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是这样站桩的

  (说明:此文只是我练功的一些体会,完全不具指导意义。如有不妥,还请各位不吝赐教)

  我在松花江兄《我对浑圆功的认识》中回帖谈到了我对浑圆功的认识,我站桩也是以此认识(三通理论)作为指导。下面是我对回帖的摘录:

  宋兄上面说的很对,我很赞同。不过意拳大成拳也是具备宋兄所说的这些特点的(前面三点)。浑圆功除了具备上述的特点,还有些意拳大成拳所不具备的特点:

  第一,麻热胀。这是入门者登堂入室的钥匙,是个捷径。一直有人诟病麻热胀,说是“有为”,易产生偏差,更有甚者,以此攻击浑圆功为邪法。这些人根本就没有理解麻热胀如何用,老师的书也不肯仔细看。此点就不展开说了。

  第二,三通(三层功夫)。通过站桩达到皮下、内脏、骨骼通,最终达到洗髓之目的。身体显性隐性疾病一扫而空。此时已具备初步功夫(见本论坛《站养生桩真的能出功夫》)。

  第三,超长的一次性站桩时间。这应该是老师自己练功体验出来的。要想达到三通的目的,一次性站桩时间必须要足够产生大量的热能,并持续相当的时间。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排除体内的阴性病源。有人嘲笑浑圆功是傻站,其实是不懂得这个道理。

  第四,养生桩型相对放松。不像意拳大成拳更讲究撑抱浑身系着皮筋(相对而言)。我也见过意拳传人以此点诟病浑圆功的。其实他们不明白,此桩型是为第三点(超长的一次性站桩时间)服务的,而第三点是为了第二点(三通)服务的。

  综上所述,我认为浑圆功相对于意拳大成拳最大的贡献,就是提出了三通的理论。达不到三通,治病免谈,武功更谈不上啦。

  我看到现在一些意拳传人也接受了王老师的观点,不说只站一炷香两柱香了(2-4小时),而是说要站7-8小时以上了。

  补充:浑圆功由于有了三通,理论上讲,练浑圆功的应该比其他练内家拳的人均寿命更长,其功夫更纯。

  -------------------------------------------------------------------------------------------------------------------------------------------------

  大家可以看出,作为一个初入门者,我是把三通作为第一个终极目标。

  一,意与形的关系

  理论上,浑圆功意与形并重,但以我在实践中的体会,(起码在我这个阶段)意的重要性远远大于形。比如我以任何形态放松(站坐卧),只要意念到了,很快就有感觉(气感)。反而在初期,我过于介意形体的正确,站桩时,老是担心形体不正确,不断地调节,效果反而不好。

  二,如何守意与意的调节

  我记得有一篇文章说,识别真假气功的一个方法,就是看能否发热。不发热的气功都是假气功。只有发热才能驱逐体内的阴气,才能达到三通。那些诟病浑圆功的人说什么浑圆功讲究武火,容易干烧出偏。这都是扯淡。发热是产生阳气,为了与人体内的阴气抗衡,必须产生足够强大的阳气,才能驱逐阴气。温养应该是达到三通之后的事。而且驱逐阴气不能一劳永逸。林星老师说过,即使三通之后,阴气也还是不断产生,还是要不断地靠阳气驱逐阴气。那么体内如何产生阳气呢?

  绿野山人明珠老师说过(好像老师也说过的):意念是火,人体气血是柴。要用意念之火去燃烧气血只柴。也就是要意守体内,意念不能外出。

  像我这样阴性体质的人,要发热是很难的。明珠老师有个红色观想法,就是观想体内气血如同灼热发红的铁水。

  走神在人多人是常见的,要静下心来确实不易。我是用这样的方法解决的:

  一是放松(见第三点),二是闭眼。

  站桩时一定要闭上眼睛。八大要领是半闭眼,自有其道理。我以前也是这样做的,效果不太好,因为干扰太多啦。闭眼的好处(别皱眉头)是我偶然体会到的。

  闭眼站桩强化了人的平衡器官,更重要的是,可以感受到“孔德”。

  老子的孔德,老师有自己的绝妙解释。大致意思是说,练功到一定阶段,可以通过脖腔(孔,指的就是脖腔),看到体内的大千世界。

  半闭眼(或睁眼)容易走神,调形体的过程,就是走神的过程。而闭眼正相反。

  闭眼调形体,本身就是意守,就是在感受“孔德”!

  闭着眼,通过脖腔,用余光(余光等同意念)观察体内。哪里紧张疼痛,就看哪。意念那个地方放松。

  开始时,体内一片漆黑,此时可用“红色观想法”。这样你想不发热也难。

  在一次站桩中,意念不是一成不变的。开始时要武火,以求尽快地发热。发热之后,就要减轻意念,保持温度的同时,要尽量地延长站桩时间。就像烧开水一样,70度80度90度都不行,必须100度。而且,烧开之后还要保持一定的时间,才能把水中的病毒杀灭。站桩保持发热是驱逐阴气的过程,越是初学者,时间越要长。大火烧,小火焖,说的是意念的调节。初学者还没有资格“小火焖”。如有上火发晕等征兆,可多注意下肢。

  三,形体

  站桩,松是最重要的。只有放松了身体,气血才能周身送达。形体有各种各样的规矩,八大要领讲的都是形体。但是不要忘了,各种的规矩都是后立的,都是为了“放松”这一目的的。放松是目的,你身体真正的放松了,形体自然就达标了,而不是相反。与其注意形体的正确,不如关注身体是否真正放松了。

  我觉得初学者不要关注什么“抻筋拨骨,拉皮筋,外撑内抱”之类的,,只需关注一个字“松”就够了。三通之后,这些东西会不请自来的。

  站坐卧都可以练功,但是只有站着才能出武功!因为力从脊椎出,只有站着才能练到脊椎,才能出功夫(功夫深了坐着也可以,但是躺着不行)。

  不过由于地球吸引力,由于人体的结构所限,站着放松真的很不容易啊。

  各种的规矩同时要做到太分神也太难啦。所以要抓住主要矛盾,其他矛盾或者可以迎刃而解,或者不影响大局,暂且放下。

  最重要的,必须要做到的是“悬顶”。

  由于地球吸引力,站立时,所有的关节都挤在一块,脊椎尤甚。脊椎乃督脉所在,脊椎不直或受到挤压,全身的气血就不会通。“悬顶”是为了拔直拔松脊椎。一般都说要注意上下撑拔,其实用不着。“悬顶”是上拔,地有吸引力自然会起到下撑的作用,无需特别留意。

  不能站“死桩”,是说不要把脊椎看作是一根硬邦邦的棍子。应该每节脊椎都是能活动。把脊椎想象成多节型的鱼漂,每节都相隔均匀的距离,且每节(由于水的浮力)都有向上的挣力(浮力)。有两个好处,即可以保持脊椎的正直,同时站桩也很省力。

  站桩累了或感觉紧张了姿势不舒服啦时,可以动动。动是有方法的,不能胡乱来。“乱动”是站桩走神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是要微动,幅度不能大。要左右摆动,不要前后摆动。前后摆动容易失去重心。

  左右摆动时身体中心点不要超过两脚掌内侧就可。脊椎骨从尾骨开始,一节一节地向一侧移动,返回时也一样。这样可以放松、锻炼到脊椎,也为将来的技击做准备。

  脊椎直的难点在腰。八大要领中的“塌腰”的“塌”字,可能容易让人误解。用“(腰椎)后凸溜臀”更能让人理解。后凸溜臀是为了板直腰椎。一般人站立姿势是挺腰撅臀,站桩时要板过来,脊椎才能直。

  要做到腰凸,就必须溜臀,也就是臀部要略微前挺。要臀部前挺,就必须“掖胯”(大腿与躯干形成一定的角度);要掖胯,就必须屈膝。这就是站桩要求膝盖微曲的道理之一。

  下面说手臂的姿势。

  一般人太过于重视手臂的姿势了。站桩为何要手臂抬起抱圆?我认为有四个作用:一是利于疏通手臂与躯干的气血通道。大家想一想医生把脉时的姿势,腋下一定是悬空的。只有这样气血才能贯通,把脉时才能敏感。二是为技击服务。三是平衡前后重心点。第四加大站立时的前后的横断面积。可以做个试验,站立时,手臂自然放在体侧,此时身体必然不由自主地向后仰,这是人体的生理结构决定了的。手臂放在前面,可以起平衡作用。

  所以站桩不必在乎手臂的高低与宽窄(提抱桩就很低啊),重要的是腋下要撑圆。手臂的位置抬高,那是为技击做准备的。初学者不必硬撑着保持高度。

  老师的大拇指微翘防跑气之说,初学者也可不必太在意,因为你没有啥气可以跑。太过于注意大拇指内翘,有时会导致全身不由自主地紧张。大家注意看看马奎师兄的站桩照片,他的手是放松的(http://hyszw.net/thread-12278-1-1.html第三张照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庞明:太极拳系列讲座之一
[转贴] 如何站桩以及站桩要领(页 1) - 心得交流 - 中华浑圆功官方论坛 浑圆山庄,...
浅论意拳桩功之——最佳状态
[大成拳] 站桩功的“意念活动”
太极拳松沉劲的修炼
(39)[转载]闲话“形”、“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