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雨安居
佛陀觉悟后的第十二年住在舍卫城,婆罗门毗兰贾听说佛陀与众弟子住在附近,即来见佛,向佛陀提出了好多有关教化的问题。

佛陀一一作了回答。婆罗门感到十分满意,当即皈依了三宝,邀请佛陀及其弟子在那里安度雨季,佛陀默许了他的请求。、

不幸的是,毗兰贾一带此时到处闹饥荒,佛陀和他的弟子不得不以马料为生。途经此地的马贩子,友好地把自己的马料提供给他们。佛陀以平等之心食用这些物品。

一天,舍利弗尊者静坐完毕出定,向佛陀走来,恭敬请问佛陀:“哪些佛陀的教法持续长久,而哪些佛陀的教法不能长久?”

佛陀回答说,毗婆尸如来,尸弃如来和毗舍婆如来的教法没有持续多久,而拘楼孙佛、拘那含佛和迦叶佛的教法,却能长久流传。

佛陀把这些归结为这样一个事实:有些如来制定了僧伽规范,而有些却虽致力于佛法的教化,但没有为众弟子制定清规戒律。

舍利弗尊者当即请佛制定僧尼的日常应守大戒,这样僧团的圣洁生活将会长久。“不要急,舍利弗,再等一等。”然后,佛陀又说道:

“如来自己会注意到这样的时间,在不善之法没有生起之时,如来不会为弟子制定戒律,也不会为他们颁布日常清规。只有当不善之法在僧伽内部发生后,如来才制定戒律,为弟子颂布日常清规,以此来清除不净。”

“舍利弗,当僧团生存长久,发展完善,名闻利养增多,不净之法将生起。其时如来将宣布训导方法,制定根本大戒,以防止这样的事再次发生。”

“舍利弗,现在的僧团没有问题,远离恶习,清净无染,善德兼备,最后的五百弟子也都是预流果,定不退转,决定觉悟。”

毗兰贾的雨安居,是制定《律藏》中波罗夷戒的开端。安居期结束后,佛陀一路行化,经过闍利亚、沙柯斯、康枯舍、波雅歌,然后穿过恒河,在波罗那住了一段时间,最后来到毗舍离的大寺。

之后,佛陀适时来到车利山城,在山上的寺院度过第十三个雨安居。除了城门周围,这座城四周都是沼泽。由于沼泽流动,从远处看仿佛城市在漂荡,因此,这座城被叫做车利

该城的附近有一座白色的山,在每半月布萨日的晚间看上去山也在漂动。因此山也叫车利。施主们在山顶为佛陀建造了一所寺院,佛陀于此为人、天神、梵天说法

在这里的第十三个雨安居期间,弥醯比库是佛陀的临时侍者,负责大小事务。在证道初期前二十个雨安居,佛陀并没有固定的侍者。

Nāgasamāla尊者、Nāgita尊者、Upavāna尊者、前离车王子善星比库、沙利子尊者的弟弟准达(纯陀或准陀)尊者、Sāgata尊者、弥醯尊者,都做过佛陀的侍者。

第十三个雨安居,弥醯尊者做侍者。一天,弥醯尊者找到佛陀,顶礼佛陀后说:“世尊,我想去Jantu村乞食。”

佛陀说:“弥醯,你觉得现在该去。”也就是“你想去就可以去。”于是,弥醯尊者就去Jantu村乞食,用完斋后,他到Kimikāā河岸散步。

他看到一片芒果林,棵棵直立,叶叶相连,树荫宜人,风景如画,偶入其中,心神愉悦。看到这些时,尊者想:“这芒果林景色宜人,很适合禅修。若佛陀许可,我想到这儿禅修。”

尊者在过去的五百世里,连续投生为君王,生活在这片芒果林,享受过君王的快乐。所以他一看到这片树林,就想留在这里。

随后,弥醯尊者回去,礼敬佛陀后坐下,他向佛陀汇报了去那个村庄乞食的细节,和他想去芒果林禅修的想法。他请求说:“世尊,您若同意,我想去芒果林禅修。”

佛陀没有同意:“等一下吧,弥醯,现在我一个人,等有人来接替你再说。”听到弥醯的请求,佛陀想了想,即知道:“弥醯的智慧尚未成熟。”所以佛陀没同意。

他说:“现在我一个人”,他想:“这样说,若他在芒果林的禅修以失败告终,回来也不会尴尬,而是对佛陀的敬爱。”佛陀这样说,是为了安慰他。

弥醯第二次请求:“世尊,您已经完成了十六观智,既没有需要去完成的,也没有需要完善的。对我而言,世尊,我必须认真地完成十六观智,已经完成的也须要进一步完善。若您允许,我想去芒果林禅修。”

佛陀还是没同意:“请等一下吧,弥醯,现在我一个人,等到有人来接替你再说!”弥醯第三次请求,这次佛陀没有拒绝,而是说:“弥醯,诸佛怎么能阻止一个人的禅修请求呢?弥醯,你想去就去吧。”

弥醯尊者站起来,礼敬佛陀后来到芒果林,坐在树下度过了一天。那时,弥醯尊者生起了不善的念头:现在他坐的石头,是过去五百世他也曾经坐过的。

那时他是国王,许多跳舞者围绕着他,坐着很舒服。当他坐下时,似乎他不再是僧人了;如在梦中,他是国王,坐在白伞下尊贵的王位上,许多跳舞者陪伴着。

对荣华富贵的留恋,伴随着物欲的欲寻不善念逐渐生起。如在梦中,当时,他看到两个小偷被当场捉住,带到他面前。恚寻逐渐生起,好像他处决了一个小偷。

害寻逐渐生起,好像他囚禁了另一个小偷。就这样,三种不善念头,即欲寻、恚寻、害寻,捕获了弥醯,他无法逃脱。如同树完全被藤所缠绕,采蜜人被蜜蜂猛烈地叮咬。

弥醯随即反省:“啊,好奇怪!太不可思议了!我已经舍俗虔诚出家,但我还是会被三种邪恶不善的念头——欲寻、恚寻、害寻——所打败!”

弥醯尊者完全被这三种不善的念头所控制,他无法禅修:“一定是世尊预见了这些,所以不让我来这里。”他意识到:“我必须向导师报告。”

他回到Cālikā山见到佛陀,礼敬后坐下,向佛陀讲述他的遭遇:“世尊,在芒果林中,我反复遭到三种邪恶不善念头的困扰——欲寻、恚寻、害寻。”

我反省‘啊,好奇怪!啊,太不可思议了!我已经舍俗虔诚出家,但我还是会被三种邪恶的、不善的念头——欲寻、恚寻、害寻——所打败!’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佛陀允许弥醯尊者去芒果林?”因为佛陀知道即使不同意,他也会去的,所以就随他去了。如果阻止,他会误解:“没有侍者,所以佛陀不让我去。”

佛陀也明白:“如果弥醯误会了,会造成无尽的损失和苦难。”因此佛陀同意了。弥醯尊者讲完后,佛陀开示:“弥醯,有五大要素可以帮助心从烦恼中解脱。”

“弥醯,以下五点可令心圆满解脱。(1)亲近善友,(2)众善奉行。

(3)闻思十类教:(a)少欲,(b)知足,(c)宁静,(d)厌离,(e)精进,(f)善行,(g)正念,(h)智慧,(i)圣道、圣果和涅槃,(j)如理作意,

(4)精进,(5)通达生灭法,就是这五项。首先能亲近善友,就能获得其余四项。

弥醯,做到以上五点,一位禅修者还必须做到以下四点:(a)修不净断除贪欲,(b)修慈心断除嗔恨,(c)修出入息念断除散乱,(d)修无常想断除慢心。

事实上,弥醯,通达无常、无我,破除我见,甚至就在今生,也能证悟涅槃。”之后,佛陀诵出以下两句偈:

“低劣微细思,随心而沉浮;不识此理者,散乱而放逸。明理圣弟子,精进烧烦恼,调伏其心念,通晓四理者,断尽尘欲等。”

《法句经注》对该经的解释如下:弥醯尊者在芒果林,被三种不善的念头困扰而无法禅修,回到佛陀身边之后,佛陀说:

“虽然我曾和你说:‘请等一下,弥醯,现在我一个人,等有人来接替你再说。’但你还是离开我,比库不应屈从内心的欲望。心是变化的,要把控自心。”

随后,佛陀诵出两偈:“亲爱弥醯汝且听,箭匠锻造令箭直,智者精进修心正,色声六尘令心乱,心于一境亦不安,

于善所缘难安止,难制游荡于诸尘。鱼若在地跳不休,心若脱离尘欲海,以舍断支断烦恼,以四精进禅修烧,心亦如鱼拼死跳。”

佛陀的开示结束时,弥醯尊者证得预流初果,许多人、天神、梵天等,也证得预流果或更高的果位。——摘自《大佛史》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目犍连怎么读
舍利弗的一生
原始的僧团
?自私的阿罗汉
释迦佛的十大弟子
舍利弗(智慧第一) 请求先涅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