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百家姓书法 6
乐,是各种音乐及乐器的总称。五声指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阶;八音指金、石、丝、竹、匏、土、革、木等材料制作的八种乐器。乐是一象形字,像鼓类乐器放在木支架上之形。甲骨文中的乐字,以丝附木上,像琴瑟的素描。金文的乐字在中间加一白字,以像一调弦之器。由音乐或乐器引申有喜好、喜悦之义。
乐人是擅长制作乐器、发明乐声的氏族,以乐器为氏族的原始崇拜图腾,并命名氏族和族徽,最终出现乐姓。帝王设置乐官为其管理乐队和各种庆典和祭祀中的声乐活动,久官者的后代也以乐为族名,而出现乐姓。
汉族乐姓主要有两支:子姓和官名。
第一支出自子姓。宋戴公之子公子衍,字乐父,子孙以王父字为氏。一说,宋戴公四世孙乐莒(一作吕),为大司寇,子孙以为氏。子姓宋氏的历史大约有2600多年。
第二支出自官名。西周、春秋各国均设置乐官。《周礼》春宫所属有乐正氏、乐师氏等职,以乐官兼学官,大司乐为长官,也称乐正,专教大学,乐师与师氏、保氏教小学。乐官集乐和学于一身,为当时的重臣。这些乐官之后均有乐氏。
乐姓的起源是多源的,在随后的发展中一直比较单一,很少发生外族血液的流入。当今,在蒙古族、彝族中均发现有乐姓。
乐 | 宗族先贤
历史上乐姓的重要人物有:春秋时宋司城乐喜,宋大夫乐豫,楚大夫乐伯,孔子弟子乐欬;战国时燕将、昌国君乐毅;东汉尚书仆射乐恢;三国魏右将军乐进,骑都尉乐详;南朝粱国江夏太守乐法才,广州剌史乐蔼,北朝北周东扬州刺史乐逊;隋朝京兆郡丞乐运;唐朝西台侍郎乐彦玮,检校工部尚书乐彦祯;北宋三馆编修乐史,西京作坊史乐士宣,淳化进士、右谏议大夫乐黄目;明朝兵部尚书乐韶凤,弘治进士乐頀;当今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乐森璕。
乐 | 历代名家单字字帖
于 | 来源与演变
《说文》:“于,於也,象气之舒于。”又说:“乌,孝鸟也,象形。”这就是说:以能反哺的孝鸟,俗称老鸦或老鸹,在喂小鸟时发出的声,称为“乌”。甲骨文中的“乌”字形像一只鸟首,体黑不显眼。孔子解释“乌”是张口呼气的声音。因为它有助于呼气,有如人发语词呜呼,所以借为叹词。而“於”为“乌”的古文,古时呼与吁、乎与于,形同义也同,与於一样,都为助字或语气词。于是,古文中乌、乎、於、于相通。
据此,古代于氏族就是於氏族,以乌鸟为原始图腾,为东夷族鸟夷的一分支。于氏族因为发明一种陶器饭盂又称盂氏族,居住的地方称为于地,因筑起了城墙而称为邘,最终发展建立了国家,并出现了姓氏。
构成当代汉族于姓主要有两大支:子姓和姬姓。
第一支系出子姓。商朝时,盂器皿是当时生活中必需品,河南睢县一带生活着一支擅长制作盂器皿的部落,称为盂部落,也称为于方,即在甲骨文的、辞中所屡见的盂方。到了商朝后期,盂方为商所灭,商王武丁之子封为于侯,后迁移到今河南沁县西北。《皇王大纪》记载,商末“西伯勘黎,邘侯来援,南宫适虏邘和黎二君,迁邘侯于翟,免黎侯归国自省”。于侯也称邘侯。周初国灭,子孙以国为氏,于侯子孙分别北迁于河南濮阳东南和山西盂县。这是史书上最早记录的于姓人群,于氏至少也有3300多年的历史了。
第二支系出姬姓。周成王封二弟邗叔于旧于地,即今河南睢县,后又迁到河南沁县西北。侯爵,史称姬姓于国。姬姓于国,国小势弱,在周平王东迁洛阳后,于国被郑国所灭。子孙遂以于为姓。当代于姓多自称为周武王的后裔。姬姓于氏至少也有3000年的历史。
第三支出自外族的改姓。于姓的子孙,几千年中一直活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战国后期,于姓已经迁移到山东,在山东郯城的一支后裔随鲜卑族拓跋邻部迁徙到代地,即今山西北部和河北西北一带,改姓万纽于氏,在北魏时复随鲜卑人南迁,进入河南,北魏孝文帝时又改为于姓。组成于姓第三支的成分为西方和北方的少数民族,包括汉朝匈奴入的于氏、北魏西域于阗国人的于氏、清朝满洲八旗姓尼玛哈氏部落。这些外族与汉族长期混居后也逐渐同化成汉族。在明朝以后,于姓在东方得到稳定的发展,尤其在山东和东北繁衍最盛,最终形成了今天典型的北方姓氏。
于 | 宗族先贤
有3000多年历史的于姓,崭露头角的名人是始于汉朝丞相西平侯于定国,以善于决狱而名闻天下。历代于姓重要人物还有:东汉方士于吉;三国时魏国名将于禁;唐朝时任宰相的于姓就有三:太宗时于志宁,德宗时于頔,懿宗时于琮;明朝民族英雄、社稷之臣于谦,文学家于慎行;清朝“清官第一”的两江总督于成龙,大臣于敏中;民国国民党元老、书法家于右任,山东省政府主席于学忠;当代文字学家于省吾,台湾辅仁大学校长于斌。
于 | 历代名家单字字帖
时 | 来源与演变
时即季节、季度,一年有四时:四时即四季,引以为时间。甲骨文和金文中的时字,上部是“之”,下部是“日”;“之”字表示人们由一处往另一处前行时的足趾,而下面的“日”字昭示太阳在天空上运行。后来,字形变成左右结构,右边增加了“寸’’字,表示手拿圭表测量日影,以测定时间。所以,古代时人或是执行测量日影、记录时间的氏族,以时为氏族的图腾和族徽,最终出现时姓。
时姓的起源有三支:子姓、赢姓和芈姓。
第一支系自子姓。商汤支庶之后有时氏。春秋时,宋大夫封于时邑,为古部国地,故地在今河南荥阳东,子孙以邑为氏。子姓时氏的历史大约有2700年。
第二支系自赢姓。古有时国,灭于楚,子孙以国为氏。古时国,为东夷后裔,应近时水。时水,又名如水、形水。上游即今山东淄博东南乌河,下游自今山东临淄区西北分两支:一支西流至今桓台西北注人古济水,称为乾时。一支北流折东循今小清河合淄河人海。隋开皇年间在今淄博东北临淄区西北设置时水县。
第三支出自芈姓。春秋时,楚共王申邑大夫申叔时之后,以字为氏。芈姓时氏的历史大约有2500年。
时姓一直比较单纯,外族加入时姓群体中的事件仅发生两起,规模均不大:一在唐朝,时西北鲜卑吐谷浑部有时姓;二在清初,满洲八旗姓纷纷改姓中,满洲人中也有选择时姓,其后几乎被同化为汉族了。
时 | 宗族先贤
时姓主要的历史人物有:东汉寿春令时苗;唐朝武宁军节度使、锯鹿郡王时溥;北宋吏部尚书时彦,宝祜进士、学者时少章,画家时光;北宋金国郑国公时立爱;明朝洪武进士时执亮,弘治进士、广东副使时中,名陶工时大彬;明末清初学者时炳。
时 | 历代名家单字字帖
傅 | 来源与演变
傅,相也。傅的本义是辅佐、辅助,引申为教育、教导和师傅。在古代,师傅是特指帝王之相,或者是帝王或王子的老师。据说,古有扶桑氏发明大山纪历,以山头作为日出人月升落的对照坐标,将远处日出之处的树木,称为“樽桑”,神木也,日落之处的山,称为“落棠”,神山也。这是古代有地位的职业,专执此职的氏族以樽桑神木为其原始图腾,原始的傅字为氏族的族徽,其氏族首领总是由足智多谋的人来担任,很容易成为古代帝王的得力助手。
傅姓起源主要有两大支系:妫姓和狸姓。
第一支出自妫姓。舜的部落居于山西永济蒲州镇南的妫水旁,舜氏族以河水之名姓妫。舜的后裔被封在傅,古傅国在山西平陆东,进入夏朝以后.其地被夏王封给了尧的后裔,古傅国远封傅阳,今山东枣庄南,其后以国为氏。妫姓傅氏的后裔没有留下更多的信息,后来湮没于狸姓傅氏之中,但妫姓傅氏是中国最早的傅姓,其历史至少有4000年以上。
第二支出自狸姓。帝尧之后应是祁姓。帝尧子丹朱封在丹水流域,在今河南淅水地区,古号丹朱。舜继承尧的帝位,封丹朱为房邑侯,故称房侯,古城在今湖北房县,别为狸姓。进入夏朝后,夏王封尧的后裔、丹朱之裔狸大由于傅,即古傅国之地,今山西平陆东,子孙遂以邑为氏有傅氏。傅人历舜、夏、商千年,虽为族姓已久,但少有显者。到商朝后期、商王武丁时期,傅姓中出了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傅说(yue音),武丁任其为相,国家得以大治,武丁也被后人誉为商朝的“中兴明主”。从此以后,傅姓在山西南部和河南北部地区繁衍开来,最终发展为当代中国百家大姓之一。狸姓傅氏的历史至少也有3500年。这支是组成当今博姓大家庭的主要血脉。
第三支系外族和其他姓氏的改姓。汉晋南北朝时,北方战火纷飞,政权频繁替换,外族大批入关,民众四处避难,中原百姓中融入了大量外族的血液,傅姓中也同样流入外族人的基因。最主要的事件有:东汉牂牁傅氏是夜郎族中的大姓,巴郡太守傅宝,也是夜郎族人,东汉时蜀郡西羌族中也有傅氏,到了南北朝后这些夜郎族人都成为蜀中汉人,今西南地区多傅姓与此有关。之后外族加入汉族傅姓的事件几乎没有再发生,直到清朝满洲八旗的傅佳氏族集体改姓傅,再一次演绎了外族遗传基因的流入事件。
先秦时期,傅姓悄悄地活动于河南北部和山西南部一带狭小的地区。到了秦汉之际,傅宽跟从汉高祖刘邦打天下,以功封阳陵侯,历任齐相和汉丞相,傅姓的足迹已经踏上了山东,加上蜀中夜郎族傅姓和西羌傅姓的汉化,傅姓在汉朝已是甘肃、宁夏、四川的大姓,很快向西南的贵州、云南、广西等地迁移。至西晋时,傅姓已经北上河北,南下江苏,渡长江进人浙江等地。唐朝末期傅姓随中原南下移民潮进入福建。明朝时傅姓已分布于江南各地了,清初傅姓进入了台湾地区。
傅 | 宗族先贤
历史上傅姓的重要人物有:春秋郑国大夫傅瑕;西汉大司马傅喜;东汉文学家傅毅;三国魏哲学家傅嘏;西晋哲学家兼文学家傅玄,御史中丞傅咸;唐朝学者傅奕,武则天时宰相博游艺;北宋律博士傅霖;明朝名将傅友德;明清之际思想家、书法家傅山;清朝工部尚书傅维鳞,武英殿大学士傅以渐,湖南按察使兼署布政使傅鼐;民国藏书家兼校勘家傅增湘;当代中华医学会会长傅连障,中华人民共和国上将傅钟、傅秋涛,政协副主席傅作义,化学家傅鹰,历史学家傅衣凌,画家兼美术教育家傅抱石,语言学家傅懋勣,纺织技术专家傅道伸,文学翻译家傅雷,中国道教学院院长傅元天。
傅 | 历代名家单字字帖
百家姓书法 皮 卞 齐 康
皮 | 来源与演变
皮姓出自春秋时期周卿士樊仲皮,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风俗通义》及《元和姓纂》记载,西周初期,鲁献公姬具的次子仲山甫,曾辅佐周宣王姬静(姬靖)中兴周王朝,因功受封于阳樊(樊邑,今河南济源)。根据史籍《元和姓纂》的记载,“皮氏为周卿士樊仲皮之后。”而樊仲皮,就是建立樊国的那位仲山甫的后裔,曾承袭祖职,担任过周王室的卿士。樊仲皮,名姬樊,字仲皮,由于在当时樊氏家族中排行老二,不能成为樊国的继承人,因此他被分封在今山西省的河津县一带,后人就以他名字的末字来号称其地为“皮氏邑”。到了秦朝时期,秦始皇干脆就将该行政地域定名为皮氏县。在樊仲皮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封邑名称、或先祖之字为姓氏者,称皮氏,为该支皮氏一族的最初之源。该支皮氏后来在天水郡(今甘肃天水、榆中一带)发展为望族,并融合了许多北方游牧民族,是为运城皮氏,又称天水皮氏、榆中皮氏、陇西皮氏等。
皮氏族人大多尊奉樊仲皮为得姓始祖。
源于姬姓,出自战国时期郑国大夫子皮,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姓谱》记载:“出郑大夫子皮。望出下邳。”春秋时期,郑国的贵族大夫中有个人叫子皮,为执政上卿子展的儿子,接替父亲为执政上卿,是郑国历史上著名的贤臣、相国。
在子皮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之字为姓氏者,称皮氏,世代相传至今。该支皮氏后来在下邳郡(今江苏邳县下邳故城)一带发展为望族,因此又称下邳皮氏。
皮 | 宗族先贤
皮豹子(?-464),北朝北魏将领。
皮喜(?-483),豹子第八子。本名欢喜。史籍避讳改。文成时,以名臣子为侍御中散。孝文帝初,为平西将军,仇池镇将。经略陇西、汉中,数有战功。转散骑常侍、安南将军、豫州刺史。在州饮酒废事,被杖罚。卒。谥恭公。
皮景和 (521-575),北朝北齐将领。
皮罗阁 (698-748),唐时南诏君主。
皮日休 (约834-约883),唐代文学家。
皮锡瑞 (1850-1908),清经学家。
北朝北齐大臣皮信;唐代名人皮文通;五代诗人皮光业;南宋大臣皮龙荣;军事家皮定钧。
皮 | 历代名家单字字帖
卞 | 来源与演变
卞,本义是法,法度也。卞即弁。古代的帽子,有皮弁和爵弁之分,皮弁称武冠,爵弁称文冠。古代吉礼用冕,常礼用弁。古代男子年满二十加冠称弁,以示成年。《礼记》记载:春秋时国君(公)的庶子年满二十时,当行冠礼,表示成年,即以他的字为氏,独立分家。卞人应'是制造弁和执法行冠礼的氏族,对弁有着原始图腾的迷信崇拜,因以命族名和族徽,氏族居住之地称弁,进而变形为卞,最终建立了卞邑,出现了卞姓。
汉族卞姓源出有三支:黄帝和姬姓。
第一支出自黄帝。相传黄帝之子龙苗,龙苗生吾融,吾融之子明,封于卞,故地在今山东泅水东之卞桥镇,称卞明,其后有国,国灭,以国为氏。商汤时大臣卞随为其后裔。这支卞氏的历史至少有35OO年,但是商朝后此族去向不明。
第二支系自姬姓。周文王第六子曹叔振择之庶子封于卞,故地在今山东泗水东之卞桥镇,称卞伯,遂建族,子孙以邑为氏。姬姓卞氏的历史大约有3000年。
第三支出自姬姓。卞为鲁邑,鲁勇士卞子,即鲁庄子,又称鲁仲孙速、孟庄子为卞邑大夫,其后以为氏。
卞姓自立姓以来,一脉相传,从没有发生过外族血液的大规模融人事件。直到清朝初期,满洲人的姓氏开始汉化,才出现了满洲人中使用卞姓的现象,其中满洲八旗姓边佳氏集体改为卞姓。随着时间的推移,华北和东北地区的一些满洲人也被同化成为了汉人,卞姓汉人中始融入了满洲人的基因。
卞 | 宗族先贤
卞姓历代重要人物有:春秋时鲁国卞邑大夫卞庄子,献“和氏玉”者楚人卞和;晋朝益阳侯、湘州刺史卞敦,右丞卞粹,尚书令、领军将军卞壶;明朝弘治进士卞谌,正统进士、户部郎中卞荣,画家卞文瑜;清朝云贵总督卞三元,福建巡抚兼刑部侍郎卞永誉,嘉庆进士、光禄寺少卿卞斌。
卞 | 历代名家单字字帖
齐 | 来源与演变
甲骨文中,齐像吐穗后的禾麦上部排列整齐的形状。齐的本义是平整、整齐,引申出相等、同等、一致、齐备和齐全等词义。
齐,实际上史古代生长在山东地区的一种特别的麦禾,因其出穗整齐而得名。在夏商时期,在山东北部活跃着一支善于栽培高产的麦禾(齐)的有济氏族,亦称有齐氏,他们以齐为氏族的原始图腾,所活动地区称齐地,后来发展称为国家,出现了齐姓。
齐姓的起源主要有三支:风姓、姬姓和姜姓。
第一支源出风姓,为故地伏羲氏之后。伏羲氏也称太皋,其时代早于黄帝时代,为风姓。其后裔中有一支开始居于逢地,在今河南开封地区。到商朝时,由河南向东迁移到山东的临朐西的逢山,建立了逢国,为商朝的属国。逢国后裔中的一支沿河向下游迁移,到长有“齐”的地方,成为善于栽培“齐”的氏族,遂改称有齐氏。其所经过的河称齐河或济河,并建立了齐国,故地在今山东淄博市的临淄。到西周初,周成王征服东夷时灭了齐国,齐人遂以国为氏。风姓齐氏的历史至少有3200多年。但是,后来世系不清,这支风姓齐氏完全融合进姜姓齐氏中了。
第二支系出姬姓,为周文王的后代。周武王灭商后,封其九弟康叔于卫,古城在今河南淇县东北的朝歌,即商朝的都城。到春秋后期,卫惠公之庶兄卫昭伯之长子,因故失名,没获得封爵,去世后被谥为齐子,其孙齐恶遂以其谥为氏。姬姓齐氏得姓的历史也有2500多年。这支姬姓齐氏为齐姓的正宗,是当今齐姓群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第三支出自姜姓,为姜子牙的后代。太公望姜子牙,也称吕尚,是炎帝的后裔,在周文王灭商中立下了大功。到周成王征服东夷时灭了风姓齐国,把他封给姜子牙,是为姜姓齐国。到齐桓公时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公元前379年,已为战国后期,传位29代的姜姓齐国为大臣田氏所夺。齐国后裔有的遂以国名为氏,姜姓齐氏得姓的历史也有2300多年。
齐姓的外族血液大批流入主要发生在西汉末,王莽的新潮时期,甘肃武都地区的氏族大举进入西北,氐人中齐氏是大族。经历东晋,到十六国的前秦和后秦时,氏族的齐氏一直在朝中居要位。进人南北朝后氐族齐人很快融合进西北的汉族之中,当今的甘肃地区的齐姓与此氐族颇有渊源。
清朝初期,再一次发生了大批外族基因流入齐姓族中事件。清满洲八旗的喜塔喇氏和齐佳氏族全体改姓汉族齐姓,并与当地汉人混居,大部分同化成为东北地区的汉族。其中满洲八旗的齐佳氏族很可能其先民来自汉人。为冀鲁大地早期移民东北的齐姓族人,被满化后融人满洲旗籍。东北地区的齐姓已经成为当今齐姓的主要组成部分了。
齐 | 宗族先贤
齐姓历代重要人物有:春秋时卫国司隶大夫齐豹;两晋武都氏族首领齐万年;东晋武邑侯齐炎;唐朝宰相齐抗、齐映,名士齐季若;宋朝天圣进士、职方员外郎齐唐;元朝医学家齐德之;明朝兵部尚书齐泰;清朝参与纂修《大清一统志》、礼部右侍郎齐召南;当代戏曲理论家齐如山,书画家兼篆刻家齐白石,历史学家齐思和。
齐 | 历代名家单字字帖
康 | 来源与演变
康 ,安康、健康之义。甲骨文中的康字,中间部分是一个簸箕之类的工具,上面有一筛谷支架的符号,下面为四点,表示筛出的米糠。金文康字有小的变化。小篆变化大,将中间部分变成了两只上举的手,下面的四点变成了米字。楷书变成目前的康字。康的本义是米糠,后来文字的演化,出现糠字表示米糠;而康字引申为安乐、和静、广大、富裕、健康之义。商周帝王多用康作为字号,后人也多用于名字。
康人是善于种植粮食的群体,特别是在产粮丰富地区的群体。古康国在今河南禹州西北,其实此地为夏少康的封地,康人应是出于夏太康、夏少康氏族之后,以康为氏族原始的图腾、并命其族名,康人四处迁移留下了许多带康字的地名、邑名、河名,最后出现了姓氏。
康姓有两支,均出自姬姓。
第一支出自姬姓。周武王灭商后,封其同母弟封于康,称康叔,康国在今河南禹州西北的夏王少康的古城。周成王时转封于卫,史称卫康叔。卫国先建于商朝国都朝歌城郊,今河南淇县东北,后三移国都,先后向东迁曹、楚丘、帝丘,均在河南北部滑县与濮阳之间。居于古康国地的子孙以国为氏。又康叔之子王孙牟,谥号康伯,其子孙遂以康为氏。这支姬姓康氏至少有3100年的历史。
第二支源出姬姓。东周周顷王时封王季子于刘累古封地刘城,史称刘康公,其后有刘氏。王季子是周定王之弟,其后裔支系有以谥为氏。这支姬姓康氏的历史有2600年。
支出自外族的改姓。我国的康姓同其他姓氏一样,不断与其他民族交流,互有基因的流动。历史上外族改姓康在汉朝已经开始,西汉时西域的康居国人进入中国后姓康,唐朝时称康国。1000多年来西域的康姓,包括突厥族的康姓不断经河西走廊移民西北和四川地区,继而进入中原,最终融人汉族。这是康姓与外族融合的最主要的事件。
先秦时期,康姓主要活动在河南地区,两汉时期,西域康居国人的康姓先留居甘肃、青海的黄河以西地区,随后进入了陕、甘、宁和川西北,很快南下湖北,东南移民安徽与浙江。同时,河南的康氏向北挺进河北、山西,东迁山东、江苏。到唐宋时期,康姓基本上已分布于各地。清初进入了台湾。
康 | 宗族先贤
康姓历代重要人物有:三国东吴航海家康泰,高僧康僧会;南朝宋代秦、梁二州刺史康穆;唐朝河东节度使康承训,康国移民新疆的大首领康艳典,琵琶演奏家康昆仑;明朝文学家康海;清末维新派领袖康有为;当代国务院副总理康世恩。
康 | 历代名家单字字帖
百家姓书法 伍 余 元 卜
伍 | 来源与演变
伍姓的定义是交互错杂。三人相杂谓之参,五人相杂谓之伍。在甲骨文的五字中,X像交错形,二是会意指在两物之间,五的本义是交错。那么,伍字是指人间的交错,引申为队伍、古代军队的最小编制。取早的伍氏族出自军队,以伍为其氏族的族徽和氏族的名称。
伍姓的起源主要有两支:古伍姓和芈姓。
第一支出自黄帝之臣伍胥。伍胥是黄帝的谋臣,曾与邓伯温一起制定克敌攻城之策,其后代没有记录。
第二支源出芈姓。春秋时,楚庄王时有臣伍参,曾参与楚庄王与晋国的争霸,协助大将孙叔敖击败晋军,以贤智和军功升为大夫,湖北的南漳或为伍参的初封之地。其子举食邑于椒,谓之椒举。有二子日椒鸣、伍奢。椒鸣得父的封邑,伍奢以连尹为太子建太傅。伍氏为伍参之后,芈姓伍氏的历史大约有2600年。
伍姓的血液比较纯一,历史上很少有其他民族的血液流人。直到明朝时,西北的回族中出现了伍姓,此伍姓出自回回人经名“吾斯玛乃”首字译音,并由甘肃向东南迁移,明末清初定居于南京。北方的另一民族蒙古族中的一些姓如:台本氏、合宾哈拉哈氏、科尔乔得氏、他班昂氏、斡托儿氏,都在清朝时取汉姓伍,成为北方地区伍姓的组成部分。而南方少数民族中的伍姓,主要在唐宋时期由汉族的伍姓融入鄂、湘、黔地区土著,成为目前苗族、土家族中伍姓的丰耍成分。
先秦时期,伍姓活动主要在湖北一带。秦汉时期,伍姓越过长江进入中原地区,同时向南讲入湖南,形成著名的武陵伍氏。进入唐、宋,伍姓向南和向西部继续发展,很快进人川黔地区,同时向东南是主要的迁移,福建、浙江已经成为伍姓的重要聚集地。明、清时期,南方各地.都有了伍姓的足迹,尤以江西安福多伍姓。
伍 | 宗族先贤
伍姓历代重要人物有:春秋时楚国大夫伍奢,楚国棠邑大夫伍尚,吴国大夫伍子胥;东汉城门校尉伍琼;明朝兵部尚书伍文定;明、清之际伊斯兰教学者伍遵契;民国外交部长伍廷芳;当代公共卫生学家、医学史家伍连德,动物学家伍献文,美术家、学者伍蠡甫,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联合国大使、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伍修权。
伍 | 历代名家单字字帖
余 | 来源与演变
余,与舍字同义。在甲骨文和金文中,余字像树木支撑的房屋形。上部为屋顶,下面为梁架和支柱,整个字形像一侧面的房屋架构图。余的本义是房舍。后来演化为第一人称“我”和富余之“余”,这均为房舍的引申之义,余的本义早已消失了。早期的余人是一群善于用树木搭建房舍的人,他们以房屋为氏族原始图腾,以树木支撑的房屋形表示氏族的族徽和名称。余人居住的地方带余字,建立的城堡称为余邑,最后发展为带余的国和姓。
余姓主要由两大来源组成:姒姓和隗姓。
第一支源自姒姓。帝尧之时,尧命颛顼帝的后裔鲧治理洪水,鲧采用堵塞之法,九年治水不成功。舜继承尧的帝位后,启用鲧之子禹来治水,禹改用疏导之术,历经13年平息了水患,封于阳翟,即今河南禹州。公元前2070年禹继承舜的帝位,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世袭封建王朝夏朝,国号夏后氏,姒姓。夏朝传十四世,十七王,曾先后建都于阳城,即今河南登封东,斟鄩,即今河南登封西北,安邑、山西夏县东北等地。至夏王桀时,于公元前1600年为上堂所灭,汤放桀于南巢,今安徽巢湖市北,子孙以禹时国号夏后氏为姓。夏禹之后分封之国有繇余,也作由余,其后有余氏。
春秋时,晋人由余因避乱出逃到西戎为官,秦穆公闻其贤德大度,礼聘为相,由余为秦出谋划策,为“广地益国”、“西霸戎夷”立有大功,其后裔遂以其名为氏,有由余、由、余三姓。夏禹之后的由余国可能一直存在到商朝末,国处山西南部,其地被赤狄的留吁氏族所占领,以国名为名者逃亡西戎,后为秦穆公所用之由余,有可能为夏禹之后裔,或为赤狄留吁氏之族人,后者更有可能。
第二支出自隗姓。余,春秋时小国,出赤狄部,其后裔以国为氏。狄,亦作翟,春秋前分布于河西、太行山一带的古民族。春秋时,逐渐东徙,活动与齐、鲁、晋、卫、宋、刑等国之间,与诸国有频繁的接触,因分布在北方故称北狄,后分赤狄、自狄、长狄三部。赤狄分布在山西长治北,与晋人杂居,包括东山皋落氏、唐咎如、潞氏、甲氏、留吁、铎辰等部,春秋时其中一部分并于晋国。赤狄部余氏族,或即留吁氏族,留吁人所居之地为夏禹后裔由余国的旧地,留吁实为由余的近音异译而为。因此,中国的余姓起源于山西长治地区,其历史至少有3000年。
第三支来自外姓。我国余姓比其他姓氏更早地发生与周边民族的交流和融合,出自山西正统的余姓其实是华夏族与狄族的混合群体。南北朝时期,余姓中又发生了外族基因的流入,主要发生在南方。南北朝陈朝时期,江西新奉的溪族有余姓,溪族为当时南方武陵蛮的一分支,我国南方的许多姓氏与其有关。元朝时,进入中原的西域人中也有余姓,并在泸州形成了余姓大族,当今安徽合肥的一支余姓出自这支大族。
余姓立姓之后,一直活动在四川、陕西一带。秦汉以后,余氏族人东迁入居河南,后继续东迁于江淮地区,很快散布于安徽、江苏、浙江等地,在安徽新安形成著名的余姓大族。到了唐宋时期,余姓已遍布于长江流域地区,尤其在闽赣浙鄂地区发展迅猛,奠定了今天的余姓分布框架。
余 | 宗族先贤
历史上余姓的重要人物有:南朝宋大孝子余齐民;北宋尚书左丞余靖;南宋大臣余玠;元朝监察御史余阙;明朝通俗小说的编著者兼刊行者余象斗,天启进士、兵部尚书余煌;清朝文学家余怀,经学家余萧客;民国陆军总司令余汉谋,京剧艺术家余三胜,目录学家兼古典文献学家余嘉锡;当代物理学家余瑞璜,天体物理学家余青松,文学史家余冠英,戏剧教育家余上沅。
余 | 历代名家单字字帖
360docimg_501_
360docimg_502_
360docimg_503_
360docimg_504_
360docimg_505_
360docimg_506_
360docimg_507_
360docimg_508_
360docimg_509_
360docimg_510_
360docimg_511_
360docimg_512_
360docimg_513_
360docimg_514_
360docimg_515_
360docimg_516_
360docimg_517_
360docimg_518_
360docimg_519_
360docimg_520_
360docimg_521_
360docimg_522_
360docimg_523_
360docimg_524_
360docimg_525_
360docimg_526_
360docimg_527_
360docimg_528_
360docimg_529_
360docimg_530_
360docimg_531_
360docimg_532_
360docimg_533_
360docimg_534_
元 | 来源与演变
360docimg_535_
1、出自殷商元铣之后,世代相传姓元。
元姓之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姓氏,最具体的证明,就是殷商名臣元铣。关于元铣,清代学者张澍在其所著的《姓氏五书》上曾有介绍说:“帝乙废弃立受辛,太史元铣据法力争,是商代即有元氏。”由此,元姓的具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以识之明而反对帝乙把帝位传给纣王(受辛其名)的殷朝太史元铣,自然是后世元氏最早的始祖。不过,他并不是元氏的唯一始祖,因为,到了周代的春秋战国时期,魏国和卫国又分别出现了两支元姓;南北朝之际,改姓为元的外族更至少有3支以上,使得元姓的来源多端,血缘方面也不甚单纯。
2、出自姬姓,为春秋时魏国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的后代毕万之后,以地名为氏。
据《风俗通》记载:“魏武侯公子元之邑,其后为元氏。”这一支元氏,出现于距今大约2200年以前,春秋时的魏国,是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的后代毕万所建,则这一支元氏,自然也是姬姓的黄帝子孙了。当时的元氏邑,据考证就是现在河北省的元氏县,换言之,该地即为此支元氏的最初发源之地。又据《韵会》:“左传有卫大夫元喧。”这一支元姓,也是周文王的后裔,其发源之地亦为河北、河南一带。
3、出自拓跋姓,为鲜卑族的后代,至北魏孝文帝时下诏改姓为元氏。
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将都城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于洛阳(今河南洛阳),之后大力推行汉化改革政策,于北魏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下诏改汉姓为元氏,促进了民族大融合。此后,鲜卑族拓拔氏皆改为元氏,后逐渐融合于汉族之中。
4、出自复姓纥骨氏、是云氏所改。
据《魏书官氏志》记载:“纥骨氏,是云氏,均改为元氏。”这两支外族的元氏,后来繁衍的人数较少,主要亦活动于我国北方。
5、出自玄姓,为北宋时为避开国皇帝太祖赵匡胤的父亲圣祖赵玄朗名讳,改姓元氏。
6、出自危姓,危仔倡(?-909)字上练,又字忠练,唐末五代时人,籍贯江西南城,南城东兴乡四十一都苏源村(今属黎川县荷源乡)人。唐末信州刺史。抚州刺史危全讽弟。909年危仔倡与危全讽一道攻打洪州时,被吴国将领周本击败,危仔倡投奔吴越王钱鏐。钱待仔倡为上宾,任命为淮南节度使。由于钱鏐认为“危”不吉利,便赐姓“元”。从此,仔倡子孙均仕吴越,留居杭州,并改姓元。
元 | 宗族先贤
360docimg_536_
元宏即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公元386年,拓跋珪在北方建立北魏政权(386-556年)日益强大,尽占长江以北地区,成南北朝对峙之势。传至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将皇族拓跋姓改成了元姓,自己也改名为元宏,其他庶族仍为拓跋氏。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4]
元子哲(718年-770年),字子晰,号东山,河南罗山县(今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人,北魏皇室苗裔,唐朝官员,天宝年间进士,崇仁知县。江西浯瀯元氏与乐安元氏始祖。北魏拓跋珪第十三世孙。
元淮(1130-?)名仲泉,讳淮,字国泉,号水镜。今江西抚州崇仁人。元代诗人。元初授武德将军,任福建邵武知府。唐朝崇仁知县元子哲第十五世孙。
元结,字次山。唐朝时河南(今洛阳市)人。天宝进士。他继承陈子昂反对六朝骄俪文风,致力于古文写作,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先驱者之一。著有《浪说》7篇、《漫记》7篇等。
元稹,字微之。唐朝时河南(今洛阳市)人。元和元年,对策举制科第一。任左拾遗。早期反对权贵宦官,但后转而依附宦官。元稹是白居易的好友,共同提倡新乐府,两人齐名,世称元白;诗称元和体。著有《元氏长庆集》100卷,今存60卷。所作传奇《会真记》,记张生与崔莺莺之事,为后来《西厢记》所本。终年52岁。
公元550年,高洋废掉了东魏的孝静帝,自己做了皇帝,建立了齐朝,历史上称为北齐。在原来的东魏政权中,元氏贵族势力庞大。高洋夺权后,为了巩固他的统治,就尽力削减和限制元氏贵族的势力,这样一来,与元氏贵族的矛盾就非常尖锐了。有一次,高洋要到晋阳巡行,担心元氏贵族趁机谋反,就对元氏贵族大加杀害。当时的定襄县令叫元景安,他为了逃避被杀的厄运,想改成高姓。他的堂兄元景皓听说后,怒斥元景安:“为了保全自己,竟抛弃祖宗,换成别人的姓,太可耻了!大丈夫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意思是说,大丈夫宁可为玉器而被打碎,怎么能求做完整的瓦片,苟且偷生?贪生怕死、一心保命保官的元景安竟把堂兄的话告诉了高洋。高洋对元氏贵族本来就怀有戒心,听到这事,更是火冒三丈,立刻下令杀了元景皓。后来常用“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比喻宁愿为正义而死,不愿苟且偷生。
元德昭本姓危,字明远,五代时江西省南城县东兴乡苏源村(今黎川县荷源乡苏源村)人。吴越王重其才,忌“危”字刀下有“厄”,改姓元,后由于战功卓著,拜为丞相。
元好问,字裕之(1190-1257),号遗山,金代秀容(今山西省忻县)人。系出元魏,七岁能诗,兴定三年进士,官至尚书省左司员外郎,金亡不仕。古文继承韩柳,结构严密。诗主风骨,反对浮艳。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编有中州集。著有遗山集﹑续夷坚志。金庸小说中的“问世间,情是何物”正是出自他的词《摸鱼儿》。
元 | 历代名家单字字帖
360docimg_537_
360docimg_538_
360docimg_539_
360docimg_540_
360docimg_541_
360docimg_542_
360docimg_543_
360docimg_544_
360docimg_545_
360docimg_546_
360docimg_547_
360docimg_548_
360docimg_549_
360docimg_550_
360docimg_551_
360docimg_552_
360docimg_553_
360docimg_554_
360docimg_555_
360docimg_556_
360docimg_557_
360docimg_558_
360docimg_559_
360docimg_560_
360docimg_561_
360docimg_562_
360docimg_563_
360docimg_564_
360docimg_565_
360docimg_566_
360docimg_567_
360docimg_568_
360docimg_569_
360docimg_570_
360docimg_571_
360docimg_572_
360docimg_573_
360docimg_574_
360docimg_575_
360docimg_576_
360docimg_577_
360docimg_578_
360docimg_579_
360docimg_580_
360docimg_581_
360docimg_582_
360docimg_583_
360docimg_584_
360docimg_585_
360docimg_586_
360docimg_587_
360docimg_588_
360docimg_589_
360docimg_590_
360docimg_591_
360docimg_592_
360docimg_593_
360docimg_594_
360docimg_595_
360docimg_596_
360docimg_597_
360docimg_598_
360docimg_599_
360docimg_600_
360docimg_601_
360docimg_602_
360docimg_603_
卜 | 来源与演变
360docimg_604_
卜,为殷周时一种用火灼龟甲使出裂纹,据这样形成的征兆纹路,占卜吉凶的行为。甲骨文中的卜字的竖画表示兆干,横画表示兆枝。殷商时期,商民族几乎事无巨细,都要通过占卜、来决定凶吉,都要反复在龟甲或牛肩胛骨上烧灼,观看由此产生的卜兆是凶还是吉。最后,由卜官把卜兆的缘由、预示的结果刻写在甲骨上,昭示给众人。卜人自然是专业此职人群的后代,对卜器,即龟甲上的卜兆有着无限的崇拜,产生了氏族的原始图腾,形成了卜氏族,最终出现卜姓。
卜姓出自职业。《风俗通》说:卜,氏於事者,巫、卜、陶、匠、是也。卜,占卜之官。商、周时官名有卜人氏,子孙以官为氏。商、周,以及春秋时晋国、秦国、鲁国、楚国,皆有卜官,其后人以官为氏。其中以周文王之子滕叔绣之后的卜氏最为著名,系自姬姓。
卜姓的血系一直比较复杂,血液的组成有姒姓、子姓、姬姓、赢姓、芈姓等。自进入魏晋时期,外族的血液融入也一直没有断过,北魏时孝文帝改匈奴姓须卜氏为卜氏。宋朝时南蛮族也有卜姓。清朝初期,清满洲八旗姓布尔察氏、布尼氏、布尔尼氏、卜佳氏等,集体改为卜氏。随后蒙古人姓博斯沁氏、布忽图惕氏,赫哲人卜拉氏,锡伯人卜占那氏、卜库索里氏,达翰尔族顿强氏等,也都采用了汉族卜姓。
卜 | 宗族先贤
360docimg_605_
历史上卜姓的重要人物有:春秋孔子弟子卜商;西汉御史大夫、关内侯卜式;南朝宋广威将军卜天与;元朝饶州路总管卜天璋;明朝嘉靖进士、福建巡海副使卜大同;当代电影导演卜万苍。
卜 | 历代名家单字字帖
360docimg_606_
360docimg_607_
360docimg_608_
360docimg_609_
360docimg_610_
360docimg_611_
360docimg_612_
360docimg_613_
360docimg_614_
360docimg_615_
360docimg_616_
360docimg_617_
360docimg_618_
360docimg_619_
360docimg_620_
360docimg_621_
百家姓书法 顾 孟 平 黄
360docimg_622_
顾 | 来源与演变
360docimg_623_
雇、顾古代通用,顾在甲骨文中为雇。雇,亦称九雇,农桑候鸟,是鸠的一种,今称鹌鹑。雇,习惯四周环顾的一种鸟;页,是头。顾,是由雇和页组成的会意字。因此,顾的本义是环视,引申有回首、反省、左顾右盼、照顾、探视、顾惜等含义。
雇氏族,是古代一支擅长养雇,以驱雀来保护桑蚕的部落。雇是氏族的原始图腾,雇人崇拜雇的机智灵活和敬业精神,以雇的头作为氏族的族徽和名称。雇人也称顾人,他们居住的地方称为雇或者顾,建立城堡后称为雇邑或者顾邑,最终发展为国和姓。
顾姓的起源主要有两大支:己姓和姒姓。
第一支出于己姓。源头可以追溯到黄帝之裔高阳氏颛顼帝。据说颛项之子称的氏族居今河南东南的汝河地区。称之子老童,老童之二子黎、吴回在高辛氏时代先后任祝融氏。祝融氏古代掌管火种的首领之称谓,代表着在氏族中的极高地位和权力。祝融氏黎有罪被诛,吴回继任祝融氏。吴回之子陆终,陆终有六子,后分别发展为六个大部落。陆终的长子樊,居于昆吾(今山西运城东北的安邑镇),后发展为强大的昆吾部落,史称昆吾氏。
昆吾氏后裔有雇氏族,是一支擅长养鹌鹑以驱雀来保护桑蚕的部落,并把鹌鹑作为氏族鞫腾,后来雇发展为国号。雇、顾古代通用。顾国是夏商时的侯国,一度是商国的东方强融,古址在今河南范县东。夏末,成汤灭夏前先灭了顾国,国人四散,俱以国为氏。商朝末,顾人的一支随泰伯、虞仲南下进入江苏无锡东的顾山,顾山可能因顾人的迁居而得名。从此,顾国的后裔世代活跃在苏南地区,后来形成了三国至唐朝江东朱、张、顾、陆四大姓之一,也是今天顾姓的聚集中心。已姓顾氏的历史至少有3700年。
第二支源于姒姓。大禹之后,越王勾践的裔孙闽君摇,因佐诸侯灭秦有功,于汉惠帝三年(公元前192年)被封为东海王,都东瓯,在今浙江永嘉西南。后来,闽王摇封其子为顾余侯,顾余侯定居会稽,其支庶子孙遂以封号的第一字为姓。这支姒姓顾也有2100年的历史。
第三支来自外族的改姓。顾姓一直比较单纯,加入顾姓的群体中的外族主要发生在元朝以后,元朝时贵州贵阳定番州顾姓土司归顺,清朝满洲八旗姓伊尔根觉罗氏中有一支改姓顾,这些少数民族与汉人长期混居,逐步同化而成为当地的顾姓汉族。
先秦时期,顾姓活动主要地区在江浙。唐宋时期,顾姓的分布地区已经有安徽、湖北、河南、福建等。明朝时期,顾姓的播迁范围已扩大到全国。三千多年以来,顾姓一直以江浙为繁衍和活动的中心,成为江浙地区的重要姓氏之一。
顾 | 宗族先贤
360docimg_624_
史河泱泱,顾姓流长,3000多年来,一直繁衍于我国人杰地灵的江浙地区,为江东四大名姓之一,其名人一直不绝于史书。主要的历史人物有:西汉大孝子顾翱;三国东吴丞相顾雍;西晋江南士族领袖顾荣;东晋画家顾恺之;南朝梁陈之际训诂学家顾野王;害朝诗人顾况,武则天时宰相顾琮;五代南唐画家顾闳中;元朝画家顾安,文学家顾瑛;明朝大臣顾鼎臣;明、清之际思想家、学者顾炎武,历史地理学家顾祖禹;明朝词人顾贞观,学者顾栋高,校勘学家顾广圻;民国将领顾祝同,外交家顾维钧;当代历史学家顾颉刚,气象学兼大气物理学家顾震潮,地球物理学家顾功叙,化学家顾顾翼东,图书馆学家顾延龙,剧作家顾仲彝。
顾 | 历代名家单字字帖
360docimg_625_
360docimg_626_
360docimg_627_
360docimg_628_
360docimg_629_
360docimg_630_
360docimg_631_
360docimg_632_
360docimg_633_
360docimg_634_
360docimg_635_
360docimg_636_
360docimg_637_
360docimg_638_
360docimg_639_
360docimg_640_
360docimg_641_
360docimg_642_
360docimg_643_
360docimg_644_
360docimg_645_
360docimg_646_
360docimg_647_
360docimg_648_
360docimg_649_
360docimg_650_
360docimg_651_
360docimg_652_
360docimg_653_
360docimg_654_
360docimg_655_
360docimg_656_
360docimg_657_
360docimg_658_
360docimg_659_
360docimg_660_
360docimg_661_
360docimg_662_
360docimg_663_
360docimg_664_
360docimg_665_
360docimg_666_
360docimg_667_
360docimg_668_
360docimg_669_
360docimg_670_
360docimg_671_
360docimg_672_
360docimg_673_
360docimg_674_
360docimg_675_
360docimg_676_
360docimg_677_
360docimg_678_
360docimg_679_
360docimg_680_
360docimg_681_
360docimg_682_
360docimg_683_
360docimg_684_
360docimg_685_
孟 | 来源与演变
360docimg_686_
孟,长也。孟的本义当指兄弟或姊妹中排行最大者,亦称伯。姓氏中的孟姓也出自分支中排行最大的一支。
孟,古文同保。保,古文也同孚。负子于背谓之保,孵化谓之孚,两字合一引申出有保护和养育之意,养育之恩为天地之间的第一恩德。这应是孟的名义,也是取孟为其族姓的最高意义,为崇拜思想境界上的一种原始图腾。
构成当代汉族孟姓主要有两大支:古孟氏族和姬姓。
第一支出自古孟氏族。相传颛顼帝高阳氏时已有孟姓,颛顼之臣孟翼。随后的虞舜之臣孟夸,夏王启之臣孟涂,周穆王之臣孟念等,但不知出自何氏族。或者孟翼就是孟姓之始祖?总而言之,古孟氏族在4000多年前早已存在。
第二支源自姬姓。商末周文王占领河南鲁山的古鲁国,封与其子周公旦之长子伯禽,是为鲁国。周武王灭商后,委派鲁伯禽东征商的盟国徐、奄17国,讨平后,命伯禽长驻奄地,即今山东曲阜,鲁国由河南鲁山移封山东,成为春秋时东方强大的诸侯国。传至鲁桓公,已进入春秋中期,鲁桓公的庶长子庆父,原为仲孙氏,后改为孟孙氏,其后裔有孟氏。又,商末周文王封其子康叔于康,今河南禹州,原夏王少康古城。周武王灭商后,移封康叔于卫,卫即商都朝歌城,在今河南淇县东北,史称卫康叔。传至卫襄公,已进入春秋后期,卫国已经三移其都,都城在帝丘,在今河南濮阳西南。卫襄公之长子公子絷,字公孟,孙子名彄,以王父之字为氏。姬姓孟氏的历史也有2700多年。
第三支出自外族的改姓,我国的孟姓同其他姓氏一样,不断与其他民族交流,互有基因的流动。外族加入孟姓群体的事件主要有:北宋金国女真族抹撚氏族改为汉姓孟;清朝满洲人的孟姓,原为汉人,后入旗满化;满洲八旗墨尔哲勒氏、墨尔迪勒氏、盟佳氏、穆颜氏、墨克勒氏等氏族后来也均改姓孟,这些外族孟姓后来多数被同化为汉族,一部分成为今天东北地区的满、达斡尔、鄂伦春等民族。因此,东北地区多孟姓与满洲八旗的改姓有密切的关系。
先秦时期,孟姓最初活动于河南、山东、河北交汇地区。两汉至唐朝,孟姓在华北、中原、西北、江浙、川鄂地区已有分布,但主要的活动地仍在冀鲁大地。唐朝以后,由于北方外族入主中原,政权频繁更迭,发生了几次大规模的南下移民运动,孟姓在长江以南地区也得到迅速的扩散。
孟 | 宗族先贤
360docimg_687_
最有名望的是世称“亚圣”的孟子,即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兼教育家孟轲。历史上孟姓的重要人物还有:战国墨家巨子孟胜,勇士孟贲;西汉学者孟喜;东汉“举案齐眉”的孟光;三国吴孝子孟宗,蜀汉名将孟获;隋朝农民军领袖孟海公、孟让;唐朝诗人孟浩然、孟云卿、孟郊,水利家孟简;五代后蜀国君孟知祥;南宋名将孟珙;明清之际戏曲作家孟称舜;民国历史学家孟森;当代全国劳动模范孟泰,电子学兼物理学家孟昭英,教育家孟宪承,地质学家兼矿床学家孟宪民,汽车设计专家孟少农。
孟 | 历代名家单字字帖
360docimg_688_
360docimg_689_
360docimg_690_
360docimg_691_
360docimg_692_
360docimg_693_
360docimg_694_
360docimg_695_
360docimg_696_
360docimg_697_
360docimg_698_
360docimg_699_
360docimg_700_
360docimg_701_
360docimg_702_
360docimg_703_
360docimg_704_
360docimg_705_
360docimg_706_
360docimg_707_
360docimg_708_
360docimg_709_
360docimg_710_
360docimg_711_
360docimg_712_
360docimg_713_
360docimg_714_
360docimg_715_
360docimg_716_
360docimg_717_
360docimg_718_
360docimg_719_
360docimg_720_
360docimg_721_
360docimg_722_
360docimg_723_
360docimg_724_
360docimg_725_
360docimg_726_
360docimg_727_
360docimg_728_
360docimg_729_
360docimg_730_
360docimg_731_
360docimg_732_
360docimg_733_
360docimg_734_
360docimg_735_
360docimg_736_
360docimg_737_
360docimg_738_
360docimg_739_
360docimg_740_
360docimg_741_
平 | 来源与演变
360docimg_742_
1、源于姬姓,出自战国时期韩国君韩哀侯之子诺的封地平邑,属于封邑名称为氏。战国时期,韩国君主韩哀侯,将少子魏诺(魏姥)封于平邑(今山西临汾),他的后裔子孙就以先祖封地为姓氏,世代相传为平氏。到了秦王赢政十五年(公元前230年),韩国被秦国所灭,韩哀侯的后代中,又有一支族人由平邑迁往下邑(今安徽砀山),之后以原邑名为姓氏,称平氏。
2、源于姜姓,出自春秋时期齐国宰相晏婴的后代,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晏婴,字平仲,山东高密人,是周简王姬夷执政的春秋中期非常著名的齐国宰相。晏婴的父亲叫晏弱,晏弱的祖上是晏安,晏安是远古氏族部落领袖陆仲的后代,而陆终是黄帝的嫡传子孙。春秋中期,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是齐景公姜杵臼手下的三个大勇士,自恃功高,有时令齐景公姜杵臼也头疼。于是晏婴用计杀掉了这三个桀骜不逊的勇士,史称“二桃杀三士”。晏婴历任齐灵公姜环、齐庄公姜购、齐景公三朝,是春秋中、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太史公司马迁将其比为管仲,推崇备至,用“不辱使命,雄辩四方”八个字来形容他的外交活动能力。
在晏婴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世代相传为平氏。
3、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官吏平贾人,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平贾人,亦简称贾人,为西周时期周公旦所设置的官吏名称,专职负责监督并管理商贾市场的平易物价之职,类如当今的国家物价管理局局长,隶属于地官府司管辖。在典籍《周礼·地官·质剂注》中记载:“市中平贾人,今时月平是也。”在《周礼·地官·质人注》中也记载:“平贾人,质平也。主平定物贾。”
在平贾人、贾人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平贾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平氏、贾氏,世代相传至今。
4、源于子姓,出自商王朝末期商王武丁之子苑侯,属于复姓省文简化为氏。在史籍《何氏姓苑》中记载:“有平陵、平宁二氏。”在史籍《姓谱》中也记载:“平陵氏,<史记>曰平陵老之后。”商王朝末期,商王武丁在公元前1168年封其一个儿子文至苑(今河南新郑),为苑侯,其后代子孙以先祖爵名为氏,称苑氏。苑氏一族的早期分布范围,可以从商朝武丁王及以后的商王朝统治范围来确定。武丁时期商王朝强盛,不断对外用兵,商的疆域日益扩大。据资料记载,其疆界西至陕西城固、山西万楼永和地区,北至邯(今河北涞易),南至湖北黄坡、江西清江,东至山东曲阜、泰安附近。因此,苑氏族人居住分布很广,主要在今河南、安徽、山东、河北、山西、陕西、湖北、江西等省境内。在商以后三千多年的历史变迁中,苑氏的后代又以封官、分家封地、居住迁移等分衍出其他姓氏。据史籍《古今姓氏书辨证·党固传》中的记载,有许多姓氏皆出自苑氏,其中的复姓就有平陵氏、平宁氏,皆为以封邑名称为姓氏。古平陵,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旧城秦都区平陵乡一带,苑氏的一支后代以封邑名称为姓氏,称平陵氏。而古平宁,位于今陕西省宝鸡市旧城近郊,苑氏的一支后代以封邑名称为姓氏,称平宁氏。
平陵氏、平宁氏的后代族人,多省文简化为单姓平氏。
5、源于官位,出自秦、汉朝之际官吏平尚书,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平尚书,是从秦朝开始,由秦始皇指名设置的一种供职在帝王身旁的顾问散职官,职当尚书,却无尚书之权。平尚书有左、右二人,为当世博学之士,左称“平尚书”,右称“奏事尚书”,统称平尚书,官秩一千二百石。在后世的西汉王朝中期,汉武帝刘彻将平尚书改为“平尚书事”,到了汉昭帝刘弗陵执政时期,又改称为“给事中郎”,相当于今天的顾问委员会正、副主任之类。
在平尚书、奏事尚书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平尚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平氏。
6、源于官位,出自汉朝时期官吏平准令,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平准令,氏西汉时期汉武帝刘彻所设置的官位,隶属于大司农管辖,属下有平准丞、平准中士等,专职负责管理、调节国家的市场物价。在史籍《史记·平准书注·索隐》中记载:“大司农属官有平准令丞者,以钧天下郡国输敛,贵则粜之,贱则贵之。平赋以相准,输赋于京都,故命曰平准。”平准令的官秩原为六百石,南北朝时期为正八品,隋朝时期为正六品,唐朝时期为从七品。
在平准令、平准丞、平准中士等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平准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平氏。
7、源于官位,出自汉朝时期官吏廷尉平,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廷尉平,亦称庭尉平、左右平,为西汉时期汉武帝刘彻设置的官位,为廷尉三官之一,即廷尉正、廷尉平、廷尉监。廷尉平为廷刑官,与廷尉正、廷尉监一起长官断决疑狱。廷尉平实际上是专门评议罪案量刑程度的官吏,廷尉三官皆隶属于大理寺。在史籍《史记·张释之传》中记载:“廷尉。天下之平也。”在史籍《前汉·百官表》中也记载:“宣帝地节三年,置廷尉左右平,秩六百石。”
在廷尉平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平氏。
8、源于官位,出自唐朝时期官吏平章事,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平章事,是唐朝初期由唐太宗李世民设置的一种高爵位官称,起源于唐朝开国大将李靖。唐朝贞观八年(公元634年),著名的大将军、仆射李靖因病辞位,只是每隔三、两日至中书门下坐一坐,审阅平国之奏章。唐太宗为其特设“平章事”之官爵。在史籍《新唐书·百官志》中记载:“贞观八年,仆射李靖以疾辞位,诏疾小疗。三两日一至中书门下平章事。”唐朝中期以后,凡具备行使宰相之职能者,皆在其本官之名以外加“平章事”官衔,方能实际行使宰相之职权。到了宋朝时期,特设“平章军国重事”之官名,专以年高望重的大臣承担,地位在宰相之上。后西夏、辽国、金国、蒙古汗国、元朝皆仿设其职,在中央政府评职为“平章政事”者,皆为地方行省政府中的最高长官。
在平章事、平章政事、平章等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平章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平氏、章氏。
9、源于蒙古族,出自元太宗英文皇帝窝阔台长子元定宗简平皇帝贵由的后人,属于避祸改姓为氏。该支平氏,出自元朝太宗英文皇帝窝阔台的长子、元定宗简平皇帝贵由的后裔。窝阔台逝世后,其国内忧外乱,三年无君,后人深受迫害,只好东渡黄河移居到河北邯郸地区。后因战乱,再次西迁至今河南省焦作市的博爱县一带地区。明朝洪武年间,该支族人为了避免朝廷的迫害,统一改汉姓为平氏,世代相传至今。
该支蒙古族平氏,后因黄河流域频繁水患而被迫西迁至今山西省的临汾地区,后又转入陕西省兴平市小阜村一带定居至今。
10、源于满族,出自明朝时期黑龙江女真额勒赫氏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额勒赫氏,满语为Elhe Hala,汉义“平安、康泰”,世居绥分(今绥分河上游地区)、萨哈连乌拉霍通(今黑龙江瑷珲)、黑龙江沿岸等地。
清朝中叶以后,满族额勒赫氏多冠汉姓为平氏、康氏、安氏等。
11、源自回族,根据有关碑刻记载明建文年间,有蒙古族兄弟二人,老大布彦不花,老二布呼尔皈依伊斯兰教,跟随燕王朱棣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朱棣称帝后封二人为“千户”,赐姓平,分取名毅良、毅清,并在保定平嘉胡同建造府第,就是人们后来就俗称平家胡同。平家二兄弟不仅善于马上征战,而且精通跤术。
12、源出陕西平姓,本支为大元太宗英文皇帝窝阔台长子定宗简平皇帝贵由后人。帝崩,是国内忧外乱,三岁无君。后人深受迫害,东渡黄河移居河北省邯郸地区,后因战乱,西迁进河南博爱县。至大明洪武年间,族人不堪迫害汉姓为平。黄河发水,西迁至今山西省临汾市,后入陕西省定居。
平 | 宗族先贤
360docimg_743_
平 当
字子思。汉朝时平陵人。以明经为博士。对于夏禹治水的情况很有研究,因此成帝封他为骑都尉,负责开河筑堤,防治水患。哀帝即位以后,升他为丞相,赐爵关内侯。到了第二年,又要给他升官加薪,他因为生病,拒绝了。他说:“我的官位已经够高了,薪俸已经够了,给子孙留的财产大多,会使他们过奢侈生活!”
平 晏
平当的儿子,在朝廷做了官称大司徒。
平 安
明朝著名将领,勇敢而善于领兵打仗,立有军功,但后来又打了败仗,被俘,敌方没杀他,但后来平安还是自杀了。
平 刚
贵省州贵阳人。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中秀才。光绪二十六年与张态、彭述文创设乐群学堂。中国同盟会贵州分会会长。后被推组织贵州军政府,兼任枢密院事,并被选为全权代表,赴武昌商讨组织中央政府。民国元年(1912年)任临时参议院议员。民国2年,国会成立,任参议院秘书长,并任同盟会中央总务干事。响应孙中山,参加护法运动。著有《感遇诗集》、《平氏谱录》、《贵州革命先烈事略》等。
平海澜
上海市松江人。毕业于南洋公学。曾任清华学堂教,南洋公学附属中学主任,大同大学教授、校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1960年7月,任上海市文史馆馆员,同年逝世,终年75岁。编有《英文学生字典》等。
平步青
(1832~1896),字景荪,别号栋山樵、霞偶、常庸等,清山阴人。同治元年(1862)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侍读、江西粮道并署布政使等职。同治十一年,平步青弃官归里,遂专心致志,博览群书,手抄无间,研治学术。 平步青长于目录之学,其所纂《南雷大全集叙录》、《楼山堂全书叙》、《考定南雷》,记述至为详尽。平步青校书88种,如《陶庵梦忆》、《两般秋雨轩随笔》等。一生著述宏富,晚年自订所著为《香雪崦丛书》,有《读经拾渖》、《读史拾渖》等20余种,但不轻易示人,流传不多,今所见《霞外攟屑》即为其中之一。
平 | 历代名家单字字帖
360docimg_744_
360docimg_745_
360docimg_746_
360docimg_747_
360docimg_748_
360docimg_749_
360docimg_750_
360docimg_751_
360docimg_752_
360docimg_753_
360docimg_754_
360docimg_755_
360docimg_756_
360docimg_757_
360docimg_758_
360docimg_759_
360docimg_760_
360docimg_761_
360docimg_762_
360docimg_763_
360docimg_764_
360docimg_765_
360docimg_766_
360docimg_767_
360docimg_768_
360docimg_769_
360docimg_770_
360docimg_771_
360docimg_772_
360docimg_773_
360docimg_774_
360docimg_775_
360docimg_776_
360docimg_777_
360docimg_778_
360docimg_779_
360docimg_780_
360docimg_781_
360docimg_782_
360docimg_783_
360docimg_784_
360docimg_785_
360docimg_786_
360docimg_787_
360docimg_788_
360docimg_789_
360docimg_790_
360docimg_791_
360docimg_792_
360docimg_793_
360docimg_794_
360docimg_795_
360docimg_796_
360docimg_797_
360docimg_798_
360docimg_799_
360docimg_800_
360docimg_801_
360docimg_802_
360docimg_803_
360docimg_804_
360docimg_805_
360docimg_806_
360docimg_807_
360docimg_808_
360docimg_809_
360docimg_810_
360docimg_811_
360docimg_812_
360docimg_813_
360docimg_814_
360docimg_815_
360docimg_816_
360docimg_817_
360docimg_818_
360docimg_819_
360docimg_820_
360docimg_821_
360docimg_822_
360docimg_823_
360docimg_824_
360docimg_825_
360docimg_826_
360docimg_827_
360docimg_828_
黄 | 来源与演变
360docimg_829_
黄,地之色也,为五色之一。黄即佩玉,也为黄金、金印之代字,也是黄帝的简称,这是非常美好和高贵的字义,也是后人借其原意引申而忘了其本意。黄,本意实为龟,是龟的正视图形。远古的黄氏族以龟为氏族图腾和族徽,族徽的图形后逐渐演化为文字“黄",最终形成了姓氏。
黄姓出自赢姓,传说是“五帝”时代金天氏少昊的后裔,少昊氏族以燕子为图腾,赢是燕的异体字又是同音,以赢为姓。少昊之子皋陶在尧舜时代掌管刑法和司法,其族以偃为姓,为燕氏族的另一大系统。皋陶之子伯益掌管火种和驯养兽鸟,后因助大禹治水有功,帝舜把“赢’’赐予伯益的氏族为姓,继承燕氏族的赢姓。山东莱芜西南是古赢地,南临赢水,是东夷族中以鸟为图腾的赢姓部落活动地区。黄人是东夷赢姓部落一支,随着东夷部落的强大和主宰中原建立夏朝,黄人也一路迁徙到河南黄水两岸地区,即今河南新郑和密县一带。在夏朝,黄人的一支从河南黄水迁到汾川,即今山西绛县西洮水北岸的横水,建立了黄国。直到春秋初黄国为晋国所灭,子孙以黄为氏。这是中国最早的黄姓,但这支黄姓的后裔衰弱,在史书上仅出现过晋大夫黄渊一人,后代默默无闻。
在河南的黄人继续向南方迁移。大约在商朝中期,黄人在淮河上游、大别山北麓建立了另一个黄国,古城在今河南潢川县西隆古。这支黄人在历史的长河中表现不俗,进入周朝成为子爵诸侯,周旋于南方楚国和北方鲁国之间。春秋时公元前648年夏,楚成王灭了黄国,黄国子孙遂以国名为氏,族人很快在河南和湖北地区蔓延开来。此支黄姓有3 300多年的历史。在战国楚考烈王时代,黄国后裔黄歇任楚相,开基于江夏,封为春申君,封地在黄国古城,河南潢川县直到清朝仍称春申镇。据说楚考王无子,黄歇将自己已经怀孕的妻子献给了楚王,得子即楚幽王。就这样黄歇轻而易举地报了亡国之仇,巧夺楚之天下于妊席之上。
黄姓的第二大来源出自少数民族。进入西汉后,赢姓黄氏一统天下的局面开始龟裂,黄姓中也融入了南北民族的血液。汉晋时期的河西匈奴屠各部人,唐朝的突厥突骑施部人,金朝的女真人,尤其在唐朝南蛮人中的邕管蛮人、广西的乌浒人已经出现大批使用黄姓的群本,而且很快与周边的汉人融合成为南方汉人。金代的女真人,清朝的蒙古、满洲八旗诸姓也纷纷改姓黄,这些外族与汉族长期混居后逐渐同化成当地的汉族。
战国、秦汉时期,黄姓已经大批播迂到湖北地区,逐渐形成江陵、江夏两个著名黄氏郡望,以此为基地向江南发展,“浮诸江南,以实海滨”,黄姓的足迹已经西达陕西和四川,东临东海,南入湖南和江西。东晋末,中原的林、黄、陈、郑四大姓率先进入了福建。隋唐时期,黄姓主宗分流,有了新的向南发展的行动。一支由江夏向东南迁移,穿过江西,进入浙江,在金华地区形成了历史上著名的金华黄氏。另一支先由江夏北迁河南固始,再向南经安徽、江西,抵达福建邵武,这是历史上著名的邵武黄氏。很快子孙分散到东南沿海地区和广东。由湖北迁到广西的黄姓与当地的土著结合形成了今天壮族及湘黔地区布依族、侗族等民族中的黄姓先民,一部分进人了越南,成为当地的大姓。黄姓进入台湾地区是在明末时期。
黄 | 宗族先贤
360docimg_830_
具有辉煌家世的黄姓子孙在历史的演义中表现得十分出色,自战国时春申君黄歇开始,名臣武将不乏于各朝各代:秦末名士黄公石;西汉建成侯黄霸;东汉名臣黄香;三国名将黄忠、黄盖;唐朝农民起义军领袖黄巢;宋朝诗人兼书法家黄庭坚,佛教名人黄龙宗;五代画家黄居窠、黄筌;元朝纺织家黄道婆,画家黄公望;明朝名学者黄绾、黄道周;明清之际思想家兼史学家黄宗羲;清朝经学家黄以周,回棋国手黄龙士,画家黄慎,篆刻家黄易;近代民主革命家黄兴,作曲家黄自,音韵训诂学家黄侃;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将黄克诚,画家黄宾虹,胸外科专家黄家驷,天文学家黄授书,物理化学家黄子卿,有机化学家黄鸣龙,指挥家黄贻钧。
黄 | 历代名家单字字帖
360docimg_831_
360docimg_832_
360docimg_833_
360docimg_834_
360docimg_835_
360docimg_836_
360docimg_837_
360docimg_838_
360docimg_839_
360docimg_840_
360docimg_841_
360docimg_842_
360docimg_843_
360docimg_844_
360docimg_845_
360docimg_846_
360docimg_847_
360docimg_848_
360docimg_849_
360docimg_850_
360docimg_851_
360docimg_852_
360docimg_853_
360docimg_854_
360docimg_855_
360docimg_856_
360docimg_857_
360docimg_858_
360docimg_859_
360docimg_860_
360docimg_861_
360docimg_862_
360docimg_863_
360docimg_864_
360docimg_865_
360docimg_866_
360docimg_867_
360docimg_868_
360docimg_869_
360docimg_870_
360docimg_871_
360docimg_872_
360docimg_873_
360docimg_874_
360docimg_875_
360docimg_876_
360docimg_877_
360docimg_878_
360docimg_879_
360docimg_880_
360docimg_881_
360docimg_882_
360docimg_883_
360docimg_884_
360docimg_885_
360docimg_886_
360docimg_887_
360docimg_888_
360docimg_889_
360docimg_890_
360docimg_891_
360docimg_892_
360docimg_893_
360docimg_894_
360docimg_895_
360docimg_896_
360docimg_897_
360docimg_898_
360docimg_899_
360docimg_900_
360docimg_901_
360docimg_902_
360docimg_903_
360docimg_904_
360docimg_905_
360docimg_906_
360docimg_907_
360docimg_908_
360docimg_909_
360docimg_910_
360docimg_911_
360docimg_912_
360docimg_913_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百家姓|历代名家单字字帖|高
百家姓书法高夏蔡田
寻根问祖——百家姓之“孟”姓
百家姓联(三)
趣读丨如果遇上这13个姓氏,那你就和乾隆是一个祖先
中华姓氏源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