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揭去无明之纱
无明遮蔽了事物的实相,而智慧则能揭去扭曲的面纱,让我们用活生生的直观,看见现象世界的存在方式。智慧的训练着重在观禅的修习,它能深刻而全面地看见存在的实相。

佛法是揭开存在实相的最佳方法,它包含一套完整的修行次第——八圣道。虽然正定,是八圣道里的最后一步,但正定本身却不是这趟旅程中的最高峰。

正定可以让心坚定不移,专注不散乱,并能带来幸福、宁静与力量。但正定本身,并不足以达成‘离苦’这个最高成就。

若要了解存在实相,彻底‘离苦’,八圣道应转成为一种探索的工具,用以产生直观,揭露事物的终极真理。

这需要结合所有八圣道的效益,并形成新的正见和正思惟。最初的这两个道支都发挥了基本的功能,我们需要再次运用它们,并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先前,正见只是把取实相的概念,现在则是直观实相;正思惟是因此而有更深层的理解,这样一来将能真正地舍弃烦恼。

在我们继续讨论智慧的修习之前,最好先来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禅定还不足以获致解脱?

定不足以获致解脱的原因,在于禅定无法碰触到烦恼的最底层。佛陀曾经教导过,烦恼有三个层次:随眠性烦恼、困扰性烦恼、违犯性烦恼。

其中,最深层的部分是随眠性烦恼,它只是静静地蛰伏着,没有任何动作;困扰性烦恼,是浮现为不善的心念、情绪或意志。

违犯性烦恼,便不仅止于心理活动,还表现于外,造成不善的行为或言语,这个阶段的烦恼称为违犯。

八圣道可以分为三组,每一组都能对治烦恼的其中一个面向。第一组是道德戒律的修行,可以抑制不善的行为与言语,让烦恼不致发展而导致违犯。

第二组:禅定力的修行,能阻挡困扰性烦恼,能除去已经浮现于意门的烦恼,让心不致于受到它们接续的影响。

然而,即使正定可以深化为禅定,它仍旧无法碰触到苦的基本根源——蛰伏于相续心流中的随眠烦恼。

定在对治随眠上是无法发挥什么作用的,因为只是心灵宁静,仍然无法根除随眠,这必须依靠超越宁静与专注的智慧(观智或慧心所),去洞视事物存在的根本面向。

只有智慧能彻底根除随眠烦恼,因为随眠之中最为根本,且会滋养、汇聚其他随眠的是‘无明’,而智慧是‘无明’的解药。

虽然‘无明’在言词上是个否定语,但实际上它却不是否定的,亦即‘无明’不仅仅是缺乏正见。

无明,可说就是一种潜藏作用并且反覆无常的心理特质,不断渗入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层面。它会扭曲认知、宰制意志,控制我们的整个存在基调。

就像佛陀,曾经在《相应部》里所说的:“无明,确实是一个有力的特质。”

无明最基本的作用处,是在认知层次。它渗透我们的知觉、思想与观点,让我们扭曲自己的经验,被种种的谬见蒙蔽。

最重要的三种谬见或邪见,分别是:视无常为永恒;以苦为乐;视无我为我。

我们认为,我们的世界是坚固、稳定、恒久的实体,而无视于随处可见的例证——万物时刻在变化着,并终将衰退与毁灭。

我们以为自己生来就拥有享乐的权利,于是致力于增加贪欲、强化我们的欲乐,即使不断遭遇到痛苦、失望与挫折,对于享乐的热切企盼,仍旧未能止息。

我们以为自身是独存的自我,执取于种种关于自我的概念与想像,还把它们当成不容否认的真理。

无明遮蔽了事物的实相,而智慧则是揭去扭曲的面纱,让我们能亲身直观现象存在的方式。

智慧的训练着重于观禅的修习,它能深刻而全面地看见存在的实相,并藉由我们的经验——唯一可以直接接触到我们存在真相的地方——来领略存在的真相。

我们通常都会沈浸在自己的经验中,全然地和它们结合在一起,以致于无法了解它们。生活其中,却不了解它们的实相。

正是因为这样的无知,使得经验受到扭曲,种种永恒、享乐、自我的幻象,也就开始曲解经验。在所有这些扭曲的认知中,最深层也最顽固的,便是自我的幻象。

这个幻象认为:在我们存在的核心之中,有着一个真实恒存的‘我’,而我们在本质上与它是同一的。

佛陀曾经教导:自我的概念是错的,因为它只是一个没有指涉对象的预设和假定。

然而,虽然自我的概念只是一个预设和假定,但它的影响却不容小觑,事实上,它所造成的后果是灾难性的。

我们以自我为起点,来观察这个世界,因此,我们的心,也就以二分法来看待每样东西,将它们分为:‘我’和‘非我’,‘我的’和‘不是我的’。

在二分法的陷阱之中,我们成了它们所带来的烦恼的牺牲品,受制于执取与毁灭的冲动,最后也就无法逃避那随之而来的痛苦。

要免于一切的烦恼和痛苦,我们就必须藉由了悟无我,来驱散、根除烦恼和痛苦的基础——我的幻象。

这正是修习智慧所必经的难关,而这条道路的第一步是分析性的。为了根除我见,我们必须重新将经验界视为一组组的要素组合;

运用种种方法来探究它们,确定无论是从个别或是从聚合来看,都不会被执取为‘我’。

这种对于经验的分析,是佛教哲学心理学十分独特的成就。然而,它无意解释经验可以化约为‘一群互不相干的部分的偶然聚合’,就像手表或汽车一样。

我们所认为的是:经验的确是一个不可化约的整体,但这个整体只是功能上的,而不是本质上的;

它不需要假定一个,可以与其他要素分开、作为基本统一原理的‘我’,在永不止息的因缘流转之中,维持其恒常不变的同一性。

最常用的分析方法,是五取蕴:色、受、想、行、识。色蕴构成了物质层面的存在:身体感官及其根门,以及外在的六尘。

其他四蕴,则构成了精神层面的存在:感受属于受蕴,辨识与记忆属于想蕴,情绪、意志、情感等属于行蕴。

而识蕴,则是对整体经验的觉察。利用五蕴来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个别地看待经验的组成要素,避免不知不觉地掉入一个根本不存在的‘我’的暗示中。

要学会这种观察经验的方法,就得持续不断地强化正念,并将其运用于第四个念处——法念处。禅修者必须不断地实观五蕴,观察它们的生起与消逝。

正如佛陀在《长部.大念处经》中说:“比丘于五取蕴之法,随观诸法而住。比丘了知:此是色,此是色之生起,此是色之坏灭。

此是受,此是受之生起,此是受之坏灭。此是想,此是想之生起,此是想之坏灭。此是行,此是行之生起,此是行之坏灭。此是识,此是识之生起,此是识之坏灭。”

禅修者也可观他的内、外六处,意即他的六种根门,及其所对应的六尘。注意在感知作用发生时,所生起的‘结缚’或烦恼:

“比丘于内外处法,随观诸法而住。比丘了知眼根,了知色尘;了知耳根,了知声尘;了知鼻根,了知香尘;了知舌根,了知味尘;了知身根,了知触尘;

了知意根,了知法尘。了知缘此二者生起之结缚,彼了知未生之结缚生起,了知已生之结缚坏灭;了知已坏灭之结缚,于未来不再生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唯一路》|第三篇:修行的死胡同(全文版)
法谈摘录系列︱《奢摩他》篇
习禅方法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十七)~P 484经(跋陀罗经):本经是阿难与跋陀罗二者的问答录。
解脱之道——八正道
静定的类型和阶段有哪些?快乐密码空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