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郑曼青漫谈五禽戏之熊经

《漫谈五禽戏之熊经》

  前言:学过郑子太极拳的同好,在初学此拳时可能都会学到行功,熊经,松身五法或是五禽戏等,以下稍加介绍这些功法,首先是郑曼青先生对五禽戏中的熊经的文章。

  东汉华陀,字元化,人称神医。创五禽戏,为却病强身法,乃良医医未病者之妙用也。初见于庄子刻意篇,引上古之尚气者,曰能经鸟申。释者谓熊能上树。曰经;错矣。经则常也。以熊终日摇摆腰膂,是为熊经,又释鸟申为频呻,亦错矣。申即屈伸也,以鸟伸其翅与足也。旋又见谓熊经鸱顾。此有进乎熊经之说,以熊经时,乃垂头摆腰,加以鸱顾者,乃平视也。华元化,盖善于养形,而能却病,惜乎生将百龄,而为曹操所杀。创五禽戏,即本熊经之意。曰熊,曰虎,曰鹿,曰猿,曰鸟。古即以一禽字,包举为禽兽也。其运动之主旨,得最警策者,六字,曰:能使谷气得消。吾国五千年来,乃尚谷气养人,岂浅陋者所能知也。视今之所谓营养者,正相反,不知何脏何腑,需要营养,多致大病杀人,飞蛾扑火,亦自取之,不忍言也。然五禽戏之妙法,失传已久。惟其所谓致出汗二字,夏日炎热,微汗则可。

  秋收冬藏,运动至背与额,觉微有芒剌象,便止,不使汗出也。五禽戏,余补作之何难。不过自张三丰,倡太极拳后之今日,其理论至为精密,意义亦甚深奥,决非其他运动可及。五禽戏之不逮,亦已远矣。惟太极拳,确能行运而后动之妙趣,尚气导引之上乘也。非张真人造诣功深,安能及此。余仿欲与老病及赢弱者,传一熊经之戏,至简至易之上古妙法,岂却病延年,反弱为强而已,进而求自卫,与臻上寿之方,垂手可得。兹略系以简介数言,倘能持之以恒,得能以运气百日,自见其病体与赢躯,必有显著之进境,一切疑难之症,无足虑也。此真强身之宝筏,非瓦釜之作雷鸣可比,且行熊经一戏,可兼得鸱顾,及五禽之戏,与太极拳运动之妙用。万金易得,一法难求。勿自交臂失之,致使数十寒暑,匆匆付与东流也。

  附述熊经必须注意者,三点如下:

  一、熊经乃熊之经常作动,向左右捩转腰膂不息,人须早晚饭后半小时行之,体弱者,可自二百动开始行之,或三百动,每隔五日、或七日,递加五动、或十动。只许加,而不许减。故宜缓进,不宜欲速,加至十分钟、或最高至十五分钟,不加矣,必须求适意,以轻松愉快为得也。

  二、行熊经时,不可如熊之垂头,乃兼有鸱顾,求平视,头不许动,随身与腰转捩。即太极拳所谓,虚灵顶劲,尾闾中正神贯顶。

  三、熊经须如太极拳,要虚实分清,重如山岳,轻如鸿毛。譬如腰左转,重心全在左腿,重如山岳。右腿,则轻如鸿毛矣。右转亦如之,如此而已。

  苟能得如上述三点要诀,则金鸡独立稳矣。倒撵猴,不让灵猿之进退矣。抱虎归山,便如虎虎之有声矣。左右顾则,斜飞势,必捷于鹿矣。而五禽与太极,则一戏乃兼得之矣。惟行之者,务须注意,以心与气相守丹田,丹田在脐下一寸三分,犹须足心蹋地耳。

  二、熊经--郑曼青先生对熊经之问答

  问:「熊经为至简至易之上古妙法,岂止却病延年,反弱为强而已,进而求自卫,与臻上寿之方垂手可得。」。「进而求自卫」请再示其详。

  答:熊经除强身却病之外,亦为太极拳之阴,搂膝拗步是太极拳之阳手。余昔年在长沙,任湖南国术馆长时,曾一日行至挚友处,未至门口,忽有家犬突击背后,当时不知何物,未及走化,只顺势一掌,狗未吠而自去,次日登门,友说:「该犬已难张嘴食物」,此即熊经之自卫也。

  问:师说:熊经倘能持之以恒,得能运气百日自其病体与赢躯,必有显著之进步,一切疑难之症无足虑也,其中「运气百日」未悉如何?

  答:熊经之运气,乃是练五心相通。五心者,涌泉「脚心」,劳宫「掌心」,与百会「顶心」之合称,相通即气机相通而连贯。

  (1)腰膂左右捩转时,脚趾放松如绵,脚心贴地,得地气(接地之力),导引向右掌心,使右掌心在捩转时,有一种气机通顺之感觉。这种感觉,有热、胀、麻、痛,甚至痒。

  (2)左右捩转时,捩转之意境,非凭空旋转,而是指上下有根的旋转。故捩转时,顶心有似有似无的根,必须与掌心脚心相吻合。故须注意虚灵顶劲,尾闾中正神贯顶。

  问:熊经师说要领,未提呼吸,应否注意:

  答:呼吸为说明行气,非炼气。初习时,应以自然呼吸,以太极之理,静慢细长,熟练之后,重心移动时,宜吸气,捩转时为呼气。

  问:师说熊经仅提为熊之经常之动作,未提手该如何?未悉其然,请再示其详。

  答:妙手之动作,亦为大极拳之理也,太极拳不动手,熊经亦是,习熊经双手不动,宜虚抱元而守一。元「圆」之古音,守一,乃心与气相守于丹田。

  杨式郑子太极拳福建有缘拳社第一期入室弟子刘世和恭录 

杨氏郑子太极拳谢昭隆提示练习「熊经」注意细节

  一、要领:

  1.上身保持中定,两臂自然松垂。腰部平正放松,动作均匀连贯。

  2.头颈始终保持不动,身体正面随腰胯转动而有不同面向。

  3.重量交换须确实,全身重量置于实脚,涌泉贴地;虚脚丝毫不受力,但脚掌仍松贴于地。

  4.必须维持屈膝坐胯(一实一虚),但膝尖不可超过脚尖。腰胯旋转时,重心脚膝盖必须保持固定不动,且不可幌动。

  5.重心在右脚,腰胯向右旋转45度时,要有右脚心如螺丝钉向右下方旋紧,且左手掌心与之对应之感受。重心在左脚,腰胯向左旋转45度时,要有左脚心如螺丝钉向左下方旋紧,且右手掌心与之对应之感受。此即为郑曼青宗师所言之「交叉神经」也。

  6.切记身体重量移付交换时,不转腰胯;转腰胯时,不可交换移付重量。且过程必须兼顾韵律,不可忽快忽慢。

  7.初练时早晚3~5分钟,日久功深则可从心所欲顺乎自然。

  二、呼吸:

  要注意维持细、长、静、慢。当身体重量由左腿移付右腿,或由右腿移付左腿时,皆为「吸」气;于腰胯右转或左转时则为「吐」气。简言之,身体重量移付交换过程为「吸」,转腰胯过程为「吐」。

  三、功效:

  1.促使上身放松,下身坐沈,为太极拳下盘功夫奠定根基。

  2.熟练「走」「化」之功。身体重量于两腿间交换产生位移,为「走」;以胯为轴心,上身保持中定,如圆柱体般旋转,则谓之「化」。

  四、有意模拟学习者,请参阅杨氏郑子太极拳有缘拳社部落格,谢昭隆师父「熊经」示范影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杨氏郑子太极拳基本功之二(熊经)
[转贴]与郑曼青的37式太极拳有关的文字资料--杨式太极--太极论坛-陈瑜太极网-陈氏太极...
杨氏郑子太极拳谢昭隆提示练习「熊经」注意细节
右前角度拍摄谢昭隆师父福州鼓岭率弟子练习郑子太极拳基本功熊经_鱼太极
五禽戏教学(五):熊运势
吃的太饱,坐着不动,腰腹救身圈该怎么办?五禽戏熊运来帮消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