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内经》之谜的前言
    (五稿) 90.9.29          方法 95.12

  《黄帝内经》历经了二千多年的许多学者的考释,至今仍然留下了一些不解之谜,这是当代学术界公认的。究其原因,是许多方面的。但归根结底,主要还在于著作本身。由于托名的作者群为后人设下了重重的障碍。古代医道一家,寻找克服这些障碍的途径,只有在治理道藏中,才能找到出路,古代医道两家更大的背景上,作总体的,源流的观察,才有希望。作者在从治道藏中发现的道教,道家和仙家的托名著作的特点,有许多可以供解《内经》时的参考的。比如著作的“不传期”,有关史料的传说性,著作的关键词汇用隐语,史料的整体性和行气术语的特殊性,等等,现分述如下:
  一,在传播上有一个对外严密秘密的很长的“不传期”。
  凡是流传至今,历史上曾经起过很大影响的托名的道家著作,写作以后,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只在掌门人中流传。即使门派内部大多数也只能从口头了解这个著作的个别的或部分的内容。其中少数人可以知道这个著作的大部或全部内容,但仍然不能亲自诵读甚至阅读者些著作。只有到这个流派处于衰落期,或者是由于内外矛盾的激化,这个流派受到了极大的挫折,内部在分化,或者是技术和理论上更高的新兴流派的出现,为了竞争,保持他们的既得地位,他们被迫络续公开其著作的一部或全部,最后终于全部抛出。当然也有更多的著作由于失传,在历史上终于消失的,如华佗派的著作,就一本也没有留下来。这个著作按本来面貌全部抛出的时间,才是这个托名著作为世人所知的时间,两者之间的代差,道家习称“不传期”。其实这是对外而言,对内仍然在世代相传,不过亲疏有别而已。除书面著作,在不传期中还有一部分开始只是口授,最后在转化为书面著作,这些著作同样有不传期。只有口诀,和隐语的解释,道家是始终对外不传的,很可能这是考虑到著作总要有泄密的一天,才作出来的决策。
   这个“不传期”,相当于现代保密的“时效”,不过古代没有成文法来保证,完全靠宗派行会的严格的规矩,盟誓和戒律,在它内部来实施,其严肃性并不下于律法。这个不传期的长短,又往往与托名作的价值和知名度成正比。从道藏中著名的托名作和无名作看来,一般有一,二百奶奶,有的甚至长达三,五百年。
 在《内经》中可以找到这种“不传期”的根据:
 《灵枢。终始》:“传之后世,以血为盟。敬之者昌,慢之者亡。无道行私,必得无殃。谨奉天道,请言始终”。(2.9.25)
 “无道行私”也包括不得其人乃传,或不经过歃血传方,惩罚者不仅有人间的师徒,也有上天的志意,这对于古人是决不能等闲视之的。所以只有谨奉天道的人才能作为传授的条件。
 《灵枢。禁服》,在今日读者看来并无丝毫保密的必要,它的内容没有超出《灵枢》的范围,但是“黄帝曰:善乎哉问也,此先师所禁,坐私传之也。割臂歃血之盟也。子若欲得之,何不斋乎?雷公再拜而起:今日正阳,细子愿以受盟。黄帝乃与俱入斋室,割臂歃血。黄帝亲祝曰:“今日正阳,歃血传方,有敢背此言这,反受其殃!”黄帝乃左握其手,右授之书曰:慎之,慎之!吾为子言工。。。”(8.48.85)
  《禁服》给我们描述了当时师徒传授著作的情况。托名雷公的是托名黄帝的唯一正传的弟子,也是托名僦赁李,歧伯,黄帝的四传弟子,后世道家称作掌门人的。他在接受著作时要进行隆重的仪式,从斋戒,割臂歃血道对天起誓,如此严肃的大事,可以断定这些著作当时是决不能外传的。
  《灵枢。官能》:“雷公问于黄帝曰:《针论》曰:得其人乃传,非其人勿言”。这就回答了医经当时传授的原则。任何人没有他们亲自准许的传授,不仅著作不可能看到,连其中的内容也不可能知道。《灵枢。外揣》说:“请藏之灵兰之室,勿致使泄也”。(79)这是他们保密措施之一。明。马莳注:“三王有灵台,语有芝兰之室,俱异常之谓”,日,丹波之首是之。
  《灵枢。病传》:“生神之理,可著于竹帛,不可传于子孙”。这条保密的规定很特殊,它与先秦医家“医不三世,不服其药”的本家族内世代相传,而且一直延续至今的传统完全不同,《内经》这种生神之理不传子孙的传统,在后世儒医中再也没有发现,但是道藏中的仙家却始终坚持了,即使由儒入道在家修持的也不得不这样作。南宋陆游高祖是经过五代施肩吾亲自传授内丹术的,但当时陆的高祖只传施肩吾的“三住铭”,关于生神的内丹术只字未留。后来陆游数十年中试验内丹屡试屡败,扬言“砸掉玄化炉”时,才深深地感到《黄庭经》《三住铭》这些一般道经的作用,即是一例。
   《病传》的“不传子孙”,在《史记》中也可得到或部分地得到印证。不桑君传扁鹊,阳庆传仓公,后者都不是他们的子女。值得注意的是这样一些记载:
  仓公少时学医,十多年向名医公孙光,“悉受书之”,“悉得禁方”,并誓言“死不敢妄传人”,但后来拜阳庆为师,庆说:“尽去而方书,非是也”。可见即使都是禁方,都是名医传授,都要“以教(授?)人”,但是其中属于阳庆一派的则尤为特殊,他们可以公然声称,其它禁方一概作废,根据是实践。正如仓公所说:“臣意试其方,皆多验,精良”故也。这一派禁方书中据阳庆说是“古先道远(?)传”的《上下经》,《五色诊》,《
奇x术》,《x度》也属为《素问》提到,阳庆,仓公和《内经》属于同一学派可无疑。西汉初称为“古”,即使由阳庆不辨托名的真伪,以一代超群拔萃的名医之师,不可能把当代的禁方误以为“古先道”,况且所传禁方理论体系和诊治原则与流行医方又根本不同,作为阳庆并无伪托的必要,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阳庆的禁方书中并没有《素问。八正神明论》说的“法往古者,先知《针经》也”。淳于意25个病案中只有四例使用针灸,而使用方剂的却有十一例,与《内经》以针灸为主不同;故阳庆一派是《内经》的后起支派,并不是主流派。按《八正神明论》有《灵枢。官能》中改(?)的部分注解,它出世于《官能》第二版(?)之后,可以肯定。它只讲法天则地,阴阳虚实,比讲五行,诊法上只讲三部九候,不讲经络(?)的寸,关,尺。因此它的出世最迟不会迟于西汉前期,最早有可能是战国后期的著作。即使以西汉前期为准,所谓法往古之《针经》本身在阳庆之前出世也可断定。从此也可证明阳庆并不是《内经》学派中的主派,而且与早期主流派已经相隔了一个长长时期。但是阳庆关于传道的又一句话很值得注意;阳庆对淳于意说:“慎令我子孙知若学我方也”。即使不是《内经》的主派,而且已经与《内经》学派的有些专x著作相隔了很长时期,仍然坚持“不传子孙”的要求,可见这个学派传道规矩之严。《史记》还说到阳庆不传子孙的理由:“庆年七十余,无子”,此子指男子。如果他有男孩的话,有可能只传他的子孙。这也不奇怪,因为从现在已知史料的种种迹象来看,《内经》学派的全盛时期早在西汉初之前已经结束了。
   《内经》早期著作即先秦的著作的不传期,至少到西汉初还依然存在。只有了解这一点,我们才能正确地解释马王堆汉墓和张字(?)汉墓出土的脉书为什么从内容上看早于《内经》的多数著作。问题是这些汉墓的主人根本不可能得到《内经》学派的传授,因而他们陪葬的医药只能是属于《内经》学派中早已秘密流传了数百年以后由于这个学派开始衰落,走向零星外传的阶段公开的著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先后天八卦出自道门,道家和金锁玉关风水有相当渊源
道家至宝《道藏》
《难经》是扁鹊学派的医学著作,不是为阐释《黄帝内经》微言奥旨而作!金栋按: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
《黄帝内经》成书于何时?
埋没数百年之道家论命真法——《道藏紫微斗数》第一卷
关于汉初黄老思想的7点背景知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