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话头不是那样参的。。。
5.观法念住
    A.观五盖
(32)当比丘生起疑惑时,他清楚了知:「我生起疑惑」﹔
    当比丘不起疑惑时, 他清楚了知:「我不起疑惑。」
    他清楚了知,未生的疑惑生起了﹔
    他清楚了 知,现在生起的疑惑去除了﹔
    他清楚了知,现在已去除的疑惑,未来不再生起。
    (33)於是他就内在的诸法观察诸法,就外在的诸法观察诸法,同时就内在、外在的诸法观察诸法。因此,他观察诸法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诸法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诸法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於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诸法!」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着,不再贪着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诸法观察诸法,亦即就五盖观察诸法。(大念处经)

赵州禅师说:“天下人都站在明白处,独有老僧一人站在不明白处”。
 
怎样参话头?
根据衍真法师(江西宝峰寺主持 福建永定县坎市镇坎市人,1991年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毕业,获法学学士学位,1993年春于江西云居山真如禅寺礼上满下觉老人披剃出家,号衍真法师,现任江西佛学院院长,兼江西省靖安县宝峰镇宝峰禅寺住持的开示凭记忆与理解记录

    首先选择一个话头,你习惯使用的话头,任何一个话头都行,比如:念佛是谁?行走的是谁?拖死尸的是谁?此刻什么在发生?只要是一句问话就行,
用它提起疑情,观“疑惑”编者注:疑惑是五盖之一,是观的一个所缘目标。)

但不要思考推理分析寻找答案,也就是利用它提起绵密的觉照力。如同德加尼亚禅师所说的,问一个问题,是为了提起觉知的兴趣,不是为了找答案。

(编注:参话头不是解题,不要去回答问题,不要去寻找答案,不要去分析法理,只是为了出来一个疑问,这契合了四念处的法念处的观五盖里的观疑惑---他清楚了知:「我生起疑惑」。
    即使你问:我钥匙掉哪里了,哪个陌生人姓什么,明天下不下雨等等诸如此类问题都可以,只要可以提起疑问的,但凡有答案的,就不能用这个话头了。很多人浪费了大把时间甚至一生的时间去思维探究及推理话题背后的答案,南辕北辙了,可叹可惜,把禅宗当成哲学来思维分析做逻辑推理的误人误己。禅宗本来就很简单,是我们想多了。。。在此多说一句,南传在大陆地区仅仅来了十几年却已经有很多同修冒出了“想多了”这个趋势了,古文化的流变很多是从“想多了”开始的。。。)

    话头是确切的正念,话头一提起,觉照力就上来了,初学要反复琢磨找到方法。接下来就自然知道怎样照顾话头了。照顾话头,就是提醒自己绵密地保持觉知力。有了话头,你就没有功夫闲着了,时时刻刻,看着念头的生起灭去。话头好比一个大扫把,不扫还以为心地很干净,一扫才知原来自己一瞬间有这么多杂念,难怪会制造出很多的烦恼。

  没看见的念头就会变成现实生活中的烦恼事件;看见了念头,念头它就自行灭去了。有了话头,烦恼如冰遇着了火,自行消融。当然,这个训练需要一个过程,从不熟练到熟练,从经常忘记话头到时时刻刻和话头在一起。提起了话头,心就有了力量,心的品质就会立即改变,过去所熟悉的烦恼心渐渐变得生疏,正念由生疏变得熟悉了。

   其实就是一个观念头的方法,只是这个念头是疑问,
  古修道人参话头,一参多年,保养圣胎,功夫渐渐成片,时间感和空间感消失,言语道断,能所双忘,桶底脱落,方见些消息。学人要发起长远心,坚韧心,勿得少为足,自以为是。参!

----衍真法师的开示


大慧宗杲禅师所云:

   看(话头时)不用博量,不用注解,不用要得分晓,不用向开口处承当,不用向举起处作道理,不用堕在空寂里,不用将心等悟,不用向宗师作略处领略,不用掉在无事匣子里。但行住坐卧,时时提撕。


(编者注:禅宗对禅修在生活中的联接有独到之处,多身心力行的实修体悟,正法龙脉中华没有断,努力相续是我辈佛弟子应该的责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禅的特质
念头的剥剔——参话头种种(冯学成《心灵锁钥》第四章)
宗宝道独禅师:为什么要参话头?如何参话头?
禅宗的渊源与发展
参话头概说
参话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