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初果应当具备的条件和素质

初果应当具备的条件和素质


   理论上来讲,初果圣人断了我见结,戒禁取见结,和疑结。这个结的意思,是情结,这就关系到自我意识形态的转变,而并不仅止于理论上。而是理论入心。时时生起的念头不再有我执的颠倒,注意,初果我见结是断了的,断的意思就是完全没有了。完全不再有我的见解。对佛法不再有疑惑,初果又叫入流,不会退转,这很重要,在任何的行为做事,自我的意识情况中,对佛法是完全明确而不会退悔和迷茫。

   初果叫入流,已经进入圣者之流,必然流露出圣者的气息,清净离欲的超凡脱俗必然在自我的身心上有所体证与流露。佛法于自我的改变是一番决定性的,任何接触初果圣者的人必然也会感觉到由法的力量由初果圣者带着的与众不同。
    
  总而言之,初果的定义不仅是在理论上,而更多的是初果者本身。一个初果圣者他本身就是佛法初果的具体代表,因为他的身心,身语意,行为做事,已经改变了。对于什么是初果,这只是一个理论的定义,我们可以讲很多,但哪个人是初果,这就不仅是一个理论的问题了,因为这理论已经真真实实地落实到了一个人上。
    
  今天,我们学习佛法,我们知道什么是初果了,但理论上的知道,并不代表我们就是初果了,我们理论上知道什么是八正道,什么是佛法的正见,也并不代表八正道与正见已经落实到了我们自己明确的个体上。
    
  一个佛教徒,最基本的,他要守五戒,要具备五戒的戒体,这是佛法最基本的落实,但就算有了五戒的落实,也并不是初果了,初果不仅有五戒的落实,还有初果的实际体证在自我身心行为上的落实。

   所以,有些人连五戒都没有持好,尽管知道了什么是五戒,你没有落实五戒,就不能叫有戒体,尽管知道了什么是八正道,什么是初果的定义,但在形为模式,思维模式上还非常混乱,甚至于放逸,即使是于佛法有所细究与推演,但这与佛法的落实是两回事。佛法的标准在于自我的体证与改变。
    
   在葛印卡内观十日禅的开示中,举了一个例子,一个科学家,他通过科学的实验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佛法理论的正确性,从而成为了科学界非常有名的大师,但是,他自己仍然是烦恼一大堆,为什么?因为佛法并不仅是理论,而是自我的亲身体证和改变。
   
  初果又叫入流,入法之流,佛经中有河中之木的比喻,河中的木头它必然会随着河流流入大海,为什么,因为他在河中,在法流中,不仅是知法,而且是顺法,趣法,法次法向。
    
    初果必然是不会退转,原因就在于他已经具备了初果的身心体证,他的身,语,意,已经改变了,他已经如人饮水般地尝到了法味。法已入心,并且转变了自我。初果在外在的行为的改变上是明显的,在内在对法的体认上更是有微妙的不显而易见。
    
  一个初果的圣人,在人天之间往返的过程中,他可能忘失所有的佛法理论,但他在生生的几次转失中,仍不失戒体,因为戒他已经落实上,仍不失正见,因为正见已经入心了,仍不失究竟觉悟解脱证阿罗汉,因为法是他的体证,他可能不知道路,但这没有关系,因为他已经走在了这条路上,他也不会走向别路,因为这条路是这样的美好,他不可能再向于其它的目标,因为他已经亲见,亲体,涅盘的盛义,广大,清凉,不可思义。没有什么路比向着涅盘这条路再更好,这就是,初果不会退转的原因。-雨夜安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向须陀洹》:九、 五下分结的前三结
觉悟之路(选摘:生死书)
“无我”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和心理?
《金刚经》原文+白话通俗直译 --2
心类学(一)
《三十七道品》白话解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