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意拳推手练习
  一、单推手

  单推手就是以单手相接触的推手。单推手的情况在中国武术实战中较
为常见。因为双方在接触之前往往都会采取侧身相对的攻防基本姿势,所
以一旦双方肢体接触就会形成单搭手的局面。通常情况下又是以左手接左
手、右手接右手的形式出现的。单推手同时又是进行双推手训练的基础。
认真地练好单推手,将对更好的掌握双推手技术乃至散手技艺的提高有很
大帮助。

  单推手训练的具体方法如下:

(一)搭手

  在搭手时采取的准备姿势即浑元桩的基本间架:丁八步,前三后七
(或前四后六),两臂胸前呈抱球状,横撑竖裹,撑三抱七。所有的要求都
与浑元桩的要求相同,只是在两脚的前后站位上得更自由舒展一些,以舒
适得力和符合个人的习惯为标准,前手呈半握拳状,后手相应地自然一些不必过于拘泥。在单推
手中一般后手只起一个呼应和辅助的作用。从推手的基本姿势来看,我们对站桩的重要性又有了
进一步认识。原来意拳的基本功和实用之间竟是这样接近,任何与实用毫不相干的东西,意拳爱
好者是无暇及此的。双方搭手各采取左式(左手左脚在前),或者右式(右手右脚在前)。也就
是说双方同时以左手相接或者同时以右手相接。开始接触的部位一般为双方前臂的外侧。正象上
一节中所讲过的推手原理一样,一搭手就有一个占上风的问题,我们要尽量用前臂的中、后部位
去搭对方的前臂近腕关节处。这样一搭手我们就占居了优势,有利于单推手技术的发挥。单推手
虽说是半边肢体的接触,但要通过这半边的接触达到控制对方整体的作用。

  (二)单推手的运用

  双方一搭手,就有了“点”上的较量。这个“点”就是双方短兵相接的焦点。在“点”上是
互不相让的。既要保持一定的紧张,不使对方相交的手臂滑脱,又要保持“点”上的灵活和反应
的灵敏。要承担地掌握对方的动向和企图。要靠这个“点”去感觉辨别对方的松紧、虚实、力的
大小、力的方向以及有无整体的力量等等。这就是所谓的“听力”。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
殆。推手的过程中,我们时刻要注意“点”上的风云变幻,成败之机亦在于此。在这里我们还要
复习一下“指力”的概念。搭手以后,无论怎样变化,“点”上的力量总要指向对方的中线,别
无旁求。从实战的角度来分析,搭手局面的形成乃是散手攻防交接的结果。如果能直接击岂不省
许多力气,但事情总不能一厢情愿,你一出手攻击,他必定出手一迎,于是便出现了搭手的局
面。至于推手的画圈儿,乃是互相寻找攻击的空隙和拨转对方威胁力量的方向,而开成的对抗性
运动。出于实战的需要,双方搭手后所走的攻防路线就不固定是什么方向的圆圈儿,也许是顺时
针、也许是逆时针、也许是斜圆儿、亦或是立圆、也许是主动、也许是被动。下面仅举双方前臂
做逆时针转动的推手方式来分析单推手的技术要领。供大家在练习单推手时参考。这一练习亦可
看做是单推手的基础训练。下面就来介绍这个单搭手以后的推手练习:

  当双方前臂接触以后,甲由抱球状的基本姿式开始,向外拧转前臂变成掌心向下,手指向
前,通过“点”上的控制,直奔对方胸前肩下的部位。在前臂拧裹的同时,要增加“点”上的磨
擦力,带动对方前臂使对方指向自己的指力改变方向,落在自己身体中线的侧旁,从而取消了对
方对自己的威协。如果对方“点”上没有变化,只这前臂一拧就可用正面发力的方式将其放出
(正面发力见前面章节的论述)。在这种情况下,乙方要通过“点”上的感觉,判断出甲方的意
图,首先要保持往前手的撑抱力,不要松点,然后顺来势稍往下坐后胯,重心后移,同时身体与
前手做反方向的运动。即前手(以右手右脚在前为例)相应做向右向外的拧裹,改变甲的指力方
向,以螺旋对付螺旋,同时身体向左横向移动,利用整体之动破坏对方的平衡。当对方的进攻失
败以后,立即翻转手掌压在甲的前臂上面变被动为主动。得势后马上转入反攻,向对方胸部推
去。说开了,这些动作就是在站桩基本功训练中所做过的“摇”和“旋”的练习。没有桩功和
“摇”、“旋”的功法为基础,是无法领会推手的要领的。当乙由被动转为主动向甲发动进攻的
时候,甲相应重复刚才所叙述的乙的动作,如此往复练习逆时针划圆的单推手。

  在单推手练习中,所有在前一节中讲到的原理、原则全都适用。如手的活动范围仍以高不过
眉、低不过脐、左手不到鼻右来、右手不到鼻左去、向外推不过脚尖、向内抱不能粘身为原则。
前手超过脚尖叫做“出尖”。向怀抱粘在身上,称为“瘪”了。“出尖”即失去了平衡的控制,
极易给人以可乘之机。“瘪”了则失去了任何回旋的余地,而导至失败。前手超过了身体的中线
就会失去全身的均整。会感到站立不稳和有劲使不出来。上述的推手练习是最简单的一种形式,
但实际运用上就不会是这么简单。下面就来谈谈由上面这种单推手形式所引出的几种变化。

  1.前手被对方下压控制时的变化

  当前手被对方压“死”不可反抗时,不必用力向上托顶,可顺势将肘关节提起,手腕向里旋
转,使前臂由一个腕关节在上、肘关节在下的斜面,变成肘关节在上、腕关节在下的斜面。这样
可将对方的压力引向斜下方,这时不管对方下压的力量多大也无济于事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
以用突出的肘关节构成对对方胸部的威协。当对方仍想朝我们身上进攻时,我们又可以乘势再将
手腕翻转回去,仍变成肘关节在下腕关节在上的斜面。同时做全身的协调配合;头顶向上领,后
脚蹬地重心前移、充分利用自己的体重、变被动为主动,最终把前臂压在对方的前臂之上,在控
制对方的基础上发起攻击。

  2.身体偏倚的补救

  在推手过程中,无论前伸后撤都应保持身体的不偏不倚,但有时被对方牵动,会造成自己暂
时失去平衡。这并不意味着必输无疑,只要及时补救,还是可以稳定局面的,如我的前臂被对方
牵动形成了手超过自己身体中线的不利形势。这时单靠臂部的力量是很难挽回局面的。莫若就势
将前臂向内拧转着向前伸出,将对方的指力改变方向引向自己身体的侧面,来保护自己的中线。
与此同时身体向前手的同侧倒重心仍用“点”指向对手的中线。这样就可以挽回失利的局面。如
果对方继续抵抗,我则可以顺势将前臂向相反方向拧转并往回抽手,变成掌心向上的姿势,用前
臂和手背形成的曲折控制住对方,变被动为主动。

  还有一点要说明的:意拳推手不执着于脚步的固定位置,在单推手中也可以靠步法的转移来
调整全身的平衡均整。再有,所谓的单推手也离不开另一只没有搭上的手的呼应和配合。

  以上所介绍的是意拳单推手训练的最基础的练习方式和一些简单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大家可
以参照前面详细论述过的推手原则、原理,做创造性的发挥。只要不违反原则、原理,任何外部
的形式都无所谓正确与错误。学拳的关键要搞通道理,若一一具体的解说,则会落入说手拆招儿
的俗套,而束缚了学者的思想,难以发挥拳学之潜能。

  二、双推手

  双推手顾名思义就是两手同时和对方相接触的推手。双推手的变化要比单推手复杂得多,在
全身的配合和步法的灵活等方面有较高的要求。从一定的意义上来讲,推手技术的内在变化比散
手技术的内在变化要更加细微。此外搭手的技击技术乃是我们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技击术。是拳
击、柔道、泰拳等国外拳法所不具有的技能。意拳双推手是实战训练的一种形式,没有固定的步
法与招法。以往学习意拳推手,都是老师亲临指导,同学之间互相揣摩研讨。在口传心授的基础
上不断实践才慢慢得心应手。要掌握好推手的技术,只能通过不断实践不断摸索,方能提高。纸
上谈兵是不行的,按图索骥亦非良策,这里仅就几种长见的双推手形势来分析拳术原理的运用。

  (一)双手在上时的控制方法

  进行双推手练习,一搭手如果我们的两只手都用在对手上面的位置时,首先要利用手腕和前
臂形成的曲折(扣腕或者其他能够做到的腕关节朝下有个弯度的姿势),挂在对手的两臂之上,
这种手型可以控制对方的进、退,有利于手法的变换,同时既可以以逸代劳伺机反击,又可以主
动进攻或推或拉。

  关于全身间架的配备和两臂活动的范围,已在前面多次讲到过了,这里不再赘述。总之是须
臾离不开桩法。下面分析在此形势下可能发生的几种变化。
 
  1.关于脱点的考虑

  有人会提出以上的形势起不到控制对手的作用。其道理是对方可以抽出手进行攻击。这在推
手中称为“脱点”。“脱点”虽然在练习中是不许可的,但也不可不防,在前面单推手的论述
中,介绍了“指力”的概念,无论怎样的形势我们要保持“点”上的意力始终指向对方的中线。
如在“点”上受到牵制不便指各对方时,可用身体的其他部位去指。例如腕部不能指时,可用肘
或肩去指。一旦对方想抽手进行攻击时,会立即感到这种威胁的存在。因为从距离上来讲,抽手
攻击在移动的路线上比两点间的直线距离要长。在我们保持“指力”的情况下,对方一旦抽手,
后果往往是为后发者先击中。

  2.主动进攻的手法变换

  从推手原理、原则中得知,在推手的过程中要做到“推拉互用”,只有推而没有拉,在实践
中很难奏效的。要求是又去又回,又回又去的矛盾力量,使对方不可捉摸。与此同时,不要被
“推手”二字所局限,推手实际上不是追对方的手臂,而一心一意想着如何“推人”。跟着对方
的手臂画圈子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要做到推拉互用,就要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欲拉先推 、欲
推先拉,保持周身呈弹簧状态。比如想拉对方就要先做相反的推的动作,一待对方用力前顶,全
身发紧,我们马上可以顺势做向下之发力(见发力一章)使对手前跌。发力的要求是一触即发、

一发即止。要保持继续发力的灵活性,上述的情况下如果对方反应较快,没有往前跌而是努力向
后保持身体的平衡,我们则可以随机随势做向前的发力,使其向后倾跌。意拳攻击的手段不限于
手掌和拳头,也许是手背腕关节,也许是前臂尺骨侧的立面,也许是前臂骨的平面,又许是肘横
面,总之赶上哪就用哪儿,没有一定的规律。只要不要忘记“出入螺旋式”,不管怎样动作不能
平着出去。不是顺时针拧转,就是逆时针拧转。在推拉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步法的配合。攻
击往往是在进半步与 退半步或更小移动的矛盾状态中进行的。正如拳谚所云:脚踏中门夺敌
位,即是神仙也难防。

  3.被动反击的几种情况

  前面讲了双手在上的主动进攻的两种情况。下面举几个例子来分析双手在上时被动反击的方
法。

  首先,如果对方双手从下往上奔我的胸部推来时,不要用拙力去顶,而要用在上的双手作向
两侧分拧的动作,肩撑肘横,使对方指向我中线的力量分向两侧,从而失去其构成的威胁。我们
当即可以用正面的发力(见发力一章的详细论述)将其放出。

  如果对手从上往上攻击我,也可以用桩法中“摇”和“旋”的动作,以及“摇”和“旋”的
变化方式去与之应付。即对手从下往上推我的胸部时,我可以用身体与手做反方向的横移(摇)
或反方向的旋转(旋),借以破坏对方的指力,改变其用力的方向并乘机进行反击。这时的
“摇”和“旋”可能是向右,也可能是向左。手型的变换也多种多样,可能是基本间架基础上的
“摇”、“旋(即双手均为手腕在上、肘关节在下的斜面姿式),亦可能是一肘吊起、另一手保
持原样(即一手肘关节在上、腕关节在下、另一手肘关节在下、腕关节在上)的“摇”、
“旋”。与此同时手掌有可能却是手心朝下,也可能都朝上,又可能一手朝上一手朝下。总之要
根据不同的情况随势自然变换。用“摇”和“旋”的基本功取胜的要诀,在于身体的整体之动,
要用身体去带动手而不是相反。如果只是手去做“摇”和“旋”那是一定不能奏效的。再有就是
不要怕对方的手进来。有时还要故意让他进来。当他的手接触了我的身体时,我不但不顶,而且
从上到下再给他加一个裹劲,帮助他在我的身上按结实了,这样一来其力已落实则不易再生变
化。此时先坐后胯降低身体重心,而后向前上发力放之。这时候对方的手只给我们起了支点的作
用,丝毫也构不成对我们的威胁了。此刻对方会有一种陷空的感觉,不舒服不得力,最终为我所
利用。实践证明只有大胆地放进来,掌握好反击的时机,才能赢得漂亮。

  以上介绍了双手在上时的一些攻防基本情况,仅对大家是一个启发, 绝不是局限于这些方
法的机械使用。通过实践大家会深深地体会到站桩和试力的重要性,没有高度的精神集中和过硬
的基本功,单凭技巧是发挥不了应有的效能的。技巧只有在基本功扎实的基础上,才能得到创造
性的发挥。

  (二)双手在下时的控制方法

  有人说,推手时双手在上占便宜,双手在下则吃亏,其实不是这样。形势是相对的,无所谓
便宜吃亏,仅不过搭手形势不同而已。下面就谈谈双手在下时的几种变换形式。

  1.双手在下时的进攻手法变换

  在第四章试力中,我们介绍了如下的练习方法:两手手心相对,大拇指第一节略屈而上指,
二指向前指,小指斜向下指地。设想十个指端各有一个弹簧系于前方,双手缓缓斜向后拉,同时
两手手掌的外缘(即小指一侧的掌沿)和腕部向左右两侧拧转,待转到手心向下时,再改为向前
推。前推时要设想指端的弹簧有阻力,慢慢地将弹簧顶回。当前手推到将要超过前脚的位置时,
再向回拉。两手相距约二、三拳,往返练习。

  这一试力练习可以被认为是双手在下时的攻防基本练习。两手向外的撑拧是为了破坏对方的
平衡,使对方指向我中线的力量化为乌有。翻转手腕是为了增加向前的螺旋力,使对方捉摸不
定。这一手法在实际运用中有所变化,有时双手同时做旋绕撑拧(看着是撑拧、实际上是开合)
,有时又突出一边,还可以一手向前、一手向后、左右变换、正斜互参。总之是松紧虚实多方牵
制。要钻到对方的中线部位去夺取胜利。也要开合并用、推拉结合、又去又回、又回又去,在矛
盾状态中去促成和寻找发放的时机。“进头进手须进身,手脚齐到法为真”,双手在下的攻击仍
然离不开整体之动的原则,否则只是舞弄两手,必将一事无成。在推、拉、开、合的转换中,要
时刻注意步法和身体的配合,要不断用头和身体“凑合”手。做好以上的基本练习,会从中摸索
出多种变化。正所谓“有一势可变百千势,百手势而归于一势之基也”。

  2.双手在下时的被动反击

  当双方双手压在我的双手上面,企图控制和攻击的时候。我们不应该用拙力向上托顶,而应
顺势向内卷臂,使肘关节吊起,形成肘高手低的向下斜面,用尺骨的立面与对手接触,用两个接
触点的合力挤住对方的双手,这时就会使对手向下压的企图落空。如果对手仍然不放松进攻的
话,那么我们就可以以接触点为轴,再把向下的前臂翻转上来,用手掌或手背指向对方的胸前肩
下部位。在以上这种形势下,双手又能做出多种变化,如单手翻上、双手同时翻上、双手先后翻
上、手心向内翻上、手心向外翻上、一手向内翻另一手向外翻等等。总归要做到随机随势、得心
应手。完成如上的动作时,仍然离不开身体的协调配合和步法的进、退。


  从上述动作看,意拳推手的变化是非常灵活的。只要不违返推手的原则、原理,无论怎样动
作都是正确的。关键在于无论采取怎样的形式,都要利用手腕和前臂的曲折封闭住对方的进攻路
线,同时又要便于自身攻防的转换。

  (三)各种交错形势下的推手变化

  意拳推手没有事先设计好的固定的路线,在实际推手练习的过程中,各种错综复杂的形势都
是可能发生的。因为双方都处在不停的攻防转换中,都在寻找制造进攻得手的机会,所以任何固
定的路线、固定形式的练法都是不足取的。机会可遇可求,同时“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双推
手在双方四条膀臂的缠绕转动中,形势是相当繁杂的。在错综复杂的情况下,应该怎样变换手
法,怎样应付局面呢?意拳通过几十年的训练和实践总结出了手型变换对合理用力的直接影响,
了解了这些基本的手型变换,应付错综复杂局面就从理论上迎刃而解了。至于在实践中取得效
果,则要通过刻苦的研习才能获得。下面具体介绍双推手过程中的各种手型变换。
1.手在对方手臂的上方时,手掌要扬起来(手心向下的时候),掌心指向对方中线。这样
做实际上就是突出与加强了和对手接触面的支撑力,便于控制和攻击。

2.手在对方手臂的下面时,则切忌扬掌(手心向下的时候),扬掌力量就“瘪”了,不但不容
易僵滞失去作用,且极易给人以可乘之机。正确的手型应为屈腕勾手,这样突出面在与对手接触
的“点”上,使支撑力得到加强。对方越用力往下压,我们越应该加强手上的意念,手指力往下
指。由于屈腕勾手的动作此时得到的是杠杆力的加强,即不是平抬上顶,而是“撬”。

  如果是一手在上,一手在下的形式,那么在上的那只手要“扬腕”,下面的则应屈腕勾手。
道理同前。是1.、2.之结合。

  3.手在对方手的外面时,如果肘低于手,则应手心向内侧,手掌向外扬,这样可以分解对
方的指力,使其不能作用到自己的身上,同时又可控制住对方。如果是肘高于手,则应手心斜向
外,前臂向里拧转,利用手和前臂间产生的合力指向对方的中线。

  4.手在对手臂的右侧时,应保持住撑抱力。如果此时是肘低于高的间架,则取浑元桩的姿
势即双手胸前呈抱球状,突出与对方接触的前臂外侧,加强“点”上的合力。如果此时是肘高手
低则用双手掌心及二、三、四指同时斜向前上方指。拇指、小指同时外撑,将接触点转到桡骨内
侧最前端,其道理同上也是为了增强撑抱力。

  综上所述,意拳用通过手型的变化去应付和控制各种复杂的搭手局面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
左、右搭手形式的不同,相应的左、右手的手型也不应该相同。这只能根据特定环境下的各种不
同情况随机应变,相机而动。所以拳术只能是“一法不立,无法不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实战拳学---意拳(姚宗勋著)
王斌魁先生授拳纪要(三)
大成拳推手要义
魏树人老师杨式太极拳 二十二式拆架歌
​[恩师讲拳]太极拳推手都有哪些内容?(附视频)
太极拳推手·推手式架(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