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战军的成长经历和学武生涯

  

王战军,小名二毛,1974年出生于太极拳发源地温县陈家沟。他4岁就开始练拳了。那时,改革开放刚刚开始,“太极热”刚刚兴起,来向王西安学拳的人很多。大人们在院子里走架练拳,他在一旁模仿比划。闲常间父亲教他一招两式,他一学就会,一点就通。王西安十分高兴,心说:”这小子有灵性,是块练武的料。“

不久,王西安调县体委工作,嘱咐妻子陈新义好生教孩子们学拳。陈新义是陈氏太极拳一代宗师陈照丕的堂侄女,自幼习武,功底扎实。在母亲的教导下,小战军很快学会了陈氏太极拳的所有套路。

7岁,小战军上学了。陈家沟学校的体育课就是教练太极拳,老师夸小战军的拳打得好,常叫他领着同学们练。他入选了学校的太极拳表演队,课余时间进行系统的训练。国内外宾客来参观时,他和同学们戴着红领巾,上场表演太极拳。校长在全校师生大会上,多次表扬他们为陈家沟争了光。小战军快活极了,他有了荣誉感。这时,他知道了《双英破敌》、《杨露禅偷拳》、《陈照丕北京立擂》等等许多陈家沟太极拳的故事,心想:学好太极拳,长大当英雄。他放学就练拳,也不和小伙伴们玩了,有时吃饭还得哥姐来叫。

1985年,小战军上五年级。一个星期天,他去县城看望父亲。父亲正在游泳池教县直机关干部学拳,休息时,父亲叫他给大家练一趟拳。他记得很清,他打老架二路,该快则快,该慢则慢,冲拳时还“呼”地发一声吼,人们齐声喝彩,说:“打的有板有眼,到底是门里出身。”王西安从不轻易夸奖孩子,那天例外,儿子临走时,他说:“我看你还中,回去好好练。”这一夸奖不要紧,小战军不想上学上,想专门练习太极拳。五年级要考初中,功课紧了,作业也多起来,几乎没有练拳时间。不练拳,咋能当英雄?偏巧,他和一个同学打架了,老师批评他,他口口声声说不怨他,老师火了,一拍桌子,“走!你不要来上学了!”他真的就搬着板凳回家了。

这么大个孩子,不上学怎么行?母亲陈新义又是哄又是劝,奈何儿子脖筋一艮,嘴里只吐两个字:“不去!”母亲说:“那中,你去出猪圈吧。”他还没有猪圈墙高,跳进去锨剜手刨,蚂蚁搬家也似,一点一点往外撂,磨两手血泡,用五天时间,13方猪粪出完了。母亲又叫他往菜地担茅粪。扁担放到肩头,每次只挑两半桶,压得他吭吭哧哧,走几步就得歇一回。母亲甩手跟在后边,不断催促他走快点儿。有人说:“新义,孩子身子骨还嫩哩,别叫压出毛病来。”母亲说:“没事。俺二毛有力气,不上学,一心要干活儿哩。”他对母亲有意见了,倒茅粪时,故意溅了母亲一身,母亲要打,他跑了,在野地里游荡。天黑时,哥哥找来了,拉他回家,他犟着不走,哥哥恨道:“你还有理了你!”一巴掌将他打下两米多深的土沟里,又跳下来骑到他身上,拳头巴掌又是一顿捶打,问他上学不上?回答还是两个字:“不去!”

母亲气极了。第二天用绳子将他捆在树上,只管下地去。响午时,叔父的孩子放学了,他喊:“哥,我口袋里有两块糖,你帮我掏出来,咱俩一人吃一个。”母亲下地回来,一看,他巴咂着糖块,津津有味正吃得美呢。上去一戳他的额头:“没皮没脸,你这孩儿没治了。”

母亲陈新义将法子使尽了,没能叫小战军回心转意。

父亲王西安回来了,问他:“不上学,你想干啥?”他说:“我想练拳。”父亲什么话也没说,将他带到了县城,指导他专门练习太极拳。

那年,王战军11岁。

 

练拳偷懒,父亲用条帚打他屁股

 

王西安下决心要雕琢这个儿子了。

当时,温县政府为了培养太极新苗,挑选了20多个16-17岁的孩子,组成武术队,由王西安负责训练。王西安将小战军编入队中,告诉他:“既然学拳,就要遵守规章制度。”

武术队每天要出早操,长跑五公里,风雨无阻,雷打不动。天还不明,父亲喊他起床,他睡得正酣,父亲喊一声,他哼一声,翻个身又睡过去了。父亲将他从被窝里拽出来,照屁股上就是一巴掌,他哭了,哭也不行!乖乖穿衣服出去跑操。五公里,要围着大操场跑12圈。才跑了5圈,他就跑不动了,一个大哥哥忙过来背他,猛听父亲一声喝:“放下!让他自己跑!”

大家完成任务,又练了两遍拳,都去洗脸吃饭了,他还在跑,应该说不是跑,是走。父亲站在场边,给他数着圈儿,厉声说:“你就是爬,也得给我爬够数儿!”

一匹小马驹,被套上了茏头。他感到很不舒服,很不习惯,但他不敢尥蹄子,只能老老实实听父亲的号令。王战军至今还说:“那时哪敢犯犟呀。人没理,狗夹尾。自己不上学,理亏呀。况且,刚到县城,还热扑扑要练好拳,长大出息呢。”

父亲每天教武术队员们学拳架,每天给他规范拳架。从太极起势开始,教他手如何转,脚如何移,如何呼吸行气,一招一式给他校正、定型。父亲说:练拳要先把架子走正,然后再讲究以意领气,以气催形,功夫自然就上身了。父亲教别人时,要求他在旁边认真看,教导他说:“我教别人时也是在教你,旁观者清,甚至比我亲自教你还有收获。”他学得用心,练得也刻苦,一年多时间下来,他的拳打来中规中矩。王西安相当满意,几次对同事们说:“我家二毛,学习不中,学拳中。”

王西安不知道,这时候儿子的思想已经起了变化了。每天学拳、练拳,枯燥、无味,小战军渐渐厌倦了。他还是个孩子,不能上树掏鸟,不能去黄河滩疯跑,那些比他大得多的武术队员,又和他玩不到一块儿,他感到有些孤单。他又不想练拳了。

这一天,武术队员们都在训练房训练。正是三伏时节,房子像一个大蒸茏,热。开训不久,王西安去县政府开会。一看父亲不在,小战军谎说肚子疼,溜了。训练房外不远处有一片树木,他钻到里面,寻瓦块打树上的鸟雀,用脚踹树干震枝上的鸣蝉,痛痛快快地玩了一个上午,听得食堂敲钟,方跑回来吃饭。

那天中午吃包子,肉包子,他一下子要了10个,端了满满一碗,没走到座位,已经吞下两个。这时,父亲的一个同事拍拍他的脑袋,说:“二毛,今个偷懒了呀,没好好练拳。”坏了!父亲听见了,两眼直勾勾盯着他,问:“咋回事?”他嗫嚅半天,只得实话实说。父亲劈手夺过他的饭碗,命令道:“去,去操场上练拳,练10遍!”

同事忙劝王西安:“大热天,别叫中暑了。”饭场的人都跟着讲情:“就是练,也该叫孩子吃了饭呀。”王西安一摆手:“都别管!”

操场上,无遮无挡,天上没有一丝云,地上没有一缕风,太阳悬在头顶,火鏊一般烤!空气热灼灼的,仿佛划一根火柴都能点着。小战军在太阳底下练拳,汗如雨下。

父亲搬把藤椅坐在操场边的树荫下,监督他练,不时喊:“脚不对,抬高点。”“云手慢了,要快。”

练够5遍,父亲突然喊停,点手叫他过去。他以为父亲发善心了,父亲却将自己凉的一大杯茶水叫他喝下,说:“重去练。”

此后,父亲管束他更严了。但是,孩子终究是孩子,得个机会,他还是想玩儿。一个星期天,其他武术队员都回家了,父亲叫他练拳,他嘀咕:“人家都休息了……”父亲眼一瞪:“叫你练你就练!”

父亲在院子里练,他在屋里练,一看父亲练得入了神,他便坐到沙发上偷懒,又怕父亲发觉,停一会儿跺一下脚,好像是做震脚动作。这一招似乎灵,父亲自顾盘架,一丁点儿都没有察觉,他捂着嘴偷笑,自以为得计。他这点儿小把戏岂能瞒得过父亲王西安?不理他是想等他自觉改正错误。父亲的愿望没有实现。火气愈积愈浓,终于爆发了,一步抢进屋,顺手抄起门后的条帚,将儿子捺在腿窝,认准屁股狠揍。挨打从不求饶的儿子这回嚎着喊疼:“爸,我再也不敢了!”王西安一看,儿子的屁股上一片红肿,知道下手重了,心下怜惜,面上不露,出门撂下一句话:“你记住!你少练一遍拳我都知道!”

俗话说:“打不怕吓怕。”小战军叫这句话给吓唬住了,他相信父亲有这等本事。以后练拳,总感觉背后有一双眼睛在盯着他,再也不敢偷懒了。

1988年,王战军参加在浚县举行的河南省豫北五市武术比赛,荣获太极拳冠军。同年8月,在河南省首届青少年运动会上,他再次登上冠军领奖台。为此,焦作市政府给他荣记三等功。

 

艺业不精,他打自己的脸

 

就在1988年,王西安被借调到焦作市体委工作,王战军随之到了焦作。这时,他向父亲提出:“我想上学。“

他14岁了,懂事了,拿了两次冠军之后,他想在拳上有些作为的人生目标,实实在在地确立了。可是,太极拳理论书籍,许多地方他读不懂。有一次,父亲让他代教几个徒弟,他只会示范,不会讲解。他需要文化。

“上学?”父亲看了看他,一向严肃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对他大加勉励,说:“这样做就对了。”

他上了焦作市体育运动学校。

学校开文化课。翻开书本,不少字他似认非认;上数学课,听起来似懂非懂;老师布置的作业,他做不出来。他哭了,自己打自己的脸:“你咋恁笨来!”打罢,又一攥拳头,他的倔劲上来了:“我就不信我不中!”上课注意听讲,记笔记,不懂问老师,问同学。他知道了时间的宝贵。他如饥似渴地学习,运动力学,运动心理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他读来如生春风,如沐春雨。一年后,他跻身优秀学生行列。四年后,他以优异成绩拿到了中专毕业文凭。

学校开武术课。散打、摔跤、拳击、跆拳道……各种武术项目,门类繁多。他的专业自然是太极拳。他主要是练。他练得很辛苦。上课不必说了,课间10分钟他也舍不得休息。常常,下午放学了,他还要独自在操场上练到天黑才回家。有一段时间他练发劲,开始,运气时小劲不连贯,裆部松不开,发出的劲不猛不脆,他又是打自己的脸:“你咋恁笨来!”他就天天练这一势,把胳膊都练肿了。父亲王西安去学校问他的表现,老师说:“王战军是我们学校学习和训练最为刻苦的学生之一。”

王西安在焦作有许多学生,一到星期天,学生们都来了。王西安把大家带到训练场,弟子们或盘拳架,或练推手,他在一旁指导。这一天,王战军主要习练推手。

关于推手,一些太极拳师一定要待徒弟具有相当功力之后,才准许习练推手。王西安教学生,只要学生套路娴熟,就可以推手较技。王西安认为,推手是检验拳架正确与否和习练肌肤灵敏性的有效途径,练拳架与练推手应当同步进行,二者就像飞鸟的两个翅膀,自行车的两个轮子,不可偏废。

王战军12岁就开始练习推手,那时,他有一个师兄叫麦军,20来岁。两人交手,麦军每每将他抓在空中,一抡几个圈子,可小家伙就像一贴狗皮膏药粘在手上,甩不脱,脚一着地,他又站住了。两人谁也奈何不了谁。推到这个份上,小战军该满意了吧,不,他想怎么才能弄麦军一跤呢?回家问父亲,父亲说:“你年纪小,应当借劲发力。你落地后,上步,用腿磕他的脚,同时,双掌猛推他的腹部,你试试。”一试,麦军倒地。再试,依然不是小战军的对手,麦军一脸迷惘,怎么一夜之间就不行了呢?他来问老师。“你可以这样化嘛。”王西安教麦军。小战军拽着父亲不让教,说:“你一教我就打不过他了。”

他好胜心极强。刚到焦作时,他与师兄冯子军推手,两人又是半斤对八两。两次战成平手,他便急了,问父亲:“我咋就化不动他?”父亲说:“腰为轴,劲不能丢。”拉着他反复演示走化劲。又是一夜之间,冯子军败下阵来。

后来,他遇到了朱金钟。朱金钟是两届全国太极拳推手锦标赛第二名。两人搭上手,朱金钟一个挒劲,他就趴在地上了。“嗬!有两下子。”他袖子一挽,又扑上去了。朱金钟略略一带,一个肩靠,又把他打飞了出去。他回来请教父亲,父亲指点也不起作用了,朱金钟依然摔他没商量。他急得打自己的脸:“你咋恁笨来!”他算是缠上朱金钟了,一见面便喊:“朱哥,来,转两圈。”有一天他拉住朱金钟不让走,两人经窗户跳进训练房,从中午九点钟一直推手至下午一点。朱金钟说肚饥了,咱回吧。他说不中,弄不了你一跌不能走。真没一点力气了,他才同意回家去。一边走一边想:“他一挒,我就翻咋回事?”“嗵”一声响,他撞到了窗框上,头上肿起核桃大一个包。

推不过朱金钟,王战军成天念想朱金钟,睡思梦想:朱金钟发劲挒自己时,不应该躲,先用力量抗住,然后呢,往下一扣,再发力打他。这一扣与发力之间,有个换劲,没能连接好。对,就练这个劲。一天晚上,他一个发劲抖出,朱金钟应声而倒,他笑醒了,原来是做梦呢。手疼得厉害,开灯一看,指关节两处浸血,拳头是打在了墙上。

父亲说:“你内劲不足,练拳吧,功夫都在拳架上。”

拳,他每天都没少练。可是,气,那个贯通周身的浑元之气,好长时间了,一直和他捉迷藏,有时有,有时无。它来时,气随意走,他意在哪,便有一股气在体内游动,同时而达,练罢收势,浑身舒泰,仿佛又长了功夫。可是再练,它却没了,无影无踪,无论如何用心用意,它就是不来,一口气练10多遍,感觉空荡荡的,似乎五脏六腑都不存在了。他苦恼极了。父亲却眼睛一亮,说:“拳书上讲:由着熟渐至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你将要突破懂劲这一关,好比烧锅,现在水已响了,再加一把柴,锅就开了。”

无庸赘言,王战军练得更带劲了。

半年后,朱金钟已不是他的对手。朱金钟又将朋友王金胜叫来与王战军较量。王金胜是全国太极拳推手比赛大级别冠军,胖且壮,战军用发劲用肘靠全打不动打。硬的不行,战军身法一变,走一个“化”字诀,借力打力。王金胜顿显颓势,连连败北。

这时候,父亲王西安放话了:“二毛,参加比赛吧,出去磨炼磨炼。”

 

十年不败写传奇

 

王战军第一次参加推手比赛是1991年。这年6月,河南省太极拳、剑、推手比赛在古城开封举行。他17岁,细条条的,瘦,像根绿豆牙。

赛前,焦作市领队并没有看好王战军,而是把希望寄托在一位姓赵的拳师身上。赵拳师年已4旬,拳龄比王战军的年龄还长10多岁,多次获得过省和国际太极拳比赛冠军。这次来,就是来拿冠军的,要为自己的比赛生涯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王战军当然也想拿金牌。两人同是一个级别,同住一室,还斗嘴呢。赵拳师说:“二毛,你小孩家,你不中。”王战军说:“你老了,我年轻,你不中。”领队评判道:“二毛,你不中,他的功力比你大。”这一下把王战军说毛了。他还是一头没有搁过套的牛犊,虽然曾战胜过全国冠军,可那是朋友之间的练习和交流,这是正式比赛呀,有规则,有裁判,天知道会发生什么事?他想,别叫一上来就碰上赵拳师,一旦被淘汰,别说冠军,连个名次也沾不上。怕啥偏偏来个啥,一抽签,第一场他的对手就是赵拳师。“嗬,真来了。”他的心反而定了,“谁输谁赢,出水才看两腿泥呢。”

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呀!上场来,裁判一声“开始”,圈走两圆,王战军一记背折靠已是发将出去,他生怕打对方不倒,这一靠用足了10成力量,赵拳师骨碌碌下了擂台。大出意外!两人都愣了,怎么会这样?他低低说:“对不起,赵拳师。”赵拳师倒坦然,说:“上场不留情,举手不让父,你只管来。”他又来了,一个外采加捋,赵拳师躲闪不及,双手着地。第一局比赛啰声未响,王战军便以绝对优势获得本场胜利。接着,他一鼓作气,夺取了自己的第一个省赛冠军。

王战军本想当年就参加全国锦标赛,父亲不许,说:“你还需要积蓄力量。”

1993年10月,全国太极拳推手观摩交流大会暨全国武术锦标赛在杭州拉开帷幕。美丽的西子湖畔,汇聚了全国各路太极拳名家高手,正是群贤毕至,长幼咸集。

王西安应邀与会。

作为河南省武术队的队员,王战军前来角逐75公斤级推手金牌。

打开竞赛程序册,75公斤级这一组30多个人,拥有全国冠军头衔的就有5个,其中的黄康辉,是连续四届全国冠军,其他人,王战军大都听说过,个个名声震响,身手不凡,与这些太极拳好手相比,他实在是一个不起眼的丑小鸭。他问自己:“你,能行吗?”

父亲说:“只要拿出平时本事,断无落败之理。”他信父亲。

果然,他像一匹黑马,从猛士如云的战阵中冲了出来,闯进决赛,对手正是黄康辉。

黄康辉这个名字,王战军如雷贯耳。当初,他与朱金钟交手,久久不能取胜,而朱金钟得两届全国推手赛第二名,都是输给了黄康辉。朱金钟说,黄康辉太厉害了,尤其一招野马分鬃式,刁住对方手腕,上步,顺势捋加掤劲,神仙也防不住!绝了!黄康辉是王战军心目中的英雄,崇拜的偶像,他盼望有一天能像黄康辉那样,夺取全国冠军,名扬四海。

现在,黄康辉就站在他的对面,在中国太极拳推手比赛的最高殿堂上,他就要与自己心目中的英雄一决高下了。他有点儿兴奋,涌动着一种战而胜之的强烈愿望!父亲说了:“黄康辉没什么可怕,你完全可以打败他。”

比赛规则:一方进攻,一方防守,时间一分钟。然后攻防互换。防守方不得进攻。

黄康辉首先进攻。他上来就拿出了看家本领野马分鬃式,想给对手一个下马威。可是,朱金钟说的这个神仙也防不住的厉害招法,在王战军身上没有奏效,他步走方位,一滑而过。黄康辉劲力落空,就在两人身体相触的一刹那间,王战军胯部只一抖,黄康辉跌倒在擂台上。

“哗哗哗……”全场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然而,裁判判双方互不得分。

“如此精妙的太极弹抖功夫,为什么不给防守方得分?”总裁判长、德高望重的太极拳大师李秉慈要求改判。王战军得了3分。此后黄康辉心有忌惮,不敢贸然发力,他这一分钟没有建树。

该王战军进攻了。他抓住黄康辉的手臂,向下一捋,黄康辉忙做松沉势,意在缷去对方力道。一看黄康辉劲向下走,机不可失!王战军一拍他的肩膀,二力合一,黄康辉立脚不住,一头载翻。起来再战,黄康辉似乎乱了方寸,王战军一引,上步,肩膀一动,迎门靠!黄康辉身

不由己,跌出圈外。

比赛未完,黄康辉弃权。王战军夺取了自己的第一个全国太极拳推手比赛冠军。

一战成名。人们惊呼:“陈家沟又出了个王战军!”得知他是王西安的儿子,不由赞道:“将门出虎子!”

从1991年到2001年,10年间,王战军共17次参加省、全国和国际太极拳推手比赛,全部获得了第一名。不少人录下他的比赛镜头,研究他的技法,一心想战胜他,始终没能如愿。

1997年11月,在江苏高邮市举办的“庆宇杯”全国武术锦标赛上,决赛时王战军遇上了练柔道出身的吴拳师。此人体重115公斤,比他整整多出30公斤,推手凌厉凶狠,无人能当。有人说:“这次够王战军喝一壶的。”一交手,形势一边倒,王战军跌打掷放,如入无人之境,轻松夺冠。

2001年11月,在珠海国际太极拳交流大会上,推手比赛规则规定:脚不能动,动则判输。又有人说:“这回王战军恐怕不行了。”赛场上,他腰如转轴,身如弹弓,“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太极八法运用得得心应手,从预赛到决赛,一分未失,摘得金牌。

比赛场上,王战军叱咤风云,八面威风,以至于在一次省级比赛中,他一场未打便得冠军,因为对手遇他不战,自动弃权。武林同道赞誉他是“常胜将军”。有人将他比作中国篮球界的刘玉栋,叫他“战神”。

鹤鸣九皋,声闻于野

不仅仅是比赛,在不同的场合所有的较技,王战军同样立于不败之地。

1993年之后,王战军在温县武术馆当教练。武术馆每年接待上面批国内外宾朋,他们都是武术界人士,其中不乏名家高手,来了,都想领略一下陈氏太极拳的风采,尤其是外国人,毫不客气,动不动就提出交手。武术馆往往派王战军应战,他不负众望,每战必胜。

一次,一个英国武术代表团来访,王战军为他们表演陈氏太极拳,刚刚收势,一个名叫詹姆斯的朋友不冷不热地说:“王先生,你练的拳术很优美,技击行不行呢?”王战军含笑道:“请!”詹姆斯是练拳击的,他抱定拳架,步法轻移,几个晃动后,突然进步前冲,左直拳朝王战军的面门击来。王战军一伸手,迎着对方的来拳轻轻一带,同时上步,肩膀微微一抖,詹姆斯惊叫一声,身体腾空而起,随后又如巨石落地,“嗵”地一声大响,重重砸在绿地毯上。另一名叫汉斯的朋友不服气了,他练摔跌,上来抓住王战军的双臂,骤然发力,使出一招“大别子”的摔法。在他想来,对方定被摔倒无疑,不料王战军如泰山屹立,动也没动。汉斯一脸迷惘,大惑不解。王战军说:“我站着不动,你随便摔。”汉斯使出浑身解数,始终没能撼动王战军分毫。这时,王战军说:“我给你发个劲。”腰部只一动,汉斯便趴在地上。英国代表团成员大为惊奇,一个个上来与王战军试手。王战军或采或挒,或肘或靠,一气吞吐之间,将他们一个个击倒在地。英国朋友十分感慨,说:“中国功夫,真是不可思议。”

加拿大的杰克,曾经在一次国际大赛上获得过大级别太极拳推手冠军,听说王战军的技击技术高超,技痒难耐,定要试手。他比王战军高出一头,壮得像一头牛。交手不及两合,王战军一肘将他击倒。出于礼貌,忙过去拉他,不料他一记重拳,直捣王战军下颚。突然袭击!说时迟,那时快,王战军身形略动,同时肩膀一抖,杰克那壮大的身躯凭空飞起,仰面朝天摔在地上。他服了,竖起大拇指,连连说:“王先生,您的功夫真好。”

这样的情形,有多少次?王战军记不清了。他说:“每一次交手都是一次学习的机会。”他不放过任何一次学习的机会。

1993年10月在杭州,正式比赛结束后,大会安排了一场名家自由切磋交流。未进场,父亲王西安就告诫他:只许看不许上。他见一些名家与徒弟推手,老师身法一动,徒弟便滚翻一丈多远,兴致来了:“这是多好的学习机会呀。”乘父亲上厕所之机,他跳上台去,拱手道:“我晚辈后生,很想体会体会太极拳的精妙,愿大家前辈赐教。”半天没人响应,全场静

不由己,跌出圈外。

比赛未完,黄康辉弃权。王战军夺取了自己的第一个全国太极拳推手比赛冠军。

一战成名。人们惊呼:“陈家沟又出了个王战军!”得知他是王西安的儿子,不由赞道:“将门出虎子!”

从1991年到2001年,10年间,王战军共17次参加省、全国和国际太极拳推手比赛,全部获得了第一名。不少人录下他的比赛镜头,研究他的技法,一心想战胜他,始终没能如愿。

1997年11月,在江苏高邮市举办的“庆宇杯”全国武术锦标赛上,决赛时王战军遇上了练柔道出身的吴拳师。此人体重115公斤,比他整整多出30公斤,推手凌厉凶狠,无人能当。有人说:“这次够王战军喝一壶的。”一交手,形势一边倒,王战军跌打掷放,如入无人之境,轻松夺冠。

2001年11月,在珠海国际太极拳交流大会上,推手比赛规则规定:脚不能动,动则判输。又有人说:“这回王战军恐怕不行了。”赛场上,他腰如转轴,身如弹弓,“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太极八法运用得得心应手,从预赛到决赛,一分未失,摘得金牌。

比赛场上,王战军叱咤风云,八面威风,以至于在一次省级比赛中,他一场未打便得冠军,因为对手遇他不战,自动弃权。武林同道赞誉他是“常胜将军”。有人将他比作中国篮球界的刘玉栋,叫他“战神”。

鹤鸣九皋,声闻于野

不仅仅是比赛,在不同的场合所有的较技,王战军同样立于不败之地。

1993年之后,王战军在温县武术馆当教练。武术馆每年接待上面批国内外宾朋,他们都是武术界人士,其中不乏名家高手,来了,都想领略一下陈氏太极拳的风采,尤其是外国人,毫不客气,动不动就提出交手。武术馆往往派王战军应战,他不负众望,每战必胜。

一次,一个英国武术代表团来访,王战军为他们表演陈氏太极拳,刚刚收势,一个名叫詹姆斯的朋友不冷不热地说:“王先生,你练的拳术很优美,技击行不行呢?”王战军含笑道:“请!”詹姆斯是练拳击的,他抱定拳架,步法轻移,几个晃动后,突然进步前冲,左直拳朝王战军的面门击来。王战军一伸手,迎着对方的来拳轻轻一带,同时上步,肩膀微微一抖,詹姆斯惊叫一声,身体腾空而起,随后又如巨石落地,“嗵”地一声大响,重重砸在绿地毯上。另一名叫汉斯的朋友不服气了,他练摔跌,上来抓住王战军的双臂,骤然发力,使出一招“大别子”的摔法。在他想来,对方定被摔倒无疑,不料王战军如泰山屹立,动也没动。汉斯一脸迷惘,大惑不解。王战军说:“我站着不动,你随便摔。”汉斯使出浑身解数,始终没能撼动王战军分毫。这时,王战军说:“我给你发个劲。”腰部只一动,汉斯便趴在地上。英国代表团成员大为惊奇,一个个上来与王战军试手。王战军或采或挒,或肘或靠,一气吞吐之间,将他们一个个击倒在地。英国朋友十分感慨,说:“中国功夫,真是不可思议。”

加拿大的杰克,曾经在一次国际大赛上获得过大级别太极拳推手冠军,听说王战军的技击技术高超,技痒难耐,定要试手。他比王战军高出一头,壮得像一头牛。交手不及两合,王战军一肘将他击倒。出于礼貌,忙过去拉他,不料他一记重拳,直捣王战军下颚。突然袭击!说时迟,那时快,王战军身形略动,同时肩膀一抖,杰克那壮大的身躯凭空飞起,仰面朝天摔在地上。他服了,竖起大拇指,连连说:“王先生,您的功夫真好。”

这样的情形,有多少次?王战军记不清了。他说:“每一次交手都是一次学习的机会。”他不放过任何一次学习的机会。

1993年10月在杭州,正式比赛结束后,大会安排了一场名家自由切磋交流。未进场,父亲王西安就告诫他:只许看不许上。他见一些名家与徒弟推手,老师身法一动,徒弟便滚翻一丈多远,兴致来了:“这是多好的学习机会呀。”乘父亲上厕所之机,他跳上台去,拱手道:“我晚辈后生,很想体会体会太极拳的精妙,愿大家前辈赐教。”半天没人响应,全场静

悄悄的。后来,一位年过五旬的太极拳名家款步登台,出手便是辣招,抓住他的左臂关节,“啪”地就是一个采拿,欲一举制服王战军。战军旋动手臂,顺势一翻一裹一送,竟将此老送起二尺多高,眼看跌倒,他忙箭步上前拉住。人家下去了,他还站在台上,还想体会。父亲派人呵斥:“还不滚下来!”

1996年11月,“九鼎杯”全国武术锦标赛在江西吉安举行,王战军获得了80公斤以上级太极拳推手冠军。大会闭幕那天,会刚散,人们正往外走,一个练梅花太极拳的人,拦住了两位刚刚在比赛捧杯的推手冠军,说:“你们的功夫不行,我伸出两条胳膊,你们就搬不动。”两位冠军岂会相信?一人拿一条胳膊,同时发力,那人还一声声喊:“用力呀,用力!”突然两臂一抖,两位冠军被双双甩出,虽然没有摔倒,其中一位却被打得鼻嘴冒血。这一下轰动了,人们纷纷围上来看热门。那人一脸得意,说:“哪个不服,尽可一试。”一位练杨式太极拳的老者叫过王战军说:“你去,给他点儿颜色瞧瞧。”他去了,拨开人群,上去拿住那人一只手臂,并不见怎么用力,那人便动弹不得。“咱俩推手。”那人不甘心。王战军已知他的斤两,故意给他一个虚劲,那人见有机可乘,随即上前,正要发招还未发出,王战军手臂一弹,他一屁股坐到了地上。那人脸上现红,悄然而退。

回到南昌,有两位拳师找到他们下榻的宾馆,声言要与陈家沟的好手过招。王战军说:“在陈家沟,我是个小字辈,我来。”他举手投足之间,请前来挑战的两位拳师一个躺到了床上,另一个可可跌坐在沙发里。

鹤鸣九皋,声闻于野。王战军的声名在中国武术界越叫越响。他是国家武术六段,河南省武协最年轻的会员,温县“太极十杰”之首。全国各地纷纷邀请他前去讲学传拳。香港、广州、山东、河北等几十个太极拳协会聘请他为总教练、顾问或名誉会长。

 

他创造了两项中国电视吉尼斯纪录

 

2000年11月,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向全国观众播出一期节目,名字叫“中国电视吉尼斯大绝技绝活”。但见一位身穿蓝色唐装的小伙子走上台来,稍作活动,便躺在红色的地毯上,当他连续几次吸气呼气之后,肚子愈胀愈大,他随即将一块亚铃片放在肚子上,缓缓收腹,骤然用力一弹,亚铃片蹦起二尺多高,落在三尺之外。观众无不击节赞叹,全场气氛热烈。不过,表演的仍未结束,放在小伙了肚子上的亚铃片愈加愈重,直到第四块重达1250克,仍然被他默默运气,用丹田内劲弹出三尺多远。

主持人当场宣布:丹田弹物1250克,创造了中国电视吉尼斯纪录。

这个小伙子就是王战军。他的肚皮弹物并不是刻意练出来的。他躺在床上练功,行意导气,周身运转,复归丹田,逐渐感到腹部鼓胀,内中有物,忽然想起前人有丹田弹抖的说法,便顺手拿本书放在肚子上,竟然弹出去了,他玩上了兴趣,弹水杯,弹茶叶筒,渐渐成了习惯,他没觉得这有什么稀奇。他有个朋友叫陈上党,头上顶物可达180公斤,创造了中国电视吉尼斯纪录。在焦作国际太极拳年会期间,两人碰面了,陈上党见他躺在床上玩肚子弹抖烟灰缸,说:“你这是绝活呀,可以上中央电视台。”他将王战军的演示录下来,寄给中央电视台。不久,中央电视台邀请王战军进京献技。

表演成功了。主持人笑着问:“你还有什么绝活呢?“王战军说:“我站个弓步,10个人来推,我双脚移动就算输。”主持人一声招呼,哗啦啦上来10个彪形大汉。观众个个睁大了眼睛,流露出怀疑的神色。但见10个大汉依次排开,后者推着前者的后背,组成一道人墙。主持一声喊:“开始!”10个大汉一齐用力,王战军的双脚却像在地上扎了根一般,纹丝不动。观众席上骚动了,有人说:“这怎么会推不动呢?”话音未落,王战军手没动脚没动身子没动,10个大汉却“扑扑通通”,莫名其妙地倒在台上。

“太棒了!”主持人尖着嗓子叫,“又一个中国电视吉尼斯纪录诞生了;站弓步10人推不动!”

随着内功的增长,王战军丹田弹抖的物件愈来愈重。他两次应邀参加香港武林群英会,两次在香港最热闹的去处──黄大仙庙旁的腾龙墟大笪地中央舞台,表演丹田弹抖。足足五公斤

重的大铁饼,他内劲一运,弹飞一米多远,轰动了整个香港。香港《太阳报》两次不惜版面,予以报道,说王战军:“弹功惊人掌声如雷,令在场市民叹为观止。”

2003年,应“新加坡全国国术总会”的邀请,王战军访问新加坡。新加坡大部分是华裔,非常热爱太极拳,听说中国太极拳界的“常胜将军”要来表演,容纳6000人的体育馆爆满!王战军依次向人们展示了陈氏太极拳各种套路和器械,又和同伴演练了定步、活步、花脚步等等五种推手。台下时而雅雀无声,时而掌声雷动。当王战军最后表演“丹田弹物”和“站弓步10人推不动”绝技时,观众的情绪达到了高潮,大家齐声喊着王战军的名字,暴风雨般的掌声,一浪高过一浪。人们赞叹:“真正的太极功夫,还是在中国。”

日本相扑巨人倾倒在他的脚下

他出场了,迈着沉稳的步伐,紧抿的嘴角,透露着自信和坚毅。

2006年6月9日上午,由河南电视台和日本富士电视台联合主办的“2006《武林风》拳王争霸赛,在河南省体育馆举行。王战军登台挑战日本相扑巨人曙太郎。不,准确地说,是应战。本次比赛是曙太郎挑起来的。

曙太郎是日本相扑最高级别第64代横纲。所谓横纲,如同美国人说的“拳王”。今年37岁的曙太郎,身高2.03米,体重223公斤,身躯异常庞大,是日本相扑史上头号巨人横纲。多年来,他一直称雄日本武坛,号称日本相扑第一高手。相扑,是日本的国粹,曙太郎,是日本人心目中的英雄。今年6月初,曙太郎首次来到中国,以特邀嘉宾身份亮相河南电视台《武林风》节目,为中国观众表演日本相扑,同时,他提出一个愿望;想与中国功夫切磋一番。

这分明是向中国功夫发起了挑战。《武林风》栏目组多方物色武林高人。

6月4日,王战军得知消息,他决定去会一会这位日本相扑巨人。

王战军深知“友好切磋”的分量:胜负关乎到中国功夫的荣誉,关乎到陈氏太极拳的声誉。他并不了解日本相扑,但他相信自己的实力。

王战军在网上查阅了曙太郎的相关资料,又专门请教了自己的父亲王西安。王西安多次访问日本,曾与日本相扑有过交手,他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儿子,鼓励儿子要为中国功夫争光。

经过短短几天的强化训练,6月8日,王战军如约赶赴郑州。6月9日清早,当他第一次见到曙太郎,虽然思想上已有充分准备,他还是暗暗吃了一惊:自己身高1.80米,体重94公斤,在平常同胞面前,已是高人一头,大人一膀,但与曙太郎相比,自己显得太“渺小”了,以至于不得不仰头与对方打招呼。

当主持人征求双方将以何种方式进行功夫切磋时,王战军说:“一切按日本友人的意见办。”曙太郎也没有接触过太极拳,他思忖有顷,提出比赛规:“双方定步较功力,脚动者为输。”这无疑是角力,相扑亦称角力,正是曙太郎的强势。尽管规则对自己十分不利,王战军还是极爽快地答应下来。

双方签约,随之举行了新闻发布会。

上午10点钟,曙太郎和王战军先后登场,双双站在了比武台上。对于王战军,观众太熟悉了,然而今天,大家无不替他捏一把汗:对手太强大了!况且,比赛规则是较量力气呀!“常胜将军”王战军,这次还能行吗?

裁判哨响,比赛开始,双方先是相互试探,渐渐曙太郎用上了力量,他居高临下,强大的推力如一堵墙般压向王战军,日本相扑最高级别横纲果然非同凡响!王战军早有准备,他凝神运功,突然间松胯转腰,运用一个小移劲,将对方的力量化解,随之双手一抖,发出一个挒劲,曙太郎庞大的身躯顿时失去重心,一下子倾倒在地。

观众掌声如潮!主持人暗告王战军:“你能不能不跌他,与他抗衡内功?”王战军含笑点头。

再度交手。曙太郎改变了策略,他将重心下移,双手紧紧托住王战军的臂肘,猛然发力,接二连三地发力,一波又一波巨大的力量,排山倒海般地冲击王战军。王战军太极一运,丹田

一转,对方的千钧之力化为乌有,犹如中流砥柱一般,岿然不动。看着眼前这个“弱小”的对手,曙太郎大惑不解,稍作喘息,又竭尽全力发起进攻,持续一分多钟,王战军依然岿然不动。这时,曙太郎已是满头大汗,筋疲力尽,只好上前与王战军握手,含笑认输。曙太郎对主持人说:“他的功力太深厚,我不是他的对手。”

“胜了,王战军胜了!”热情的观众纷纷跑上台去,向王战军表示祝贺,赞扬他是名符其实的“常胜将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说说陈家沟四大金刚的儿子们(一)
【视频曝光】厉害了word哥!那时的他们,太极实战强到可怕!
老视频——王战军
王战军:练太极拳肯定有好处 所有武术都是相通的
四大金刚的父子藏着陈氏传承:王西安最露脸,陈小旺儿子难承父业
【原创独家】王战军的太极江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