字。如“练功身体能健康”,即吸气默念“练”,停闭默念“功身体能健”,呼气默念“康”。以此类推。

  默念字句和气血双补法的配合:即吸、吸各念1个字,停闭默念中间所有的字,呼气便徐徐呼出。

  默念字句对呼吸的快慢和停闭时间的长短有一定影响,尽管字句的默念所用的时间没有统一规定,可灵活掌握,但默念时字与字间隔的时间应该是相等的。随着功夫的不断加深,停闭的时间会逐渐延长,默念的字数可不断增加。但初学者不能一味追求默念字数的多少,而造成憋气现象的出现。

  练习内养功中级静功将其姿式、意守、舌动、默念、腹式停闭呼吸全部兼顾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应按循序渐进的原则逐一掌握,切莫急于求成。患者亦可根据病情优先选择其中的某项,针对性地练习。如难以入静者先选择默念,消化不良者可先增加舌动。如年老多病增加默念和舌动均觉困难者,亦可单纯练习停闭呼吸。

  六、养丹田气

  内养功中级静功每个功时为45~60分钟,练功即将结束时,要停止默念和舌动,将腹式停闭呼吸改为匀缓柔和的自然呼吸,进行养气。养气时丹田部位感觉到充实,同时意想自己轻松恬静,周身有一种暖融融、轻飘飘的舒适美感。这种美感象气、象云、象七彩阳光笼罩着全身。一切疾病随呼气被排出体外,日月精华之气随吸气而充盈全身。烦恼、忧愁、不悦烟消云散。整个身体如同沉浸在温暖的池水里,又如漂浮在海面上,轻松自然,愉悦恬静,颐养丹田真元之气。

  七、收功

练功结束时不要马上起来活动,避免收功过急,要逐步的从气功入静的状态中走出来,由静变动,先慢慢将双眼睁开,再将两手搓热后浴面收功。也可用保健按摩法收功,如叩齿、咽津、揉腹、搓腰和带脉等,效果会更好。

刘贵珍内养功     刘亚非_jk1689_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dc74d10100cqeh.html

==============================================

刘贵珍内养功的练习方法

  内养功是以吐纳为主的防治疾病、保健养生的优秀功法,明末清初流传于民间。20世纪40年代经刘贵珍先生挖掘、整理并应用于临床。该功法分静功和动功两种练习形式,“形气神合”贯穿于功法始终。停闭呼吸(亦称为“不平衡式呼吸法”)和意念的配合是锻炼的重点。呼吸停闭、气沉丹田、默念字句、舌体起落,具有大脑静、脏腑动的锻炼特点。其初级静功和中极静功的练习内容如下。

  气功

  一、操作技术

  内养功初级静功包括3种姿势、2种呼吸方法和5种意念松静的形式;中级静功增加了4种姿势、3种停闭呼吸方法和4种意守内容。要求形体放松、呼吸调和、心神恬静。起到培补元气、平衡阴阳、协调脏腑功能的作用。每个功时以30~60分钟为标准。

  (一)初级静功:松静筑基法

  1,调身

  仰卧式、靠坐式、松静站立式。

  (1)仰卧式:①脸向上仰卧于床上,枕头的高低以舒适为标准;②两手轻松自然置于身体两侧或双手相迭置于中脘部;③两腿舒伸,脚跟并拢,脚尖自然分开;④鼻吸鼻呼,两眼轻闭或微露一线之光,神不外驰。

  (2)靠坐式:①靠坐在沙发或床上,颈部和腰部须垫实,不可悬空;②双手轻松置于沙发扶手上或两手相握放于丹田部位;③两腿自然屈曲或舒伸,双眼轻闭,鼻吸鼻呼。

  (3)松静站立式:①两脚平行分开与肩同宽,两膝微曲,松腰松胯,收腹敛臀;②松肩虚腋,两臂在身体两侧自然下垂,指尖朝下;③下颔微内收,百会穴朝天;④两眼轻闭,鼻吸鼻呼。

  2,调息

  首先采用自然呼吸,逐步过渡到腹式呼吸,并配合呼吸默念“静”字诀和“松”字诀,以达到相对入静和放松的目的。为练习中级功停闭呼吸打下基础。

  (1)自然呼吸:即不改变平时的呼吸运动形式,顺其自然。

  (2)腹式呼吸:有两种形式。①随吸气腹部隆起,随呼气腹部下落为顺腹式;②随吸气胸部充盈扩张,腹部下落凹陷,随呼气胸部还原,而腹部充盈隆起为逆腹式。

  3,调心

  有活位意守和定位意守两种练习形式。

  (1)活位意守:即意守的部位可根据需要灵活多变,可以是点、段、面、轴、部位、整体等,并配合开降、聚降、升降、开合、聚散等五种“松静”的形式进行练习。

  ①开降法:配合吸气意想从肌体(部位)的中心点或中心轴由里向外打开,同时默念“静”字诀,使自己尽快安静、平静下来;配合呼气意想从上向下松降,同时默念“松”字诀,并体会松的感觉和效应。

  ②聚降法:配合吸气意想清新能量之气向肌体(部位)的中心点或中心轴积聚,呼气由上向下松降。余同上。

  ③升降法:如进行整体练习,即配合吸气由足部向上升至膻中部位高度,配合呼气由头顶百会向足部松降。如进行特殊部位练习,即配合吸气从此部位的底线高度象顶线高度上升,呼气时从顶线高度向底线高度松降。余与上同。

  ④开合法:即配合吸气意想由肌体(部位)的中心点或中心轴向外打开,配合呼气意想向中心点或中心轴松合(意合体松)。余与上同。

  ⑤聚散法:即配合吸气意想清新能量之气向体内(部位)中心点或中心轴积聚,配合呼气意想浊气、病气散泻出去,肌体随之而放松。

  以上方法根据需要选择练习10~15分钟后,采取定位意守的方法进行养气。

  (2)定位意守:即丹田意守,以气海穴为中心,如同自己拳头大小的区域,上缘为神阙穴,下缘为关元穴,设在小腹内。轻轻意守5~10分钟。养形,养神,培补元气。

  4,操作提示

  (1)不论顺腹式还是逆腹式,不可为追求腹部的起落或呼吸的深长而勉强延长呼吸,以免出现不适。

  (2)不论是活位意守还是定位意守,均应做到似守非守。

  (3)初级静功可为中极功练习打下快速放松、快速入静的基础,同时可做为预备功、矫正功进行应用。针对一些疾病亦可做为正功来进行应用。

  (二)中级静功:吐纳停闭息调法

  1,调身

  在初级静功姿势的基础上,增加侧卧式、尾高位式、平坐式和壮式。

  (1)侧卧式:有左右之分,多以右侧卧为主。①向右侧卧于床上,头的高低用枕调节,以舒适为标准;②上身在保持自然生理曲度的基础上,呈含胸拔背状;③右臂自然屈曲,五指舒伸,掌心向上,置于脸前枕上,距脸一拳左右,左臂自然伸直,掌心向下,放于同侧髋上;④右腿自然舒伸,两膝相迭,左腿屈曲成120度;⑤双目轻闭或微露一线之光,鼻吸鼻呼。左侧卧与其姿势相同,四肢体位相反。

  (2)尾高位式:①在仰卧式基础上,将臀下用物垫高10厘米左右;②亦可两腿屈曲,两脚向臀部收回并平行分开与肩同宽,两膝相靠,成一立体三角形。

  (3)平坐式:①平坐在没有靠背的櫈子上,两脚平行分开与肩同宽,小腿与地面垂直,膝关节屈曲成90度;②松肩垂肘,两手掌心向下自然放于两大腿上;③胸微内含,脊背自然竖起,下颔内收,百会穴朝天;④鼻吸鼻呼,两眼轻闭或微露一线之光,神不外驰。

  (4)壮式:①脸向上仰卧于床上,枕头垫高到25~30厘米左右,肩背随之垫实而呈一坡形;②两手掌心向内贴于两大腿的外侧,③两腿舒伸,两脚并拢,脚尖上跷。

  2,调息

  包括停闭呼吸和与其相配合的舌体起落、默念字句三部分内容。

  (1)停闭呼吸:软呼吸法、硬呼吸法、双补法。亦称不平衡式呼吸法,辨证练习,以调整体内阴阳失衡的现象。

  ①软呼吸法(滋阴法):其运动形式为吸呼停。先行吸气,随之将气徐徐呼出,呼毕再行一定时间的闭气。

  ②硬呼吸法(补阳法):其运动形式为吸停呼。先行吸气,然后进行一定时间的闭气,再将气徐徐呼出。

  ③双补法:其呼吸运动形式为吸停

  吸呼。先吸少量的气,即行一定时间的闭气,然后再行吸气,最后徐徐呼出。

  (2)舌体起落与停闭呼吸的配合:舌体起落又称为“舌动”,伴随停闭呼吸进行舌舐上腭的起落运动。

  ①舌动与软呼吸法的配合,即吸气时舌舐上腭,呼气时舌体落下,停闭时舌落下不动。

  ②舌动与硬呼吸法的配合:吸气时舌舐上腭,停闭时舌舐上腭不动,呼气时舌落下。

  ③舌动与双补法的配合:吸气即舌舐上腭,直至呼气时舌落下。

  (3)默念字句与停闭呼吸的配合:配合停闭呼吸选择美好的、有利于身心健康的词或字句用意默念。先由3个字开始,待呼吸柔顺细深长后,逐渐增加字数,以不超过9个字为宜。不论默念字数多少,均以一吸一呼各念一个字,其余的字在停闭时默念。

  ①默念与软呼吸法配合:吸气默念第一个字,呼气默念第二个字,停闭默念剩余的字。

  ②默念与硬呼吸法的配合:吸气默念第一个字,停闭默念中间所有的字,呼气默念最后一个字。

  ③默念字句和双补法的配合:此法配合有多种形式,常用的以默念3个字为宜,即吸、停、吸各念1个字,呼气便徐徐呼出。

  3,调心

  在初级功基础上增加丹田、涌泉、膻中和外景等意守内容。

  (1)意守丹田:与初级静功同。

  (2)意守膻中:意念轻守两乳之间的膻中穴。

  (3)意守涌泉:意守两足涌泉穴,或闭目默想大足趾的形象。

  (4)意守外景:意守体外美好、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景物。如花卉、大海、明月等。

  (5)养丹田气:练功将结束时,要停止默念和舌动,将腹式停闭呼吸改为自然呼吸,轻守丹田。愉悦恬静,静养丹田真元之气5~10分钟后收功。整个功时约30~60分钟。

  (6)收功:将两手搓热后浴面、摩腹、搓腰、和带脉等结束练功。

  4,操作提示

  (1)停闭呼吸、默念字句均要掌握好练习的火候,避免不当而产生不适现象。一旦出现憋气症状,即采用初级静功中的松静法予以调节矫正。

  (2)舌动练习时,口腔内会产生大量的唾液,须平心静气徐徐咽下,用意念诱导送入丹田。

  (3)无论意守何处,都应做到似守非守,绵绵若存,顺其自然。

  (4)内养功练习,需将姿势、意守、舌动、默念、腹式停闭呼吸等内容协调统一起来,应循序渐进,逐一掌握。难以入静者先配合默念,消化不良者先配合舌动。两者均觉困难者,亦可单纯练习停闭呼吸。

  二、辨证施功

  内养功用于疾病的防治和康复,在辨证施功上,重点掌握停闭呼吸和意念(守)的辨证应用。关于姿势的选择除侧卧式应以右侧卧为主(胃黏膜脱垂症者除外)和针对脏器下垂选择尾高式及练功后期增加壮式外,其它姿势均可根据爱好或条件、环境进行选择。每次练功30~60分钟,每日3~5次,3个月为1个疗程。

  1,调息

  (1)软呼吸法:又称滋阴法,具有滋阴潜阳的作用。适合于肝阳上亢、肾阴不足所致的头痛目眩,心肾阴伤所致的胸闷疼痛、心悸盗汗、心烦不寐、耳鸣健忘,热邪犯胃,或胃阴亏虚所致的胃脘疼痛、口燥咽干、大便秘结;燥邪伤肺,肺阴亏虚所致的咳嗽胸痛、潮热盗汗等症(高血压、冠心病、心脏神经官能症、慢性萎缩性胃炎、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等见上述症状者均可参照使用)。

  (2)硬呼吸法:又称补阳法,具有扶阳固本的作用。适于脾肾阳虚所致的腹痛泄泻、形寒肢冷、腰膝酸软、困倦乏力;肺气虚弱,气机升降失司所致的咳喘、形神疲惫、面色无华;心阳不足,鼓动无力所致的胸闷疼痛、心悸、畏寒神倦等症(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下垂、慢性胃炎,慢性支气管炎、心动过缓、冠心病心绞痛、胸膜炎、心肌炎、血压偏低等见上述症状者均可参照使用)。

  (3)双补法:具有气血双补的作用。气血不足、心神失养所致的抑郁寡欢、心悸少寐、神疲纳差、面色不华;气血亏虚所致的眩晕、面色咣白、少气无力;脾胃虚弱、气血化源不足所致的肢体萎软、食少腹胀、气短面浮,气血亏虚所致的便秘等症(抑郁症、贫血、心律失常、神经官能症、慢性肝炎、初期肝硬化等见上述症状者均可参照使用)。

  (4)舌动法:具有生津止渴、补益脾胃、清降心火的作用。适用于口干少津,烦渴多饮,纳呆、食欲不振、脘腹胀满、舌红苔黄、心烦不寐等症。

  (5)默念字句法:具有宁心除虑、以一念代万念、心身共调的作用。针对心神不宁、紧张、不易放松,脾运失健、胃肠蠕动迟缓、消化不良,气血两亏、四肢倦怠、体虚乏力,肝气不舒、气滞胸胁、满闷胀痛等症,选择默念相应的字诀以达到建立良性的条件反射、形神合一的目的。

  2,调心辨证

  (1)开降法:具有开窍穴、通经络、平肝潜阳、化痰降逆的作用。可用于气滞血瘀,窍道阻塞而出现的疼痛;或肝阳偏亢、上扰清窍而出现的头痛眩晕、烦躁易怒、睡眠不宁,或脾失健运,痰浊中阻而出现的胸脘痞闷、食少呕恶等症。

  (2)聚降法:具有补虚降逆的作用。可用于虚实兼杂之病症,如脾胃虚寒,胃脘胀而不舒,遇郁怒肝气犯胃而加重,呕吐吞酸,嗳气频繁等症。

  (3)升降法:具有升清降浊、培补元气的作用。可用于四肢逆冷、手足不温;中阳不振、气血不足、脏器下垂等症。

  (4)开合法:具有协调脏腑、活跃气机的作用。可用于脾胃运化功能失常,导致水谷不能化为精微,停痰留饮、积于中脘等症。

  (5)聚散法:具有气攻病灶、散瘀化结的作用。可用于气滞血瘀所造成的不通和疼痛。

  (6)丹田法:具有培补真元之气的作用。是功法练习的主要意守部位。

  (7)膻中法:具有宽胸理气、止咳定喘、调理心肺的作用。女子练功多守此部位,可防治乳腺炎、缺乳症,月经期可避免经期延长、经量过多的现象。

  (8)涌泉法:具有补益肝肾、清热降火、开郁的作用。可用于肝阳上亢之头痛头晕(血压偏高)、心悸、失眠、咽喉肿痛。亦可用于意守火候容易偏重者。

  (9)外景法:具有开郁散结、调节情志的作用。适于杂念纷纭、精神紧张、抑郁寡欢、不容易守内景者。

  三、病证举例

  (一)胃脘痛(消化性溃疡)

  1,温中健脾、和胃止痛。取仰卧式和右侧卧式交替,选中脘开合硬呼吸法练习15分钟,静守丹田5分钟。如此重复2~3遍为一个功时,每天练习2~4次。

  2,疏肝理气、清热解郁。取内养功仰卧式和平坐式交替,选用膻中至足底开降软呼吸法练习。练功时间与次数与上同。

  (二)咳嗽

  1,清肺润燥、理肺通经。取内养功靠坐式和平坐式交替,选用膻中至手臂升降软呼吸法练习。练功时间及练功次数与上同。

  2,健脾化痰、培土生金。取内养功右侧卧式和平坐式交替,选用中脘至足底聚降硬呼吸法练习。练功时间及练功次数与上同。

  四、参考文献

  1,刘贵珍,《气功疗法实践》,河北科技出版社,1982

2,刘天君,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气功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

刘贵珍内养功的练习方法 | 道医网  http://daoyi.yuexinli.com/7846.html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吐纳养气内养功(中级静功)
吐纳养气内养功(初级静功)
刘贵珍内养功(4)
内丹术中的调息......龙须子
内养功
医疗养生练功基本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