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截拳道教室
截拳道教室 (一)
□ 截拳道入门须知
由李小龙宗师所创立的实战搏击功夫————截拳道(JKD),在世界武坛上独树一帜,成为世界著名
的技击术。李小龙作为中国伟大的实战技击家、武道哲学家、世界武道改革先驱者、世界影视巨星,他集合了
咏春、太极、泰拳、空手道、柔道、跆拳道、菲律宾武术以及法国拳术等26种世界武道精华,于1966年
创立了一种全能、无规则搏击的现代武道:截拳道(JEET KUNE DO)
什么是截拳道
什么是振藩截拳道
截拳道释名
修炼截拳道的目的
截拳道只有一种站桩
先出拳后上马
截拳道中线原理
不消而打的原理
先打后挡的原理
[强手]在前原理
截拳道的晋升制度
截拳道(自我塑造之道):世界广大武术爱好者所热衷学习的李小龙截拳道,是一个自我塑造的实用型武
道,练习截拳道实际上就是认识自我、实现自我、忠实表达自我!我们能够成为一名截拳道修习者,应该深感
荣幸。从截拳道的练习和实践中,我们大家都可以得到身、心、技的全面塑造和修行。事实上,即使你不修习
截拳道,但是你仍然可以从截拳道的哲学原理中,从他的创始人李小龙奋斗的一生中,得到了你自己的人生启
悟,这将对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理想起到很大的激励推进作用。
什么是截拳道(莲达.李)
李小龍用這句話開始了他那篇發表在1971年9月號《黑帶》雜誌的題目為《Liberate  Yourself From Classic Karate》(《從傳統武術中解放你自己》)的意味深長文章。在小龍去世二十三年後的今天,看來是頗有必要再一次提出這個問題的時候了。
這些年來,我不斷聽到截拳道世界中的爭論與混淆之言。小龍早年在華盛頓州西雅圖市時的高級助教木村武元曾多次對我說,現在是需要做些事情的時候了,以確保李小龍的截拳道不致於在小龍的第一代門徒全部去世後失傳。
痛苦的起因
在小龍的墓碑上刻著:“截拳道創始人”,我真誠地希望有一天小龍的徒孫輩們讀到這碑文時,會知道他們的師祖是一位有著多麼非凡創造力的天才。我為目前所讀到和聽到的關於什麼是“截拳道”這個名稱涵義的眾多片面解釋與論點感到痛苦。小龍曾說過:“一旦有人妄稱截拳道是什麼,或是與這個與那個又有所不同,那麼,不妨就讓截拳道這三個字永遠消失罷!消除掉這虛有的名稱,只讓它的實質存在罷!截拳道只是個名稱罷了!”我一直對小龍這解釋抱有崇高的敬意。有時我想:是的,讓它消失罷,小龍會更願意這樣,而不願讓人把這名稱用到一套有限的單純模仿他打鬥動作的技巧上,或是一些以任何武技和實用主義哲學教條折衷而成的大雜燴上,或是以上三者的混合體上。那麼顯然,截拳道可以意味一切或什麼也意味不到。或許,“截拳道”這個名稱很久以前便應該消失了,但是現在,在小龍逝世二十三年後的今天,這一名稱卻被越來越廣泛地與李小龍失傳的武術聯系在一起。現在是該再一次將手指指向月亮,看看它能否讓截拳道之光華通過的時候了。記住,像小龍說過的那樣:“手指的作用在於由它指向那照亮手指與周圍一切的光茫源頭。”為了研究這天空的美景,就有必要讓那些小龍的摯友與嫡傳門徒團結在一起來探究截拳道的含義與指導方針。
1996年1月10日至11日,13位小龍最傑出的原始嫡傳門徒,包括小龍當年開館授武的兩大助教木村武元與伊魯山度、三名第二代弟子、我的女兒香凝和我,在華盛頓州西雅圖市舉行了會議。這次會議制定了一系列對於永保李小龍的武術遺產具有重大意義的決定。
原始派與概念派之爭
我們的討論變成傳媒中熱門的話題,當時爭論最多的是兩種表面上似乎背馳的觀點,那就是把截拳道分為“原始的”和“概念的”兩派。概念派指責另一派盲目自大,只是單純模仿小龍的動作而無視他關於不斷提高與改進現有武技以適應時代與環境發展的遺訓。而原始派則斷言,概念派是建立在一套為適應發展而不斷改變的理論基礎之上,而這種做法將導致截拳道原始之根最終消失。
我們不需要花費很長時間就會認識到,就像陰陽標誌特徵:陰中帶陽,陽中帶陰,互為對方中包含要素,小龍當年傳授的原始內容,是包含了上述兩派中所共有的獨立探究事物本源的概念:“學武之道,絕非是單純的模仿,亦非知識的簡單積累與混合。學武之道,是一個不斷發現的過程,一個永無終止的過程。在截拳道中,學習是一個不斷發現那些為我們所忽略而遺忘在背後的事物本源過程。顯而易見,世上存在著一個由李小龍親自創立並傳授的“未經混合”的武技與哲學體系;截拳道之要素並非一件單一事物,而是一個最大限度發展自我的獨特進程。因此結論是:“原始派”和“概念派”兩種截拳道學說所教授的知識並無真正不同,“原始派”和“概念派”的稱謂是無意義的,應早日消除,兩派應團結一致。但問題仍然存在,不管怎樣,對於不同的人來說,截拳道之名意味著不同的含義。所以我們要盡力澄清。
與會者討論認為:目前世界各地出現了不少以傳授一些被稱作“截拳道”的東西為學校招牌,其傳授者只有一點點有限截拳道知識或根本不懂截拳道為何物。這些學校盜用“截拳道”之名,或僅僅依靠一些目前已非常流行的截拳道書藉來教授學生。這種做法已在公眾中導致對“截拳道”認識上有著極大的混亂,特別是對那些真心希望獲得正宗截拳道傳授的愛好者造成了很大損害。因此,我們開始便一致決定採用“振藩截拳道”之名來稱謂李小龍的真正武道藝術,期待將李小龍用畢生心血創立和傳授的武技與哲學同其他一切冒牌的“截拳道””區別開來。
振藩的復興
我們選擇“振藩截拳道”這個名稱是頗具深義的。首先,“振藩”是小龍的中文本名。“振藩”二字在中文裡的意思是“喚醒和震撼外邦”,小龍用的偉大中國文化照亮世界各族人民們的心靈。再者,小龍當年在西雅圖開辦為他生平的第一間正式武館時,便是命名為“振藩國術館”,由此可見“振藩”這個名稱的重大歷史意義。小龍的首位助教、嫡傳高足木村武元,至今仍以“振藩國術”之名向學生傳授小龍早年所傳的武藝,因為這個名稱是小龍當年在西雅圖生活期間親自制定的;伊魯山度也在教授小龍當年學校全部課程包括“振藩國術”在內。正是由於上述原因,“振藩”之名方得以保留至今。
我女兒李香凝在會上建議將真正由她父親創立的武術命“振藩截拳道”,這一提案受到與會者的一致贊許並即時通過。應請注意的是,在“振藩國術”與“截拳道”之間並沒有一道十分明顯的分界線,因為小龍的武術進程是一個連續不斷、前後關聯、密不可分的過程。經過一段長時間討論,前來西雅圖與會者一致決定:“振藩截拳道”將被用作我們成立的非牟利團體的正式名稱,從而使這個名稱得到法律的保護與承認,並使後代獲益。
在這裡,我們又想起了小龍在1971年所寫的文章中的一段話:“我們可以假設,很久以前,有位武術家發現了部分真理。在他活著的時候,他拒絕將這些尚不完善的發現加以歸納總結……但當他過世以後,他的學生們把他的設想、他的基本原理、他的喜好和他的理論當做一種教條來遵從……當屬於一個人天性中的流動直覺被後人固定為一種模式,成為一種混合的知識……如果這樣做,忠心的追隨者所建成的不是一座知識的聖殿,而是一座被他們所埋葬的創立者智慧墳墓。”當然,我們成立這個組織,不會用規章制度和強硬命令去阻礙熱愛截拳道的人們追求個人解放的熱潮。
但組織有不同類型,其中有一類組織賦予自己一種職權,培養人盲從,目的是想使組織長久存在。這倒像小龍在批評“模式”的時候所說的那樣:“所謂”模式永遠不會被視作真理,因為它那僵化的規則與原理是不准被人違背。對於活生生的人來說,發揮個人的特長與創造力,永遠比盲從那些僵化的模式更具重要性”。
突破束縛 獲得自由
小龍非常清楚,他所創造的打鬥方式並非任何一種“模式”,他傳授給學生這些知識的目的,在於引導學生突破“模式”、“外型”和種種“教條”的束縛而獲得真正的自由。出於這種美好的願望,我們的組織不會抑制會員的成長,並且鼓勵會員進步。我們決定使“振藩截拳道”成為另一種類型的組織,它成立的目的是通過追尋李小龍的武術資料,從而得到真理,我們可以從學術上的教材得到,例如:書、文章、錄音帶、錄像帶、專家研討會與個人輔導。決定成立這個組織,是因為我們一直為信念而奮鬥。而這一信念,早在1975年經我允許而把小龍的筆記整理出版的《The Tao of Jeet Kune Do》(《截拳道之道》)時便已提出。當年小龍在整理筆記時,曾嘗試把這部書定名為《Commentaries on The Martial Way》(《武道釋義》),但他當時猶豫而沒有出版。他不太願意出版這部筆記,是擔心他的方法被拿來當作真理或效法的典範及永遠不准違背的教條。小龍逝世以后,我撫心自問,覺得小龍的筆記中所總結的知識是如此彌足珍貴,若永遠封存起來,對世人來說將是無可估量的損失。
有一個關於佛的傳說:“佛祖傳道,宣揚通過克服自我消除人的自私與彼此仇恨。這時魔鬼出現在他面前對他說:“您已經參透人生之真諦,但如果您把這些真理宣講給世人,是不會有人理解你的。”佛祖答:“終有一天有人能理解的。”這也是我出版《The Tao of Jeet Kune Do》(《截拳道之道》)的願望和對“振藩截拳道”組織的期望。
讓爭論開始
在那些片面執著于截拳道某些理論存在這樣一種趨向、把《截拳道之道》當作“聖經”,首先找出結論,然後便翻開這部書,找到當中相關的一頁作為判斷這種結論。截拳道被描繪成一種僅僅用來學習武術的“理論”。他們背誦著書中小龍所寫的內容:“無形,超越一切形式而又存在於一切形式之中,使用一切方法,又不為任何方法所束縛,其作用無所不在”的那些章節,作為他們論點的依據。另有一些人則稱,截拳道只是一套包含若干有限技術的課程,由於小龍沒有來得及完成他的武學研究體系便猝然去世,因此截拳道的發展與進化自小龍去世之日起便停止了。以常理而論,上述兩種觀點都有點道理。假如說,這兩種論點中的任何一種可以代表“截拳道”的全部含義的話,那麼小龍當年也無須用心血著成那厚厚的數千頁筆記,來闡述搏擊原則與技巧的本質、在訓練中培養勇氣的哲理、科學的基礎和超越于格鬥藝術本身之上的人生真義了。
當小龍的武術被人當作成各種元素的簡單組合或折衷混合物時,我感到痛苦。直到現在,我仍遺憾地看到上述錯誤觀念的存在與其負面影響。小龍曾經研究了所有類型的格鬥藝術(東方的、西方的、古典的和現代的),他融合了拳擊、劍擊、柔道、詠春以及其他諸多流派武術的原理與技巧。如果僅僅是將其他流派武技拿來,缺乏創造力地簡單混合,這種做法是我所不贊成的。因為,沒有什麼事物能遠離真理而存在。截拳道是李小龍為擁有兩只手臂兩條腿的人類而創立在原理基礎之上。任何一種技術只有適合這一基本原則,才是屬於小龍的個人表達方式的一部分。這是經過深思熟慮,并以藝術家的技巧和創造性的天賦來最終完成的。這套基本技法,科學和哲學原理,就是“振藩截拳道核心”所要維護的李小龍武術原則。假使每一位理解截拳道基本原理的人都能找到表達自我的獨特方式,那麼,他就應研究他所獲得的各種經驗,吸收有用的而摒棄無用的,並提出自己特有的理論闡釋。當他們找到返樸歸真的階段時候,他們就真正發現了屬於他們自己的、與眾不同的截拳道表達方式。但如果沒有上述基石做鋪墊,一個人是絕不可能到達光輝的頂點。
如果蒙上天恩賜,小龍今天依然健在的話,截拳道將會有很大改變。但如果我們嘗試去揣測活著的小龍將會給截拳道甚麼新的指導方針,將是徒勞無益的。“振藩截拳道”不會去妄斷它的創始人會採取何種研究方針。“振藩截拳道核心”的一位成員Pete Jacobs對此發表意見說:“妄說這個或那個是截拳道是無意義的,除非今天小龍在這裡才有資格說它是或不是甚麼,其他說法都是解釋而已。如果你寫一本書來展示技法,你將背離小龍的全部立場和觀點。如果你寫一本書來展現小龍的哲學,則每個人的解釋又有所不同。去解釋小龍曾經怎樣做、怎樣尋求改變和自我提高,才是我們所能做的、唯一有用的事。”
一人有一票,在西雅圖開會的全體成員選擇了“振藩截拳道核心”這個名稱,來作為我們這個組織領導核心的稱謂。採用“核心”這個名字,是因為小龍常使用這個術語來描繪所有的格鬥形式或是“沒有圓周的圓形”。小龍在其書中寫下這些的時候總是談到“緊隨核心,由核心中獲得解放、回歸自由的本源”。“振藩截拳道核心”不像那些級別繁多的武術學校,沒有等級深嚴的管理,每個成員都有相同的權力參加“核心”所組織的活動。“核心”認為本組織每一位成員都有自己對李小龍的熱愛與懷念、描繪與理解以及“一點兒困惑”,都擁有均等的渴望去保存李小龍的武術。不論他們與李小龍共同渡過的時光是長或短,都值得重視及承認。這一點,也是卓有遠見的。
在西雅圖出席組織成立大會的“核心”全體成員一致認為“振藩截拳道”組織的目的如下:
1、作為推廣及保存振藩截拳道武術及促進對於始創者李小龍的尊重。
2、根據李小龍的筆記及其親傳弟子的經驗將振藩截拳道武術及科學理論傳播到各武術團體及社會大眾。
3、作為振藩截拳道包括物理及技術上的訓練、歷史上的基礎、科學理論、哲學及靈性思想上的學問等多方
面材料之寶庫。
4、對於傳播有關振藩截拳道武術及其始創者的資料,必須維持高度清晰的水準。
5、設立會員操守準則以達致各教者之間互相尊重包括與其他武術教者的相互關係。
6、對於合資格的振藩截拳道教練及修習者作出承認。
總而言之,“振藩截拳道”組織視自身為知識的傳播機構,借用李小龍的一句話:“核心”既不謀求任何人的讚賞,也不力圖影響任何人朝向一種固定的思維模式。如果通過我們的努力,能使一位熱愛並潛心研究李小龍武道藝術的人“開始察覺一切,而不是不加鑒別的盲目接受”時,我們的目的就達到的了。
伊魯山度 辭離“核心”
“核心”就是振藩截拳道的董事局,它不是一個封閉的小圈子,新的成員將陸續加入。在“核心”的成立初期我們失去了一位重要成員,又得到了一位新成員。在參加了1996年1月的“核心”會議後不久,小龍在洛杉磯唐人街武館的助教伊魯山度向“核心”請辭,決定以他自己二十多年的截拳道教學經驗去獨立完成小龍當年交給他的重任。他衷心祝願“振藩截拳道核心”,並將同樣地堅持和維護李小龍的武道藝術作為自己的目標,希望近年來出現在截拳道內部的不幸爭吵早日可停止。當伊魯山度辭離“核心”的時候,我感到不理解,此事對我打擊很大,我的調和與解釋也未能挽留他。他辭去的時候,要求以“退休”的身份離開。這意味著“激流勇退”,且他在“核心”的時間實在太短暫了,“退休”這個詞實在不那麼恰當事實上,由於“核心”剛剛創立,“退休”一詞對它的任何成員都是不合用的。
接著,伊魯山度又提出以“顧問”身份離開,向我和木村武元表示,他願意與“核心”在今後的工作中分享他所掌握的小龍武道藝術知識。出於對伊魯山度多年對李小龍武道藝術教學的豐富經驗,“核心”基本上歡迎他做顧問的,但“顧問”的職務已授與“核心”的兩位成員木村武元和Allen Joe。由於伊魯山度在小龍生前或以後都是“核心”許多成員的師父,為表達大家的敬仰之情,伊魯山度被請求接受“資源顧問”這個榮銜。我們覺得,只有“資源顧問”一詞才恰如其份,也符合他的獨立性的願望。但是伊魯山度卻謝絕了這一邀請。伊魯山度由於其精湛的武技與非凡的振藩截拳道知識,受到他昔日眾多學生的高度尊敬,“核心”永遠歡迎他以活躍或顧問角色加入我們統一李小龍武道藝術的工作。伊魯山度是李小龍截拳道大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員,“核心”的大門將依然對他敞開。“核心”熱切希望與其他一切熱愛和尊敬李小龍的人們一起共同推進我們的工作,而並不是用自己的個人方法表達出來。李小龍曾說過:我們不會孤立地工作,更不會去搞那種要求“獨佔真理”而排斥其他意見。我們所尋求的,只是成為一座振藩截拳道知識的寶庫,這個地方正是一個武術家自我發現進程的起點。承認他們自己“振藩截拳道核心”的一項重要任務,是對於合資格的振藩截拳道教練及修習者作出承認。
可能有些讀者會對“承認”這個名詞不大理解,“振藩截拳道”不像一般的武術學校,它不授與段位和証書,任何一位合格的教練或學員在得到本組織承認之前,必須事先得到他教練的考核與認可。有資格考核頒証的教練必須是“核心”的現有成員,盡管在將來“核心”的成員資格將被放寬。當一位學生由他的教練頒証後,才可由教練將其進一步提請“核心”承認。我們確立這種“承認制度”的目的,是便於將來向熱愛李小龍武道藝術的公眾推薦合資格的教練。
“振藩截拳道核心”成員名單:
木村武元(顧問) — 李小龍在西雅圖時期“振藩國術館”的首位助教。
Allen Joe(顧問) — 李小龍在屋侖時期的弟子。
George Lee — 李小龍在屋侖時期的弟子,李小龍的訓練器械制造師之一。
嚴萬法 — 嚴鏡海(已故)之子,現從事私人教學,嚴鏡海是李小龍在屋侖時期的助教。
黃錦銘 — 李小龍在洛杉磯唐人街時期的入室弟子,現舉辦有關截拳道的研討會與私人教學。
李凱 — 李小龍在洛杉磯唐人街時期的弟子,現從事振藩截拳道的教學。
Richard Bustillo — 李小龍在洛杉磯唐人街時期的弟子,現指導加州IMB學院並在研討會教學。
Larry Hartsell — 李小龍在洛杉磯唐人街時期弟子,現在加州LAMA學院任教並在研討會教學。
Herb Jackson — 李小龍在洛杉磯唐人街時期的入室弟子,李小龍的訓練器械制造師之一。
Bob Bremer — 李小龍在洛杉磯唐人街時期弟子,現從事小規模教學與研討會教學。
Pete Jacobs — 李小龍在洛杉磯唐人街時期弟子,現從事小規模教學。
Steve Golden — 李小龍在洛杉磯唐人街時期弟子,現在太平洋西北地區從事小規模教學與研討會教學。
Jerry Poteet — 李小龍在洛杉磯唐人街時期弟子,現擔任電影武打設計和從事私人教學。
Tim Tackett — 伊魯山度的資深弟子,現從事小規模教學與研討會教學。
Chris Kent — 伊魯山度的資深弟子,現在加州威尼斯市擁有一所自己的學校。
Tommy Gong — 黃錦銘的弟子,現在加州三藩市從事教學。
John Little — 黃錦銘與李凱的弟子,李小龍的筆記與書籍的研究家兼作家。
李香凝 — 李小龍的女兒,曾向Richard Bustillo學武,現跟隨黃錦銘與Herb Jackson學習。
李蓮達 — 李小龍在西雅圖時期女弟子,迄今沒有教授截拳道。
“振藩截拳道核心”歡迎小龍昔日的朋友與學生陸續加入。我們所感興趣的是通過過去的每一位小龍的朋友和學生的回憶,來不斷改善我們這座“寶庫”的歷史記錄。隨著時間的推移與“核心”新成員的不斷增加,有關小龍當年的工作和振藩截拳道的知識必將不斷得到改善。
李小龍時常將其熱愛的截拳道哲學比喻為水,水有五大特徵:
1、水的形狀是可以隨著它的容器而改變的,例如:碗、杯及山谷。換言之,它的特質是有彈性的,適應力
強的,合作性強,及不會堅持己見的。
2、水是有耐性的,但是另一方面,它亦充滿力量;可以慢慢地侵蝕最堅硬的石頭。一個沉默寡言的人比起
先聲奪人及過份自信的人更有足夠的勇氣去面對挑戰。
3、水在靜止時是清澈的;但當水翻騰洶湧時是污濁及充滿破壞力。所以我們在心平氣和時才能靜心地自我
思考。
4、水能衝破障礙,任意地飄流及穿梭世界各地,所以它是不分界限,沒有偏袒任何方面,公平提供服務。
5、當你與水合作時,它是你的朋友;反之,當與水對抗時,它是你的敵人。膽小的人若然胡亂地在水中掙
扎擺動,是很容易遇溺;另一方面,冷靜的人在水中輕輕地浮動時,會自然地飄蕩。當面對眾多敵人時
人們會進入無止境矛盾、疑惑及怨恨,因此溫柔及可信賴的人是較受歡迎及本身能得到內心平靜。
閃光
當父親李小龍去世的時候,其兒子李國豪年僅八歲。在他們共同渡過的短暫歲月裡,小龍同國豪和年僅四歲的香凝一同遊戲及訓練,渡過了生命中最快樂的時光。小龍去世一年以後我帶著他們兄妹倆遷居加利福尼亞州,國豪努力想在伊魯山度和父親的其他弟子的指導下恢復武術訓練,但父親的去世對他打擊是如此之大,以至他無法面對那些父親生前所酷愛的事物。國豪是十分活躍,從小到二十歲,國豪始終堅持跑步、騎單車、器械訓練,像運動員一般保持著驚人的體能。二十歲以前,他跟隨老師及他父親弟子圈外的一位朋友Mike Vendrell練習武術。但幾年後,他終於鼓起勇氣自己回到伊魯山度武功學院,在他父親老朋友的指導下,恢復了中斷十餘載的截拳道訓練。
他訓練刻苦,成績突出,表現出閃光的才華。很多人希望有朝一日他能繼承父親之衣缽,成為新一代截拳道領袖,盡管國豪自己從沒有把這件事作為他的第一願望。但不幸的是,1993年3月31日,一場不幸的失誤奪去了國豪的生命,人們的渴望也永遠成為泡影。
我相信生命是由能量與智慧組成的,雖以某種我們所知的方式熄滅,但它始終循環不息。就像那遙遠的星光,當它長途跋涉照到地球上的時候,那顆發出光芒的星可能早已不存在了。我相信李小龍與李國豪父子用生命的能量與智慧化作的不朽光華將繼續照耀我們,推動我們勇敢向前。小龍與國豪父子二人為武術所作出的貢獻及遺留給人類豐厚的武術遺產,我們希望能通過我們的努力將他們的事業繼續發揚光大。
什么是振藩截拳道
在過去幾年間,很多人對於李小龍的武學作出解釋。有些將其定義為“求變”的過程,有些則簡單地美其名為“詠春的改修版本”,還有其他出於好意的認為李小龍的武學目標是集各家所長的招式,期望將來有朝一日能演化成對個別練武者有意義的東西。
由於振藩截拳道組織的成立,這些具爭議性及混亂的定義便不容存在,振藩截拳道只有一種定義,振藩截拳道就是李小龍畢生所學習及教授的技術(包括物理及科學技術)及哲學(包括心理、社會及靈性上的學問)。換言之,振藩截拳道的精要所在是李小龍綜合其畢生打鬥的理論、技巧、訓練方法及思想精神,是李小龍通過武術而達到的個人進化及自我啟發的過程,這過程分別以筆錄(李小龍私人文章及藏書中)及口述(曾經與李小龍相處或學習過的人轉述)流傳及記錄下來。
也就是說,旁人不能對振藩截拳道莽加詮譯,因為振藩截拳道只代表李小龍本人對以下標題的看法及意見:李小龍的武學歷史及發展支持並由李小龍武術延伸的哲學思想。將武術衍譯為實質招式或精神思想的訓練及健體方法。替李小龍強調及重視的技術提供基本的科學原則。李小龍的生平、武術及事業。
我們要特別分辨開振藩截拳道這門功夫與及個別學員自己透過練武而由武術所引發的自我啟發過程,但每一位學員是可以自由地利用李小龍的教導或多或少地去幫助他們完這方面的發展。振藩截拳道並不是設定限制或“特定的做事方式”,它亦沒有興趣將練武者定型,它是提倡接受真我。這就像由高山流出翻湧的泉水,等待著任何口渴的旅客去品嚐,假若那位旅客願意的話。鳥兒歌唱,並不是為了促進歌唱技巧,但如果有人喜歡停留聆聽,這是好的。而振藩截拳道希望哪些對李小龍及其武學論點有興趣的人提供靈感及欣慰,振藩截拳道應該被視為李小龍創立的基礎,而並不是個人習武的最終目標。很多人預期可被視為對振藩截拳道作出改變,增加及刪除,直至他們能昇華到無需要任何“招式”或“門派”——包括振藩截拳道。但當到達這個過程時,他們所尋求到的不應該再叫做振藩截拳道。我們應該鼓勵求變,但那些改變的人應該對自己的創新負上責任。當一個武術家以個人理論創造這些改變,這亦不能說振藩截拳道已作廢,李小龍的個人解放哲學思想就好像作為醫生一樣,正如一個醫生常將病人盡快治理好,讓他們能再次站起來。李小龍作為一位老師的基本目標,是讓學生們能獨立,不再需要他或其他老師。振藩截拳道可被視為通過武術鍛練而達到最高個人能力釋放境界的指南。
一個通過自我啟發過程的人會成為自己最好的老師。我們要對自己的認知及表現,不能夠因為從學校畢業而停頓。在體驗振藩截拳道的旅程中,我們通過武術的考驗及鍛練,從而得到不斷自我教育思想及成長。在李小龍不斷精益求精大前提下,(利用不同招式但不被招數所規限),由於歷史及哲學的原因,我們只能用振藩截拳道這個名詞來形容李小龍所傳授的武術。雖則李小龍應該將會繼續進步及探索,但我們不能很肯定的知道這探索的方向。振藩截拳道的目標是消除多年來一些關於李小龍及其武術的誤解,以及展示李小龍所遺下的東西其更清楚的一面。為了振藩截拳道的將來,當導師需要教授振藩截拳道時,他們必須只教授來自李小龍的武學。振藩截拳道關心的是李小龍所教導的武學,以及永遠保存及發揚這種武學。
此致 振藩截拳道的精神
截拳道释名
截拳道,“截”是截击、阻截,“拳”是拳法,“道”是道路、风格,而英文的解释则是“The Way of Intercepting Fist”。简单解释就是“截击拳头之道”,亦即是对付敌人攻击之方法。因为面对的是一个敌人,故截拳道摒弃任何花哨不实用的技巧,是一种真正“打”的武术。而截拳道中的“道”字,除表示一种武术风格外,还包含有“空手道”、“跆拳道”等当中蕴藏的精神修炼之道。
众所周知,李小龙在大学时修读哲学,他把哲学寓于武术中,就像少林寺“拳禅合一”的。其实从“截拳道”的广东话音,就可以观察出来。“截”的“哲”在广东话是同一发音,而李小龙本身就是广东人。从“截拳道”名称上,还体现了这种实战武术的重要技术理念———截击,就是在对方攻击(动作)将出而未出之际进行截击,亦是中国兵家所云:
“渡河未济,击其中流”之意也!
李小龙体现“渡河未济,击其中流”的截击腿法
修炼截拳道的目的
截拳道透过锻炼人类天生的身体武器,达到两个目的:
1、摧毁面对于你的敌人--消除自由、正义与人性的障碍;
2、摧毁任何纷扰你心灵之物,无须伤害人,但能克服自己的贪婪、愤怒与愚昧。
截拳道可以开启个人之智慧,她就像火炬一样照亮你的心灵,是一种生命之道,一朝向意志力与控制力的动作。截拳道并非伤残之法,而是一大道,朝向生命真谛追寻的坦荡大道。我们只有在了解自己时方足以看透旁人,而截拳道则是朝向了解自己之道而迈进。学习截拳道绝非单纯对知识的寻求,或是形式化的技巧累积,而是发掘自我不足之根源。
只有一种站桩
“截拳道只有一种站桩,并且要求学员于进攻和防守后尽快返回原来的站桩姿势。”———截拳道不若其它武术有多种站桩(即戒备势),她只有一种。因为截拳道站桩可说拥有尽可能多的优点与尽可能少的缺点,充分发挥出进攻的效率以及防守时的严谨。
进攻方面:截拳道一般把强手、强脚放在前面(通常是右手右脚),而八成的攻击是由前手前脚(即强手
强脚)发出,故此打击的力量必然较强,同时前手前脚与敌人距离最近,进攻的路线亦必然最
短(即进攻速度可达到最快)。截拳道站桩的后脚跟微微中跷起,效果就如一个弹弓,随时可
启动攻击,并且可加强冲力(即增加打击力量)。
防守方面:前后脚差不多成一直线的站桩,把自己的“被攻击面”尽量收窄,从一个平面差不多变为一条
直线,被击中的机会可大大减少。侧身对敌的站桩,把身体要害移到后手(通常是左手)已可
大部分防卫消挡范围内,“进攻手”和“防卫手”各司其职,容易而有效。此外,前脚和腿微
向内扣可起保护裆部要害之保用。
截拳道的站桩(戒备式)
截拳道站桩采用半屈膝姿势,体重平均分布两腿,两腿之间距离要有良好平衡及舒展感觉。后脚跟微跷以便有较强的灵活性。前脚和腿稍内扣,使前脚与躯干成一直线。
倚重后手防卫,抬高后手肘和前臂,并靠近身体以作保护。前手握拳准备随时发动攻击,但要与肩臂同样保持轻松自如(练习一段时间后,前手可放低一点)。
先出拳后上马的原理
“欲出拳够重,必须先出拳后上马,[力在拳先]。”一般的武术都是出拳上马同时,这样从“地”借来的力量(打击的力量大部分是从运用腰马借地力而来的)给上马分薄了,不能大部分集中在拳上,力量不能充分发挥。欲尽量发挥打击力量,必须先出拳后跟马步,但这是“违反自然”的,要经过长久时间不断练习才能养成的习惯,截拳道要求学员做到这点。
“先出拳后上马”除了增加打击力量,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中途变换攻击路线。因为出拳在先,而马步后来跟上,故当拳在中途而察觉对手已有充分防御,便可以变换马步即时改变攻击路线,达到攻击变幻莫测的效果。
截拳道中线原理
中线是人体外形的几何对称分界线,而由于人体重要器官(如头部、咽喉、心坎穴、裆部等)与人体的重心均接近中线,故此敌我双方都想向对方中线攻击,并要严守中线避免被攻击。
从自己的中线发招攻向敌人的中线,是最短的攻击线路,故此速度最快;更由于击打中线时,敌人较难卸力,攻击效果更佳,而敌人想闪躲攻击也需要更大的动作,不若打偏时可轻易一闪就成。
不消而打的原理
李小龙说过:“看准对方来势,快捷地一闪以避其锋,同时拳近则拳起,脚近则脚起。”
李小龙始创的截拳道追求的武术最高境界--“不招不架,只是一下”的“不消而打”打法。
反击敌人有三种途径,一是先挡后打,二是消打同时,三是不消而打。而三种方法以“不消而打”最难掌握,它要求“身法活便,手法便利,脚法轻固,进退得宜”。为其难者,自然境界最高。
而李小龙把自己的武术命名为“截拳道”,实在也是“不消而打”“以打为消”的打法体现。“The Way of Intercepting Fist”(截拳道)强调的是截击,于敌人的攻击“将出未出”之际,抢先攻击,“简单、直接、有效”地击倒敌人,恰如古代兵家所说:“渡河未济,击其中流”。
当然在实战中要达到“不消而打”这样高的要求,委实很难,但“难不难”是另一回事,“应不应该”又是另一回事,真正有志于截拳道者,应追求此种境界的。
先打后挡的原理
截拳道是反传统的!————截拳道有很多“反传统”的武术创意,就像“先打后挡”打法。从来没有人规定一定要先挡敌人的攻击后,才可以还击敌人的。
如果我的观察力够敏锐,我的反应和速度够快,我的拳脚攻击路线够短,为何不可以在敌人的攻击“将出未出”或“拳在中途”之际,抢先攻击呢?并同时以护手预先放在将受攻击位置上以作防御吗?这就是截拳道的“先打后挡”的打法,当然要久经锻炼才能达到理想效果。
真正的搏斗是如电光一闪的事,长久纠缠只会在一些夸张的武打电影中才能看得见。截拳道是真正的实践武术,我们必须正视这个事实,使截拳道务求其攻击能够更加“快”、更加“有效”。而充分掌握“知距原理”,则可达到这个理想。
“短距”就是本身的攻击武器与敌人备受攻击的目标之最短距离,例如,截拳道的前手直拳打击敌人头面,前脚侧踢踢击敌人膝胫,都是运用了“短距原理”。由于其攻击路线最短,所以速度也最快。
强手在前的原理
截拳道八成的攻击是由前手前脚发动的,故应把“强手强脚”放在前面。(一般是比较灵活有力的右手右脚在前。)
不若其它武术把较弱的手和脚放在前面,截拳道强调应把强手强脚(通常是右手右脚)放前。因为这样可使截拳道在结构上更快,譬如以一般人来说,右手比左手较强,有更好的速度、协调性及耐力,理应尽量运用,但若然放在后面,你便需要更长时间、更远的距离才能击中敌人,这样就使攻击结构上慢了。此外,还会预示了你的动作意向及在转腰发动攻击的一瞬间暴露了你的空档,让对手有机可乘。
让你较弱的手和脚(通常是左手和左脚)放在后面,当需要其发动攻击时,由于冲力的增加,无疑增加了其打击力量,可弥补先天不足。
强手强脚放前面,那么就可用最强的武器,并以最快的速度、最少的动作攻击敌人最接近自己的目标,敌人欲消解或躲避攻击的机会便大大减少了。
截拳道的晋升制度
据李小龙说,我国武术的起源虽然十分久远,可惜鉴于国人保守的传统性格,而不能象他国柔道、空手道、跆拳道、西洋拳、泰国拳等广泛流传于世界各地。其最大原因是在于截拳道教授方式及晋升制度未能完善化。而且时至今日,我国人仍抱着“弟子未满师之前不能教人”之观念。其实“满师”标准极度空泛。有人教授一辈子拳术,独言无一弟子学齐他的全部技艺;也有人只教他的弟子两三年,便说他已技成,可以任教了;有时不但在同一门派内,甚至在同一师门中也会发生这种全无标准的承诺,因此“满师”与否,往往只凭师父一句话。因此,李小龙自1970年开始,已制定了一套晋升制度,经数年反复修正,这套制度已成为国际性的统一晋升系统,在多个国家中甚至已获“法定”地位。根据李小龙的计划要求,截拳道的晋级可分为以下几步。
第一级:由初学开始,学习各种基本功和基本实战技术,打好坚实的基础。也就是力图让习者在该阶段的练习中,达到虽未必能真正透彻地了解本身所学,但至少能明确地去掌握去运用,以及去传授本身所学的技术于别人。这种情形就如极大部分的工匠一般,他们虽学得一门制造或修理的技能,但对本身所学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第二级:全部将基本技术学齐,并开始学习技击要诀与战术运用等理论素质。达到此级的要旨不在乎习者练到十全十美的境界,惟必须能练到手法标准,懂得如何去使用截拳道跟人搏击即是。同时,由于日子尚浅,对于传技之应有窍门尚未通晓,故只属“助理教练”级。
第三级:在这个阶段,拳手可以开始进行专项素质训练,如心理训练、特质训练等,并可以开始练习器械捕击法,或者借着器械中的某些训练课程以辅助拳功之不足。
第四级:至此阶段截拳道的所有技击手法已经臻于圆满并能运用于实战对抗及搏击之中。脚法及一切下盘技巧亦应有一定程度的掌握。大致而言,截拳道中的整体课程已经完结。此阶段可以说是截拳道拳术中最主要的训练。一个学习截拳道的人其功夫造诣的精深与否,与此阶段有着决定性的关系。也就是说,在前三个阶段中,截拳道的技术纵然全部熟习,而如不诣对搏之法,却等如得物无所用,如入宝山空手回。而且基本技术即如“工具”,实战即如“使用工具之法”,如不识使用之法,有工具纵何用?故惟能熟练,及至真正搏击之时运用随心。且占快、准、劲、狠四大要素。
第五级:在此阶段中习者不仅要将截拳法中的徒手技击法及器械搏击法全部学齐,更要一再对技术、功力等苦加研磨,以增加搏击致胜的可能性。之外,对于别派武术亦要开始研究,并找出各门派的独特风格及打斗特点,以达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地步,更可由此达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境界。
第六级:在此阶段,大概而言,已经过了一年多的学习与训练,如今已学完全部课程,而且以后能否成为一大宗师,视其个人在此阶段中的自我修炼而已,这包括对本身技术进一步改进和参加高水平的比赛等。
第七级:这是“理想中”境界之一。如练习到此种程度,对于截拳道拳理中的各种问题已无须疑问。因为他已经在武学上达到登堂入室的境界。而且据李小龙所说,本门将这一级定为高级资格,除最高负责人以外,他已是各级教练在截拳拳术训练上的“模范”。晋升到这一级的拳手,除要经由本门高级教练公开推选外,更要在武学上有一定的成就,加上对本门拳法的辉煌的传播功绩。
第八级:这亦是理想中的阶段,应该是一位不但对于截拳拳理的修养达到臻至化境的阶段,甚至对一般武术的优劣亦能了如指掌。至此境界,截拳道已非一门技术,而是一种哲理。达到这个级别的拳手可领导本门发展各地事务,即有资格创立自己的功夫馆。
第九级:理论上,练习者臻此境界,已然大智大慧,而且任何武术对他来说已无神秘可言。到此,可以说是达到了“以武入哲”、“卓然成家”的地步。实际上,只有李小龙一人达到了此境界。
第十级:这只是理想中的一个虚无飘渺的境界,因为李小龙认为人总有缺点,没有人能达到真正完美的境界。这一阶段注重“法”的修炼,由于这是憧憬中的一个最高境界,故此已非时日可以造就,且“法”之为物虚玄之至,有人可以一朝顿悟,有人可能一世懵懂,故至此境界颇难定一标准,今以此等名衔作为对本门中位高的一种尊称而已。
□ 振藩截拳道综述
1996年元月,为了将截拳道的推广纳入正规化、标准化、国际化、合法化的轨道,也为了在更大的范
围内推广李小龙特有的武道艺术与格斗哲学,李小龙的遗孀琳达.李.卡德威尔、李小龙的女儿李香凝以及木
村武之、黄锦铭、李恺、埃伦.乔、乔治.李、赫迫.杰克森及理查德.巴斯蒂罗等13位李小龙宗师嫡传高
足在西雅图聚会,商讨并成立了世界上唯一合法和最具权威的截拳道推广机构“振藩截拳道核心”(JUN FAN
JEET KUNE DO NUCLEUS)。
振藩截拳道释义
截拳道的发展历程
截拳道现状及发展
截拳道的特点分析
截拳道与世界功夫
截拳道革命性拳理
截拳道的精华元素
截拳道的致胜要决
截拳道的技术系统
截拳道的运用原则
截拳道诱敌攻击法
截拳道格斗的本质
截拳道封手攻击法
截拳道训练三要素
截拳道柔韧训练法
截拳道的技击要素
李小龙个人训练法
成为伟大斗士要素
李小龙论武术训练的中“六大要点”
振藩截拳道释义
1996年元月,为了将截拳道的推广纳入正规化、标准化、国际化、合法化的轨道,也为了在更大的范围内推广李小龙特有的武道艺术与格斗哲学,李小龙的遗孀琳达.李.卡德威尔、李小龙的女儿李香凝以及木村武之、黄锦铭、李恺、埃伦.乔、乔治.李、赫迫.杰克森及理查德.巴斯蒂罗等13位李小龙宗师嫡传高足在西雅图聚会,商讨并成立了世界上唯一合法和最具权威的截拳道推广机构“振藩截拳道核心”(JUN FAN JEET KUNE DO NUCLEUS)。
会上,经过李香凝的提议,大家一致通过了将李小龙生前所讲授的武道艺术系统命名为“振藩截拳道”,以示对截拳道的创始者李小龙的尊重,也区别于市面上的一些所谓的“截拳道”。
大家之所以同意在截拳道前面加上“振藩”,是因为“振藩”为李小龙宗师的本名,而且在宗师生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以教授“振藩功夫”为主,所以以“振藩”为名最能体现李小龙原始风格的功夫系统。而现今人们又希望见到与学到李小龙生前所讲授的功夫,因此,振藩截拳道既能顺应社会潮流也符合逻辑。至于“截拳道”三个字,单从字面解释并没有什么特殊意义,李小龙生前亦说过“截拳道”仅仅是一个名称,它只是一个称呼或符号而已。“一旦有人妄说截拳道是什么或不是什么,或是与这个与那个有所不同的话,那么不妨就让'截拳道’这三个字永远消失罢!消除掉这虚有的名称,而只让它的实质存在罢!(李小龙)”
事实上,仅从字面上想彻底了解截拳道是不可能的。左图为李小龙于1966年书写的一则有关截拳道的签言,目前这张珍贵的签言牌已放在伊诺山度的武馆中作观赏及收藏。
振藩截拳道并非是一种单纯的格斗技术,它包含了李小龙生前所学习、研究与讲授过的全面的格斗技系统与哲学理念,也就是说截拳道的精要所在就是李小龙毕生所涉及到的武学理论、格斗技术、训练方法、思维方法及内在精神,这五项要素缺一不可,因为截拳道本身就是李小龙通过武术修炼而达到个人进化及自我启发的过程。
振藩截拳道的正式启用还可消除多年来在世界截拳道界存在的一些关于李小龙及其整个格斗技系统的误解,并藉此来展示李小龙遗产中更为清晰的一面。因为“振藩截拳道核心”所寻求的是想将其变成一座宣扬整个截拳道艺术的博物馆,一个使武术家自我发现并成长的闪光起点。要想真正了解李小龙或欲从实质意义上去掌握截拳道,必须通过三个方面:李小龙的生平、武道与事业。如果抛开其成长历程,而单纯修习其外在的格斗技,那么仅可得到一个外壳。
振藩截拳道所倡导与关心的是李小龙生前所教导的武学,而作为一个真正的截拳道者的职责就是永远保存及全力去发扬这种武学。截拳道虽然厉害,但却不是什么“神功”、“绝技”,更不可把李小龙说成是什么特异功能大师。李小龙是人而不是神,他虽然创造了世界武术界史上的奇迹与“神话”,但是他是凭着自己的不懈努力而一步步踏向武学顶峰的,所以当我们研究李上龙及其截拳道时亦须本着一个客观、科学的态度,而不可盲目崇拜,更不可违背事实与脱离现实。
在李小龙的武学笔记中亦曾这样写道:“截拳道并非(仅仅是一种)伤残之法,而系一大道,一种朝向生命真谛追寻的坦荡大道”。也就是说,截拳道是一种非常优秀的武术训练、养生、健身、励志、技击之道,同时它还饮食博大精深的武道哲学与人生哲学。
截拳道的发展历程
作为一代武术奇才,李小龙宗师一生都致力于实战武技和武道真理的探索与改革中,并成功地为世界武术界打开了武术神秘殿堂的大门。但通常人们只知道截拳道是由李小龙所创,而对于其发展与成长历程,恐怕就鲜为人知了。也就是说,李小龙到美国后,随着对武术探索的不断深入和突破,由他创造的独特的武道系统名称亦逐渐发生了变化,现分别详解如下,供广大武术爱好者参考。
“振藩功夫”阶段
振藩功夫(JUN FAN GUNG FU),又叫振藩拳法、振藩国术,因为大家都知道,振藩是李小龙的中文本名,其内在含义是“唤醒和震撼外民族”,亦即“威震藩邦”。1958年,李小龙到美国一就开始着手改革原有的咏春系统,同时通过反复实践与论证,他还创造性地吸收了其他流派的国术和西洋拳的技巧到咏春拳中,从而逐渐形成了一套以咏春为核心,并且远战近搏皆可的更为实用的新的技击功夫体系,李小龙便将之称为“振藩功夫”。
振藩功夫的适用时期是1959年至1964年,而且李小龙在西雅图的第一间武馆,便是以自己的本名命名的“振藩国术馆”(JUN FAN GUNG FU INSTITUTE),并且其首位助教嫡传高足木村武之(TAKY KIMURA)至今仍然以“振藩功夫”之名向学生们传授当年李小龙所教授的武艺。
“振藩拳道”阶段
从1964年开始,李小龙又逐渐摒弃了咏春中的传统套路,而仅保留了其中的实战精华与黍手、木人桩等训练内容,并由于振藩功夫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武道模式,而是一个不断发展进化与不断自我完善、生机勃勃的武道哲艺进程,所以李小龙又不断吸取了空手道、西洋剑术、柔术和泰拳的精华元素于自己的武道系统中。
由于他曾应邀出席1964年8月2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长堤举行的“长堤国际空手道周年冠军赛”,有幸结识了“美国空手道之父”艾德.帕克、空手道大师乌以努.大岛、“世界跆拳道之父”李峻九、“棍王”丹尼.伊诺山度及“柔道天才”西博.诗冈等一大批美国武坛顶尖的名家好手,并与他们进行了交流、学习和切磋,这就为他以后真正创立截拳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可以说李小龙在这个时期的功夫系统,已比早期的振藩功夫提高了许多,虽然李小龙早在1966年便有“截拳道”这个提法,但那也只是在酝酿之中,而没有向世人公开出来。事实上,在1964年到1967年以前,李小龙都是以“振藩拳道”这个名称来宣传与称述自己的功夫的。
全真全能的“截拳道”
武武随着李小龙对世界各种武技的交流、学习和理解的深入与有机的吸收、融合,振藩拳道的技战术结构亦慢慢地由量的积累,又产生了质的变化。1967年,他再次突破了创立初期的截拳道的体系与结构,并进一步融合了菲律宾武功、印尼格斗技、中国内家拳术及合气道等世界武道的精华,而创出了全真全能且有利于研习者全面发展与提高搏击能力的全新的综合格斗技武道系统。
这时的“截拳道”作为一种独立的武术体系与哲学理念,其技术结构与哲学表现形式均已趋于成熟悉,所以李小龙才正式将“截拳道”这一名称公之于世。另外,在伊诺山度保留的“洛杉矶武馆”纪念品内,确有三块写着截拳道箴言的木牌,以标明个中语句乃摘录于1966年,惟遍查李小龙该段期间的公开讲话的内容却从未有提及过截拳道。而直至接受《黑带》(BLACK BELT)杂志于1967年10月份的访问(这是该杂志对他第二次正式公开访问),李小龙才将自己的武术心得或功夫体系称为截拳道。事实上,在此之前,包括同年9月颁予著名影星史提夫.麦昆的修习证书时,仍沿用“振藩拳道”的名号。后来,由于李小龙在武道事业上的巨大成功,其“截拳道”作为卓越的现代新型武道亦随之风靡全球,李小龙通过截拳道向世人展示了武术的真理,并为所有搏击追寻者提供了根本的修炼和学习指导方法。
正因如此,截拳道创立之前的“振藩功夫”或“振藩拳道”反而变得鲜为圈外人士所知了。当然,然截拳道之研究界对于“截拳道”这一名称的产生之过程仍有极大的争议,例如,据伊诺山度在其著作《截拳道之艺术与哲学》(《Jeet Kune Do,The Art And Philosophy Of Bruce Lee》)中所述,截拳道的命名,是李小龙于一次驾驶途中突然提出的,并很不着意地将“阻止他人拳头的方法”之英文原意,撮译成中文,再按广东话拼音创作而成。
但按照其他辅证及李小龙另一位得力爱徒黄锦铭的忆述,上述说法显然亦存有疑点。因为在李小龙的遗物内,仍保存了为自己的心得命名的草稿。而从该资料中,可以看到李小龙写了“Fa Hown Tao”、“Fa Hown Kune Do”,以及“捷拳道”、“化空拳道”等等中英文命名的原始构思。至于黄锦铭的下列忆述,更可视为另一项有力的辅证:
“1967年7月,一贯厌恶分门论派的李小龙突然表示有意为自己的功夫系统定个便于称呼的名称。虽然首次听到他有此意,但从他随口说出多款选择,已可看到“截拳道”绝非即兴之作。而选定后,李小龙还慎重地邀请一位著名的语言学教授来帮他推敲这个命名是否适用。
世界大同意味的“武道”
1971年,即在李小龙猝然去世的前两年,他忽然声称,如果可能的话,也要收回“截拳道”这个名称,而把自己日益博大精深的武学体系称之为“武道”(起初,李小龙确为构思出这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命名而沾沾自喜,并将之缩写为“JKD”。然而,他是否早已预料到开宗立派会掀起相当激烈的非议与攻击并由此而自缚手脚呢?今天也已缺乏足够的资料来加以推断了)。当然,这一更具有世界大同意味的至高武学名称,是“截拳道”的升华与提高,可惜,由于李小龙忙于影艺事业及猝然去世而最终未能实现。
截拳道的现状及发展
截拳道的发展现状
(一)截拳道的社会化地位进一步加强:首先是截拳道进入了现代化教育的高层领域,从民间登上了高等学校的讲坛,如国际李小龙特训总部已与湖南体育学院联合办学等。其次是截拳道走向社会企业,即有些截拳道组织已与一些企业联姻,以开创截拳道运动发展的新路子。再者,民间的截拳道运动开展相当广泛,全国有上百万人在研习截拳道,目前公办、民办、个体截拳道武馆、截拳道学校不断涌现,遍布城区,在国内又一次掀起了一个截拳道大潮。
(二)截拳道的专著质高发行量大:为适应广大业余爱好者及专业人员的需要,截止到目前为上卤内已出版了多种专著,如笔者的《李小龙实战功夫精萃—截拳道》、《李小龙风采再展—截拳道功夫教程》与《李小龙传世绝技—截拳道腿法功夫》,还有关文明先生的《截拳道汇宗》与钟海明先生编译的《李小龙技击法》及功夫研修专家高鸿鹏先生的《李小龙脚踢法阐秘》等。去年,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又出版了国内唯一一本关于李小龙生平、影视生涯、截拳道技术的画册《写真李小龙》,深受截拳道爱好者欢迎。这些专著的发行,对国内截拳道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三)截拳道的科研工作不断深化:截拳道是一门具有综合性学科的技击运动项目。近几年来,广大研究专家同美学、心理学、哲学等学科的科研工作者相结合,进行了多方面的科学研究,取得了一定成绩,湖南省的“中国国际李小龙截拳道研究总会”便是其中的皎皎者。此外,由该会主办的全国唯一的截拳道专业研究杂志《截拳道世界》已开始正式动作,并已出版了三期,这是世界截拳道史上的一大盛事。再者,由武术专家石天龙先生主演的电影《截拳宗师》也即将与广大观众见面,这亦是截拳道界的一大喜事。
(四)截拳道正在走向世界:截拳道是中国人民的宝贵文化遗产,也是人类文化的一颗灿烂明珠。目前,截拳道正走向世界。首先,国内的一些截拳道组织正在与国际接轨;其次,以截拳道专家郝钢为首的访问交流团体已于1996年年底赴美与李小龙当年的一些亲传弟子进行交流与学习,这又使世界截拳道史向前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截拳道的发展前景
我个人认为,截拳道今后应在技术系统化、竞赛制度与规则合理化、段位制标准化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使之早日跻身于国际竞赛项目之中。截拳道的发展,今后应向“六化”方向努力。
1、理论科学化:截拳道有着丰富的理论内容和文化内涵,它集哲学、美学、心理、力学、兵法、佛学等文化于一体。有着深奥的科学理论和实用价值。因此,必须有科学的理论方法来研究、解释截拳道的内涵和外延。
2、段位合理化:笔者是世界上继李小龙之后的第一个对截拳道提出和进行段位制设想的人,可惜这一愿望现在尚未达成,因为这需要广大同道的共同努力,而不是靠我个人的力量所能完成的。段位制,可指导研习者按一条正确的道路发展下去。
3、动作规范化:截拳道作为一项竞技运动,需要完整的比赛规则,更需要动作的完整统一。目前国内已出过几盘教学录像带,但那只能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示范者的个人风格,尚不属于完整意义上的截拳道和李小龙技击术。
4、训练系统化:截拳道简而易学,但要真正掌握,还需进行科学、系统的训练。要从基本功、基本动作开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为李小龙截拳道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5、竞赛制度化:截拳道要走向世界,成为国际性竞技项目,必须靠相应的竞赛制度来保证。从目前形势的发展来看,是大有希望的。我们要在坚持与完善国内竞赛制度的同时,积极举办国际间的邀请赛、锦标赛,以此来加速截拳道国际性推广工作的进程。
6、创新要切实化:截拳道欲发展,还需再进一步进行创新。因为需要我们进一步学习与研究的东西很多,而且这些东西又完全可以融进截拳道中。事实上,截拳道尚未完整与系统化,这就给我们留下了很多需要做的工作。创新是整个截拳道训练过程实现代化、科学化的核心和先导,没有创新就没有现代训练的发展。只有创新,才能使截拳道永远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如何将截拳道推向世界
这个提议尽管现在还是显得有些茫然,但这是迟早要实现的事情。这也是所有截拳道爱好者的一个共同愿望!我个人认为,欲使截拳道成功地推向世界,需解决以下四个问题。
1、尽快组建国际性的截拳道组织:现在各个国家基本上都有自己的截拳道组织,问题是尚没有国际统一性的组织来进行协调和进行管理。各个国家的截拳道组织不能各自为战,应组成一个统一的战线,就象“国际跆拳道联盟总会”和“世界空手道联合会”等组织一样。
2、国内的截拳道组织应加强合作:现在国内的截拳道发展较快,目前国内已有4家规模较大的截拳道组织,但尚未能携起手来一致努力进行宣传与发展。好在湖南的“李小龙截拳道研究总会”已率先迈出惊人的一步,在该会出版的《截拳道世界》杂志上开辟了“友好馆校专线”,这是中国武术史上的一大壮举。
3、开展专业性截拳道竞赛:即是利用比赛来剌激截拳道技战术的发展与提高。目前各截拳道组织都说自己的水平高,自己是正宗,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不能在擂台上打得赢,若能赢的话,不用你自己去说,国人便会去承认你与尊敬你。可惜,无人敢出来挑战与应战。
4、尽快培养高水平的截拳道教学人才:目前,制约截拳道向高水平发展的一个最大的障碍,就是缺少高水平的教学人才。因为有些教练员是能打而理论不行,这就丧失了截拳道的内涵与核心;而有些教练则理论好,然而实战功夫不行,只能纸上谈兵,这样的教练自然亦称不上是合格的授业者。再者,目前国内的高水平人才中,懂英语的人只有少数几个,如果语言不道又怎能向国外去推广截拳道呢?对此,空手道与跆拳道的发展经验很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因为此二者在刚向国外进行推广时,所派的人才中皆是功夫与英语兼优者。
截拳道的特点分析
李小龙宗师自觉地以中西哲学理论指导实践,从而集世界武学之大成而创立了世界最强而且全真全能的武道哲学系统————截拳道(JKD)。其超前的革命性武道哲理更被世界武坛奉为武道经典,从而直接地影响和促进了从亚洲到欧美的世界实战性武道的创新改革,进而推动了20世纪世界武术发展的进程,赢得了全世界武术家和搏击爱好者最广泛的尊敬和赞扬。如今,“截拳道研究”已成为世界性学问。
截拳道是一种武道哲学
截拳道的根本和精华就是李小龙的武道哲学思想,一种关于武道的解放思想的哲学理念,一种中西文化撞击下融于李小龙血脉心灵的内在无形武器,一种理论化、系统化了的大道之理。
1961年,李小龙进入了位于美国西雅图的国际名校“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学的专业是哲学。对此,他曾解释说:“我之所以选读哲学,是因为哲学会告诉你为什么而活着。”李小龙遂沉湎于哲学的海洋里,他崇拜的东西方哲学家中,有中国的老子、孔子、庄子,德国的尼采,法国的萨特,以及黑格尔与释迦牟尼等。他尤其欣赏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观,即要重新认识人的价值,要追求自由,而不被理性所束缚。至于当他看了尼采的书后,觉得尼采的书就是为自己所写的,因为尼采的哲学是强者的哲学,李小龙亦渴望并不断努力使自己成为最强者。
截拳道是一种发展中的武道
李小龙创立的截拳道,首先是科学的,而且是批判的,充满无穷活力和无限创造力的发展哲学。诚如大家所知道的,李小龙的武道思想是天天都在变的,如果一位教师始终在一成不变地教授一套固定的与僵化的打斗模式,那么他就是把流动性的情况加上了“型”的伽锁,这种行为只不过是在对无用的花招虚掷精力并与现实化的情况背道而驰罢了,这种所谓的“截拳道”根本无法进一步将李小龙的思想更深一层地进行开拓和发展。
或者说,如果研习者只知道盲从和模仿,则永远也无法找到武术的真谛。例如,同样的一拳一脚,由李小龙打出则属于截拳道的范畴,而由其他人刻板机械地打出,则未必就是“截拳道”,所以必须将截拳道的技与理进行有效的融会贯通,以及将截拳道与现有的一些较为先进的武道再进行一次有效的结合,才能逐步寻求到真正的截拳道之“技”与“艺”,进而可探求和独创真正属于自我的新武技。也可以这样说,当求学者学习了截拳道之后,所发出的一拳一脚不应仍属于李小龙的,而应当真正属于自己的。
截拳道是一种综合性格斗技
截拳道是一种纯粹以实战为目的的技术最为全面的综合性格斗技系统。但纵观现在的截拳道传播界,却鲜有人能把李小龙的完整技艺全面地教给求学者,从而严重阻碍了真正的“截拳道”的健康发展。因为习者从他们那里接受的均为片面的内容,此般行径正好与实际的搏击相背而驰,最后的结果也只不过是种下了混乱的导因而已。
我们都知道截拳道是一种包罗万家,而不为万家所包含的世界大成性之武道,其指导原则是兼收并蓄,学以致用,取众家之长补已之短与以武入哲。当年李小龙宗师在伊诺山度大师与詹姆斯.李等人的大力辅助下,从世界范围内的数百个武道系统中精选了26个类型的精华元素作为截拳道的基础,此种踢、打、摔、拿、跌、夺(指自卫术中的徒手夺器械技术)具备的综合性的完整的技术结构,不仅使学习者对世界上的各种拳道有个大致的了解,还可令学习者用来准备与任何情况下的任何打法类型的对手进行格斗并取胜,更可令研习者掌握到不断吸收新知识及逐步完善自我的完美的武道思想和方法。
截拳道是一种攻击型武道
虽然截拳道中的“截”首先意味着“阻止”或“截击”,但确确实实,截拳道是一种攻击型的武道,因为李小龙打的是一种攻击型的防御战法,当然这亦是李小龙的一种创新,也就是一种以积极、有效的进攻来代替消极、被动的防御,即所谓“攻击即最佳的防御”。
和李小龙同处于一个时代的众多武林高手都有一种同感,那就是恐惧。因为李小龙的攻击力与破坏力实际上太惊人了,并有戏言称:“与李小龙对抗会显得相当愚蠢,因为那与自杀无异。”这其中虽有过誉之处,但李小龙的全盛时期的确能像拳王阿里一样,可以称霸于一个领域,而且不是别人不行,是他实在太突出了。
李小龙的武技从最初的训练到实战,自始至终都强调人体潜能的极大发挥,而且无论研习者的体格如何,经过系统训练后都可发放出力重千钧的毁灭性攻击来。李小龙也经常这样说,一个好手与初学者之间的差别是,好手能善于用机会作连环而给以致命的攻击。他能运用其敏锐的知觉,并采用主动的攻击来发起有效的进攻。当然出拳踢腿时的配合亦须十分有计划,以便每一击之后必可制造另一空档而去重创对手,直至其倒地不起为止。
截拳道是一种个性化武道
在李小龙的生活与武道生涯中,由于他注重个人风格的发挥,因此他不赞成拘泥于形式,也不赞成为传统而传统。对于这一点,李小龙之子李国豪生前也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过:“截拳道这种功夫是父亲集世界功夫之大成而独创的,当然他同时又结合了自己的身型、体力去进行设计的。所以说这种功夫除了我父亲李小龙之外,没有一个人能学得到,甚至我亦学不到。因为世界上只有一个李小龙。”
龙迷当然,李国豪之所以这样说,并非想劝人们不要学习截拳道这种被传统武术家们视为“旁门左道”或“街头小流氓斗殴伎俩”的拳艺,而是提醒大家,对截拳道的研修亦要“武术因人而异”或不要“盲从”与“模仿”。事实上也只有如此才能真正符合李小龙生前的授武精神。
在李小龙的墓碑前的精美石刻上,便用英文写着:“你的在天之灵依然指引我们朝向个性解放之路。”同时,他生前亦说过:“人,活着的人,创造武术的人要比任何已经建立的各种武术体系重要得多,也更有价值。”因他创造截拳道的目的,是想通过这种武道来解放习武者,使他们不再受格斗风格、武术形式和各种既定主义的奴役。
截拳道是一种实战性武道
“一个搏击者必须经常保持心灵单纯,他的心目中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如何搏击。”作为纯粹以实战为目的的武道,任何有类似于“国术”、“空手道”的所谓的截拳道,都不能称得上是“真实的具有生命力的有机体”,因为他们并非身处于搏击的涡流中,而是仅徘徊于周边部位。衡量一个人是否是武道高手的重要标准,就是他的功夫是否是纯粹以实战为目的,因为过硬的打斗能力将比任何花哨的“说”、“教”都更具有说服力与震撼力。
李小龙亦认为,一味创作虚幻的招式,无异于是在建筑空中楼阁。一名技击者如果脱离实战而只会依葫芦画瓢,或单纯地想依靠虚幻及花哨的招式来取胜对手,就会丧失其技术的创造发挥,成为“墨守成规”的奴隶,并逐步封杀自己的进行真正对抗的能力。
此外,搏击的真正实效并不在于形式的正确,也就是说,不论运用什么招式,无论是简单还是复杂的,只要依靠它能击败对手而取胜,才能够算是最具有实效的。所以说实战是非常现实的,它可令欠缺实战经验的习武者失望及受伤,因为他脑海中憧憬的那些幻想中的武技,通常很难在实际搏击中实现,这就是过分信赖“正宗”、“正统”而脱离现实的后果,是习武者在实战或擂台搏击中饮恨的主要原因。所以说,只要有效地击败过手,就是高超的技术,对此,你应掌握每一个机会,以任何一种方式,去达到自己的愿望。
截拳道与世界功夫的比较
截拳道与散手运动的比较
近年来,通过挖掘整理,国内武术界已把许多散存在民间的优秀拳种和秘传技法公诸于世,并提出了“将中华武术推向世界”的口号。此种迹象表明中华武术推向世界已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但现行的散手竞赛机制却严重的影响技击术的发挥,把技术固定在了“拳击加腿再加跤”的框框内。从这一点来讲,散手技术的丰富性是绝对无法与李小龙的技击术相提并论,因为李小龙的截拳道首先是集传统武术精华之大成,而散手运动缺少的就是这些。近几年来虽也提倡与鼓励使用传统技击术动作,但起色并不大。
(一)、截拳道与散手运动在拳法上的比较:李小龙的拳法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充分运用“节约的经济线”(即两点间的直线)的技击原理,所以它打击对方的机会和实用性最佳。李小龙一反传统观念,而注重“活用”的方法。他提倡的是随机应变、条件反射式的技巧,这也是笨而“重”的散手拳法所无法比拟的。李小龙出拳时讲求的是“短”、“快”、“狠”,而散手拳法则注重“长”、“快”、“重”,两者在观念与内涵上截然不同。在拳法的具体运用过程中,“攻守抢中线,集中于中央突破”为截拳道的拳理要诀之一。李小龙要求拳手对此需深刻领悟和灵活运用。而在散手拳法中则绝无此观念,这不能不令人感到遗憾。再者,李小龙在出拳进攻时,皆善于用脚控制住对方的脚,用以控制住其重心和限制其动作的发挥和施展。
(二)、截拳道与散手运动在腿法上的比较:李小龙以中国传统武术中的一些腿法为基础,并吸收了空手道和其它一些国家技击术中腿法的优点和特长,而创编了在世界武坛中独树一帜的“李式”腿法。而散手运动的腿法却仍以老三腿(踹、蹬、扫)为主,且在战术上缺少变化。李小龙的腿法在施展时以短快与脆狠而著称,它运用的是爆发力,这种力量也许未必能把对方踢倒,但却能把对方踢伤。相反,散手腿法运用的则是大开大合的长劲,运用这种劲力可能会把对方击倒,但却没什么杀伤力,因为对方起来后仍能继续进行缠斗。此外,由于李小龙的动作短小,因此动作速度亦相当快捷,许多时候,对方尚未反应过来,即在懵懂中挨上了李小龙的致命重腿而饮恨擂台。事实上,李小龙的本体速度并不比常人能快多少,重要的是其动作在设计上要更为科学、合理一些而已。
截拳道与空手道的比较
空手道与中国武术有着明显的“血缘”关系。中国武术中少林拳对空手道的影响最大,也颇接近,正因如此,空手道至今都没能摆脱中国武术的影子。千百年来中国武术的主要流传方式是套路,也就是“型”,这种“型”是进步的绊脚石,而空手道从中国武术中遗传了这种“型”。尽管近些年来有了以格斗为主的“硬式空手道”和“全接触空手道”等,但这只是一种外形上的改变,其中的内涵与中心要旨仍没有改变,所以说现在的空手道仍不是“自由”的,仍是受“型”所束缚着的一种“表演性的'搏击’功夫”。
在实战训练中,空手道讲求的是自由对拆练习,这种方法虽比中国武术的散招训练进了一步,但与李小龙的技击术相比还是略逊一筹。因为空手道只是在模仿实际搏斗,或摆出一副虚有其表的型。象这种硬把变幻莫测的现实技击固定化,对实战来说毫无意义。由于空手道源自于传统武术,故在防守上亦继承了幅度过大的弊端,而且防御时自身后移过大,这样虽可保证自己的安全,但却不易发起反击。截拳道则不然,因李小龙善用以打为消,且常常是迎势而上,所以往往可打对手以措手不及。由于李小龙还擅用左手防御和前手反击的打法,因此更强化了动作的突发性,在这一点上,空手道是绝无法与之抗衡的。这一打法特点是世界武坛独一无二的。
截拳道与跆拳道之比较
跆拳道是一种优秀的武道,在很多国家,军队和警察亦都采用跆拳道作为训练内容,甚至在不少功夫电影中都可看到跆拳道的动作。另外,李小龙生前对跆拳道的指责也不多,可见其确为一门优秀的格斗技击。跆拳道的艺术性虽然很强,但对手脚的技术限制的太多,从而对真实的搏击益处不大。跆拳道虽然能吸引人,但却不能慑服人。
跆拳道与李小龙截拳道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出招快,回收也快。这样露出的破绽便会因自己快速收回的动作而得以弥补与解除。此外,跆拳道善用飞踢的技术,而李小龙则不提倡将飞踢运用于搏击,原因是没有充分的机会去运用它,这也是跆拳道的最大区别之一。再者,跆拳道通常以大幅度的纵深性攻击动作为主,而李小龙则以快而小、短而狠的打法为主,因此这在无形之中李小龙便比对手快捷了许多,因他攻击的距离短,所以打击的速度快,抢在对手之前击中对手的机会也就多。两者在防御与反击上比较,基本上差不多,即李小龙所提倡的制敌机先的打示,以及仍以前手前脚进行反击以增强反击的命中率与实效性等。再者,李小龙在诱敌等战法的娴熟之运用,也是一般的跆拳道所望尘莫及的。跆拳道所倡导的是:“攻击是最佳的防御”。李小龙则认为:“反击是最佳的攻击”。
截拳道与泰国拳的比较
经过数百年的战争磨炼和擂台砥砺,泰国拳已从古老残忍的杀人毙命武技演变成为今日高度科学化和艺术化的凶狠凌厉的现代泰拳格斗术体系。在剧烈搏击中,泰拳没什么复杂套路,它完全从实战出发,真正起用了四肢的拳、肘、膝、腿八个部位,且招招狠毒。这一点,也只有李小龙的截拳道能与之匹敌。泰拳由于其攻中有防,攻防合璧,加上厚实的功力,勇往直前的斗志,泰拳师能毫无惧色,毫无限制的把泰拳的搏击威力发挥到极限。
李小龙认为,泰拳精华就在于其内围战法上,这是其常胜不败的杀手锏。除此之外,如攻击力与反应等,泰拳均不及截拳道。欲战胜泰拳手,首先需有厚实的功力,精通内围战法,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因为在世界上几位曾战败过泰拳王的外籍高手中,他们所运用的武技皆是学自于泰拳的打法,即以泰拳对付泰拳。当然,运用李小龙截拳道中的擒锁技亦能有效地克制泰拳,但最为重要的是需运用李小龙截拳道中灵活的战略战术去对付凶悍的泰式打法。
截拳道与格雷西柔术的比较
在很多国际性武术杂志都认为,格斗与搏击技术的天敌就是格雷西柔术。而且,一个采用格雷西柔术风格的武师,在不到两分钟的时间内就会使你窒息,从而击败你。但我个人认为,李小龙截拳道是格雷西柔术的天敌。
首先截拳道亦拥有格雷西柔术中的大多数武技,尽管叫法与名称不同。事实上,如果李小龙能活到今天的话,则其技击术发展的盛况决不在格雷西柔术之下,可惜斯人已逝。
现在,虽然人们把顶峰格斗冠军赛看作是“顶峰格斗”,但是它仍有一些限制。或者说,它并不能用于巷战,而巷战技法是李小龙截拳道的专长。
再者,格雷西柔术讲求的是两分钟内制服对手,但李小龙的观念则是一招制敌。据某些武学行家说,一旦你被格雷西柔术选手抓住手(脚)或衣服时你就完了;但相对于一位截拳道高手而言,他能会被对手轻易抓住吗?有几位截拳道大师现在早已开始研究格雷西柔术,以便取长补短与寻求战胜它的办法。
所以说,将来格雷西柔术能否再称霸天下也很难说。其实,格雷西柔术能否战胜泰国拳也还是个未知数,尽管前两届顶峰冠军赛上,霍伊斯.格雷西曾战败过几位练过泰拳的泰拳师,但这些泰拳手却并不是泰籍人士。也就是说,这几位泰拳手代表不了真正的泰拳水平。此外,一年半之前,咏春拳叶问宗师的第五代传人亦曾在美国向霍伊斯.格雷西公开挑战过,但后者却并未应战。其实格雷西柔术并非没有规则限制的真正实战功夫,它仍限制插眼、袭裆和牙咬。而截拳道的特点就是没有限制,如果有了限制,必然会有利于格雷西柔术的打法。
截拳道革命性拳理
作为一位文武兼修的武道思想家、武术哲人、武之圣者和武学宗师,李小龙几乎研究了当时的所有武道系统与收藏了当时所有能收集到的武道和哲学书藉。他之所以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的方法和思想,是因为他深深地了解到,只有不断容纳新的东西与继续革新自己的武道系统,才有助于人们对武道真谛的清醒认识和积极行动。总之,是他的创造性吸收与开放性创新才使其武道思想和思维最终产生了质的飞跃,并卓然成家。
李小龙对强侧置前的科学分析
李小龙由于有了对武术终身不变的执着热爱,才使他产生了无穷的动力,他那右侧置前的戒备战法,亦成了世界自由搏击运动的代表动作。李小龙的武道哲学之所以提倡右手置前或强侧置前,是因为人的右侧更为强健。他曾说过:“你最合适的脚应该向前,以尽快结束战斗,这也是截拳道区别于其他武道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搏击中为了减少运动时间和距离,你必须把自己那既快又有力的手、脚放在前边,在原则上,这可使攻击的命中率大大地提高,并由于前面的手和脚最靠近目标,所以百分之八十的打击要靠前手与前脚来完成。而我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我的左手相对要弱一些,因此我便把它置于后侧,而让它处于一种待打击状态,也就是继前手之后发起足以致命的连续重击,以便于发挥更大的威力与作用。
在李小龙及其众多的嫡传名弟子中,绝少有人在对抗中以左手居前或将弱侧置前,这并不是说左手不可以在前,是因为大多数人的右侧更强猛、迅捷、有力。况且,截拳道讲求的是简捷直接,而右侧置前的姿势又最能体现这一技击特点。
李小龙对攻守抢中线的运用
在截拳道中,“攻守抢中线,集中于中央突破”为拳理诀要之一,亦为实战搏击中的金科玉律。也就是说,截拳道的动作虽然简单、直接、实用、凶狠,但这一切均是以“攻守抢中线”为基础的。李小龙曾这样解释过:“人体的中线是以鼻脐的联线为基准至重心的虚一,在这条线上几乎分布了全身所有的要害部位;再者,中线亦是人体的枢纽,因此破坏了对方的中线就等于取得了胜利。”所以,李小龙在给学生授课时,常常提醒学生要严密防护住自身中线部位,并设法尽可能地去攻击对方的身体中线部位,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打击的效率,亦可做到“花最少的力气以取得最大的效果。”在实战中,若想让已方的中线不被对手击中,就必须做到侧身对敌,以减少被攻击的面积,并使自身的中线远离对手,同时亦须垂肘护肋而使自身无破绽。
李小龙对后手消截法的运用
李小龙的打击或反击速度之所以极为惊人,原因之一是他坚持了“后手消截法”的运用,故而节省了打击的时间,从而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对手进行反击并击中对手。具体运用时,我方的双手几乎是同步地出击,也就是在用后手消截或封挡的同时,前手就应不失时机地立即进行迎击或直接予以打击,从而击敌以措手不及,使对方因来不及闪避而遭受重创并落败。此种攻守合一的打法与传统的那种先封挡再打击的模式相比,起码在速度上要快一倍,因为传统的技术是将整个动作分为两步去做,反应自然要慢得多。
李小龙对经济节约线的运用
对许多人来说,李氏技击法简单、易懂,也便于解释,属于一种便于施展的比任何拳术系统和流派都简化的拳道。李小龙亦曾说过:“截拳道的训练是一种不断精简的进程,或者说掌握截拳道并不意味着增加更多的东西,而是砍掉非本质的东西。”在实战中,他并不虚张声势亦不迂回地走着,而是朝向一直线目的,因简捷的一直线是两点之间最短的距离。就是因为李小龙提倡在搏击中以最短的路径去果断地重创对手的要害部位,所以对方所发出的任何的大弧度与长距离的攻击方法都无法击中李小龙,因为距离长者可能在攻击到半途时便早已被对方的短而狠且准确的重击所击倒了。
例如,李小龙以强劲有力的右手右脚居前的姿势去面对对手,这时由于在出击之前手脚便已接近了目标,故无论对手动作有多快,都会在半路遭迎击而落败。总之,我们在研习截拳道的过程中不要忘记,进行截拳道训练的目的,就是借此迈向武道的极至。而所谓武道的极至,就是回复到高级的原始本能动作,亦即简单、自然、直接、强劲,就如李小龙1967年接受《黑带》杂志访问时所说:“在我开始学习武术之时,对我来说一拳就是一拳,一脚就是一脚。在我学习武术之后,一拳不再是一拳,一脚也不再是一脚。现在,当我真正了解了这门艺术之后,便又感觉到一拳仍仅仅是一拳,一脚也仅仅是一脚罢了。”
李小龙对整体劲力的运用
整体发力也是截拳道的一个重要特征,即不论何种形式的发力都是周身各部位相互协调运用的结果,是诸种力量的综合。例如,所谓拳打,表面上看是以拳为发力点,实质上仍然是周身整体的冲撞力,而不是手臂的局部收缩运动,故李小龙的打击威力非常巨大,作用于人体之后可给人一种“穿透感”,且震彻脏腑令人无法阻挡与抵抗。再者,截拳道不是定点打人,而是在运动中创击对手,身无定势,手无定向,脚无定位,发力击人即可借用惯性将身体上的诸种合力与加速度合而为一,从而产生强大的毁灭性力量。
在截拳道中,最忌手动而腰腿不动,因腰腿不动,手脚僵硬,攻击就没有足够的破坏力和杀伤力,周身亦不得灵活而至散乱。故李小龙强调手(或脚)一动,则腰、腿、脚、精神与内力均同时活动,并配合呼吸以形成一种浑身一体的整劲,从而产生极大的、可怕的打击力量。
李小龙对本能的发挥运用
李小龙一贯主张用本能的反应和直觉去完成攻防动作,而这也是对真实搏击惟一有效的应付方法。他曾经说过,当面对一个高速冲前的对手,你的脑海里可能有十种以上的应付方法,但在搏击的电火光石之瞬间,你能发挥出其中一种方法的效能吗?
所以,李小龙认为,惟一有效的方法,便是凭本能反应进行攻防。要知道搏击是残酷的,瞬息万变的,根本就没有时间去考虑该用何种招式,因此你必须依靠本能去应对。
在截拳道中,本能的动作可谓是最简捷、最正确、最直接与最具有效率的动作。在搏击中,你必须完全依靠本能的反应和直觉,这实际上也是平时训练所获得的能力产生的下意识反应。当然,对于一些传统名家来说,这可能是一种不入流的搏斗方式与理念。可是,正是这种被传统的拥护者不屑不顾的打斗方式,却远比什么招与什么式更能应付实战,除非那些鄙视“自然”、“创新”技法的人甘于接受惨败,否则,当他们在面对真正的实战时,或当他们在实战面前头破血流时,最后仍要使用这种技击方法。
因为在真正的实战或搏击中,你所面对的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当然不会固定在某一位置上不动;也不会像师兄弟们在对拆时而让你先对峙观察,然后再策动攻防。也就是说,真正的对手是不会给你蓄势运劲或蹲身起步的时间的。因此,李小龙建议那些传统技法的研习者在与强手对抗时,应暂时抛开一切拳理与姿势是否正确的观念,而见势见机尽已所能与对手一搏到底。
李小龙亦始终认为,武术是一门求真的艺术,在求真的道路上,无所谓正确与不正确,只须以个人的有效方法去探求和表达。况且,搏击之道绝非是限于一个人的好恶选择的,惟有每一时一刻在实践中去追寻方可,也惟有不受偏颇、歪曲或任何的模式所限时,方可能至不败之境。当你的一切显意识的活动熄灭时,你才能达到无思无往、随心而发或随心所欲的潜意识活跃的本能进发的姿态。至此,你已无须理会用拳还是用脚,面对对手的攻防动作,只需简单的一举手、一捉足,便可给对手以致命性的创击。
李小龙对精神武器的发挥与运用
李小龙始终坚持认为,精神气势、实战技术、实战功力这三大要素是决定搏击胜败的关键因素,而精神气势又是其中最主要的决定性因素。况且截拳道是追求精神和肉体完全自由的修炼方法,其方法只求必司。换言之,打斗的成败取决于内在精神,惟有不虑不惧的搏击家,才能稳操胜券而如入无人之境。就李小龙的经验而言,咬紧牙关克服体能与意志上的极限,才能持续不断地发挥技术上的最大效用。在这里,纵使身心俱疲至极,但只要抱着必胜必成的决心全力赴战,则必能达到目的。
李小龙亦认为自己是不能被击倒的,因他清楚地知道,若自己一旦倒下,则毅力和意志也会同时倒下。因此他在打斗时,身心都已升华至极,他认为纵使皮绽肉裂,也要致敌人于死地。对此,他会进攻、进攻、再进攻,直至对手倒地不起时为止。此外,李小龙还会像野兽般盯紧对手,而这种慑人的“兽性”和灼人的目光,曾多次令受创不深的对手不战而败或俯首称降。李小龙也常对报界说:“我即使倒地不起,也要带着胜利死去。”亦即“宁可死,不可败”。如此,取胜夺魁自是早已在预料之中。
振藩截拳道的精华元素
振藩截拳道喜欢无形,以期汲取所有武术门派的精华,正因为它没有固定、僵化的形式,所以它亦能够吸收各门各派中的精华并为已所用。因此,截拳道可以使用一切手段和技巧,却不受特定手段的束缚。反之,为了达到目的,它将使用一切有效的制敌手段,而所谓的目的,不外乎成为胜利者。
正如李小龙自己所说:“截拳道是一种包罗万家,而又不为万家所包含的世界大成性武道”。其指导原则是兼收并蓄,学以致用,取众家之长来补已之短,以及以武入哲。因为每种功夫无论它的流传有多广泛,也都有它的缺点,而李小龙就是在咏春拳的基础上,吸收了各种拳术的优点,并在不断的实践中创立了振藩截拳道。
当年李小龙就是在严镜海、李峻九、伊诺山度等武学名师的辅佐下,从世界范围内的数百个武道系统中精选了40多个类型的精华元素作为截拳道的基础,并由此将截拳道推至前所未有的高度。
振藩截拳道的精华元素:
(1)太极拳(TAI CHI CHUAN):这是李小龙从其父亲李海泉处学得的一种内家拳术,后成为振藩截拳道的核心内容之一,因振藩截拳道的标志便是一幅太极图。
(2)咏春拳(WINC CHUN GUNG-FU):这是李小龙从叶问宗师处学得的一门注重实战的近战型拳法(右图),并发展成为振藩截拳道中最关键的内容。而且振藩截拳道中的很多理论都直接来自于咏春拳,例如“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便取自于咏春拳中的“无型之型,无式之式”。
(3)螳螂拳(PRAYING MANTIS):邵汉生先生曾给李小龙讲授过螳螂拳,而李小龙到美国后,又参考书籍自修过著名螳螂拳家罗昆玉先生的螳螂拳。至今,振藩截拳道中很多地方都留有螳螂拳的影子,例如“打击要害”(SOME TARGET AREAS)中的“八打”与“八不打”便直接来自于螳螂拳。
(4)蔡李佛拳(CHOY LAY FUT):这是李小龙在香港读书时从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陈师傅处学得的一种极为凶悍、实用的南派拳法,例如,振藩截拳道中的“插捶”(KNUCKLE FIST)便直接来自于蔡李佛拳中。
(5)八卦拳(BART KUAR CLNA):这是李小龙从书中学到的一种集养生、技击与健体于一体的内家拳术,因为这是三大内家拳术“形意、八卦、太极”之一,故李小龙没有理由不潜心研究它。
(6)形意拳(YING YIE):李小龙对形意拳极为崇敬,因为在近代中国很多技艺高超的武学名家都学习过形意拳或出自形意门。而李小龙最佩服的形意拳名师则又是以“半步崩拳”打遍天下的郭云深大师。李小龙名闻天下的“寸劲拳”亦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李小龙从形意拳中最为受益的便是其发力,故在截拳道的很多技术中都有形意拳的影子。
(7)潭腿门(TAM TUEI):“精武体育会”入门拳法,由于邵汉生师傅早年曾在该会中学习及任教,所以他曾简单地给李小龙讲授过这一注重腿法修炼与运用的北方拳术,后来李小龙亦从书籍上专门研修过这一拳法。
(8)鹰爪拳(EAGLE CLAW SCHOOL):梁子鹏教师早年曾给李小龙从理论上讲解过这一拳法,而李小龙真正学鹰爪拳老师应是一本教授鹰爪拳的书籍,李小龙亦从中学到了很多擒锁技术,因为鹰爪拳向以擒拿而著称。
(9)弹腿门(SPRINGING LEG):这是李小龙从台湾省早期出版的一些武术书籍上学到的一种以腿法为主的北方拳术,而且李小龙的高超腿功在很大程度上便得益于这一基础性拳法,这是一种实用价值很高的传统拳术。
(10)北少林拳(NORTHERN SIL LUM):李小龙生前曾花了很大的精力研习过这一“天下第一名拳”,他除了从一部介绍少林和尚习武的录影带上学习过少林拳外,亦从很多书籍上研修过少林拳,而且他看得最多的一部少林拳书是金佳福(KIM KAI FOOK)先生的一本著作。此外,李小龙生前还喜欢看《少林七十二艺练法》。
(11)罗汉拳(LAW HON KUNE):少林拳中的一种颇注重实战的拳法,除了邵汉生师傅给他讲授过这一拳法外,他亦在早期拍戏时跟其他叔伯学习过。
(12)迷踪艺(LOST TRACK SCHOOL):李小龙最崇拜的一位中国武术家便是“精武体育会”创办人霍元甲先生,并花时间专门研习过他的迷踪拳艺,图53则为李小龙亲自书写的一段有关霍元甲及其迷踪拳艺的珍贵资料。
(13)西岳华拳(WA KUNG):李小龙自学过的一种北派拳术。
(14)查拳(CHA KUNG):李小龙通过书籍自修过的一种典型的北方拳术。
(15)猴拳( MONKEY STYLE):李小龙通过书籍自修过的一门相当灵活、刁钻、凶狠的拳艺。
(16)白眉派(DRAGON STYLE):李小龙通过书籍自修过的一种颇为实用的南派拳术。
(17)白鹤派(WHITE CRANE SCHOOL):李小龙自学过的一种相当实用的南方拳术,李小龙在参加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的面试时,曾表演过这一拳术中的动作。
(18)南派少林(SOUTHERN SIL LUM):这是李小龙早年在香港拍戏时跟一些步伯学习过的拳法,但真正进行研究则是在美国读大学时。
(19)洪拳(HUNG KUNG):是李小龙在香港读书时期跟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武学名师学习过的一种硬桥硬马的南派拳术,人们只知道这位师傅的绰号叫TAM。
(20)蔡家拳(CHOY GA):是李小龙自学过的一种较为实用的南派拳术,亦为广东五大名拳之一。
(21)佛家拳(FUT GA ):是李小龙自学过的一种颇具地方特色而实用的南派拳术。
(22)莫家拳(MOK GA):是李小龙自学过的一种较为注重腿法运用的南派拳术,亦为广东五大名拳之一。
(23)李家拳(LI GA):是李小龙自学过的一种颇具地方特色的南派拳术,亦为广东五大名拳之一。
(24)刘家拳(LAU GA):是李小龙自学过的一种南派拳术,亦为广东五大名拳之一。
(25)柔功门(YAL GUNG MOON):是李小龙通过书籍自修过的一种南派武功。
(26)道家学说(TAOISM):道家理论直接影响与促进了振藩截拳道的发展,在李小龙的整个武学系统中,道家学说的影子可以说是随处可见。例如:“太极”、“阴阳”与“五行”等便是道家学说的核心理论,而这同样亦是振藩截拳道中的哲学底蕴与理论基础。
(27)禅(ZEN):说到“禅”你一点儿也不用感到奇怪,因为李小龙生前确确实实曾对之潜心研究过,而且在其最权威的著述《截拳道之道》中,便曾专门对其进行过论述。
(28)易经(BOOK OF CHANGES):对这门古老的哲学,李小龙亦曾涉猎过。
(29)西洋拳击(BOXING):对这门最古老的西方格斗技艺,李小龙早在香港读书时就曾跟体育老师学习过,亦通过录影带学习过“褐色轰炸机”乔.路易斯的拳击技艺,并间接学习过拳王阿里的高超拳艺,这亦是振藩截拳道中的一项核心技术。
(30)西洋剑术(WESTERN FENCING):李小龙除了早年跟哥哥学习过西洋剑技术之外,更于读大学时专门修过这一课程。西洋剑术给李小龙的启示是“强侧置前”,其步法对李小龙的格斗技艺亦有较大的提高与补充。
(31)西洋摔跤(WESTERN WRESTLE):在振藩截拳道中,摔打技占很大的比例,而这一技术除了取自中国传统武术中的一些摔技外,很大程度上均直接来源于西洋摔跤。李小龙亦曾在读大学时选修过这一课程。如今西洋摔跤已演变成为格斗的主流。这种几千年前在古罗马角斗场的奴隶们中间流行的生死搏杀术亦已登上大雅之堂。
(32)柔道(JUDO):李小龙的第一位柔道老师是一位在香港经商的日本人,叫大兵卫(TAIHEIE),后又曾跟自己的一位好友兼弟子海伍德.尼希奥卡研习过这一近身格斗的技艺,当时海伍德为“渊美柔道比赛冠军”,亦为“黑带群英殿”之“柔道悍将奖”获得者。
(33)剑道(KENDO):李小龙是通过书籍自学过这一来自日本的格斗艺术的,一位名叫和里积的日本武术家亦曾向李小龙讲解过这一独特的实用型武技。
(34)柔术(JUJITSU):这是一种有别于柔道的更为凶残,也更为全面的综合性格斗技艺(为日本古代忍者的必修课之一)。李小龙是向有“锁制大师”之称的“美国柔术之父”肯尼.拉贝尔学习这一来自日本的凶狠的以摔锁为主的格斗技艺的。
(35)法国拳术(FRANG KICK):又叫法国腿拳道,是一种浒于欧洲的实用型格斗技术,也是一种以踢法为主体的拳道,李小龙曾通过书籍自学过这一威猛的欧式拳道。
(36)萨瓦特(SAVATE):为法国的一种独特的格斗技艺,而且是一种踢、打、摔、拿皆可施展的综合性拳术,在李小龙的武学笔记中亦多有记载。
(37)菲律宾武功(FILIPINO MARTIAL ART'S):主要是指学自伊诺山度的莫律宾拳术、双节棍、短棍及菲律宾短刀格斗术,这对李小龙的功夫系统是一个极好的补充。
(38)空手道(KARATE):李小龙曾向多人讨教过空手道技艺,如“美国空手道之父”艾德.帕克与查克.罗礼士等,并自学或研习过大山倍达所著的《空手道训练学校》,这是当时世界上最权威的一本空手道教科书。
(39)跆拳道(TAE KWON DO):李小龙是向自己的好友李峻九讨教这一韩国国技的。
(40)泰国拳(MUAY THAI,亦可译为THAI BOXING):李小龙是通过书籍与录影带自学这一“世界第一搏击运动”的,尤其是其“内围战法”对李小龙的影响颇大,当然李小龙亦曾潜心研究过其腿功训练方法,这一点在其武学笔记中均有详细的记载。
(41)日式合气道(AIKIDO):李小龙是通过植芝盛平先生的《合气道》教材来研习其发力与用力均十分精妙的高度技巧性的武技的,因为植芝盛平为日式合气道的创始人,同时亦同为“世界七大武术家”之一。
(42)韩式合气道(HAPKIDO):与日式合气道不同的是,这是一种踢、打、摔、拿俱备以及腿法见长的综合式格斗技艺,除了李峻九曾向李小龙讲解过这一技艺外,他亦通过书籍自修过这一拳道。
在李小龙的有生之年,伊诺山度曾多次陪他一起到加拿大温哥华唐人街一些中文书店去搜购一些来自中国、香港、台湾的武术书籍,以致后来他家中的藏书竟达2000多册,这是他吸收新鲜血液的源泉。因为作为自学成才的一代武学宗师,李小龙正式拜过的师父只有叶问一人,但他与一些武坛名人的交流间接地提高了他的武道水平。对于上述武道,李小龙是创造性地进行了吸收与融合,而非盲目照搬,因为不切实际的过多的引进只能成为自身前进过程中的负担。所以说,欲学好振藩截拳道,就应该脚踏实地,辩证地去接受一切新事物,从而使学有所悟、学有所用,这样才能符合李小龙生前的授武精神。
截拳道的致胜要诀
作为世界武坛上的重量级人物,李小龙用自己的真理发现并粉碎了世界武术的保守僵化的蒙味症结,从而把搏击爱好者从传统武术的桎梏中解放了出来,他亦由此令世界武坛对其格外敬重和推崇,而被誉为武道真理之路的奠基人与倡导者。然而,欲成为一名优秀的截拳道传人亦非易事,他需要具备相当的武功基础和学识悟性,或者说任何一位研习者欲从中获得终身教益,取得根本性进步,就必须在深悟前面的拳理及在增进技能的同时,进一步深刻领悟宗师生前以二十年武坛生涯而总结出的宝贵的搏击经验,这将会成为我们攀登截拳道高峰,探索武道奥秘的无可穷尽的源泉和动力。
李小龙所首创的控制重心的最佳方法
李小龙曾经说过,搏击家的姿势或架势的好坏及身体的平衡,十分重要。如果无法在任何时刻保持平衡与重心的稳固,则绝无效果可言。更为重要的是,不仅要在静止中保持平衡,而且应该力求在运动中也保持良好的平衡。特别是在有效地出拳或起脚时,必须力求做到用完美的平衡状态来控制身体。而且在不断改变身体重心的情况下保持平衡,这的确是一门不易掌握但却必须练好的技艺。
培养稳固的重心的方法:
1、半屈蹲姿势是最佳的搏击姿势,对身体的支撑情况良好,无须再做准备动作即可迅速进行有效的攻击。
2、短而快的移步步伐是维持重心的良好方法。
3、适当降低身体的重心。
4、身体重心落在脚尖上。
5、攻击、后退、反击之间,细心体会两脚相互的正确关系,以及脚与身体的关系。
6、采用各种拳法和脚法之际,须注意身体各部位的正确位置。
7、亲身体验正确与不正确的平衡姿势,以比较两者间的差异之处。
8、即使在跑步时,膝盖亦绝少有僵直的情形。
李小龙所体认的攻击时的身体感觉
在截拳道中,攻击时的身体感觉意味着肉体与精神的一种和谐与一体的相互作用的关系。
1、肉体上的:
(1)已方的攻击动作是否能直指对方的要害。
(2)攻击时及攻击前后,考虑防守是否严密。
(3)体验长劲及短劲击打在对手身体上的感觉。
(4)学习和研究如何攻入对手的防守线,并采用何种技巧去战胜各种打法类型的对手。
2、精神上的:
(1)培养意欲击中目标的“愿望”。
(2)击中对手时要有“穿透感”。
(3)以机警、小心留神来应付攻、守形势的自然变化。
(4)随时严密注意对方,留神其一举一动,并决定该如何采取策略。
(5)要着力培养自己的斗志与毅力。
李小龙所强调的眼明
视觉敏锐不仅是本能动作的基础,亦是攻防动作的开端。凡优秀的拳手视觉都极为发达。否则的话,他就不可能在擂台上掌握攻击的主动权。同时,眼光锐利,可使对手丧失战斗意志,使对手迷惑,使对手动作缓慢。而一个反应较迟缓且动作较慢的拳手,只要眼睛敏锐,亦可弥补一些由其自身的缺点产生的不足。
 
搏击中运用眼睛的技巧:
1、一个优秀的搏击者应洞悉对手的每一举一动,尤其是假动作后的真实打击动作。
2、可用眼睛去迷惑对手,如用眼睛盯其上盘,却突然出腿重创其膝关节。
3、欲使视觉速度加快,必须更专注于所注意的目标上。
4、搏击时,还必须练习扩大自己的视线范围。
李小龙所提倡的精简的动作
进行截拳道训练的最终目的,就是借此迈向武道的极至,而所谓武道的极至,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有效的动作去重击对手。换言之,最有效的动作当是最精简的动作。李小龙生前亦说过:“欲了解搏击,必以极简捷直接的方式为之。”“武术的至高境界必是趋向于简捷,以不变应万变。”
运用精简的动作的原则与技巧:
1、肢体须放松,而使动作如弹射般发出。这样的攻击动作不仅速度快,而且无预动,并具有寸劲。
2、攻击时,应尽可能取捷径去打击对手,以减少拳脚的运行时间与运动距离,提高攻击的命中率。
3、一个高明的拳手,往往能尽量减少无谓且不必要的动作,使其自身的每一个动作更加有效,并减少体力
上的不必要的损失。
4、身体的惯性必须善用来克服阻力。
5、倘肌肉未受不必要之紧张阻碍,该可使动作更灵活,更柔畅,更快速,更自然且更准确。
6、良好的锻炼并适宜的练习动作的自然韵律,有助于柔畅自然的动作的产生。
李小龙所指出的使速度更快之要素
速度是截拳道技击法取胜的关键因素之一,惟快才能有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倘自己在速度上占有较大优势,就可领先对手做动作,换言之,对手便只能跟着你做动作。所以说,一位拳手如能在速度上占据较大的优势,那么在其他方面亦会占有不少优势。
使速度更快之要素:
1、重要的一点,身躯必须与前锋腿成一直线,以打好身体快速前冲的基础。
2、做热身运动以减少肌肉的阻碍,增加肌肉的弹性与柔软性,以及调整人体各个系统,以适应更高程度的
生理运动状态。
3、肌肉的适当收缩。
4、精神的贯注。
5、养成快速敏锐的视觉习性,养成快速反应的习惯。
6、必须使自己完全放松,使自己肌肉能有最快反应的姿势与条件。因为当你握紧拳头而全力打出一拳时,
那只能是“推”而不是“击”,当然也就谈不上是什么爆发力了。
7、肉体与精神上的警觉性。如果自己的身体与精神皆处于戒备状态的话,则起动时就要快得多。
8、想象力与洞察先机。
李小龙所注重的对时机的把握
一个老手与初学者之间最明显的区别就在于,老手能善于发现机会,并运用自己的技术和智慧去把握它和利用它,故而击出的每一拳或每一脚都是胸有成竹的。李小龙亦曾说过:“一个动作即使在技巧上是完美的,亦可能因受到对手的攻击而失败。因此,截拳道初学者须练好精确地把握时机的本领。”
对时机把握的方法:
1、攻击于对方准备移动之时。
2、于对方做动作的瞬间进行攻击。
3、于对方过于紧张时进行攻击。
4、于对方注意力转移、不留神时进行攻击。
5、于对方改变姿势或收手时进行攻击。
6、先诱使对方做无谓的反应与动作,再攻击。
7、使对方破势再攻击。
8、于对方心理与身体失却平衡时进行攻击。
9、于对方疲倦时进行攻击。
10、于对方攻击失手之际进行攻击。
李小龙所倡导的韵律之破坏
李小龙常这样告诫自己的学生:两个搏击者功夫相当时,一种常见的现象是一方拳手常会随着对方做动作,而且除非他们的速度或力量相差甚大,否则常易陷入僵持的状态,即两人的动作之间似乎有种韵律,如微微的迟疑或做一个出人意料的欺敌动作等,都可造成对自己有利的机会,使攻击得手。而且有时速度通常不要太快即可,原因是对方此时犹有维持原先韵律的倾向,自然无法及时来调整自己以适应新节奏。这就是为什么及时一击是最漂亮的一击的原因了,因为已方这时能在对方的意料之外而突然得手。
搏击中韵律变更与破坏的方法:
1、在攻击之半途突然停止则称为“半次攻击”,它常可诱使对方做出整个的防御动作,然后已方可再突然
继续原先之动作去重创对手。此种“破坏韵律”的方法常可使对方产生精神或肉体上的失却平衡。
2、故意做出迟缓的动作或缓慢前进,以松弛对方的警觉性。然后可突然迅速出招做致命的攻击。
3、可以先用快速的虚招动作,然后再以较迟缓的动作做攻击,最后可再用真实的攻击去重击对手。值得一
提的是,这种变更韵律的方法将会因时间或场合不同而有不同的效果。
振藩截拳道的技术系统
李小龙一直是一个探索者,他不断地研究所能接触与搜集到的资料,当然这并不是说他研究并学会了所有的武术,但他确实研究过当时的所有功夫流派,并将它们合而为一融会贯通地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整体。
虽然说振藩截拳道并非面面俱到,但它所涵盖的范围确已代表了世界武术中的方方面面,尽管李小龙自己亦声称截拳道并未建立整体的系统与完善的理论体系,但若拿任何一种拳道去与之相比较的话,你便会发觉,鲜有一门拳道能与之相提并论。究其原因,是每一种拳道都有自己的优缺点,而且它们又多固步自封而闭门造车,它们不似李小龙般有机地消化与融炼,并大胆否定自己的一些理论与技术,以求与日俱进。李小龙生前亦曾说过:“在雕刻塑像的时候,雕塑者不能在塑像上增砖添瓦。实际上,在雕塑的时候,一开始就把非本质的东西凿掉了”。李小龙就是这样在不断地吸收、消化、删除、实践与检验的过程中,最终找到了一种最具效率和实用性,以及最能表达自我的方式————振藩截拳道。
截拳道完整的技战术体系由以下武术实体或相对独立的格斗技系统组成:
(1)咏春功夫:即学自叶问大师的咏春拳。不过李小龙后来又对之进行了改进与提升,但自始至终,咏春技术都是振藩截拳道中的核心内容。如李小龙经常在公众场合表演的“黍手”、“蔽目黍手”及“寸劲拳”等绝技,便直接来自于咏春拳中,只不过又融入了别的拳派中的相关内容而已。即使在打斗技术上,亦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咏春风格与咏春模式。例如作为其中坚拳法的“日字冲拳”及振藩截拳道中攻击距离最长的上肢攻击技术“标指”等。振藩截拳道中的很多理论也都保留了咏春风格,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守中用中”;在功力训练上,李小龙对咏春拳保留的也最多,例如寸劲、方形墙靶(3个)及木人桩的练习方法等。
(2)功夫系统:是指李小龙在咏春拳基础上,所学的蔡李佛拳、洪拳、形意、八卦等传统武术。虽然李小龙曾毫不留情地批评过传统武术,但也只是批评传统武术中华而不实的部分,但他从未抛弃传统武术,相反是对之进行了潜心研究。
因为浩如烟海与博大精深的传统武学蕴藏着无尽的宝藏,而李小龙就是一个成功的寻宝者。例如,李小龙取自形意拳中的劲力发放方法便直接增强了自己“寸劲拳”上的杀伤力度;他学自螳螂拳中的快速、连贯、凶狠的打击手法又迅速增强了自己的近战能力。右图便是李小龙学自传统武术中的一些要害部位的打击方法。
(3)西洋拳击:李小龙非常欣赏西洋拳击在训练上的科学性及在运用上的实用性,此种古老的格斗艺术非常符合李小龙“简单、直接、效率”的要求。众所周知,咏春拳中的拳法虽然强猛,但却过于刚直,而拳击的拳法则是灵活、短促、机变的,而将此两者合而为一才是最具威胁办与杀伤性的拳法,因为它同时具备了凶狠、灵活、快速的优点。另外,振藩截拳道中的步法亦大多直接来源于西洋拳击中,例如李小龙的灵活、迅猛的步法便是学自拳王阿里的“蝴蝶舞步”;振藩截拳道中的戒备势在很大程度上亦取自于西洋拳击。李小龙对西洋拳击的重视程度,并不亚于除咏春拳之外的其他功夫系统的总和。
(4)自由搏击:通常是指振藩截拳道中的高级阶段或高级课程,亦可称为“踢拳”。其目的在于鼓励拳手积极思维、深思熟虑、机智地去挫败对手,以及熟练地运用自己所学到的技术并使之达到本能化的状态。在此阶段,每个练习者都可发展自己的特长技法,并可进一步磨练擂台搏击技术。练习者亦可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去修习一些适合自己特点的流行拳道以便进一步补充与提高自己,例如伊诺山度的高足保罗.凡奈克就曾修习过日本的一种综合性立体搏击术“修斗”(一种泰拳与柔道混合而成的日本现代自由搏击运动);而日本的著名截拳道研修专家中村赖永则专门赴美国学习过目前世界上最凶悍的格斗技“格雷西柔术”(GRACIE JUJITSU),用以提高自己的截拳道搏击水平;而笔者本人亦曾于1994年赴泰国修习过泰拳这一当前最威猛的自由搏击运动。而李小龙亲笔手书的“振藩功夫/自由搏击”之标牌,此牌目前亦收藏于伊诺山度的拳馆中。
(5)擒锁:是指李小龙最拿手的擒拿与固锁招式,在振藩截拳道中,这是一种在运动频率上可与腿法相媲美的格斗技系统,通常是结合拳法与腿法来运用,即在拳与腿创造机会后以擒锁技最终制服对手。而振藩截拳道中的擒锁技,除了从中国传统武术中吸取了部分动作外,则主要来自于古希腊角斗术与学自肯尼.拉贝尔的“柔术”,肯尼.拉贝尔号称“美国第一锁制大师”,所以李小龙不可能从他身上无所获取。事实上,李小龙是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向他人潜心学习的大好机会的,这是他的个性使然。
(6)振藩武器:是指李小龙学自各流派而后又自成风格的单、双二节棍,单、双短棍,三节棍,长棍以及短刀格斗术等。其中,在向伊诺山度学习单、双二节棍之前,李小龙已经研究过日本空手道中的双节棍术和传统武术中的“鞭杆”等技法;至于长棍则直接来自于咏春拳中的“六点半棍”。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整体武道格斗技系统,去掉它的任何一个部分都会大大削弱其整体的战斗效力,同时也违反了李小龙的授武目标与教学要求。
振藩截拳道的运用原则
振藩截拳道的根本与精华就是李上龙的武道哲学思想——关于武道的解放思想的哲学理念,一种中西文化撞击下融于李小龙的心脉心灵的内在无形武器,一种理论化、系统化了的大道之理。正因为振藩截拳道注重对内在因素的修养与修炼,所以在介入技术动作学习之前,还须先明了其在理论上的一些指导思想,亦即以理论去指导实践,才能最终全面地掌握振藩截拳道。或者说,只有将拳学理论与格斗技能进行最完美的结合,才是李小龙生前的原始教学内容,并由此最终迈入振藩截拳道的殿堂。
振藩截拳道的武学指导思想,实际上是指李小龙生前所提出的“十二字诀”:
体用:我们练习搏击术的目的是为了到现实中去实践,而非仅仅用于健身。“一个搏击者必须能经常不断地保持心灵纯洁,他的心中只有一个坚定的目标————如何搏击。对此,他必须排除阻碍其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无论是感情上的、身体上的或是知识上的(李小龙)”。而此首先必须有一个前提,即要将自身的潜能发挥至极限,然后再去研究与探讨如何将这种已发挥到极限的杀伤力有效地作用于对手身上。
弃形:李小龙最反对僵化形式的束缚,而致力于探讨适合自身特点的动作与方法。正如他所说:“倘若某门某派教你如何搏击,你可能会依照着那种指定的方法去全力搏击,然而那并非实际情形下的搏击。因为一旦你随着传统的模式走,那么你所了解的便只是老路子,一种'传统’与'传统’所造成的阴影罢了————你并不了解你自己。”
劲:劲是指振藩截拳道中的发力,与别的拳道的重而长的劲力相比较,振藩截拳道则主张使用措手不及与快速短促的瞬间爆发力。将两种力相比较,若双方同时发劲出招,则李小龙的短而快的劲与技会抢先作用于对手身上,其特点就好像压缩的弹簧突然弹出一般,具有极大的压力与震撼作用。李小龙亦曾拿中国武术与泰国拳比较过,他发现国术中的动作虽可把对手猛力抛出,但却无法形成具有摧毁力的攻击;而泰国拳虽不会把人轻易击倒在地,但它的拳腿所到之处,均骨断肉裂,使对方战斗力大失而瞬间自己躺倒不起。究其原因,原来是在发力上有所差别,一个是长而慢的推击力,一个是短而促的瞬间穿透力,其所产生的效果自然也就不同了。
疾:振藩截拳道一向以快速猛烈及闪电般的快速度而著称于世。即“速度”是搏击致胜之道,唯快才能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倘若在速度上占有极大的优势,那么就可抢先于对手做动作,甚至能后发而先至。而且,若一位拳手有极快的攻击速度,还可由此弥补其他方面的不足。许多曾败在李小龙手下的拳坛高手都说他们逃不过李小龙的快速拳脚,因为他的攻击快得如眼镜蛇一般,令人防不胜防。一个极具攻击威力的拳手,并不见得是个块头很大的人,却可能是出手发招奇快的人。因为打击的力量等于攻击者的质量乘以加速度。
反应:对敌搏击不仅需要有冷静的头脑,而且反应还须快,这是一种在与敌交手之际能准确、有效地进行应变的能力。李小龙似乎有一种天性或超人的第六感官,能事先洞察到别人的企图,并在对方恰要起脚或出拳之际进行有效的抢攻、迎击或截击,使对方因抢先挑起战斗而遭受迎头痛击。
时间:截拳道运用了“后手消截法”与“经济节约线”等原理,从而大大地提高了打击效率,由于打击距离短了,故可缩短打击的时间,从而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对手进行重击并得手。时间从另一层意思上来讲,还须把握好打击的时机,因为打击的时机与精简的动作是相辅相成的。准确地判断和把握出招的时机亦为搏击取胜的关键因素之一。某种意义上时机比速度还重要得多。
哲学:我们都知道振藩截拳道是哲学化拳道,或者说振藩截拳道是哲学的武术,亦是武术的哲学。它从创立之初便是在通过一些武术技法来阐述深奥的哲理,或是说李小龙所精选出来的对自己极为有用的哲理实际上一直就是自己在武术行动上的一种理论指导。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讲,振藩截拳道中的哲理是李小龙的精神与思想武器,而其拳脚与动作技术则是其肉体与肢体武器,当然只有肉体与精神高度合一才可将自身的潜力发挥至尽。李小龙是不折不扣的世界第一武术哲人,如果没有其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作底蕴,截拳道就根本不可能会在仅仅20多年的时间里便辐射到世界上每一个角落,并成为福泽成千上万武术爱好者们心田的甘露。
截拳道的诱敌攻击法
在截拳道中,所谓“诱敌攻击法”,是指拳手故意暴露出自己的空门来引诱对手先出招,然后自己再乘机进行打击的方法。诱敌战法几乎和假动作的运用一样,实际上假动作的运用只是诱敌的一部分。在假动作中,拳手要设法欺骗对手并使其对自己的动作做出反应。而在诱敌时,则要求自己有意暴露出身体的一部分,并诱使对手去进攻那一部分,呈旦对手这样做了,即可采取有效的反击或迎击技术,给予对手以迎头痛击。诱敌也是诱使对手对你的假动作出做反应的策略,一旦对手这样做了,就会落入陷阱。用李小龙的话来说,实战本身就是一种双方之间的斗智过程,因此不妨诡诈一些。
通常情况下,引诱对手先主动发起进攻,远比耐心地等待对手先行攻击更为有利。因为诱敌的动作常包含着策略与方法的运用。这时,对于对手进攻的注意力与身体动作均专注于攻击非防御,所以能由此为自己创造许多绝佳的攻击机会。即在对手立足未稳之际,便可立即予以猛烈反攻,后发先致,给其以致命性重创。
以实战中,诱敌战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去灵活运用。下面是一种诱敌攻击法的战例示范,示范者为日本振藩截拳道研修专家中村赖永师傅。
截拳道格斗的本质
原著:丹.伊鲁山度(Dan.Inosanto)
现在,我来讲一讲李振藩:对于他革新并融世界武技于一体,凭他的经验和资格是当之无愧的。首先他曾是一位拳击手;他曾练过泳春功夫,深暗“中心线”之道;他曾有一位是击剑手的兄弟,从而了解那些击剑的获胜技巧;他曾是一位街头打斗者,知道什么动作是有效的,什么是无用的;他曾从朋友学习过中国北派功夫,从而在中国南派功夫基础上发展了他的踢腿技巧;他曾在美国遇到了一些超一流的拳击手和格斗手,师从他们,使得技巧达到一个新的阶段;最后,李振藩具有自己最显著的独特风格,那就是勇于进取!
李振藩宗师习惯于阐述剖析各种武术体系中的优劣势,几乎一个也不丢下。他曾劝告他的学生不要通过比较两种武术(如东方武术对西方武术,中国武术对日本武术,冲绳武术对朝鲜武术,徒手自卫术对柔道等等)来确定哪种更好;而应单独地去考察他们,找出各自的优缺点,然后在问:“何时使用何种技巧更好?”在适当的时机和距离,发挥最佳的技术。
李振藩另一个惊人的成绩是:终其一生研究各种对抗运动形式,从拳斗到击剑,并且发现得出:不管存在多少种格斗体系,综合起来都有且只有五种攻击方式,其余各种则只是他们的变换形式而已。他们分别是:ABC混合攻击;ABD引诱攻击;HIA封手攻击(或FIA足部固定攻击/封足攻击);PIA渐进间接式攻击;SDA简单直接性攻击(或简单角度性攻击SAA)。
大多数自卫体系中仅有一或两种攻击变化形式,极少极少的有三种攻击变换形式。最通用的两种是西方运动中的拳击和击剑,(李振藩从中引申出了节奏和方向的概念),李振藩总结出来的五种攻击方法,应用与截拳道中,使截拳道者攻守转换变化自如。
李振藩为我们如此准确地总结出武术的实质,实是对人类的一大贡献。试想一下,一个人终其一生地细心分析每一众所周知的武技,并敏锐地查出其中的细微差别,其精神和毅力该是何等地惊人!但我们的李振藩所做的已经远远的超出了这些,他还有一种能力就是将自己的热忱传递给他人,鼓舞其他的人在武技研究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潜力,正因如此,才使李振藩成为一名顶尖级的武术导师。
到我们要练习李振藩所教各种武技之时,他不希望我们有某种条条框框所限定(如规定再何种情况下使用何种技巧)的感觉,故而让我们在实战中练习,即依据对手的情况而确定自己的出招,而这一点又涉及到基本的准备动作,踢腿范围,拳击范围,挡手范围,缠斗范围等等,作为一名截拳道者要应迅速,并凭直觉进行恰当地攻击——————不是蛮力抵抗——————而是化对手的力量为自己服务来反击对手。总而言之,引李振藩最常用的话就是:“对方的技巧就是自己的技巧。”
截拳道封手攻击法
(HAND IMMOBILIZATION ATTACK,简称:HIA)
根据李小龙的讲解:“封手攻击法(HAND IMMOBILIZATION ATTACK,简称:HIA),是一种先封住对方的手或者脚,瓦解对手的攻势后,再攻击对手的一种虽有防御动作,但却是抢先发起攻击的攻守合一的高级实战技巧。
它通常是先发起攻击以诱使对手进行格挡,然后己方可采用迅速利用对手的格挡而进行打击。当然,对于对方的格挡,己方可采用封缠的手法进行控制,使对方受控制的部位无法动弹,从而留有空门而使己方可以进行快速有效的打击。”————“封手的攻击法亦可与其他四种攻击方法有机的结合”(李小龙)
右图是日本振藩/截拳道研修专家中村赖永师傅示范的封手攻击法的实战演示,供大家参考研修。
截拳道训练三要素
拳手要使自己的技巧在比赛中得到良好发挥,是需要寻找和掌握一些新的训练方法和手段的,通过全方位的训练和严格的筛选,最后淘汰那些不合适的,或纠正那些看起来不合适的技法,以便于他们在比赛中应用最好的技术。丹.伊诺山度曾评价李小龙说:“他做事情最重要的一点是根据自己的能力决定该怎么做。”李不龙称这一点为“功能的眼睛”,“单一”、“直接”、“创新”,是截拳道的3个基本要素,这些要素无论是对技术的训练,还是对截拳道的完善都起着直接的作用。
“单一”意味着准确,如果一个招式需要6个动作才能完成,那成功的机会则相对很小,你用的动作越多,出现的失误也会越多,因此,必须设法让我们的进攻动作更简单些,能否将6个动作缩短成3个?3个动作能否缩成2个?2个动作能否缩成1个呢?把较多的动作尽可能缩减并取得相同的功效,是截拳道追求的目标。训练手段可以简化,然而,还不能直接地用一个反击动作来阻击对手的进攻。进攻对手时,也许可以用简单的动作,但它不能直接达到效果,这时“中途阻击”就起了作用,这个动作主要部分是防止进攻。
中途阻击对手的动作是截拳道的高级阶段。这种技巧运用在反击对手的过程中会起重要作用。也可在阻击对方的同时出拳击打他,同时,尽可能运用前臂和前腿,出拳、脚也是非常主动和直接的。练习截拳道的人,都在寻找一种更合适的方法和理论,以使自己的搏击区别于其他体系和门派。当你带着这个想法去寻找创新时,你将主动改进一些动作。使用这种“改良技术”的人借鉴的是一种方法论,但要运用好却是另一回事。我们对它的改进是为了使技巧在应用中更简单,更直接。如果你试着引进太多的动作,以至不能发挥其效力,那么这些动作就只是一种负担。这就是为什么把一些武术的精华简单的拼凑在一起并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截拳道的原因。李小龙将拳击、泳春拳和剑术做为截拳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当你观看实际运用中的截拳道时,却看不见剑术的招式。这是因为截拳道体系只是吸收了剑术的理论。对于截拳道所吸收的泳春拳也是这样,你能看见泳春的服饰,却找不到泳春的姿势。截拳道的步法和身体躲避运动与拳击手的行为相似,但更侧重于前手和脚。当你把截拳道当做一种学习的方法,它能帮助我们判断什么样的技术是有用的,什么样的技术是实用的。
李小龙的柔韧训练法
著/约翰·立托 编译/振强 校正/唐龙
按:本文原作者约翰.立托为美国“振藩截拳道核心”成员之一,会刊《李小龙》杂志主编。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惟一由李小龙夫人琳达女士授权全权整理出版李小龙笔记手稿、训练日记、书信录音、录像、纪录影片的专栏作家,已整理出版有“李小龙图书馆”丛书第1~6卷,受到世界各国截拳道理论研究界的广泛关注与热烈欢迎。
现在看来为柔韧性的重要与否而争论是很不明智的。但不管怎样,普通人认为武术运动员的灵活性无非是跃到空中使出一记范达姆式的飞踢。除了振藩截拳道、跆拳道、空手道、法国腿击术和中国的北派功夫,柔韧性在大多数武术家的训练中不是主要课程。
●为何需要柔韧性训练?放下自卫方面的益处不谈,良好的柔韧性可使你在任何时间、任何范围内向任何角度发起攻击,即使在非自卫性方面,也有很多的理由可以解释为何你需要这种练习,尽管在完整的健身训练计划中此因素常被忽略。
1、柔韧性练习可促进身体健康和体形完美:当与各种力量性训练科目相结合时,例如跑步、骑自行车、游泳和划船等项目,柔韧性在完整的健身训练体系中最少能提供三分之一必要的帮助。
2、柔韧性训练可减少受伤的危险性:日常损伤和运动导致的伤害都是外部伤害、关节扭伤、肌肉及相关组织过度拉伸引起的拉伤。坚持科学规律的柔韧性训练的武术运动员比缺乏柔韧锻炼的人受伤可能性要小50%。
3、当与其他类型的训练相结合时,柔韧性练习就是一种很好的热身或放松运动:柔韧练习还可提高神经系统与肌肉组织的协调性。如果你做完某项运动后立即开始柔韧性训练,能使疲惫的身体尽快得到恢复。
4、柔韧性练习可提高你的竞技水平:具有良好柔韧性的武术运动员表演起来会更加轻松、精彩。你能想象肌肉僵死的体操运动员会是什么样子吗?而一旦有了良好的柔韧性,在心理和生理上都会比其他运动员占有优势。
5、合理的柔韧性训练其实是一种乐趣:你是否有过早晨醒来后在床上舒展全身的那种感觉?非常舒服是吗?笔者有次事理李小龙的手稿,发现他给其助教丹·伊鲁山度制订的一个早晨起床前伸展全身的训练项目,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能使你的身体面对全新的一天时没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
●什么人需要进行柔性训练呢?
正如其他很多运动生理学家所认可的那样,每一个人,无论男女老幼,都可以进行有规律的柔韧性练习,并没有年龄限制。有的老年人由于受到骨科疾病的困扰而不能进行其他的锻炼时,却照样可以进行柔韧性练习。蹒跚学步的孩子也要以随父母一起进行柔韧性练习。所有武术运动员都应把柔韧性训练纳入自己的整个训练计划。通常说来,女性比男性的柔韧性好,孩子的柔韧性比成年人有更强的可塑性。
●什么时候进行柔韧性训练?
由于笔者涉足健康及健身领域已达20余年,并且有幸与当今主要运动项目的运动员一起工作,比其他人更容易接近他们并观察他们的运动习惯,因此得以总结出一些准确的柔韧性练习的经验。
首先,一个关心自己的柔韧性、健康、相貌及运动水平的人,无论男女,每天至少需要10~15分钟的柔韧性练习。如果能坚持不懈,每周3~4次将会逐渐地促进你关节和肌肉的灵活性,如能每天坚持练习,进步的速度要快4~5倍,一些柔韧性很差的运动员,他们坚持一天两次的柔韧性训练,都取得了惊人的进步。一个武术运动员开始柔韧性练习的最佳时间是开始其武术训练之前————但不能认为这是可有可无的事。
很多运动员在比赛前会匆忙地做点柔韧性练习,这几乎是一种潜意识的行动。例如你会看到田径运动员在跑步前会伸伸小腿,篮球运动员赛前匆忙地拉伸自己的后腿韧带,其实这么短暂的柔韧性练习对运动员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为了使柔韧性练习真正起到热身作用,其持续时间必须保持在10~15分钟内,并且对身体的各部位都要进行柔韧性练习。同样以这种方式,柔韧性练习也是武术训练后的一种很好的放松。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你将为体力恢复之快而大吃一惊。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柔韧性练习最理想的时间是在晚间睡前的一二个小时之内,李小龙甚至在晚上看电视时也进行此种练习,这对缓解和消除一天的疲劳有很大的帮助。不管怎样,经过一段晚间特别的柔韧性练习后,你就会感到很轻松并能畅然入睡。
●如何进行柔韧性训练?
笔者有时对某些运动员存在的过度危险的柔韧性训练倾向而感到惊讶。他们拉伸时太猛或收缩时过快,这样练习会丢失很多有价值的东西,还有可能受伤。准确地说,柔韧性训练是一种很柔和的运动,你必须学会轻柔,否则得不偿失。因为关节和肌肉活动范围过大很容易导致自身的伤病。
生命已赋予身体两种保护机能,它们都是特殊的神经细胞。一种类型的神经细胞在肌肉过度拉伸时会把信号传递给大脑中枢,第二种神经细胞是保护性机能的一部分,被称为“拉伸反射”,当第二种神经细胞感到某种拉伸动作过快时,大脑中枢神经就反射性地收缩拉伸的肌肉,其作用恰如汽车的“减震器”,在肌肉可能被拉伤之前使动作变缓直至终止,就像你从桌上跳下,大腿的肌肉产生反射以减少震动的道理一样。当你过度地拉伸一块肌肉,开始产生“拉伸反射”,神经组织就会向大脑发出信号要求停止拉伸或减弱拉伸强度。
有些人认为用力收缩能促进拉伸且效果更快,但结果适得其反。因为“拉伸反射”的作用,拉伸的肌肉反而收缩,和你充分拉伸的初衷可谓背道而驰。为了充分拉伸肌肉(或关节),你必须轻柔舒缓地进行柔韧性练习,以避免产生“拉伸反射”。花上三四十秒的时间轻柔地进行柔韧性练习直到拉伸的肌肉产生轻微的疼痛,这就是身体允许的最大范围拉伸的临界点,过了这个点,肌肉就可能拉伤。
现在你就有了足够的知识来理解“完美的拉伸”所需的各种条件。无论你选择何种柔韧性练习方法,必须要花三四十秒钟时间轻柔地拉伸,如果到了临界点,就往回收一点,直至痛感消失。如果你进入“可拉伸区域”,就保持此拉伸姿势20—30秒时间不动(但应力求把此姿势练上1~2分钟),这时要进行浅短呼吸————尽管你需要保持正常的呼吸节奏,最后达到身心的完全放松。你可以1分钟后重复此动作,亦可进行下一种练习。如果你想从自己的柔韧性训练方案中获得最大的益处,你必须找出自己的“可拉伸区域”,只有在这个“区域”内进行各种拉伸活动,你才能得到自己所期望的东西。
●怎样掌握柔韧性训练的进度?
那些从未进行过柔韧性训练的人————不论其运动水平高低,都应遵循笔者所谈的各种注意事项。因为如果动作的幅度过大,随时可能拉伤自己的肌肉。正确适度的柔韧性训练不需太大的力量,但你的肌肉会由于这些简单的拉伸练习而变得更富有弹性。
●初学者注意事项:
初学者首次进行柔韧性练习时,应从使自己感到疼痛的临界点往回放松一点的地方开始,每一个拉伸姿势保持20秒钟不动即可。对身体各组肌肉的练习亦只需重复一次。从此起点开始,逐渐延长每个动作的时间(直到能坚持1分钟),增加强度(以你能在自己可“可拉伸区域”内没有痛感地做该动作为合格)。如果你做到了这一步,就可以重复一遍该动作(即你可以完成该动作并坚持20秒,逐渐延长时间至1分钟)。为了实现目标,笔者建议每一次训练中针对每个部位做1分钟的拉伸练习,这样每次都能在10~15分钟内完成该练习。
截拳道的技击要素
一、意念和精神
(一)头脑清醒:在搏击的整个过程中,头脑要清醒,身体要放松,始终保持必胜的信心和旺盛的攻击意念,做到形神合一。
(二)信心十足:搏击前想象自己是一只下山的猛虎,把敌人想象成一只小羊羔,精神抖擞,信心百倍地扑杀面前的小羊羔,以气势威慑敌人。
二、时机
在出手时如果时机把握不准,则攻击效果不佳,所以准确地判断和把握时机是取胜的关键。李小龙在他的遗著中强调:“以个动作即使在技巧上是完善的,亦可能因对方的攻击压迫而失效。因此,要练好把握时机的本领。”进攻的最佳时机为:当对手眨眼时;目光呆滞时;目光脱离对手时;面带惊恐时;移动时;挨打时;重心不稳时;大口呼吸时等。
三、视觉敏锐
李小龙之所以每战皆胜,首先就在于他具有非常敏锐的视觉。他认为:“视觉敏锐不仅是本能动作的基础,也是一切攻防动作的开端。”武谚云:“头打眼,二打胆,三打手脚快与慢。”它有三方面的作用:1、敏锐的眼神可以视察对方的攻击意图,及时发现敌人的破绽;2、给自己壮胆,震慑对手,使其害怕;3、分散其注意力。
四、步法灵活
在搏击的过程中,双方都要以各种灵活多变的步法调整自己的攻防距离,角度和位置的变化。要施以利害的招术必须依靠自己的步法。李小龙认为:“坚决灵活的步法是提高反应能力的以个重要环节。灵活的技艺是技击的原则。”世界上各种武技都把步法做为搏击的基础。
五、速度要快
在截拳道中速度是取胜的关键因素之一,假如在速度上占有较大优势,常可领先对手做动作或后发先至,在其他方面也会占有不少优势,正因为如此,李小龙把速度放在三大要素之中,并把速度训练作为最关键的训练内容。
六、要有力量
李小龙说过:“截拳道强调所有武术家都必须锻炼身体。如果你的身体不强壮,你便不能进行激烈的搏击。”拳脚没有力量就没有威力,取胜机会就不会大。在格斗中如果其它方面相同,谁有好的力量素质,谁就占有优势。耐力是格斗的保障,耐力素质不好,就容易产生疲劳,人体疲劳时各器官系统的机能下降,反应迟钝,精神不集中,拳脚无力,最终会处于被动。
七、身体动作协调放松
在搏击过程中,身体必须放松。李小龙认为,不会放松就不会击拳。假如身体紧张,会致使全身肌肉僵硬,增加肌肉能量的消耗,造成肌肉过早疲劳,出现击打无力,动作拖泥带水,并容易暴露自己的意图,致使搏击被动。动作一定要协调。李小龙认为:“协调能力决定了速度、耐力、灵活及准确程度的增减。攻击时,要注意招式的灵活运用,要注意招式的组织和联系。招式变换要隐蔽,流畅。”
八、攻守抢中线,集中突破中心
中线密集着人体要害部位和人体的重心,李小龙认为,如果实战者中线造成极大影响与破坏,以致难以发挥其技击技术。所以,在搏击中必须严守自己的身体中线,着重攻击对手的中线位置。
李小龙个人截拳道训练要法
李振藩当年是如何进行截拳道训练的?除少数亲近门徒之外,局外人很想了解但又不得而知。同样,我们相信每位读者亦充分了解李振藩究竟是如何将自己训练成超一流武术技击家的?这里,我们谨根据李振藩当年有关个秘密练功笔记及每天的个人训练计划等第一手资料,摘要做综合之分析和概括,从而为你提供一个整体的概貌,希望能给读者以启迪及安排自我训练时之参考作用。请从李振藩整个训练内容的构成,训练程序时间之安排等方面去理解、分析,以求得出有益于自己的结论。请切勿停留于表面,则善莫大焉。
李振藩1968年特定时期的技术训练主要集中于手法和腿法练习。通常是每周一、三、五集中于手法为主安排训练;周二、四、六则以踢法练习为主。每日必行之体能训练内容则是前臂肌腹肌和腰部肌力练习以及柔韧性训练。如果时间允许,通常是在30分钟内以变速跑跑完约6.4公里路,有时则达到6英里(约9.6公里)。另外,李振藩还将骑固定架自行车和跳绳同跑步一样作为最佳的心血管系统耐力练习纳入到训练中。基本规律是:周一、三、五跑步;周二、四、六骑固定架自行车和跳绳。跳绳对于练习步法及增进身体节奏感亦有良好的训练作用。
李振藩将负重器械练习作为强健体魄,增进力量,特别是提高四肢肌肉爆发力,以强化拳、足杀伤力,以及增进速度、协调、耐力等相关身体素质的一个重要训练内容来进行安排。通用的训练计划安排——从李振藩到他的亲传门徒是每周的二、四、六。即每周练习三次,隔天练习。基本上每个练习每组重复的最佳次数为8-12次;腿重复次数则是12-20次。他通常到唐人街健身院利用专业器械做相关练习。除负重器械练习之外,以加强肌肉关节肌腱集中性劲力为主要目的的静力练习法亦是李振藩格外推崇的,为此他发明了不少专用训练器械。此种练习法对于提升截拳道者无论长劲、短劲乃至贴身封手和擒摔劲力均有极大帮助。因此,一些静力练习是李振藩每天必练的。李振藩是世界武坛充分将集中性静力练习和以速度性力量练习为主的负重器械练习科学结合起来进行的先驱者。高效科学的训练手段和程序使得李持藩每一寸肌肉、肌腱都能投入格斗中,进而使他发出的爆发性攻击力量和动作速度达到常人难以企及的程度。对于力量训练的重要性,用李振藩的话来讲就是:“如果在力量和灵活性(包括速度)方面没有获得提高,光有技术是不够的”。
李振藩的手法练习运用的辅助训练器具很多,如重沙包、手靶、梨球、上下拉扯式速度球、纸靶等。踢击的辅助训练器械则以空气泡沫踢靶、手靶、重沙包、纸靶等为主。他充分地利用这些工具,集中发展手法和踢法的隐蔽性、速度,以及出击之时机咸、距离咸、动作灵活性、准确性,使动作日益精简、直接,机动高效。在训练中,李振藩手法和踢法技术动作数量上的安排并不是很多,他重视的不是每次练了多少动作,而是第个动作练习的质量如何。他对最简单而又最具攻击实效的基本手法、踢法,例如前手冲捶和标指以及侧踢、勾踢等几乎每天必练。李振藩基本技术每天的练习总次数高峰期经常达到手法练习2000次、左右腿各练500踢击的程度。李振藩每天的训练课多为综合课,包含热身、技术、战术训练(包括辅助技术训练)、生物修炼、负重练习、静力练习和放松整理运动。实战练习每周安排1-2次。
充分的营养和休息,李振藩如同对待训练般高度重视,并认真予以安排。在营养方面,他更详细地了解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健美运动的专业营养补充手段和方法,再适合他自身的基础上加以吸纳和运用,在配合力量练习,最终雕琢出令健美冠军亦咸惊叹的骄人身材和强健体魄。毫无疑问:如同最好的赛车需要好的燃油做动力一样,格斗中每一次速度最和力量爆发的质量,亦与科学的营养提供优质的能量密切相关。李振藩惊人的训练成果来自其全面的、科学的训练结构和程序,而绝非来自某一特殊部分。另外,长期的不懈努力以及保质保量的训练,是使他每一天、每一寸的训练成效,最后累积达到常人所能达到的巅峰的保证。
李振藩洛杉矶时期普通周训练基本内容及时间安排表
日 期
练 习 内 容时 间 安 排
星 期 一
腹肌力及柔韧性/    跑步/手法
上午:7:00 ~ 9:00
中午:12:00  0000
下午:5:30 ~ 6:30
晚上:8:00 ~ 9:00
星 期 二
腹肌力及柔韧性/负重肌力练习/腿法
星 期 三
腹肌力及柔韧性/    跑步/手法
星 期 四
腹肌力及柔韧性/负重肌力练习/腿法
星 期 五
腹肌力及柔韧性/    跑步/手法
星 期 六
腹肌力及柔韧性/负重肌力练习/腿法
李振藩1968年元月6星期六的训练课程表
星 期
训练类别训练内容时间安排时 段
星 期 六
技术和体能
热身练习(一般身体素质练习)
9:10
上 午
1、拳法练习500次(重点发展中线重拳)
10:40
2、标指练习500次
3、与黄锦铭一起练习(私人教授)
4、唐人街跑步
传道授艺
唐人街用餐并为朋友及琳达的同学讲授武道哲艺
下 午
李振藩1968年元月3日星期三的训练课程表
星期
训练类别训练内容时间安排
星期
热身及手法、步法技术 1、功夫练习与测试(重点练习黏手/CHI SAO/2小时)
7:00-9:00
2、热身练习(重点是腿、腰、腹/15分钟)
9:00-9:15
3、挂捶练习500次     (30分钟)
9:20-9:50
4、跳绳练习3组       (30分钟)
5、标指练习500次     (30分钟)
10:00-10:30
6、步法练习         (10分钟)
11:05-11:15
午 休
腿法及柔韧性练习 1、高踢练习  左右各4组
3:05-4:00
2、侧踢    左右各4组
3、滑轮吊腿柔韧练习 3组
4、前足勾踢练习:重沙包练习3组;纸靶练习3组
5、左/后足勾踢练习:重沙包练习3组;纸靶练习3组
6、腹肌与腰背肌力练习
4:15-4:35
成为伟大斗士的要素——译自李小龙原著《武道释义》
●  协  调  性
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讲,协调性都是从事体育竞技技能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具备协调性的人,才能够结合整个生物体的一切力量和能力,形成一次有效的活动。活动之前,关节两侧的肌肉紧张程度必然发生变化。肌肉配合的有效程度是决定体育竞技中的速度、耐力、力量、敏捷性和准确度极限的因素之一
在静止和缓慢的抵抗性活动中,如倒立或举重训练,关节两侧的肌肉的人体固定在预期位置上的作用不小。在一些快速运动中,如跑或投掷锻炼,靠近关节的肌肉缩短而对侧的肌肉却拉长以完成动作。两侧仍紧张,但拉长的一侧其紧张程度却减轻许多。
拉长肌过度紧张就象刹车器一样,减慢了运动的速度,削弱了运动的力量。这些有反作用力的紧张增加了肌肉活动消耗的能量,过早引起疲劳。接受一项对工作量、速度、重复性或持续性强度有不同要求的新任务时,就必须完成一种全新形式的“神经生理调整”。因此,在新活动中感觉到的疲劳不仅仅是因为使用了不同的肌肉,也源于协调不当引起的制动。一个出色斗士的显著特征:即使已拼尽全力,动作仍轻松自如。新手的特征是紧张、无用动作过多和过度用力。有些罕见的“天才运动家”,似乎生来便具备从事任何体育活动的能力,无论熟练与否,都轻松自如。轻松反映了他们在反作用最小的紧张状态中活动的能力,在某些运动员身上更为明显。
那些行动笨拙的斗士,那些仿佛永远找不准距离的斗士,总是一会儿就被打败了。他们永远都无法猜透对手的想法,但对手却一眼就能看穿他们的企图,在他们做好进攻准备之前就已经暴露了自己的想法,从而提醒对手。他们主要是缺乏协调性。协调性能优越的斗士做任何动作都流畅而优雅。他似乎是在轻松的滑进又滑出,一点儿都不费力。他善于把握时机,他的动作如此富有节奏感;他还打算创造一种加入自己优势的节奏,他完全能够控制自己的肌肉。他似乎总能猜透对手的意图,他总是占据主动地位,而且总能逼迫对手作出他所希望的反应。首先,他的行动是有目的的,而不是仅仅带有某种模糊的愿望,因为他对自己满怀信心。
肌肉没有力量进行自我保护,他们的行动方式以及我们行为有效程度,完全取决于神经系统如何引导它们。因此,一个完成不好的动作就是神经系统错误刺激肌肉的结果,或是发送信号过早、过迟,或是发送顺序错误,或是强度分配不当。一个完成较好的动作就可表明神经系统已训练到一定程度可以准确的向特定肌肉发信号,使肌肉在最适当的那一刻收缩。同时,关闭发给反抗肌的信号,让那些肌肉放松。协调完好的肌肉冲动只随要求的准确度激荡,并可在不再需要他们的时候适时停止。因此,协调性是训练神经系统的问题,而不是训练肌肉的问题。从肌肉根本不能协调用力到协调性能高度完美,是改进神经系统联系的过程。心理学家和生物学家都说神经系统的上亿成分互相之间并无直接关系,而是由神经细胞纤维同靠近它的细胞相缠绕,从而使冲动按某种感应过程从一个细胞传到另一个细胞。冲动从一个神经细胞传到另一个神经细胞的点叫做“接触”。突触理论解释了为什么一个看到球没有任何反应的婴儿后来会成为有名的主力球员。
技巧(协调)训练纯粹是通过练习(准确练习)使神经系统恰当联结的事。每次行动表现都加强了涉及到的联结,使得下一次表现更容易、更确定、更从容不迫。只有通过实践我们才能学到自己想要的技巧,高效率的运动精力和动作,确保动作最为简洁。想当冠军必须要有从容的心理状态,在最为枯燥艰苦的训练中也能感受到乐趣而不断进步。一个人对刺激反应越从容,他从中获得的满足感就越大,反之,越是“忙乱”他就越为被迫行动而烦恼。重点:有疲劳感请不要练习已相当熟悉的动作,因为就算再练习,你的动作也是粗糙的,记住,错误动作会妨碍运动员的进步。因此,当你感觉新奇时就练习细致的技巧,当你感觉疲劳时,就转向增强耐力的粗糙动作的练习。
●  精  确  性
动作的精确性是指它的准确度,通常是指发力时的准确程度。精确性通过受到控制的身体动作来获得。这些动作应该是用最少的力气完成,而且仍可获得预期的效果。无论是初学者,还是久富经验的斗士都必须经过相当数量的练习与训练才能获得精确性。想拥有技艺最好先利用速度来学习精确性和准确度,之后再用更多的力量和速度来尝试技术动作。镜子对精确性的训练有所帮助,它可以帮你检查自己的姿势、手的姿势和技术动作。
● 力   量
确切的讲,只要身体有足够的力量,能够在行动中操持平衡,才能学会打击或投掷技艺。为使冲力同机械作用恰当结合,神经系统应把冲动传递给有用的肌肉,使足够数量的纤维在真正合适的时候活动起来,而传给抵抗组织的冲动却减少以逼退抵抗。遇到不熟悉的情况时,运动员总过分调动肌肉,使出过多的力气,这是由于反射神经肌协调系统“无知”。力大无穷的运动员不一定长得高大,但他们一定能快速发力,力气相当于力量乘以速度,如果运动员能够更快行动,即使肌肉的可收缩拉力保持不变,他的力量也增大。因此,身材矮小的人如果转动迅猛,也可能同那些身材高大却转动缓慢的人打击得一样凶狠。
利用重量训练强健肌肉的运动员,一定要同时在速度和柔韧方面下大力气,力大无比,同时又速度奇迹快、柔韧良好、耐力持久,具备这样素质的运动员在许多体育项目中都能成为佼佼者。不具备这些,一个强壮的人无非就是一头徒然地追赶着斗牛士空有蛮力的公牛,或是一辆追赶兔子的速度奇慢的卡车。
● 耐   力
超出正常的生理承受力,并使人精疲力竭的艰苦而长期的锻炼可以增强人的耐力,也会使人感到一定程度的呼吸困难及肌肉痛苦。最好的耐力训练是比赛。当然,跑步和与假想对手进行拳击练习是必要的耐力锻炼方式,但你应该采用不规则的节奏、不规则的调整心理神经来进行这些锻炼。多数初学的运动员都不情愿进行艰苦的锻炼。他们应该在完成大的运动量之后充分休息,目的只是为了增加休息之后再开始的运动量。由分散在温和的活动期间的短而快的活动组成的长时间活动似乎是最佳耐力锻炼方法。超耐力运动的四个前提;
1、全速度跑同轻松慢跑相结合的锻炼方式可以提高耐力。
2、耐力训练有其特定的速度。
3、极限耐力训练应该是比一般训练时间更长、强度更大。
4、进度也应偶做调整,利用不同运动,在某种程度上还可以利用不同的肌肉纤维。
耐力训练的强度应该循序渐进的增加。对于需要相当程度耐力的运动来说,六个星期未免太短,真是只是一个开始而已,想要攀上成功的颠峰需要付出多年的努力。如果不注意保持锻炼,耐力的流失相当迅速。
● 平   衡
平衡性是影响斗士姿势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不能时刻保持平衡,就绝对不能有力出击。只有身体各部位联合得当才有可能获得平衡。足、腿、驱干和头对保持姿势平衡都很关键,它们是传递身体力量的运输工具。使双脚之间的关系保持适当,使双脚同身体之间的关系保持适当,对身体各部位正确联合有所帮助。站姿过宽破坏平衡,但却以速度和效率为代价换取了聚集力量。站姿过矮也不利于平衡。速度起作用了,却失去了力量和平衡。适当姿势中的适当平衡秘诀在于双足之间距离适中,身体重量或是均衡落在两条腿上或是稍微多的落在主攻腿上,主攻腿相当直,膝盖松弛自如。身体的主攻侧从主攻足跟部到主攻肩部形成一条直线。这一姿势可以使人拥有松弛感、速度、平衡和自如的动作,可能变得力大无比。
一般体育竞技中,准备姿势包括半蹲式、重心下降偏前。前膝稍向前弯,随之重心稍稍前依。通常准备中,即使是膝部弯曲之后,主攻足跟通常也是稍稍触及地面。足跟同地面稍有接触有助保持平衡,缓和紧张感。两脚之间应留有可自然迈步的空间,这样,双脚就能支撑住身体,而不是仅仅立在一个点上。避免双脚交叉,就不会被推得失去平衡也不会因步法糟糕而被打倒。姿势习惯:1、重心下降;2、底步侧宽;3、重量落在脚上;4、即使奔跑,膝也很少拉直;5、细小而迅速的动作中的重心是运动员在方向会突然、频繁变动的比赛中的特定习惯。
这些习惯是动作中的准备姿势以及静止姿势的特色。每个动作之前及过后,斗士都表现出这些静止并逐渐发展的机动习惯,为下一动作做准备。出色的斗士在有突然活动的必要时,很少会因膝盖过平或其它完全拉平的关节角而失败。平衡即对重心的控制再加上对身体倾斜与不稳平衡的控制与应用,因此,重心移开,推进动作。平衡也许意为能够把重心降至基座之下,追随它,不要让它跑掉。同弹跳或交叉步相对照,碎步和滑行能够保持重心的移动。当有必要快速活动时,出色的斗士会用足够小的步子,这样其重心很少会失去控制。
预备姿势中身体倾斜是为了平衡伸出的手臂或腿。应在运动之中而不是静止中寻求良好的平衡。斗士的重心不时随自己的行动或对手的动作发生变化。打而未中或题而未中意味着暂时失去平衡,因此通常是反击者占优势,但采取小的阶段性弯膝姿势的进攻者也会相当安全。常和对手练习失去平衡后、特别是当他站立时的反击。应一直保持平衡,以便再次出腿或出拳。但不要投入太多。组合进攻、撤退或反击时,体会一下双脚之间以及双脚同身体之间是怎样一种关系。注意不同类型的打击和踢击时它们是怎样的姿势。在平衡的姿势中感觉一下自己。如果必要的话,你应该能按平时走路的步子完成所有移动。感受一下平衡姿势与不平衡姿势间的区别。前移、后退和侧移。协调打击与踢击;保持你得到速度和力量,更重要的是,得到一个可以保持或迅速恢复的平衡姿势。最好的增强平衡感的练习毫无疑问不是普通的随意蹦蹦跳跳,而是真正的锻炼。首先,单腿蹦,在身前抓住一只脚;另一只脚单腿蹦。然后,双腿轮流随绳的每次轮回跳跃,尽可能加快速度。连跳三分钟,休息一分钟,再跳三分钟,按不同方式跳三个回合下来是一项好计划的开端。
李小龙论武术训练中的“六大要点”
李小龙先生是20世纪世界武坛影响巨大的重量级人物。他武功精湛,勇于创新,在32年短暂的生命历程中创立截拳道,为现代武术百花园奉献了一株鲜艳夺目的奇葩。李小龙生前,藏书颇丰,注重知识吸收,偏爱中西哲学,可谓学识渊博,文成武就。他勤于思考,对武术见解独到,常语出惊人,言人所不言,提出了许多有创建性的观点。
认真研究他的武术著作,给人的启发和影响是全面的、深刻的。训练作为武术科学的重要内容,在李小龙的言论中占有相当重的分量,认真研究,科学分析,辩证吸收,对我们形成正确的训练理念,指导训练十分有益。李小龙关于武术训练的论述很多,但比较分散、细碎,综合归纳,主要包括以下六点:
要点一:一切立足实战。李小龙生前经常说:“如果进行训练而没有实战观念的话,那么只能是在欺骗自己。当你踢打沙袋时,你必须想象实际上是在同对手较量,集中百分之百的力量去踢打,这是取得成功的唯一办法。”他一贯强调要“吸收有用的,再加上自己的专长,从而增强实战能力,向学以致用的方向发展。”
为实战而练应当作为第一原则,必须牢记并贯穿于训练全过程。“平时锻炼时应该设想各种可能发生的状况,进而确定各种应付手段,勤加练习,以期收到熟到生巧之效。”
要点二:注重自身体悟。李小龙认为,智慧型的搏击家总是不断地检讨自问“为时?如何?何时?”,勤加练习,籍由思想和行动来学习技术和战术。指出“训练的目的不在于训练次数多少,而在于你从每个动作中学到多少内容,取得多大进步。很努力地去做两件事,也远比一百件事浅尝辄止好得多。”强调截拳道方法“只求心悟”。总结自己的武学体会,李小龙有一段这样的论述,“经由我个人实际的体验和认真学习,发现一个人所能得到的最大助力就是'自助’。除了自助再没有别的助力。”可见他对武术训练要深入思考,细心体悟是特别推崇的。
要点三:遵循运动的科学性。李小龙以现代运动科学为理论基础,认识武术,指导训练,克服了传统武术的局限。指出“任何运作必须先从精密和正确性要求作起,然后再讲力量的强猛和速度上的快捷。”同时,李小龙提醒说:“疲惫不堪时不要练习精细动作,因为身心具疲的情况之下进行练习的话,细密的动作往往容易流为粗枝大叶的劣等动作,练到最后反变成草率不确实。”“唯有在身心具舒畅的状态下练习,才能发挥精细技术的功效。”
要点四:重视反复练习。李小龙认为“反复不断练习是迈向优胜的唯一要道。”这是因为“反复的刺激在神经组织内产生行动的形态,一旦形态确立之后,只要有刺激,就能产生稳定的行动。”他指出“训练的多寡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固定的动作在于强化相关的接续能力,并使日后的动作更灵巧、正确、敏捷;反复训练一个动作,可以使动作变得正确、顺畅。反之,原先的接续能力将日渐退化,动作变行是迟钝,不正确。”“动作技巧的训练,纯粹是利用经常而恒久的反复练习,使神经肌肉系统有效地协调合作罢了。多一次练习,神经肌肉系统则多一分协调能力,动作则更容易一分。同样的,疏练一分,则只有更减少一分协调能力。”“编组各种不同的拳法之后,最重要的是勤加练习,直到一切动作均能顺畅灵巧。”
要点五:倡导身心俱练。李小龙说:“截拳道追求精神和肉体完全自由的修炼。”身体和精神训练应该兼顾,不宜偏废。他重视身体训练,强调所有武术家都必须锻炼身体,“如果你的身体不够强壮,你便不能进行剧烈的搏击。”同时,他也指出“无法自我控制情感的人在搏斗时,将因为情绪的起伏不定而瞬间失去发挥攻击的机会,或身体变得僵硬,动作呆滞不灵活。”“为了避免临阵失常,务必学习自我控制感情,以适应种种状况。”
要点六:主张刻苦磨练。李小龙认为“不论是初学者或老练的搏击家,动作欲达到纯熟精练的境地,务须籍由非寻常的练习和磨练。”“想超于常人,惟有随时准备把最艰苦、最乏味的训练当成最大的乐趣,越是乐意接受此等折磨,则其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
截拳道教室(二)
□ 截拳道基本功训练
“所有的武术爱好者在练习截拳道时都必须先锻炼好身体,而且如果你的身体不够强壮,你便不能进行剧
烈的搏击。”;“要想超超乎常人,唯有随时准备把最艰苦最乏味的训练当做最大的乐趣,越是乐意接受此等
磨练,则其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 ——  李小龙
截拳道拳理阐述
◆截拳道的力量训练
拳理的应用要决
力量训练
截拳道的晋升制度
力量素质的分类
◆截拳道基本功训练
决定力量大小因素
基本功训练
力量训练的阶段划分
训练原则与注意事项
出拳力量训练
截拳道的体能训练
拉力练习
准备活动
踢打力量训练
耐力性练习
◆截拳道的速度训练
柔韧性练习
速度训练
腹肌练习
速度训练的其他因素
额外练功法
出拳速度的训练
李小龙的个人训练方法
踢腿速度的训练
◆截拳道的戒备势
◆其它训练
戒备势
截拳道灵敏性训练
错误姿势分析
截拳道的身法训练
◆截拳道的步法
截拳道的眼法训练
步法
截拳道的呼吸训练
滑步
截拳道的特质训练
快速移动
截拳道的教学大纲
疾步
拳手最佳训练日程
侧步
李小龙个人训练表
截拳道拳理阐述
截拳道是一种技巧、一种艺术、一种哲学与生命之道,一种通向搏击至高境界的武学大道。——— 截拳道使我们一旦确定了方向,即不再回首反顾。——— 李小龙。截拳道的拳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突破形式束缚 力求自由无羁
《易.系辞》曰:“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武术的“同归”和“一致”之处,则在于投身实战并战胜对手。五花八门的世界武术流派,都是以各自特点的模式流传着,虽然历经千载竟无一摆脱它们那套华而不实的“型”。然而,模式化的传统武术在实战中根本无法施展他们的作用,因为在真实的搏斗中,对手只要是人,其情绪、心理和思维很难推测,其采用的手段也必将千变万化,无法揣摸。那么用固定不变的“模式”对付瞬息万变的现实,等待他的必将是惨败的厄运。
李小龙早年也是投身于中国传统武术修炼的一员,可后来由于多次的亲身实战使他对自己所热衷的拳法产生了怀疑。他认为,由初学到能在实战中随心所欲地战胜对手,就似从一点走向另一点的道理一样。而“两点间距离以直线为最短”,这也是众所周知的数学定理。所以,李小龙以实战为出发点,通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终于清醒地发现了武学的直义,那就是“突破形式的束缚,力求自由无羁”。李小龙的这一重大发现就是截拳道的纲领。我们也可将截拳道称为一种沿着学以致用路线发展的“直线性武术”。
二、以无法为有法 以无限为有限
俗语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场搏斗关联着许多环节,其中技法就似炊中之米一样重要。也就是说,精熟的技法是决定搏斗是否胜利的最重要的因素。截拳道具有自己的一整套科学、系统的技法体系。说到这里,有人要问:截拳道既然反对“型”,反对模式,那么系统的技法体系又从何说起呢?其实,这套基础技法体系是为初学者设计制作的。初学截拳道的学员只要依照这套体系系统地训练,并不断地思索创新,就可以逐步脱离这套体系的束缚,练就一身适合自我的武技。这套体系“就像伤者手中的拐杖,一旦痊愈行走自如,必将拐杖弃之为薪”;也像“禅宗的语录、公案、典籍汗牛充栋,这一切只是作为初学者启蒙之用,并非禅义所在,真正的禅只能悟识”。我们所学的这套截拳道体系,也只是仅对初学者启蒙发端之用,真正的截拳道高深境界也须自己悟识。
由此,我们才明白,目前所有截拳道的技法都是片面的、有限的基础技法,仅能作为一种启蒙的手段。真正的截拳道技法是无限的,它不将某一技法固定为截拳道的法,但也可将任何技法作为截拳道的法。正如李小龙所说:“截拳道是无任何形式的,也可以是任何形式的,因其是无派无别的,亦可适合于任何派别。截拳道可以运用各门各法,不为任何限制所限,它善用一切技法,而一切手段均为其用。”也就是说只要达到打败对手的目的,任何门派的技法或各种手段均为其用。在一次美国著名武术刊物《黑带》采访李小龙的时候,记者问李小龙何为截拳道的技法,李小龙说:“若有人一定要把什么招式动作叫作截拳道的话,那么我想有一招可以叫作截拳道,那就是《精武门》中我与罗博克搏斗的那一下子:他用'交剪腿’夹住了我的头,使我动弹不得,而我最接近他腿的是口,于是我只有咬他一口。”总之,截拳道的技法是取材于任何可以取材的法,是无限的、不固定的。本教材所论述的技法,只是让您迈入截拳道大门的台阶而已。
三、艺术的灵魂乃截拳道的灵魂
何谓艺术?这问题甚是简单,因为艺术很普遍,例如舞蹈、雕刻、书法等。大家肯定有这样一个共同的感觉,就是每当我们欣赏一个艺术大师那随心所欲的精熟技艺表演时,总是为之如此高深境界而赞叹不已,认为如此情景简直是不可思议。截拳道也是一门艺术,你欲成为一个大师,自然须刻苦努力。但是,弄清截拳道的灵魂是使你速成的法宝。艺术的灵魂就是对技术的完全熟练,它须由心灵闪烁的灵感来培养。截拳道的灵魂亦是对技术的完全熟练,将技法化为本身特有的能力,再加上对直觉的长期训练,最终必将达到完全凭借本能反应和直觉感应即可迅速地、自动化地运用自身任何技法应付外界的一切变化。然而,艺术家即使有了高深技巧,也不意味着已至完美,仍只能算是在发展的中间阶段罢了。完美是无法以外形形式求得的,而是从内心深处散发而出的。
四、禅的启示
禅是用了十几个世纪的漫长时间精心构筑的精神世界。此世界植根于深远而丰富的华夏文化,也溶入了同样深远而丰富的印度文化。它流光溢彩,博大精深,蕴涵着令人叹止的宗教智慧和人生智慧,洋溢着东方文化特有的风范、情致和魅力。李小龙从幼时就深受父亲(一个十足的佛教信徒)禅的精神的影响,再加上他在美国就读的专业是哲学心理,于是禅的精神深深地植根于李小龙的内心。他就是凭借此精神称雄世界,独创截拳道。
禅的精神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自主:
李小龙说:“欲能在武术中有所启发,意味着能破除'真知’与'真命’之障碍,同时能发展无限的自我,无限地扩展自我。”自我是无限的,截拳道希望每一位研修者都要打破“型”的束缚,练就一身属于自我的技艺。
(二)崇实
截拳道十分注重练习和搏击中的每一个现实情况。李小龙认为:“无论是现实生活还是现实搏斗,不依现实而贸然做出反应,等待他的必将是痛苦的惨败厄运。”
(三)创新
截拳道是以无限为有限,正因为他尊重世界发展的无限性,所以真正习练截拳道的人必须是不断创新的人。
截拳道拳理应用要决
一、协调
协调是指有机体各部分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中相互配合,合理有效地完成动作的能力。每一技法都是周身协调配合而产生的,实战效率也是由速度、耐力、力量、灵活性以及准确程度等共同的协调配合而决定。李小龙说:“协调可谓是一种特具的能力,使一个人得以有效而柔畅地使用其全身所有机能和内在潜能做其所欲做的动作。”努力提高协调能力,在截拳道训练整个过程中都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所以应引起注意。协调分为神经协调和肌肉协调两部分。
(一)神经协调
协调的动作主要来自于神经系统的支配。我们决定做某动作的想法传导给中枢神经,再由中枢神经发出信号到各个肌肉神经纤维。也就是说,在骨骼的协调活动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运动机能的神经调节。但神经调节主要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反射通路兴奋传导的时间也是遗传的,后天训练的影响只是使遗传特性得到稳定。利用足够长的时间进行刺激,使神经协调在中枢神经系统中构成连贯性的优势状态,这一状态越稳定,技法的形成或发挥越合理。
(二)肌肉协调
肌肉协调是指肌肉用力的合理性。肌肉协调的训练,除了神经协调训练外,还需采用专门的手段对肌肉进行训练,以改造肌肉的结构,改变肌肉的构成成份,提高肌肉内部的适应能力。在训练中,各种各样需克服动作协调性困难的练习,都可作为发展动作协调能力的手段。通过练习,逐步由生疏、拘谨过渡到习惯、自然。培养协调能力的手段,是必须经常变化组合,不断更新。大家要切记:多一次练习神经肌肉则多一份协调能力,动作则更容易一分;相反,少一次练习则减少一份协调能力。
二、平衡
平衡对于实战来说是起决定性作用的重要环节,倘若在任何时刻都无法保持平衡的话,那么你将被注定为失败的一方。中国古代拳谚说:“进步如犁行地,落地如树生根。”所以平衡应是贯彻实战训练过程始终的。正如李小龙所说:“如果无法在任何时候都保持平衡,则绝无效果可言,所以不仅要在静中保持平衡,还应力求在运动中保持良好的平衡,特别是在有效的出拳和踢腿时,必须力求做到用完美的平衡能力控制身体。”
首先,姿势的稳定性是建立在已获得的协调动作基础之上的,所以提高平衡能力的前提就是培养协调能力。其次,平衡的内容包括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两方面,其中提高表态平衡的锻炼方法是采用大量的静耗平衡练习,如马步桩、独立桩等;提高动态平衡能力的锻炼方法是使技法在完成过程中适应各种外部条件,如模拟实战的训练。
(一)实战中获得平衡的要求
适当的降低身体重心,但所形成的步子并非过低的马步,也非高虚步,而是吸取了马步稳定性和高虚灵活性的中界步法。确切地说,是在保证动作能极快移动的前提下,重心尽可能降低,就象赛跑前的起跑准备动作那样,保持身体下屈半蹲的姿势。双脚直接位于身体之下,两脚间的距离不宜过宽,亦不可过窄,身体重心或平均落在双脚上,或微偏前或偏后;前锋的脚朝向前,膝自然放松,即使在跑时,膝盖亦不能有僵直的情况;身体的前半面,从前脚跟到肩膀的外侧须成一条直线的关系。在移动时,跳跃步和交叉步应尽量少用,短小的快速步伐是维持身体平衡的重要方法。
(二)求得平衡的辅助训练
1、在练习中体会攻击或连续攻击时的后撤,或反击时维持双脚间及双脚与身体间适当的姿势。注意在各种
拳脚攻击时的姿势变换。
2、尝试和体会自己在平衡时的感觉,可在走路的速度下做所有的动作。
3、培养身体平衡感觉的最佳方法就是跳绳,但这种跳绳绝非任意而无技巧的乱跳一通。首先练习连续的单
脚跳,然后练习左右脚交替跳。速度需能达到极限,时间约在3分钟左右,休息1分钟,连做3组。
三、放松
经验老成的搏击家,大都懂得采取良好的姿势以保存体力,使他的每一个动作更加有效,减少体力的不必要损失。我们知道,运动肌肉的紧张程度愈小则所耗费的能量就愈小,故此放松是节省体力的一项最有效的方法。放松虽是一种生理状态,但却是由心智状态来控制。采用的锻炼方法,一是有意识地将身体与四肢置于特定的姿势,然后体会其中的感觉。如身体移动时的平衡感、动作优美与否、迟顿与否均可做为自己出击或反击的好指标。这种感觉李小龙称为“肌肉运动知觉的认知”。当感觉到自己能运用身体最小的力量产生动作的最大效果时,你的“肌肉运动知觉的认知”可谓是成功了。从力学的角度分析,动作的冲力与动作速度的变量成正比[Ft=m(v1-v2)],也就是说攻击前肌肉愈能放松,攻击时的爆发力就愈大。
锻炼方法:
(一)事先有意识地将注意力集中到动作的变化上,特别是集中到放松的必要时刻上,从而建立动作的放松
和紧张的本体感觉。
(二)练习缩短由放松到紧张和由紧张到放松的时间。
(三)在某种程度的疲劳条件下完成练习。
(四)努力在实战训练中培养直觉和本能的放松反应。
总之,放松能力的提高是靠心智上冷静的培养和情绪的控制达到的,放松的状态能使自己精神与肉体的功能达到极限,并能使自己自由地运用身体各部分机能。
四、劲力发挥至极限
李小龙的“寸拳”被称为“旷世神功”,他曾以“寸拳”的威力震惊了长堤国际空手道大赛的整个会场。美国空手道协会理事长艾伯嘉称他的“寸拳”简直太神了!”并把李小龙的表演拍成资料电影。这次“寸拳”的表演成功,成了李小龙人生道路的转折点。“寸拳”是在极短的距离内发出巨大力量的功法,它来自于长期艰苦的技法训练和身体素质训练。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训练方法,就是气功训练。下面着重介绍一下。
李小龙在启发初学者时常说:“截拳道就是精神与肉体的有机结合,其表现形式就是精神驱使肉体突破极限。”这就是中国气功常讲的“意到气到,气到力到。”现代边缘科学证明:神经系统传递冲动的速度越快,动作速度就越快,而动作的冲力与动作速度的变量成正比[F.t=m.(v1-v2)]。由此可知,“寸拳”的冲力来源于出拳速度的变化量,也就是说在职肌肉松驰时速度为零,而到击中目标时紧张肌肉的速度是非常快的。从公式F=m(v1-v2)/t来看,最终速度v2越大,冲力F应越大;同时时间t如随速度的加快而变小,那么力量就更大了。从松驰到紧张的时间,无疑受神经冲动的快慢所决定。人体神经系统传递冲动的主要物质是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传递冲动的原理是一个复杂的生化过程。笔者曾与河北农大数名教授联合试验研究过意识对人体神经递质5-HT(5羟色胺)的影响及作用,通过大量的化学试验和训练观察证明:经过专心的意守锻炼,可以大大改善神经传递冲动的速度。在出拳或踢腿的同时要潜心静气地想象自己出拳(踢腿)的力量突破了极限,拳脚是跟在意念之后的。
五、攻守中线
古拳谚云:“手不离中门,招不让子午。”人体的眼、喉、脏器等易被击伤的要害部位,大都处于身体的正中面,因此在实战中手不能擅离中门,以免此部位空虚而被对手击中要害。同理,抢攻对方中线是击倒对方的重要手段。
李小龙在《截拳道技击术》中写道:“集中中央突破,攻守抢中线,凭借节奏、角度、路线和娴熟的技巧以连消带打等攻防方法来截击,化解对手的攻击,掌握任何一个机会,以任何一种方式表达你的愿望。”
六、眼明
武谚云:“眼无神,拳无魄。”在搏斗过程中眼明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一条要诀,眼睛的视线愈广愈敏锐,就愈能更快地留意到对方进攻和空当之所在。
(一)使视觉速度快的锻炼方法是练习注意力。
(二)在搏击练习时,有意识地扩大自己的视线范围,注视对方的整个身体与动作范围。
(三)练习克服实战中的眨眼现象,即使对方的拳脚朝你的眼睛打来,眼睛也不能眨一下。
七、战机
战机就是有利于攻击对手的时机。它包括有效的攻防距离;可攻击的空虚部位;攻击对方和对方防守时的时间差。一旦发现战机就要毫不犹豫地利用。
一般常见的战机有如下几种:
(一)当对手转身或背向我时。
(二)当对手身体重心不稳定时。
(三)在对手动作刚刚完成的瞬间。
(四)当对手注意力和眼神分散时。
(五)当对手防备松懈或防守出现空隙时。
(六)当对手收手时。
(七)当对手吸气时。
截拳道的晋升制度
据李小龙说,我国武术的起源虽然十分久远,可惜鉴于国人保守的传统性格,而不能象他国柔道、空手道、跆拳道、西洋拳、泰拳等广泛流传于世界各地。其最大原因是在于教授方式及晋升制度未能完善化。而且时至今日,我国人仍抱着“弟子未满师之前不能教人”之观念。其实“满师”的标准极度空泛。有人教授一辈子拳术,独言无一弟子学齐他的全部技艺;也有人只教他的弟子两三年,便说他已技成,可以任教了;有时不但在同一门派内,甚至在同一师门中也会发生这种全无标准的承诺,因此“满师”与否,往往只凭师父一句话。
因此,李小龙自1970年开始,已制定了一套晋升制度,经数年反复修正,这套制度已成为国际性的统一晋升系统,在多个国家中甚至已获“法定”地位。根据李小龙的计划要求,截拳道的晋级可分为以下几步。
第一级:由初学开始,学习各种基本功和基本实战技术,打好坚实的基础。也就是力图让习者在该阶段的练习中,达到虽未必能真正透彻地了解本身所学,但至少能明确地去掌握运用,以及去传授本身所学的技术于别人。这种情形就如极大部分的工匠一般,他们虽学得一门制造或修理的技能,但对本身所学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第二级:全部将基本技术学齐,并开始学习技击要诀与战术运用等理论素质。达到此级的要旨不在乎习者练到十全十美的境界,惟必须能练到手法标准,懂得如何去使用截拳道跟人搏击即是。同时,由于日子尚浅,对于传技之应有窍门尚未通晓,故只属“助理教练”级。
第三级:在这个阶段,拳手可以开始进行专项素质训练,如心理训练、特质训练等,并可以开始练习器械捕击法,或者借着器械中的某些训练课程以辅助拳功之不足。
第四级:至此阶段截拳道的所有技击手法已经臻于圆满并能运用于实战对抗及搏击之中。脚法及一切下盘技巧亦应有一定程度的掌握。大致而言,截拳道中的整体课程已经完结。此阶段可以说是截拳道拳术中最主要的训练。一个学习截拳道的人其功夫造诣的精深与否,与此阶段有着决定性的关系。也就是说,在前三个阶段中,截拳道的技术纵然全部熟习,而如不诣对搏之法,却等如得物无所用,如入宝山空手回。而且基本技术即如“工具”,实战即如“使用工具之法”,如不识使用工具之法,有工具纵有何用?故惟能熟练,及至真正搏击之时运用随心。且占快、准、劲、狠四大要素。
第五级:在此阶段中,习者不仅要将截拳法中的徒手技击法及器械搏击法全部学齐,更要一再对技术、功力等苦加研磨,以增加搏击致胜的可能性。之外,对于别派武术亦要开始研究,并找出各门派的独特风格及打斗特点,以达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地步,更可由此达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境界。
第六级:在此阶段,大概而言,已经过了一年多的学习与训练,如今已学完全部课程,而且以后能否成为一大宗师,视其个人在此阶段中的自我修炼而已,这包括对本身技术进一步改进和参加高水平的比赛等。
第七级:这是“理想中”境界之一。如练习到此种程度,对于截拳道拳理中的各种问题,已无须疑问。因为他已经在武学上达到登堂入室的境界。而且据李小龙所说,本门将这一级定为高级资格,除最高负责人外,他已是各级教练在截拳拳术训练上的“模范”。晋升这一级的拳手,除经由本门高级教练公开推选外,更要在武学上有一定的成就,加上对本门拳法的辉煌的传播功绩。
第八级:这亦是理想中的阶段,应该是一位不但对于截拳拳理的修养达到臻至化境的阶段,甚至对一般武术的优劣亦能了如指掌。至此境界,截拳道已非一门技术,而是一种哲理。达到这个级别的拳手可领导本门发展各地事务,即有资格创立自己的功夫馆。
第九级:理论上,练习者臻此境界,已然大智大慧,而且任何武术对他来说已无神秘可言。到此,可以说是达到了“以武入哲”、“卓然成家”的地步。实际上,只有李小龙一人达到了此境界。
第十级:这只是理想中的虚无飘渺的境界,因为李小龙认为人总有缺点,没有人能达到真正完美境界。这一阶段注重“法”的修炼,由于这是憧憬中的一个最高境界,故此已非时日可造就,且“法”之为物虚玄之至,有人可以一朝顿悟,有人可能一世懵懂,故至此境界颇难定一标准,今以此等名衔作为对本门中位高的一种尊称而已。
◆截拳道基本功训练
截拳道基本功训练
“所有的武术爱好者在练习截拳道时都必须先锻炼好身体,而且如果你的身体不够强壮,你便不能进行剧烈的搏击。”;“要想超超乎常人,唯有随时准备把最艰苦最乏味的训练当做最大的乐趣,越是乐意接受此等磨练,则其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  李小龙
在截拳道或任何功夫流派中,拳手或学员们最容易忽视的技击训练课目之一,就是身体素质的训练。身体素质可以反映出一个人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经及体内新陈代谢的生理机能水平,它是提高人体运动水平的基石,因此,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功力,就不可能很好地完成各种技术练习,更谈不上提高运动成绩了。李小龙认为:“每一个人都应根据自己的体形特点,技法特长面订立一个练功表或是课程表。”李小龙的练功课程表着重了速度、敏捷、威力、灵活、耐力、准确及协调的练习。
训练原则与注意事项
李小龙所创立的截拳道是建立在科学的技击原理基础上的,也就是说,无论你进行搏击训练还是身体训练,都要灵活运用其独具特色的拳理,这当然也包括身体训练中的原则及有关的注意事项。在截拳道中,身体训练的原则是李小龙在长期的训练中所积累的普遍经验的概括和精华,是进行技击训练应遵循的准则。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原则是格斗术客观规律的反映,是李小龙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如果违反了这些训练指导原则,人体就会产生不良后果,训练就会导致失败或足以影响效果。
  
  
(一)自觉积极性的原则
自觉积极性原则是李小龙要求截拳道练习者应首先明确的一条重要原则,此原则对明确训练目的,端正训练态度,以及自学苦练,顽强练习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又能积极思维、开动脑筋,把认真练习的想法变为自觉的行动。
(二)从自觉出发的原则
在截拳道中,李小龙所谓的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是指身体训练的任务、内容、练习手段和运动量的安排等,都要力求符合练习者的年龄、身体特点、实战的基础等实际情况。如果超出自己的实际水平和承受能力。这样不仅难于完成训练任务,反而会产生不良后果,甚至出现损伤事故(李小龙所著《截拳道》一书便是在其腰部受伤期间所写)。因此,在进行身体专项素质训练前,一定要认真分析情况,并制定好合理的训练计划。
(三)全面性的原则
在截拳道中,全面性原则是指在身体训练中,选择与安排的训练内容要全面,从而使身体的各个部位、器官和系统的机能以及身体各方面的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李小龙早已在训练中证明,人体是在大脑皮层统一调节下的有机体,而身体各部位、各系统的机能和各种素质之间都有密切的联系,而且相互制约的。另外,在训练中还要注意上肢和下肢、腹肌和背肌、速度与力量、准确与协调、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合理、科学地安排训练内容,全面发展身体素质。
(四)合理安排运动量的原则
在训练中,运动量通常是指人们从事运动时给人体造成的生理负荷。而循序渐进则是指在训练中的内容、手段和运动量的安排,都应由简至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这一原则是根据人体生理机能的变化规律总结出来的。李小龙的脑病与其早期不合理的训练不无关系。这一点习者须切记。决定运动量大小的因素有两个方面:第一是量,即完成动作练习的数量、组数、时间和重量等;第二是强度,即完成练习时用力的大小、身体紧张程度,还包括动作的速度、练习的密度及练习时间的长短等。合理安排运动量的原则就是进行身体素质训练时要根据训练的任务和目的,合理地安排一周或一次的运动量与运动强度,并正确处理好量与强度的关系。在安排训练内容和运动量时,一定要考虑到自己身体的承受能力,并要注意训练与休息交替进行,以便更好地发展身体素质。
身体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1、明确训练目的,端正训练态度
由于身体素质训练是一项比较枯燥而艰苦的练习,所以,进行素质训练首先要明确训练目的,并认识到素质训练是为增进和提高技击水平,是为发展专项技术打基础。故在练习素质时,特别是专项素质训练,对动作的规格、身体的姿势,都要求相当严格,并强调动作质量。
2、素质训练要有计划,并因人因时因地而定
李小龙所倡导的因材施教,因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有机体,而且力量、速度、柔韧等素质的训练而又是密切相关、互相作用、互相制约的。训练强度和内容上要注意由小到大,动作由简至繁,频率也由快到更快,从而把素质训练与技击训练紧密结合起来。
3、练习前要做好准备活动
除准备活动外,还要检查器械是否安全,而且做练习时要量力而行,不得急于求成,以免发生意外损伤事故。练习后还要充分放松肌肉,并做几分钟的整理活动。
4、要有针对性
素质训练要有针对性,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练习方法,而且不同时期也要有不同的重点,避免千篇一律。另外,还要注意训练的动静结合,也就是动力性训练要与静力性训练进行有机的结合。不过,最好以动力性训练为主,因为搏击是流动性的。
截拳道的体能训练
体能训练,可以说是一个“自讨苦吃”的过程,如果你对自己要求不严,就不要期望从各种强身锻炼中有太多收获,你为此必须付出代价,而当你戴上拳套开始正规习拳或参加比赛时,你便会明白,你没有白费功夫而苦尽甘来。———— 李小龙
在截拳道中,体能是指人体长时间运动中抵抗疲劳的能力。在搏击中,耐力素质或说体能具有重要作用,是取得最后胜利的基础和保证。拳手克服体能疲劳的能力越强,坚持运动的时间就越长,表现出的耐力素质也就越好。而且疲劳是一种生理现象,是有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疲劳对机能来说,可使运动能力下降,并限制运动时间的延长和技击水平的发挥。不过,从训练角度来说,没有疲劳,机能就得不到提高。另外,体能素质还会影响到其它素质,即在实战中由于疲劳的出现,力量、速度、灵敏、柔韧等素质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在截拳道的教学与训练中,李小龙还要求拳手需先了解体内能量的来源,截拳道对抗的代谢特点,耐力素质的生理因素,然后才是耐力素质的训练。
一、体内能量的来源
人体内的能量来自于食物中的糖、脂肪和蛋白质。这些供能物质通过消化吸收进入血液,并随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组织细胞中,供其需要。
二、体能素质的生理因素
素质的生理本质是什么?哪些训练方法的效果能更好的提高这些素质,这些内容对于学习技击的拳手来说,都是应该事先有所认识的。
1、能量来源的补充:在截拳道训练中,产生疲劳的重要因素是能量不能及时得到补充。而能量来源于体内能量物质的氧化,其中主要靠氧气氧化,而氧气要靠呼吸循环系统运输。因此耐力好的拳手,其心、肺功能必然好。
2、神经系统的功能改善:当机体处于长时间工作时,要求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长时间有节奏地交替进行,从而节省能量,以备长时间搏击用,并提高神经系统物质代谢的调节能力,使机体长时间坚持工作。
三、体能训练中的代谢特点
在截拳道训练或对抗中,拳手善于保持体力并合理分配使用体力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所以,截拳道对抗的代谢特点或供能的主要途径,是以磷酸原供能系统为主。而在训练这个供能系统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合理使用体力:李小龙要求合理使用体力,即当抓住机会时要以最大功率方式输出,要在几秒之内完成。因为双方一旦僵持,会很快使体内产生并堆积大量乳酸,而过早出现疲劳。
2、学会放松:李小龙要求学会进攻之后的放松,因为在对抗中,肌肉收缩和精神高度紧张,所消耗的能量是很大的,只有学会放松,才能在关键时刻调动更多的能量供肌肉发挥最大力量。
四、体能素质的分类
1、无氧耐力:即速度耐力,指人体保持短时间内高强度快速运动的能力。
2、专项耐力:指人体完成某一专项运动所需要的能力,而且不同训练项目对专项耐力的要求也不同。
3、有氧耐力:即一般耐力,指人体长时间进行中等强度肌肉活动的能力。
五、耐力素质的训练
在截拳道中,耐力训练的方法很多,李小龙根据现代技击运动的特点,提出了主要进行提高速度耐力的训练方式。速度耐力训练时间应控制在1-2分钟间,运动强度应是本人最大限度的80%-95%,心率处于160-180次/分之间。不过要注意的是,速度耐力训练的同时要进行一定比例的有氧训练。李小龙的体能训练多种多样,有越野跑、骑固定自行车、跳绳和强身操等,其中以越野跑与跳绳为主。
1、越野跑:锻炼身体的最佳方法就是跑步,必须养成每天坚持跑的习惯。还可以边跑边练习腿法。
2、跳绳:能提高你的下肢力量,增强灵活性、协调性、平衡性、柔韧性和耐力等方面的能力。
3、强身操:所谓强身操,它包括仰卧起坐及俯卧撑等运动。
六、体能训练的注意事项
1、根据技击运动的特点,体能训练要从一定的时间、距离和数量开始,逐渐增加时间、距离和练习数量、组数。同时,还要逐步提高训练强度,并做一些接近极限负荷的练习,使人体的体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2、截拳道中的体能训练,不仅是身体方面的训练,同时也是对一个人意志品质的培养和考验。所以李小龙期望自己的拳手在训练中忍受别人不能忍受的痛苦,来培养自己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和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精神。而且李小龙发展肌肉耐力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力量练习时,在重量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每组的练习次数和组数。
准备活动
要使肌肉得到放松,并且准备做更大强度的训练,那么准备活动就应当选择一些较轻松易做的练习。准备活动除了有助于提高训练成绩外,还是防止肌肉损伤所必不可少的。这些准备活动的动作,应当尽可能地同接下来的训练内容接近些。准备活动的时间长短,要根据具体而定。如果在较冷的地区或在寒冷的冬天,那么准备活动就要比在温暖气候里所做的时间长些;在清晨做准备活动,要比下午做准备活动用的时间长些。一般来说,5至10分钟比较适宜。
耐力性练习
武术运动员最容易忽视的训练之一就是身体素质的训练。他们往往花过多的时间增强技巧和技术,而在身体素质方面却训练得很少。李小龙是一位典型的健壮人物。他每天坚持训练,从不让工作干扰训练。他每天要在24-25分钟内跑完6.4公里路。没有专门的跑步场所,他经常在海滩、公园或树林里进行练习。他经常在跑步完之后立即骑固定架自行车。李小龙把跳绳作为日常训练的另一种耐力性练习。这种练习能增强耐力,能使脚下变轻。(科学证明,十分钟的跳绳的运动量相当于30分钟的小步跑)。
      
      
跳绳对于增强平衡感也是很有帮助的。方法是:用一只脚跳,另一只脚向前抬起,然后交替,绳子每转一周就变换一次,跳的节奏加快,减小手腕、臂摆动的幅度,当绳子绕过时,脚稍微跳离地面,刚好让绳子通过。跳3分钟(大约相当拳击比赛一个回合),然后休息1分钟,再进行下一组练习,每次训练三组即可。当觉适应这种运动量时,可去掉中间的休息时间,而连续做30分钟的练习。
只有严格地、连续不断地练习才能增强耐力。迫使自己进行极限训练,练得上气不接下气,准备全身酸痛一两天。被认为最好的耐力训练方法,是在一段较长的训练时间里进行短时间高强度的练习。一般要经过数年的时间才能达到耐力的最佳状态。然而,一旦停止这种高强度的训练,耐力就会很快地消失。
柔韧性练习
柔韧性练习可以在每天的训练中采用。为了提高柔韧性,可把脚放在栏杆或类似的物体上,如图A、B、C,腿与地面保持水平,并根据自己腿部的柔软程度来决定腿放置的高低。
图A
图B
图C
对于初学者来说,不要做强度很大的练习。开始时把脚放好之后,脚尖正对身体方向,上体用力向前移动,如图A。使伸出去的腿成直线。几分钟后换另一脚。几天后当腿部肌肉变得柔软而富有弹性时,就可象图B那样,进行下一步,即按压膝部,使腿保持直线。在不损害肌肉的情况下,收髋使身体尽量向前倾。完成这个动作后,可以模仿图C,腿伸直,但不先不要触摸脚趾,而是把手放下与支撑腿平行。在进行这个动作时,会发现身体开始向前倾斜,对腿部的肌肉加强了压力。
图D
图E
图F
完成图A、B、C的动作后,接着练习象图D那样,手摸到脚趾。几个月后,就完全能够象图E那样用手抱住脚,甚至可以把脚下的支撑物升得更高些。另外还有劈叉、吊腿上升这样的腿部柔韧性练习,如图F所示。做这种练习,可以用绑着滑轮的长绳作支撑。用活套套住脚,拉绳子的另一头,直到腿部韧带可以承受而又不致损伤的最大程度。练习过程腿要成一直线。这一练习有助于完成高位侧踢法。以上练习要两腿轮流换做。此外,还有一些包括身体伸展的柔软性练习。在增强了腿部肌肉弹性之后,应该尽量向后展体,然后再前屈体,直到头部能够触到膝盖,如下图所示。
腹肌练习
李小龙拥有强有力的腹力。他常说:“最重要的格斗形式之一就是拳击。为了适应拳击,腹部必须要能够经得起拳击。”为此,他综合编排了几种练习:
在一块斜板上做“仰卧起坐”:如右图中所示,绑住双脚,屈膝,两手放在头后,向两脚方向抬起身子,这样反复练习,直觉腹部疲劳为止。当你能够做至100次之后,可将哑铃或杠铃片放在颈后做仰卧起坐。
也可以坐在板凳的边缘上面,让助手紧按住两脚的踝关节,使练习者充分伸屈身体。如果用单杠,也能增强腹肌力量。即两手握杠悬垂,然后慢慢抬起两腿,直到两腿抬至水平位置,保持姿势,时间越长越好,每一次做都要尽量超过上一次的时间。
另一种增强腹肌的方法是躺在地板上,背部与地板贴平,然后慢慢地抬起头,直到能看到脚为止。两腿并拢伸直缓缓抬起,尽量抬高,然后两腿还原,反复数十次,直到力竭为止。如有举重凳,也要象上图二那样做练习。这种练习对于增强腰背部肌肉的力量也有好处的。为了增强腹部力量,也可用一个实心球让助手投向自己的腹部,在抓住球之前,让球打在自己身上。如果是单独做这一练习,则可用重型拳击袋代替实心球,摆动拳击袋,站袋撞击身体。腹部受打击时须向外鼓气并紧张肌肉。且击打要由轻到重,切忌急于求成。
在李小龙练功的所有身体部位中,他的腹部肌肉是最引人注目的:接触时坚如岩石,耐攻击,轮廓鲜明。李小龙认为,腹部是格斗技需要的最重要的肌肉群之一。因为实战中,每个动作都需要一定程度的腹部功力。可能更重要的是:“腹部”类似于外壳,能保护你的肋骨和明显器官。
李小龙是一个健康迷和公认的顶峰格斗士,总是在寻找能使他的身体达到最佳状态的新方法,经常利用新方法竭力达到最佳效果。他感到,他当年的许多格斗士都缺乏能够锐化其击技的健康身体。他在他的蓍作《截拳道》中写到:“锻炼是最容易被人们忽视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应把绝大部分时间用于发挥技能,极少的时间用于发挥参赛时用的技巧上。”
黑带杂志经理米托.尤耶哈拉回忆道:“李小龙总是感到,如果你的腹部不发达,你就没有权利做任何艰难的武功。”李小龙的妻子琳达认为,他的前夫“是一个腹部训练迷。”他总是做俯卧撑,罗马椅运动,抬腿和嗄吱嗄吱地咀嚼等运动。根据李小龙的某些训练日记记载,他日常的腹部训练包括:
拧腰4遍,每遍90次;仰卧起坐4遍,每遍20次;抬腿4遍,每遍20次;斜扭4遍,每遍50次;蛙踢4遍,每遍50次。
李小龙继续研究了这种方法,对仰卧起坐,侧弯,抬腿,下弯扭动和后弯等项目,补充了一些内容。
下弯扭动练习是一种特殊困难的技巧,李小龙将它用于锻炼腹部功力。躺在长凳之后便用双手抓住附属支柱,而且只靠他的双肩支撑来抬身。之后将膝盖锁紧并伸直,让下背抬离长凳,即可实施抬腿练习。李小龙的合作明星博洛.扬回忆道:他的朋友李小龙做这个练习的时候,只将肩胛骨放到长凳端部,使他悬浮的双腿和人体躯干水平地离开长凳。“这样,他就能使自己完全水平地位于半空中了。”
当然李小龙的洗衣板式的腹部肌肉不只是来源于腹部训练,他还是一个心血管调节的热情支持者,并经常跑步、跳绳和骑训练用固定的自行车等。李小龙跑步的距离一般是2到6英里,时间大约15到45分钟。根据李小龙的朋友和伙伴演员鲍勃.韦尔的介绍。李小龙是一个出色的5英里田径运动员。他倒退着跑,顶风短跑一英里,走一英里,跑一英里……李小龙骑训练用固定的自行车的时候,能够交替运行,他能骑45分钟(大约10英里)。李小龙的学生赫布.杰克逊回忆起了李小龙用来增强其肌肉力度的另外一个比较特殊的方法。根据杰克逊的介绍,李小龙骑训练用固定自行车的时候,扎的是一种桑那腰带,他坚信,这种腰带能聚热于腹部肌肉,有助于减肥。
李小龙寻找增强腹部功力的另外一个办法就是食物。根据琳达的介绍,他搬到美国之后不久,就开始对摄取食物认真起来了。他对有利于健康的食物与高蛋白产生了兴趣。“他一日几次摄取奶粉、冰水、香蕉、蛋、菜籽油、花生汾末和巧克力冰糕。”琳达回忆道,李小龙腰部在26与28英寸之间变化。他还饮用自己用蔬菜和水果———苹果、芹菜、胡罗卜等,经由电动搅拌器调制而成的果汁。
李小龙食用少量素食和大量水果与蔬菜,在后来的几年当中,他非常善于利用维生素补品,每天都为自己配备适量的维生素。
截拳道额外练功法
李小龙把自己手脚当作做事的工具,每天磨练,使功夫与日俱增。为了能在实战中发挥其最高效能,也经常采用一些新奇的练功方法,不可将练功局限在武馆或健身房内。所以拳手如有意利用空闲时间进行额外练功的话,可不妨参考一下李小龙推荐的方法。
一、肌肉放松练习
截拳道要求打出爆发式的寸劲后,肌肉要马上放松,因为放松后拳头才能自然弹回来。只有精神上充分放松,才能做到肌肉的放松。练习时,坐下或站立均可,在此你可尝试控制全身各部位肌肉,并令被控制的肌肉有节奏的一松一紧。此练习将对日后的练功进度和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因为“放松”可以保持体力,并利用发出快速、强劲的攻击;“紧”即凝聚全身的力量于攻击之中,从而使攻击无坚不摧。
二、拳面硬度练习
在实战中,由于拳面是用于打斗的主要关节之一,因此若受伤或不够强劲,攻击威力便会大打折扣。练习时,站立或坐卧均可,双手握拳置于胸前,使拳面互顶,这个练习的目的是为了强化前臂和短距离发力的拳击劲力。
三、颈功练习
李小龙的颈部又粗又长,因为李小龙非常重视劲功的训练。他还说过,你要判断一个人是否力大,是否能以得起重击,得首先注意他的颈部是否粗壮,通常一个颈项粗壮的人,他的力量和耐力也是较强大的。练习时,可先放松头部、颈部肌肉,以免“扭筋”。接着,用双手掌托着下巴,同时颈部亦发力下压,使二力互相抗拒,直至感到疲劳为止。还可以将双掌手指互相穿扣,并搭紧后脑,同时双手发力向前下方扣压,而颈部则发力向后倾,使二力抗拒,并直至感到疲劳为止。
在日常生活中,总是可以找到进行补充练习的机会的。比如说:上楼不坐电梯,外出步行,也可以做奔跑、跨越或一步两阶地上楼,这些都是很好的锻炼方法。
李小龙的个人训练方法
课堂一
1、基本脚力(由准备好的位置)
(1)向前移动与落回:用以练习前进的步法与移后的步法。如前滑步、冲刺步与后侧步等等。
(2)向左右移动与落回:用以练习侧移的步法,如侧闪步与斜进步等等。
2、侧踢(放松腿部性质的动作)
3、热身:热身是身体各组织在做剧烈运动前,欲使身体适应状况,产生敏锐的生理改变时所必需的过程,但此
过程通常未能引起足够重视,这跟汽车刚起动时直接加到五档一般,对你的车将是一种极大的损害。
4、踢击:重点发展你的特踢法。
5、移动踢击:练习步法与腿法的协调一致,例如前移踢击、侧闪踢击与移后踢击等等。
6、指戳攻击:亦即标指,这是武道中最凶狠的一招。
(1)在发出“嘶”声的同时进行准确攻击。
(2)前移的同时进行攻击并回复戒备式。
(3)移后的同时进行插击并连接其它连续的反击手段。
装备需要:
1、空气脚靶:用以练习腿击的劲力,且不会挫伤持靶人。
2、纸片:用拳打或脚踢纸片来练习攻击的准确度与自控能力。
3、拳脚靶:用以磨炼攻击的力度、速度与准确性及连续攻击能力。
挑选测验:
1、敏捷性。
2、腿法攻击的多面性:测踢、勾踢、前踢及弧度较大的旋踢。
3、用拳猛击:直拳的各种用法,钩拳的各种用法。
防守的解释: 放松,防守的同时进行反击,防守后移的同时进行反击。
步法的意义: 是否已将此作为一项犀利的武器去运用。
课堂二
1、基本的健康:身体健康及充满自信方可发挥出应有的战斗力。
2、热身。
3、练习“滑动攻击”:如垫步接侧踢或后移步接侧踢等等。
4、重点练习侧踢:因为它是既安全又有效的踢法。
5、勾踢:(1)用吊起的纸片去练习。(2)由戒备式直接发出勾踢。(3)由移动中去施展勾踢。
6、右手重拳练习:
(1)学会利用脚蹬地的反作用力去猛击。
(2)学会利用强劲的腰力去重击。
(3)学会在移动中发重拳。
课堂三
1、基本的健康。
2、重温第二堂课中的勾踢。(1)前移的同时勾踢。(2)后移的同时勾踢。(3)侧移的同时勾踢。
3、重温第二堂课中的“右拳重击”。
4、向后移动的同时去反击对方的侧踢,而且已方的反击武器则是勾踢。
5、用指插去反击对手的“右拳重击”(或者用勾踢去反击,以及用侧踢去反击)。
6、练习左手拳法:由于左手距离目标较远,故可在击中目标之前不断地增加打击的冲力:
(1)利用杠杆原理去充分发挥身体的内在潜力。
(2)在前手的配合下突发左拳去重创对手。
(3)练习在移动中用左拳去狠击对手。
课堂四
1、基本的健康。
2、重温“左手拳法”(有步法移动)。
3、练习低位踢法:用以对付猛攻的对手(可利用木人桩前伸的腿去练习或踢击在某一特定位置上的小沙包)。
4、练习阻止打击法:用以对付对手的高位踢法,亦即截击性腿法。
5、介绍并练习旋踢:
(1)由戒备式开始做基本动作。
(2)配合手法假动作做旋踢。
(3)跨步并旋转攻击。 攻击:如鞭子抽击般去猛击对手。
课堂五
1、基本的健康。
2、重温“旋踢”。
(1)作为一种攻击手段。
(2)对付侧踢(作为一种反击手段)。
(3)对付对手的“腿法阻击”(作为反击手段)。
3、后拳攻击:
(1)用以对抗对手的踢击。
(2)在假动作引诱下去重击对手(可闪至对手右边再去打击)。
4、“阻止踢法(攻击):(1)勾踢。(2)用侧踢去追击对手的快速后移。(3)用旋踢。
课堂六一般重温第一课的内容
1、低位侧踢 (1)攻击(对手在右和左两边) ①直接踢②作为阻碍③可以是直线④可打破对手的节奏”
(2)防御(对手来自左右两边) ①作为防止踢②作为一个阻碍踢
2、后拳攻击 (1)低位踢接后拳攻击。(2)由对手右侧攻入。(3)由对手左侧攻入。
3、侧踢   (1)右到左。(2)左到右。(3)腿阻击之后(对手在右左)。
4、跑步练习练习腿的适应性。
5、仰卧起坐与躺地前举腿(练习腹肌)。
6、阻止对手的侧踢。
7、阻止对手的勾踢。(1)侧踢侧跨步。(2)阻上旋踢。
8、阻止左刺(直)踢
9、左拳猛击 (1)阻止对手的右直击(踢)。(2)阻止对手的右钩拳。(3)阻止对手的右后拳(对手此
时左手居前)。(4)阻止对手的左交叉拳。(5)阻止对手的左摆拳。
课堂七 一般重温第二课内容
1、勾踢 (1)攻击。(2)对抗直刺踢。(3)对抗侧踢。(4)对抗低位截击。
2、直(前)踢 (1)右到右攻击。(2)右到左攻击。(3)防御(或迎击)。
3、旋踢 (1)作为攻击手段。(2)作为反击手段:①侧踢②低防御
课堂八 组合腿法
1、前踢攻击引路,侧踢实踢。
2、前踢攻击,后面的腿发起连续攻击。
3、前腿勾踢,旋踢(后腿)连击。
4、前腿侧踢攻击,前腿勾腿连击。
5、低侧踢佯攻,高位侧踢实击。
课堂九 黍手练习
这是截拳道中的核心技术,它可大大提高你在近距离搏击上的能力。
课堂十 黍手练习,基本的武器训练。
基本的武器训练:可根据情况去练习双节棍或短棍。
◆截拳道的戒备势
截拳道的戒备势
在截拳道中,进攻和防守的最有效姿势是戒备势。这种半屈膝的姿势是格斗中最完美的姿势,因为它可使身体始终处于强有力的状态。无论进攻、反击或防御都不需要事先做任何调整动作。动作轻松自如,又能保持平衡,能使全身放松,同时又可在一瞬间很快做出反应。
介备势对于进攻和防守都极为有益,采用这种姿势能用碎步做快速移动;跨步接近对手时能保持身体平衡;能隐蔽和选择进攻时间。由于前面的手和脚最靠近目标,所以截拳道百分之八十的打击要靠前手、脚来完成。
两臂、两脚和头的位置都十分重要。以“右前式”为例,下颏与肩部要互相靠拢,肩抬起4至5厘米,下颏则降低大约同样的距离。在这个姿势中,肌肉和骨架结构是处于最大可能的协调位置上,以保护下颏的要害部位。
  
  
<-- 右前式的正确姿势图
1、头:摆动和摇晃,以免受到攻击。
2、右肩:稍微抬起,下颏稍稍下降,保护下颏和面部右侧。
3、右手:主要用来发起攻击,以及保护脸和小腹。
4、右肘:用来防卫身体的中部及右侧。
5、右膝:微微内扣,防卫小腹区域。
6、右脚:处于25度至30度角的位置。踢击主要依靠右脚。
7、左手:防守主要依赖于左手,用来防护脸和小腹。
8、左前臂:用来防护身体的中部。
9、左肘:用于防守身体的左侧。
10、左脚:成45至50度,脚后跟抬起,象弹簧一样做准备。
但是有时也可以采用低势,两手不分前后。这种姿势可以迷惑对手,有力地牵制对手,在某种程度上能够阻止对手的突然攻击。这时暴露的头部容易成为打击的目标。但是可以依靠灵敏性和与对手保持较完全的距离来保护自己。要经常对着镜子检查自己的姿势、手的位置和动作。看你的姿势是否象一只猫站在那里,弓背、低颏、前肩稍微抬起,随时准备扑跳。腹肌局部收缩,同时肘部保护侧翼,不要给对手留有袭击的空隙。这种警戒式被认为是最安全的姿势。对于蹬踢、击打和给身体提供足够的力量来说,也都是最有利的姿势。
错误姿势分析
前脚跨出太远妨碍做动作,把全身重量放在后脚,两拳置髋部把上身和头部完全暴露出来了。
姿势过于端正,容易失去平衡。连冲击拳的时机也被限制了。
跨步过大身体过于延伸易受到攻击,特别是身体的前半部给对手造成进攻的空隙。伸出的手在撤回时会泄露进攻的意图。  两手伸出过多,后臂抬得过高,使身体暴露部分过多。前手过分伸出以致不能进行任何攻击。
两脚站位过窄,妨碍了进攻和撤退,也很容易失去平衡。
两臂位置过低,头部和一半身都暴露出来了。易受到攻击。
身体过分僵硬,进攻的前手伸出得过多,后手又太低。
两脚站立过宽,而无法进行变化,易暴露进攻意图。下身太暴露,容易被踢中。
右臂抬得过高,使肋部暴露,手臂促出过长,不易发起攻击。
这种猫式站立限制动作的灵活性,击出的拳没有力量,因为身体重量都落在了后脚上。
两脚站位太窄,失去了步法的弹性。为了具有暴发力和弹跳力,腿应稍微弯曲。
这种猫式站立使身体重量过多地压在后脚上,这样限制了向前运动的灵活性。
身体大部分重量压在前脚上,易被对方扫堂腿扫中而失去平衡,膝和胫部也易被踢中。
两手置于髋部,身体和头部完全暴露,后脚十分别扭的姿势,使裆部暴露出来。
这种姿势使身体、脸及前腿的膝、胫部易受攻击。限制自己进攻和防御的灵活性。
◆截拳道的步法
截拳道的步法
“截拳道”中非常强调灵活性,因为对打是一种运动的形式。要运用有效的技巧,就要依赖于自己的步法。快速灵活的步法有助于迅速地出拳和起脚。如果脚下动作慢了,手的动作也就慢了。正确的步法在行动中可以保持良好的身体平衡,能够有力地发起攻击和避免对方的进攻。运动中的目标要比固定目标难打得多。熟练地运用步法,可以减少被迫用手臂来格挡对方的踢打。灵活的动作能够避免许多攻击,同时又做好了反攻的准备。
除了躲闪攻击以外,借助步法还能使你迅速地接近对手,摆脱困境,并保存体力,以便发出更有力的拳脚。一个步法不精而凶猛的拳手,是毫无用处的。因为往往在企图攻击对手之前,自己已经筋疲力尽了。
滑步练习
* 前滑步 *
前进时,不要用交叉步或跳步,而要用滑步。开始进,可能会感到动作笨拙,速度缓慢,但是只要每天坚持练习,就会提高速度,并变得得心应手。如右图(正视、侧视、背视),以警介式小心随即跟上,立即恢复姿势,重复这个过程。
注意右图中李小龙不断保持完全平衡和防御的状态。不要平足移动,而应以两脚的前掌高度敏感性地滑动。要像走绳索的人那样去移动。两膝要微屈且放松。前脚展平,但不得死死地钉在地上。在迅速运动或突然移动身体的时候,前脚要轻而自然地抬起4厘米左右。
无论静止还是运动中,后脚跟总是要微微抬起。一般略高于前脚0.5厘米到1厘米。击拳时后脚跟抬起便于迅速将身体重心移到另一只脚上。抬起的后脚跟要富有弹性,能够做出迅速的反应,便于从各个角度出去。当然,在出拳时脚跟要落地。向前滑动时,脚步应轻,身体的重心放在两脚之间。除非在前进过程中前后脚处于分离的一瞬间,身体重心才略向滑动脚移动一点。
* 后滑步 *
在后撤或谨慎地向后移动的时候,恰好是做相反方向的移动。后滑步的基本动作与前滑步的一样,只是方向相反,如左图(正视、侧视、背视)。后脚由警戒式向后滑动或移动大约半步,如正视图。当前脚后滑时,两脚间的距离只是瞬间的加宽,一旦前脚定了位,就应立即恢复警戒式,并保持完好的平衡状态。
与向前滑动所不同的是:前脚向后滑动时,身体重心应稍移向后脚或支撑脚。若要继续后退,重复以上过程即可。要学会脚步轻和后脚跟抬起的本领。
向前和向后的滑步必须用连续的碎步来进行,以便保持身体的平衡。这个姿势可随时向任何方向迅速地移动身体,因此对于进攻或防御来说都是最完美的姿势。
快速移动练习
快速前进
  
  
  
快速前进(上图1、2、3、4)几乎和向前滑步一样。前脚由警戒式向前跨出约7.6厘米(如图2),这个表面上无关紧要的动作,却能使身体成直线,并有助于向前运动时保持平衡。这样使你能用两脚运动,给身体提供平稳的力量。如果没有这一小步,其主要任务就要由后脚来完成了。只要前脚一滑动,就要立即滑动后脚,并几乎踏在前脚原来的位置上(如图3)。除非前脚忽然地起动,后脚不能及时地跟上,因为前脚正在移动过程中。最好是后脚刚刚触到前脚,前脚就向前滑去。在这个位置上,如果不打算再前进一步,那么两脚就应自然分开,并立即恢复到警戒式。但是这种动作的目的是使身体迅速移动一定的距离(2.5米以上),这就需要用几步来完成。除了第一步跨出7.5厘米以外,其余的一连串步子都同正常走步的距离一样。这种走步可以保持身体完全的成直线,并迅速向前移动。在图3中,李小龙似乎处于一个十分不稳定的状态中,但是这种状态仅仅是一刹那。
快速后退
   
   
快速撤步或快速后退的步法,几乎同快速前进的动作一样,只是方向相反。前脚由警戒式向后移动,如图A、B、C。前脚与快速前进时的动作一样,前脚先后撤,后脚随即后撤。如果在前脚尚未缩回时就先移动后脚,前脚就会站立不稳。与快速前进所不同的是,任何一只脚都不必先滑出7.5厘米。它仅仅是一个快速动作,但身体要成直线并保持平衡。如果仅移动一次,则两脚到位后,应立即恢复警戒式。
快速移动和快速滑步只能用灵活的步法来完成。提高下肢灵活性的最好练习是跳绳,并做几分钟与假想对手的对打练习。训练时,必须不断地有意识使两脚“轻如羽毛”,这样到最后走起路来就会自然、轻快。运动时不要紧张,用两脚掌滑动,两膝稍稍弯曲,后脚跟抬起。快速、放松的步法,实际上是个平衡问题。
除了有什么战略目的之外,前进和后退的运动都应该用碎步或快速滑步来完成。而大跨步的动作,除了出拳之外,都应尽量避免采用。因为这种大跨步动作会约束你进攻或有效的防守。运动中交叉步是个坏习惯,因为它将使你失去身体平衡,并暴露出下腹部。
疾 步 练 习
向前疾步突进或猛冲是截拳道最快的动作,也是最难掌握的动作之一。因为这要靠身体良好的协调性,不然就很容易失去平衡。这一动作多用于侧踢进攻或踢腿反击的方式。向前疾步是一种向纵深位置的猛攻。由戒备势开始,前脚向前跨出约75厘米,同快速前进的动作一样,身体保持直线与平衡,然后,为做出更快的反应,以前手作为动力向上猛扫。这可造成一个猛冲的势头,就象你用手拉着绳子时,有人突然把你拽过去一样,手的突然袭击,不但分散了对手的注意力,而且也打乱了对手的计划。
   
当手向上扫去时,髋部也几乎同时向前摆动,并将后脚向前拉。在这一瞬间,身体的重心落在了前脚上,也就在这一瞬间伸直腿推动身体向前。有时做大幅度的纵深跳跃,象右图那样在空中滑动时,后脚可能会跑到前面去,这就必须只用左脚着地,因为右脚正在做侧踢。一旦完成侧踢动作,右脚就要立即着地,恢复戒备式。这一跳跃动作,至少应把身体带出去1-2米远。向后方猛撤的动作,也同快速后退的动作一样,只是使身体向后运动得更快更远。由戒备势开始,前脚掌蹬地,使前腿伸直,将身体重心移到后脚上。前脚离地后不要停顿,不要与后脚交叉。在前脚落地之前,后腿先变曲,然后象一个弹簧似的猛然伸直,身体随着腿的突然伸直而向后猛冲。应该在后脚着地前的一瞬间,用前脚掌先着地。
在日常的慢跑中,做快速滑步向前动作,然后再恢复到慢跑。另一个练习可以和同伴一起做,当你疾步跃进时,让你的同伴疾步后退。也可以从戒备式开始,当同伴试图同你保持一定距离时,你可以用一个轻轻的侧踢点到他,然后换位再练习。
侧 步 练 习
侧步,是身体向左、右运动而不失平衡的一种步法,也是一种基本防御步法。此外,在缺乏戒备时,侧步还是寻找反击的机会。如下图1,用左手的戒备势做右侧步,敏捷地移动右脚,轻轻地向右前方迈出约2.5厘米(如下图2),当右脚前掌轻快落地时,左脚(即后面的脚)可以提供向前的推力。在落地的一刹那肩部向右摆,膝关节略屈,身体重心移向前脚。当迅速滑动左脚并以正确姿势恢复戒备势时,肩部便自动成水平状态(如下图3)。
   
   
由惯用左手的戒备势做左侧步动作(如下图A)。左脚向左前方移动约2.5厘米(如下图B)。在这个动作过程中,身体要比向右移动更易成一直线。而身体越是能成一直线,则平衡就保持得越好,并能在移动中使身体的重量平均地分布在两只脚上。右脚(即前脚)应以准确的动作迅速跟上,并恢复戒备势(如下图C)。你会发现向左方侧步比向右方侧步做起来更加自然、更容易些。
   
   
在近战或格斗中,降低身体姿势是十分安全的,一般用变换步法的方式来移动身体重心或向前移步来降低身体重心,使身体向前并稍向左移动,做耸肩、抬高双手动作。这样通常能获得内侧或外侧的防御位置,并可打击对手的小腹部,也可向上兜打、踩其脚面或将对手摔倒。在截拳道中,步法运用的目的是用最少的动作来取得最有效的结果和速度。移动只要能避免对手的进攻和打击就足够了。要让对手充分消耗体力,而不消耗自己的体力。
◆截拳道的力量训练
截拳道的力量训练
打击的力量并不完全凭力气。力量并不产生于肌肉的收缩力,而取决于爆发力、手臂和脚的动作速度。出拳猛击的惯量要在鼻子前方的一条直线上,并以鼻子这点作为引导点。出拳的发力之源并不是来自臂膀,而是来自身体的中心部位(腰)。用臂力打出的拳没有多少力量,且太僵硬,以致不能够用上髋部和身体的力量。
李小龙认为,正确的力量训练才能使力量增加。但他在进行这项训练时,却总是非常谨慎小心而有选择。他的目的在于避免那些妨碍攻防格斗的无效训练方法,并使得自身的劲力能合理的、完整的发出。在训练的同时,还必须同时进行速度与增加身体的柔软程度,以及灵活性的训练,以促进完美动作的完成。肌肉力量也可分为静力性和动力性两种形式,静力性力量是肌肉做等长收缩时产生的力量,而动力性力量则是指肌肉做等张收缩时所产生的力度。作为一名技击运动员必须用动力性力量进行训练。
格斗中的动力有三种:即爆发力、快力和慢力。李小龙通常使用的是爆发力,但他告诫拳手,如阻力较低时,所有的技击动作应用最大的加速度,以求得纵深的攻击力。截拳道要求每个习者都应进行力量训练,力量训练还必须符合拳手的发展阶段,最重要的是,力量训练必须引导拳手正确使用爆发力和迅猛的冲击力。
力量素质的分类
在截拳道中,肌肉在收缩时表现出的力效应总括起来如前所述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静力性的,一种是动力性的。
1、静力性力量:是指肌肉收缩时,在肌肉长度不变的情况下,所产生的力量。在这里,由于肌肉长度没有变化的特点,故可将其称为等长性收缩。其主要作用是使人体维持或固定在一定的位置和姿势,而无明显的位移。
2、动力性力量:是指肌肉在进行缩短性收缩时,所产生的力量。它能使身体产生明显的位移运动,并使人体或器械产生加速度,而且动力性力量又可分为重量性力量和速度性力量两种。
(1)重量性力量:主要是以肌肉收缩来克服负荷重量的大小,而速度的变化很小。如举重,如举起的超重,
则表明力量越大。
(2)速度性力量:主要是以肌肉收缩时,肢体或器械产生加速度的大小来衡量,而克服的负荷重量一般是恒
定的,它亦是肌肉做快速动作时用力的能力。这种力量要求肌肉收缩时,一方面速度要快,另方面力量
要大。爆发力就是速度性力量的一种。其发力的特点是:用最大的力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发出,肌肉爆发
式用力,是很多运动项目中所要求的发力特点。现代技击运动中,绝大多数技术动作的发力要求是速度
性的爆发力量,因此,在踢腿练习中要特别注意爆发力量的使用。
决定力量大小因素
决定力量大小的因素分为四方面:
一、肌肉结构和机能的改善
决定力量大小的生理因素之一,便是肌肉本身的结构和机能上的改善。一般来说,肌肉体积(横断面)越大,力量也就越大。肌肉体积增大,其本质主要表现在肌肉内部收缩蛋白质增多,而肌肉收缩蛋白质是产生力量的关键结构,所以通过力量练习,肌肉体积会增大,收缩蛋白质增多,肌肉中其它结构也会发生相应变化。这些结构,都是决定腿法或其它一切技术力量的大小的辅助因素。
二、神经系统调节机能的改善
决定力量大小的第二个生理因素是神经系统调节机能的改善。这又具体表现在三方面。
(一)支配肌肉的神经中枢发放强而集中的兴奋冲动,可动员更多的肌纤维参加收缩,从而增大力量。
(二)改善主动肌、协同肌和对抗肌之间的相互协调的关系。即在肌肉收缩时,可使主动肌收缩,而对抗肌
充分放松,这也是影响力量的主要因素,特别是对抗肌的放松能力。
(三)大脑皮层神经活动敏捷性的改善亦能增大力量,也即运动时兴奋与抑制之间的转换能力。
三、力量训练的主要手段
(一)负重对抗阻力的练习:由于人体所有运动几乎都是对抗阻力而产生的,因此该方法是提高力量素质的
原则。而负重对抗阻力的练习,可作用于身体任何部位的肌肉群,它亦是依靠负荷重量和练习的重复
次数,来刺激肌肉并发展力量素质的。
(二)对抗性练习:即依靠对抗双方短暂的静、动力作用,来发展力量素质。
(三)克服弹性物体的练习:如使用棉花袋等,来依靠弹性体变形而产生阻力并发展力量素质。
(四)利用力量练习器的练习:在训练中要注意练习的姿势,而且动作要多样化,来直接发展所需要的肌肉
群的力量。
(五)克服外部环境的阻力和克服体重的练习等等。
四、力量训练的基本要求
(一)力量训练要全面:即一方面要使大肌肉群和主要肌肉群得到锻炼;另一方面,也要发展那些薄弱的肌
肉群和小肌肉群的力量。须注意的是:练习安排必须遵循大肌肉群练习在前,小肌肉群在后的原则。
这是因为小肌肉群比大肌肉群较早或较容易疲劳的缘故。
(二)力量练习的动作幅度要大:即肌纤维在一定范围内拉得越长,其收缩力量就越大。因此每次练习的时
候,无论是准备活动还是力量训练,都要把力量做到最大限度。而一个人心中只有必胜的信念时时围
绕着方可培养出此种正确的心理状态。故一个拳手需锻炼至能以最大速度、最大力量做动作的能力。
尽其极限的能力来做动作,并由此培养此应有正确态度--尽最大努力的能力。而且为了培养出这种状
态,经常需做比平常人更久、更苦、更快的练习。此即为李小龙成功的秘诀。
(三)力量训练后,要特别注意放松。如果注意放松,就会使肌肉因失去弹性面僵硬。
(四)力量练习时,大脑皮层的兴奋性要高。因为兴奋性高时,发出的神经冲动就会强而集中,动员参加收
缩的肌纤维数量或运动单位数量就多,力量训练效果就会更好。
(五)力量训练要与专项技术动作相结合,也就是说,力量练习要有的放矢,与专项技术动作的结构和发力
特点密切结合起来,这亦是力量练习中,不可忽视的原则之一。
力量训练的阶段划分
在截拳道中,力量训练应分为一般力量训练、达标力量训练和专项力量训练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力量训练内容。
一、一般力量训练阶段:
据李小龙称,一般力量训练的目的是发展所有的肌肉力量,在此阶段,拳手所做的一般练习是为加强肌肉力量而制定的。并且有很多练习内容,几乎所有的练习都有益于拳手,但应选择中提高爆发力和快力的练习进行训练。
二、达标力量训练阶段:
在截拳道的训练中,达标力量训练是指发展类似专项训练所需要的肌肉群力量的一种训练过程。通过此练习,拳手将获得应付专项训练所必需的力量基础。这个阶段产生的力量要比一般力量训练阶段获得的力量要大得多,且更加专项化。
三、专项力量训练阶段:
在截拳道的训练中,专项力量训练的目的是在特定的专项运动中发挥拳手专项所需的力量,还要使速度或耐力同时并举。而且只有经验或训练时间长的拳手才能进行专项力量练习。因为拳手在专项力量训练中必须运用专项运动技术,所以这个阶段的训练极少。
出拳力量的训练
一、正确的姿势
在截拳道中,正确的身体姿势是最省力而又最能达到出拳、发招效果的一种身体状态。另外,平衡亦是良好的姿势所不可缺少的要素。在此还要记住一点,身体、神经一旦过于紧张,便会失去身体的柔韧性与对时机的精确判断能力,因为只有将手臂放松,才可以使出拳象闪电般的迅速有力。在掌握出拳技术之前,我们先来学会正确地握拳,不然手会在格斗中受伤。如下图所示,四指和指拇张开,把指尖卷向手掌,然后把拇指紧压在握紧的四个手指上,且拇指尖延伸到中指中间。
出拳时,后脚跟也应象一个弹簧似地支撑着身体,并抬起迅速地将身体重心移向前脚。后腿膝关节也应象前腿膝关节一样稍稍弯曲,但要保持放松和稳定。而且真正的打击动作,亦应象鞭子般挥击而出,在攻击对方的瞬间,才握紧拳头紧张肌肉,此为保留实力的最佳方法。
二、髋部的运用
李小龙曾经说过:“出拳的发力之源并不是来自臂膀,而是来自身体的中心部位(髋)。”也就是说,如果仅仅用手臂的力量所打出的拳头,是无法提供足够的力量的。手臂只是力量的运载工具,而只有正确地运用髋部才能够提供足以击倒对手的力量。出拳前,应先使手腕向下微转,然后在冲击的刹那,再瞬间转上,以增加一股螺旋劲去重创对手。在训练髋部动作时,你可将一张大约20厘米长、宽的纸片吊至胸部的高度,以纸片为目标,由戒备势或平行步站立,两手自然握拳并置于胸前,肘部自然垂于身体两侧,眼睛要始终盯紧目标。为了使身体能够充分运转或顺畅的发劲,可使膝关节微曲。转动时,可使髋部作突然向右的转动,且以前脚掌为轴,使身体重心迅速移向另一脚。而且在髋部转动时,肩就应该跟着转动。本技法练习的要领和关键是为了获得最大的力量,髋要比肩稍早一点转动,即由髋带肩去付诸于猛烈攻击之中,这是十分重要的。在这里,出拳击打时,后脚跟应抬起,身体重心亦迅速移向前脚。实际上,在完成这个动作之后,后膝已经伸直,而此时所产生的冲击力将是惊人的。
三、沙包练习
一旦掌握了髋部的正确运用后,就可以开始做击打重沙袋的练习了,来发展攻击的纵深性和渗透性技术。李小龙通过肘部的击打来增加髋部力量的。然后再做击拳练习。对于击打重沙包,李小龙有以下提议:当你绕着它进行搏击时,自身要始终守得严密,即要有真打的感觉。击打重型沙包时,要竭力想把沙包打穿,而不是把力量集中在沙包的表面。这样才能获得较深和较强的“穿透力”。但击拳时不应有探拳动作,而应直接打出去,并在攻击目标时,为了辅助力量,另一只手要猛地抽回,并向身体贴进,就象猛然关门一样。另外,十分重要的是,还需使后脚跟进与后肩旋转连成一气,也就是以身体半面为轴,并用前脚支撑身体旋转,使身体另一侧可自由转动,从而促成一记重力打击的形成。李小龙的训练中,喜欢用各式各样的拳击器械,常用的有手靶、盾牌和贴墙沙袋(三个各装着砂子、石砾或豆子、钢屑或铁砂)。
   
   
四、杠铃练习
在截拳道的训练中,李小龙喜欢用不同器械来锻炼不同部位的肌肉和力量,因为只有综合性的力量才是拳手获得成功的至关重要的因素。训练时,动作一定要快,不得让力量或重量影响了速度,而实际上,爆发力是力量和速度的完美结合。李小龙介绍了三种练习杠铃的有效方法:
(一)杠铃屈臂练习:双手握杠铃,由垂直位置快速向前、向上弯曲前臂并经水平位置后,快速向上屈拉至
胸前,然后落下重做。此动作对于拳法中的勾拳攻击益处颇大。
(二)膝上硬举:两脚开立与肩同宽,两腿稍屈,两手抓握杠铃于腰间,接着,两臂稍微弯曲,且使上体正
直,两腿亦伸直,同时双手使用爆发力向上提杠铃,使其高与肩平,然后再放下重做。此动作对于强
化“勾漏手”中的抓手、搂手等技法相当有用。
(三)颈后推举:两脚开立同肩宽,两手握杠铃置于颈后,随后利用挺膝和双肩的力量将杠铃向上推举。然
后再落下并重复此过程。此练习主要强化双肩的肌力及斜方肌的力量,因为这是有效攻击的动力源。
五、沙箱练习
为了增强拳面的硬度,特别是食指与中指关节的杀伤力,可用装着沙子或石砾的箱子进行训练。
六、内力练习
李小龙曾称内力练习为“流动着的能量”。这股能量(内力)是由丹田而发,而不是由两肩产生。做到这一点,可假设内力为“水”,而且水是由丹田送出,并在相当于水管的两臂中流动。这样手臂的前端就会变得沉重有力,同时还需保持手掌的舒展与放松,并感到好象水要从拳面涌出一般。而且此动作看起来手臂显得有些软弱,可实际上却是非常有力的,因为它练习的是人体的内在力量,这是用眼所无法看到的。
七、木人桩练习
在李小龙的练功设备中,木人桩是一件十分有用的器材,是李小龙根据咏春木人桩设计和改进而来的。练习木人桩不但能锻炼拳力和改善招势,还对发展整体性的攻击技术大有裨益。
拉 力 练 习
李小龙认为正确的力量训练能够增加力量,但他在练习中是很有选择性的。他极力避免进行那些妨碍攻防或格斗的肌肉训练。李小龙还很注重前臂的训练。因为他感到在“刁抓”、“拍手”这些击拳和拉的动作中,都要依赖前臂的肌肉力量。因而在其训练中(包括反卷动作),为了从这种练习中获得最大的收效,他常用一块海绵裹住木棒,这样当他的手握在海绵上时,就会失去握力。而要想将重物提到胸前,那就必须完全依赖前臂的肌肉力量,并以此来锻炼前臂。
另一种锻炼前臂的有效方法就是反伸。不要屈臂,而是直臂将重物从胸前举起。举起过程中手臂完全伸直,并尽可能长时间地使重物保持在胸前的水平位置上。
他也常用手掌挤压橡皮球及右图所示的用腕力棍训练,即将只有一个头的哑铃握于手中,靠腕力来转动它。
李小龙还对手臂进行了这样一种力量训练,即当他突然猛拉对手和对手猛然扑向他时,他的头突然向后躲闪,这就是增强了拉力,然而这种拉力是他在咏春拳的“木人”上坚持“搂手”练习的结果。除增强手臂力量外,他还通过击打“木人”的两个手臂来使自己的两臂变得强而有力。
踢打力量的训练
据李小龙所称,运用腿法攻击有很多优点,例如,首先腿要比手有力得多;其次,腿比手臂长;再就是,要想阻止腿的踢打相当困难,尤其是象小腿及头部这些难以防护的部位。在截拳道的训练中,腿法的力量练习包括柔韧性练习、沙袋练习、木人桩练习、棉花袋练习、爆发力练习及踢木板练习等等。
一、柔韧性练习(参照前面课程练习)
腿的柔韧性除了与动作幅度有关外,还直接影响到踢击的爆发力和速度性力量,这一点习者需注意。
二、沙袋练习
踢击挂于横架上的沙包,是练习腿法的绝好训练方法,帮助截拳道研习者提高攻击的纵深性和渗透性技术。而且踢击时,脚要水平地踢在沙袋上,且以沙袋中部为目标,从而使踢击的劲力完整的发出。
     
     
在训练时,要能将各种腿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以发展高深的的整体性攻击技术,应把攻击目标当做假设的对手,且断断续续毫无规律地去实施攻击,就似与对手在真打实斗一般,并且在练习出腿时,应有令人不意地简捷与直接,并能迅速地回防保护自己。
三、脚靶与重盾练习
脚靶练习,既简单又方便实用,它还可以提高拳手的反应力、眼力、耐久力、准确的攻击性以及腰、胯、膝、踝等关节的灵活性和柔韧性,也是练习步法和身法的一种较好的辅助训练方法。
四、木人桩练习
利用木人桩练习可使人的肢体受到冲击力和反作用力的锻炼,并着重练习拳脚的硬度,从而在攻击时收到“无坚不摧”的效果,在进行木人桩练习时,决不是对着木桩踢踢打打即可,而要“以假当真”般对待,且动作要以快为主,并使发劲短脆,目标准确。
五、棉花袋练习
李小龙用以练习腿功的另一个主要辅助训练就是踢打棉花袋。当然,这不是一个普通的练功袋,而是一个储满了30公斤重棉花的长形吊袋,因为李小龙认为,最软的东西将是最不怕击的东西。而且当你用力踢去时,却软绵绵的,就象掉进了一块巨大的软糖里一般,而且即使你觉得使出浑身解数也无能为力,因为它可以大大地减弱你的攻击力量。所以要打动它,就必须动脑筋。另外,装有棉花的方形挂历包亦是用来练习纵深性和渗透力的设备,这种棉花包亦会产生一种打人的感觉。
六、爆发力练习
这是一种进行短促发力的练习,练习时,两脚分开,平等站立,先将右脚抬起30厘米以蓄力,然后再由扭腰调髋用力踩下,在这里也应象用流动能量发拳一样(参考前一节:出拳力量的训练),要把丹田内劲全部集中于抬起的脚上。换句话说,如同丹田内的“水”正流过右腿,当右脚踩下时便爆炸性的全部发放出击。这个练习在全身没有充分活动开之前,不得猛然练习。而当你练习了一段时间后,你再去踢击对手时,你会发觉对手似乎比以前轻了许多。李小龙经常用此种方法踏碎数块砖头。然而这一动作的要领是难以掌握的,所以研习者要天天练习,直到掌握了其中的诀窍。
七、踢碎木板的练习
此为李小龙的拿手好戏。在练习时,需注意支撑腿的支撑技巧。李小龙曾说过:“如你在搏击中无法在任何时刻保持良好的平衡,则绝无效果可言。而所谓支撑技巧,就是指立足稳固,保持身体平衡的一种技能。
八、组合沙包的攻击练习
组合沙包练习是李小龙锻炼腿击灵活程度和力量的有效方法。它可悬挂在你身旁各个方位,且高度迥异。练习者要根据当时沙包摆动的不同情形,使用各种腿法进行灵活、机动的踢击。踢打组合沙包练习的紧张程度丝毫不亚于真实的搏斗。首先需要的是反应能力,再就是洞察能力、捕捉时机的能力、出腿的速度、强劲的爆发力、灵活敏捷的两腿转换能力以及良好的平衡能力,这也是为什么李小龙的腿法比常人的手法还要灵活、有力的原因之一。
◆截拳道的速度训练
截拳道的速度训练
“要想提高速度,必须练习快速运动。”——— 李小龙 ——— 要想提高速度,就要将注意力集中在速度方面,而不是力量,如果在任何时候都是以全力进行击打的话,那就会丧失速度。但是,如果动作迟缓,而不能将前面所练就的力量和速度结合起来,那么在训练中练就的速度或者是力量将是无用的。
一个非常优秀的拳手可以不费什么力气就能给对手以更狠、更迅速的打击,而他却不被对手所击中,这就是因为他总是在对手恰恰要起脚或出拳之际,先行击中了对手,当然这有一个时机问题。不过,这也就说明了速度与时机完美结合的重要性。
速度训练的其它因素
速度训练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位移速度、反应速度、动作速度。但技击运动对速度素质的要求,则突出在反应速度和动作速度上。因此,对抗中对各种信息反应的快慢和出招攻击的快慢,是取胜的关键因素。
一、反应速度的快慢
在技击实战或训练中,反应速度的快慢,取决于信号通过反射弧所需要的时间长短。所谓反射弧是指反射活动所经过的神经通路。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二、影响反应速度的主要因素
(1)神经中枢的机能状态是影响反应速度的因素之一。休息不好、疲劳时,反应就会迟钝;如机能状态良
好,且兴奋性适度、精神放松、注意力集中,反应就快。
(2)反应速度与感受器的敏感程度有关。即感受器越敏感,接受信息就会越快。
三、反应训练的手段
(1)利用突发的信号,训练拳手对信号的反应速度。在这里,可根据情况用简单或复杂的信号进行训练。
(2)移动目标和选择性练习。即在目标移动变化的不同情况下,让拳手迅速做出反应,或随着各种信号的
交替变化,让拳手迅速做出相应的选择。
四、获得速度须注意的事项
(1)为减少粘滞性和增强灵活性而做专门的训练。
(2)掌握正确的姿势,因为姿势是一切行动的基础。
(3)培养视觉与听觉的洞察力。
(4)对习惯方式做出快速反应,并对突然的变化予以相应的反应。
五、使反应延长的原因
(1)当你特别容易激动时。
(2)你十分疲劳时。
(3)当你不再训练或不能坚持训练时。
(4)当你的精力或注意集中不起来时。
六、提高速度的条件
(1)经常练习或增加自己手法与步法的机动与灵活的变化。
(2)动作的精简。
(3)疲劳的克服。
(4)充分发挥和利用肉体与精神的警觉性。即充分运用你的想象力,并预想你的对手可能如何发招攻击,
并使自己的心理处于实际搏击状态。
七、动作更快的要素
(1)首先做热身运动或准备活动以减少肌肉的阻碍,并增加肌腱的弹性与肢体的柔软性;以便调整以适应
更高技能的生理运动状态。
(2)保持肌肉的适当收缩,以便使手臂像压紧的弹簧一样,一放松便会弹出来;其次是“肌肉的自由”,
亦即不受任何紧身衣服所束缚。
(3)精神的贯注。
(4)养成快速敏锐的视觉习惯,好养成快速反应的习惯。
八、对手反应加长的时机
(1)在动作完成的瞬间。
(2)外在刺激较复杂时。
(3)对手在攻击前的吸气或做准备活动时。
(4)对手攻击完毕而收手时。
(5)对手注意力与眼神分散时。
(6)当对手心理与身体失去平衡时或受愤怒、恐惧等情绪影响时。
出拳速度的训练
动作速度的快慢,除了取决于信息在反射弧各环节中传导速度快慢外,还与神经系统对肌肉指挥能力有密切关系。下面将李小龙训练动作速度的主要手段介绍如下。第一、需借助于信号刺激的节奏来提高动作速度和技击实战的节奏感。例如李小龙借助快频率的音乐,来训练自己伴随音乐的节奏而做出快速、协调一致的快速动作的能力。这样能使自己的技击节奏变得飘乎不定,迫使对手无法捉摸和利用,此亦为技击之终极目的。第二、要缩小完成动作的空间或缩短完成练习的时间,来提高动作速度。而且对相同的技术动作,反应的时间越短愈好。第三、加大练习的难度,把在较困难的条件下完成动作时获得的效果,转化到动作速度上。例如,当你进行拳打脚踢时,可在臂上或腿上负重,而当去除负荷时,动作就会加快。
那么,怎样练习速度呢?首先要击打速度球,再者是合掌练习与配合训练。
一、速度球练习
李小龙认为速度球不但能训练你进行灵活闪避,还能使你迅速重复出招。要想提高速度,就得将注意力集中在速度方面,而不是力量。因为如果你在任何时候都全力进行击打的话,那就会丧失速度。在截拳道中,速度球除对提高专项素质有明显效果外,亦能使习者掌握各种出击角度,且手脚兼习。利用这种器械对训练视觉反应、神经反应、判断攻防距离及速度等均有极大的帮助。速度球的具体练法是:一般都以占优势的前手进行快速攻击,而后手则进行力量攻击。但是,随着技艺的提高,双手可用各种方法自如地出拳去打击。在这里,攻击的时机尤为重要。但要注意的是,在击拳的节奏变乱,球出现晃动时,要先阻止球晃动,然后再出拳,因为对着晃动的球击拳,简直是在作愚蠢的冒险,因为这样击易损伤腕关节和手,以及破坏了自己的动作韵律,故不可取。
二、合掌练习
在截拳道的训练中,对于速度的训练,这是一项有效的练习,另外对反应的提高也颇有效。练习时,李小龙可站在离陪练约一臂远的距离外,并让陪练两手在胸前分开约30厘米;此时,李小龙可将拳头从其两手之间穿过而打向他的身体或面部,但应注意,不要让对手的两手夹住自己的拳头,为了保护对手,可让对手戴上护具,以确保安全。如果同伴没能夹住你的拳头,你可让他再缩小两掌之间的距离到20厘米,同时你也可离他远一点,以增加练习的难度。
三、配合训练
在任何训练中,引起拳手疲劳的因素很多,情绪便是其中之一。良好的充满激情的情感才会使人的大脑神经活动处于兴奋状态,对肌肉和肌体能力也能起促进作用,还可以增加力度,并同时伴有愉快的心情与自信心等。对训练的兴趣是拳手形成积极性情绪状态的主要源泉。另外,能否激发拳手的训练兴趣,不仅与训练内容与拳手的兴趣和爱好有关系,而且与训练方式、方法也有关系。
踢腿速度的训练
象李小龙这样优秀的拳手,踢腿时看上去总是那样轻松自如,巧妙准确,优雅悦目。他冲向对手时,即能轻而易举地出腿攻击,又能自由地离去,似乎总能机智地攻击对手。而他的对手在其面前不但找不到准确的时机,反而泄露了自己的意图。众所周知的“李三脚”便是靠极快的速度来保证其实战效果的。
一、决定腿击速度的要素
截拳道以快速猛烈、刚劲及旋风般的腿上功夫著称于世,不过训练起来却很困难。李小龙曾经说过:“闯荡江湖,全凭真功夫,任何只凭侥幸的心理都将避免不了失败的厄运。”而要想练成他那闪电般的腿法绝技,必须先了解和掌握决定腿击速度的要素。这些要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放松:李小龙说过:“放松并不意味着散漫松懈,更不是迟缓。”对于一个优秀拳手来说,放松还避
免了人体主动肌与对抗肌不协调所产生的肌肉能量较大和容易引起或过早疲劳的憋病,使动作由攻击
的预备到攻击完成之间动作所费时间最短,也就不至于因肢体紧张僵硬,而使起动迟绶、踢击迟缓、
回防亦迟缓。
(2)姿势协调正确:李小龙曾规定,动作的姿势应当遵循一定规律,而这个规律并不是侧踢腿一定要脚跟
着力那么呆板(李小龙曾说过,只要能击倒对手便是高超的艺术,而不论你采用什么方法),而是说
所彩的动作,所发放出的姿势应当最省力、最直接,而不应有多余、附加的、会牵制人体发起攻击、
并容易产生疲劳或拉长攻击线路的现象出现,这是确保速度的契机。
(3)有效的调整:作为拳手,即不可能也无必要永远保持快速的攻防速度,有经验的拳手会有效地调整速
度,减少不必要的体能消耗,节省体力,以便提高快速攻击的命中率,并且能制造疲劳的假象,来迷
惑对手,从而最终击溃对手。
二、腿击速度的训练方法
截拳道腿法速度的练习有速度球练习、冲刺跑练习及拳击手垫练习。
(1)速度球练习:此项练习与拳法速度训练相差无几,所不同的是改拳法为腿法。
(2)冲刺跑练习:冲刺跑对于练习移步和出脚速度非常重要,因为在跑的过程中,每秒可出腿7-9次,
如果将此速度运用到搏击中去,可使你的技艺有一个飞跃。冲刺跑练习对于提高腿击爆发力也很有用。
三、拳击手垫练习
在练习时,李小龙的伙伴可以自行控制高度和距离,使李小龙踢击活动中的目标,从而产生一种真打的感觉。另外,由于持手垫者具有很大的动机性和手垫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所以即使你发出了最大的攻击力,也不易踢伤对手,故李小龙可以全力以赴的进行训练。
◆其它训练
截拳道的灵敏性训练
在截拳道中,灵敏素质是指在各种突然变换条件下,人体迅速、合理、省力和敏捷地完成各种简单和复杂动作的能力。也是各种素质的综合体现。灵敏性还有助于发展拳手的反应、起动、变换方向的速度,并能更快更省力地掌握各种复杂的战术。故灵敏素质对于技击来说十分重要。
一、灵敏素质的特点
李小龙曾经说过:“衡量灵敏素质的标志,是拳手在各种复杂变换的条件下,能够迅速、准确、协调地做出某些相应的动作。”而且欲成为一名高手,除了掌握上述三点外,还应从掌握动作的能力、反应能力、平衡能力和观察能力等。但均以迅速、准确、协调为主。
二、决定灵敏素质的因素
1、灵敏素质由神经系统的灵活性所决定,如神经系统的灵活性好,那么对肌肉运动的指挥能力就强。
2、灵敏素质的好坏与掌握运动技能的熟练程度有很大关系。因为一个技术掌握熟练的拳手,在做动作时就
能表现出较好的灵敏素质。而其它素质影响灵敏素质的发展则依赖于其它素质的情况,特别是爆发力、
动作速度等与灵敏素质均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些外,体内脂肪与肌肉的比例,也是决定灵敏素质的一
个重要因素。
三、练习灵敏素质的注意事项
这里介绍的训练方法均是李小龙在长期的训练实践中积累的普遍经验的概括和精华,是拳手进行运动训练应遵循的准则。据李小龙解释,在灵敏素质的训练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1、灵敏素质与其它素质有着密切关系。
2、灵敏素质训练时间不宜过长,重复次数也不宜过多。
3、灵敏素质练习对掌握和改进技术动作较重要。李小龙习惯将灵敏性练习贯穿整个训练过程中,也就是无
论在初级阶段还是在高级阶段的训练中都应安排。
四、灵敏训练的主要手段
从生理学角度来讲,灵敏训练是一个条件反射的过程。截拳道中的灵敏性,可以从两方面动理解:首先是意识上反应要快;其次是动作反应要快。
有关灵敏素质的训练方法有:
1、运动中练习:让拳手在跑、跳过程中做出各种动作,如:快速改变方向跑、各种躲闪动作、拳打脚踢、
突然起动、快速急停等练习。
2、躲闪垒球:在练习中,可用垒球投掷拳手身体各部位,拳手应尽量躲闪垒球。
3、绷床练习:做高空弹踢的技巧动作,可以在绷床练习中有所收益。李小龙习惯拿两只轻哑铃在绷床上高
高跳起的动作,目的是增强双脚的敏捷攻击能力、平衡能力与弹跳力。
以上只是介绍了一些简单方法,在实际训练中应采用多种多样的练习手段,如体操中的旋子、前手翻、后手翻和各种空翻;武术中的腾空飞脚、旋风脚、腾空摆莲和乌龙绞柱等;另外,象击剑、拳击、足球、排球等运动也都是发展灵敏素质的有效手段。望你们认真分析,并找出适合自己特点的有效方法。
截拳道的身法
在截拳道中,身法即身型变化的方法,是指人体在攻防中的攻击、闪躲、俯仰、拧转、屈伸等各种复杂动作的完成及全身的统一配合。据李小龙解释:身法,是拳手全身骨骼和肌肉活动的紧密结合,又是以躯干为主宰,做到上动下随,贯通上下肢体的枢纽。是实战中调整距离,控制重心,达到平衡,而且攻防动作协调自如的一个连贯整体的动作表现。所以说,在截拳道中,身法是攻防必要的条件。如果身法运用不得当,会导致动作僵硬或不协调,以于于反应迟钝,劲力不足,更不可能达到李小龙“快”、“狠”、“稳”、“准”、“固”的技击要决。
在截拳道的各种技法中,特别是腿法中,各种腿法的变化均依赖于身法相助。如腿向前踢出,身体则需后仰或跟进;腿横击或旋踢,身体需横动或扭转闪摆,以助其力。因此,各种技法的变化,均需要身法的变化来带动,这样才能使拳脚自然伸长,劲顺力猛。所以,李小龙在踢腿时要求扭腰收胯,出拳时要求扭腰顺肩,以强化攻击力。而且拳谚说得好:“练拳容易身法难”,“练拳不练腰,终究艺不高”。咏春门中这些古人的经验之谈说明,只有练好身法,才能真正掌握武术的技法。
另外,如腰不灵活,动作就迟缓,就会出现拳到步不到,步到拳未出,而上下脱节的毛病。从而影响动作的迅疾自如,势必有损于技击本身瞬息万变的风格和舒展奔放的气势。当然更谈不到屈伸、吞吐、旋翻的幅度和技巧的高度运用。而要想做到腰身立而不僵,适而不松,随势而变,顺形而动,刚柔迅敏,坚韧有力,就必须在苦练其他基本功的同时,进行严格的腰胯功训练,以提高身体这部分关节、韧带的灵活性、柔韧性及肌肉的控制能力。而且在各种功法中,一般来说,身法最为难练。但李小龙说过,拳打千遍,身法自然,因此只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磨炼,就一定会使自己的身法达到灵活自然的境界。
在截拳道中,李小龙经常运用的身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侧身:即身体在左侧或右侧对敌。而且侧身往往是前脚虚,后脚实,轻拳在前,重拳在后,所以此姿势多用在搏击戒备势,用来观察动静,伺机进攻。
2、拧身:即两脚站立位置不动,上身向左或向右拧转,以发挥强劲的腰力于拳法或肘击之中。在这里,李小龙还能运用拧身把全身的散劲拧成整劲,从而发出具有摧毁性力量的攻击。
3、进身:即身体向前运动为进身,即进攻。
4、退身:即身体向后运动为退身,退即守。
5、闪身:从敌人攻击的左侧或右侧闪躲过去,使对方攻击落空。
以上五种身法,都是身体短时间内在攻防中的一种条件反射。在实战中,李小龙往往通过腰的运动来带动四肢的运动。因为这样在攻击时就可放长击远,以延长打击距离和强化打击力量,从而获得“一寸长,一寸强”的攻击效果。故此,截拳道十分重视腰部灵活拧转和屈伸,并把它作为一个重大课题来研究和学习。而且每练一拳一脚都要和身体连贯起来,使力从足起,由腰而集,再传肩到肘、传髋到膝,最后落于手脚。如果腰身不灵活,则上下肢体不通,也就谈不上制敌取胜了。
截拳道的眼法训练
李小龙说过:“在紧张激烈的搏斗中,不仅需要用眼睛观察对手的态势与企图,还要判断距离的远近及选择地形、地物的利用和所要打击的对手的要害部位。”由此可见眼法在格斗中这重要。另外,练习视觉的敏锐清明,可谓一切基本技法的开端。练习时,必须包含一些时间短而视力集中的注意力练习,来练习快速视物的能力。
在李小龙拍摄的电影打斗镜头中,他能轻松地避开对方快速的拳打脚踢,然后大喝一声就把包围着的众多对手接二连三地一一打倒在地,也许电影的表演难免有夸张的成分,但象他这种修炼程度甚高的人,能一眼看出对手的动向,实也不足为奇。而且一个人具有敏锐的观察外界的形势变化的能力,大抵是靠勤练而来,而非天生的。
另外,视觉的敏锐程度系因观察者注意力的分散与否的情形而定,如注视的目标愈少,则视觉愈敏锐。倘自己所欲注视辨认的目标与线索过繁,每一样又需要不同的知觉反应,则视觉的敏锐程度自会降低。因眼明是动作的基础,亦是本能动作的基础。故本能动作可谓是最精炼、最快速,且最正确的动作了。据李小龙所说,视觉的练习必定是由最初仅能注意到的极小部分细微的征兆,一直到能本能而自然地注意到对方整体的动作的情形为止。而且欲使视觉速度更快,则必须专注于所注意的目标上。
由实验而知,在近距离时,听觉的知觉较视觉的知觉来得快些。但是,倘能眼耳并用,所谓的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自较单独使用时为佳。另外,应尽量减少犹豫不决的选择反应动作。同时,一个人对突然朝其眼睛前来的动作所产生的反应,必然是眨眼。此种本能的动作必须尽量地克服,否则一旦眨眼,便将会减慢自己的反应,而且会使对手利用此机加以攻击。
那么,眼法在格斗中是如何运用的呢?李小龙在总结后说,归纳起来就是:“知彼意,识诈骗;眼注肩,观眉尖;态威严,攻击心”三句话。所谓“知彼意,识诈骗”是指:在搏斗中,贯穿于始终的是观察对手的攻击意图,并且针对对手的用心采取准确、猛烈的击打措施,力求制胜于对手的各种进攻与防守的征兆之中。“眼注肩,观眉尖”则是指:在搏斗中要刻意留心观察对手的左右两肩及双眼眉尖,如对左肩低沉向下时,其右膝或右脚必向我攻击;右肩动则相反。而且欲话说,眼为心之苗,对手的眉尖所动,就可知其发力向我攻击的方向,使我方作好防守反击的准备。再有“态威严,攻其心”即指在搏斗中,双眼要始终盯紧对手的双眼,眼光要严厉,要有咄咄逼人之感,因为严厉而迅速的目光,也是一种制敌的力量,这是一种精神的力量。这种目光,不是恐惧、惊吓、哀怜、乞求的神态,而是镇定自若,内含杀机;另外,迅即闪忽、虚实莫测的眼光,也是一种拼死一决,勇不可挡的目光。以求给对手以威慑,即在心理上、精神上给予猛烈打击,为将其制服创造有利条件。
纵观眼光在格斗中的作用,为了提高搏击技战术水平,就要求我们在平常的训练中要有意识地锻炼眼力,以提高搏斗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准确打击的能力。它对格斗中能否正确自如地应用技战术有直接的影响。所以说,眼力训练是格斗训练中的重要部分之一。
现将有关眼法的训练方法介绍如下:
(一)双眼固定训练:这种训练方法的要求是,双眼的观察范围要固定,要控制住双眼,直至当对手的手、脚打到眼前都不眨动。在训练中,应让同伴或自己有意在眼前晃动手、指、脚或拳套,并控制住双眼使之不眨动,再通过反复的体会,形成良好的控制能力。
李小龙创造的另一种练习眼法的方法是:让教练伸出其食指,并要学生集中其注意力于该指,然后教练再伸出另一只手于学生之视线内,并于窜画字母与数字,学生必须能在不改变其对前手的注意力的情况下,犹能辨认出字母与数字为何。而且视线的范围将会因距离而改变,愈近敌人就愈小,愈离敌人远则愈大。同样,对敌人脚部的视觉反应亦比对其手来得快,因脚的动作相对的比手来得大些,也迟缓了许多。
(二)双眼角度变换训练:在实战中,我们注视物体时,总会形成多角度。例如在搏斗中注视对手面部时,还要看到对手的肩、胸部,形成多角度观察。这种观察有利于发现对手的企图、手段及动作的幅度和范围。更利于掌握击打、防守的时机。
李小龙训练的方法是:自己从行驶的车上看车窗外面的招牌文字,再加上搏击拳手的本能,所以对于对方的动作动向便几乎能够一一察觉。而且练习看行驶过往的车牌号码时更是如此。当然,对于外行人来说就不能要求那么多。人的眼睛一定要盯住目标,所以只要看其视线,就能观察其欲攻击的目标。其次要注意的是,对方摆在后面的手脚,不管是踢或打,其使用的必是摆在后面的手脚,千万别让前面的手脚给迷惑住了。
(三)双眼欺骗训练:在实战中,醉拳强调双眼迷糊朦胧,但却是在晃动不定中暗藏杀机,打击敌人要害。这是典型的双眼欺骗对手的例子。在搏斗中,为了选好突然打击对手要害的时机,双眼欺骗能起到很大的作用。比如眼盯对手的下盘,而脚却打击对手的头部,使其判断失误,为我所重击。这样,敌就不易发觉我之企图,这就是“视上击下,盯左击右”之术。总之目光能“杀人”,也能“诱谝”人,令敌上当,为我所用。反之,我方也应时时体察敌之心理状态,不要为其眼目所诱惑。经验丰富的搏击家的眼光是深遂莫测的,而较少实践经验的人,在实战中眼光往往比较诚实。当然,也可以用虚招、假动作等诱开对方的注意力,使对方在决定该如何做时略加迟疑不决。不过,倘能使对方做出错误的防御动作当属更佳。
截拳道的呼吸训练
在搏斗中运用拳脚的技法时,还必须配合好呼吸,也就是以气催力。以便于使力量集中在攻击点上,从而促成深具破坏力的攻击的成功。而且不论采用哪种攻击方法,都应以身体俯向前或仰向后时吐气,恢复原位时再以吸气为原则。在吸气时,舌头都要顶住上牙床;呼气时,舌头要抵住下牙床,也可用口腔呼吸。且呼气时,要把气全部吐净,如果呼吸或说是发声不彻底,则会因身体供氧不足而使攻击变得软弱,并无法形成强而有力的攻势。
武术技击运动,需要身体各部位参加活动,而且要求内与外的统一。“内”是对意识、精神、劲力以及各脏器官机能协调配合而言;“外”是对身体外在表面形象与身体各种动作的具体要求而言。也就是李小龙所要求的人体内在活动与外在活动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并称之为“内外合一”或“形神兼备”。而呼吸对促使内外合一,形成自身周身和顺的统一整体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技击对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般情况下,进行防守时应吸气,而在猛烈攻击时则需呼气,这样一旦习惯了,自然会用一口气来完成几个连续的踢击动作。所以说,在搏斗的场合,运用好呼吸往往能控制住胜负(曾看过李小龙功夫影片的人,可能会留意到他拳打脚踢时特有的怪啸声)。好一边采取站立或移动姿势,一边平静地呼吸,当深深地深入气后,也就是在刚刚呼出一点气的同时,便迅速踢击,这样能发挥出最大的力量。在这里,攻击时一边吸气一边打击则效果不好,而一边呼气一边攻击则效果才好,此为练习技击“穿透力”的最佳方法。
但是在截拳道中,若想攻击目标时则需吐气,但在攻击的刹那间则要停止呼吸,所以李小龙的拳脚攻击所到之处均无坚不摧,这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而且,在身体抵抗对手打击的同时也应呼气或发声,因为在此阶段,正确的发声起着保护脏腑,促进精气没经络快速运行并集中全身劲力于被击部位,产生出强大的抗力作用。此外,行动击打的发声或呼吸还有着调整并调动整体劲力而达到增功激能的效果。此阶段中操作时呼吸可助贯气提劲,使声到、气到、劲到,这“声、气、劲”实为练习者成功之秘诀。
截拳道的技击技术在攻击的一刹那都会发出“呀”的一声,这是李小龙出拳时,要把胸中的气完全吐出来,并集中精神的原因。这“呀”得拉得很长,直至击到目标。但是如果继续叫下去的话,则不能得到最大的力量,因为技击中的力本来就是靠精神的集中才能发挥出来。所以说,任何攻击或防御,若没有集中精神和调节好呼吸的话,都会失败。因此,经过良好修炼的人,都会以有限的力量去集中精神。例如,截拳道中的神经之敏感性、呼吸的调节等都是因领悟到这种原理,而发挥出来的最大要领,同时习惯后,也会产生惊人的破坏力。
截拳道的特质训练
李小龙说,一个必须具备某些特质才能成为高超的技击家。这些特质可以是培养而成的,也可以是天生的。现代技击运动同其它各类运动的区别在于:它不是以某种素质的最大能力为标志,而是将所掌握的攻防动作以良好的身体素质为基础,并随心所欲地运用到攻与防的对抗中,以实现截拳道中的踢、打、摔等技击内容。在现代技击中拳手充分利用规则或借助于规则的限制,去击中对手的有效部位,而得分以获得对抗的胜利取胜。那么其关键在哪儿呢?就在于对特质的有效把握上。也就是说,在千变万化的对抗过程中,谁能有效地把握住特质这特殊素质,胜利就会属于谁。截拳道的特质包括:洞察力、观察能力、战术思维能力和个性的培养及反应等等。
本课程分为六部分
个性的培养
洞察力的培养
反应的培养
观察力的培养
感觉的培养
战术意识培养
截拳道特质训练之“个性培养”
在截拳道中,由于技击运动使拳手反复处在一种紧张状态,故要求拳手要调动全身各个器官都投入到训练比赛中去。但这需要消耗大量的神经、肌肉能量,同时也不断提高拳手应付身心紧张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获得,对他的个性和对抗中所必需的心理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我们知道,能对周围客观现实的稳定态度及其相适应的习惯行为性格,这亦是拳手通过长期紧张艰苦的训练比赛,教练员有目的地培养,再加上拳手本人有意识地进行磨练,以及必要的身心紧张为基础的主动独立性,和勇敢果断等意志品质,会在其性格结构中逐渐固定下来,成为稳定的性格意志特征。
同样,一个新的选手在训练,尤其是在比赛中难免会交替出现一些积极的或消极的情绪。但在长期实战中,要使拳手认识到只有积极的、肯定的情绪才能保证比赛取得胜利。于是他会努力地朝积极方向去做,来改变情绪中的消极因素。据李小龙说,等到拳手在各个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间都能有大致同样的振奋的精力情绪,并有着大致相同的情绪稳定性、深刻性、倾向性等,这时就形成了他特有的性格情绪特征。而技击运动所需要的特殊能力是在一般能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有着自己的一些特殊方面。另外,技击运动还要求拳手有极快的反应和起动,精细的距离感,良好的注意分配,转移能力及有效敏捷的战术思维等,这些都可以通过实战训练和对抗比赛来获得。
李小龙曾说过,尽管气质与个性在长期训练中可以得到,但它毕竟具有先天性的,及稳定的特点,而且当教练员了解到拳手身上存在某些个性类型后,将有助于训练计划和战术方案的判定,根据个性的差异,我们发现在截拳道或任何一项对抗运动中,各种个性与气质特性的优缺点,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自己的技术实施。同时,拳手还可根据自己的气质,选择相应的技术,并保证自己的个性特点与技术特长相吻合,以减少心理气质、个性与技术特长之间的差距。不过,现代技击对抗中的个性问题时下尚未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在这里,我们将就现代技击对抗的特性来讨论一个李小龙技击法中的个性问题。
在截拳道中,李小龙所说的个性有 4 种形式,它们是胆计质型、多血质型、粘液型和抑郁型:
(一)胆汁质型的个性:兴奋性高、反应快、爆发力强,但易冲动。因此在比赛或实战前教练要帮助这类拳手降低兴奋性,使其在心理上保持冷静,不要过早反应,遭受对方假动作欺骗。另外,在赛前还要防止出现过分的激动状态。而且训练中即要培养他成为主动进攻型拳手,也要培养他坚持到底的坚韧性及灵敏的战术应变能力,并教会他一些心理控制的训练方法。而且还要善于制造攻击机会,在被动时亦能冷静处理而不失控;对技术的使用条理亦须清晰,以求稳中求胜。
(二)多血质型的个性:反应快、思维敏捷,在多变的任务和情况面前表现出较强的体力和各种技、战术运用能力。但这类拳手往往会过于自信,致使自己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况且坚持到底的搏斗韧性较差。所以在平时教练就应该对他们严格要求,并加强其纪律性。在比赛前还要多进行一些集中注意力的心理训练,在技、战术运用上也要培养他们成为灵活多变,以智取胜的拳手。这类个性的最大特点是,这是一种快速参与,而容易忽略对方优势的主体心理亢奋的行为,在实战对抗中,这种个性特点是可取的,但要避免盲目采用无效果的攻击。
(三)粘液型的个性:反应慢,思维亦较迟钝,且预测不及时、不准确。因此,教练员在训练时应给他们制定出详尽的行动计划,并制定出在各种条件下应用的战术方案。然后拳手可按此进行训练,并想象自己在未来的比赛中对手可能打出的战术,来重新制定出适合于本身实际情况的相应的策略和方案。他们的战术类型主要是防守反击型的,由于这一类型的拳手行动坚决,如果采取的策略、方法正确,仍能发挥出较好的水平来。况且,该个性在对抗中还表现为情绪积极沉着,并对全局有控制欲望,而且不能够适时地以自己为中心,不受对方的情绪所影响,而有效地实施自己的技战术。
(四)抑郁型的个性:在截拳道或任何技击运动中,该个性以性情脆弱,动作迟缓为特征,帮该类拳手在高水平的运动中不多见。而且这种类型的人也一般不适于从事激烈的对抗运动。
以上介绍的是个性的类型,下面将会介绍个性的特点:
1、拳手需有争强好胜的勇敢性:
两者相遇,勇者胜。任何拳手只有具有强烈的求胜欲望,才能有效地动员和控制内在的心理潜力,并对艰苦训练和激烈竞争产生浓厚的兴趣和自我牺牲的精神,全力以赴地参加训练和比赛。其运动行为表现在不论比赛规模大小、竞争对手的强弱及抽签编排的好坏,都不能影响其旺盛的斗志,即始终要具有一种奋发进攻的颈头。
2、拳手需有主动进取的果断性:
据李小龙所说,生性忧柔寡断的人很难适应搏击比赛,因实战动作瞬息万变,故需要拳手要迅速拿出最有效最适当的办法来解决面临的情况,即运用自己在技、战术上具有的经验和知识,去识破对手的意图,并果断地进攻或反击对手,使对方手足无措或挫败其锐气。
3、拳手需有信心强的稳定性:
也就是一个真正具有自信心的拳手不会因身体局部被对方击中而感到头脑发蒙。而是稳定情绪,增强信心,扬长避短,变被动为主动,把自己的运动能力和实战水平发挥出来,以期取胜。
4、拳手需有韧性和战斗的顽强性:
由于实战对抗是种十分激烈的运动,故在机能消耗和心理负荷上大大超过一般人的体力和脑力。尤其是在身体接近于疼痛状态的过度性运动中,更需要这种坚韧的忍痛品质,这种忍耐不仅只是单纯的生理力量所决定的,更重要的是能够顶住外界强大的压力和身体内部状态防御性保护的精神力量。也只有顽强到底的韧性战斗,才能取得预期的胜利。
截拳道特质训练之“洞察力的培养”
所有跟李小龙交过手的武术家,都会对李小龙迅速的手脚反应感到吃惊。因为李小龙总是在对手恰恰要起脚或出拳时截击对手,而且对于初次见到他的人来说,李小龙似乎有一种天性的第六感官,使他能够事先觉察到别人的思想。与类似他这样的人进行搏斗会令人沮丧,因为你还未来得及眨一下眼睛,他已经扑到了你面前。而且据李小龙自己说,他之所以能快速反应的秘诀,就在于他那练就的“高度洞察力”。
李小龙的这种洞察力并不是单纯的技法,而是他善于发现并利用对手的攻击意图和行动,成功地达到已方争取搏击主动和后人发、先人至,于敌以双倍打击的高深艺术。所以,拳手除了要练就高深的技巧和完美的动作外,还需勤加磨练这种特质,以获得这种重要的搏击特质。
李小龙曾说过,敏锐的洞察力在截拳道以至任何武技中都相当重要,因为它能使你在对手行动之前或动作的初始阶段,通过察言观色和对对手攻击部位的监察,事先得手于对手将要攻击的路线和目标及对手疏于防范的瞬间,从而为及时采取防御或攻击创造条件。而且众所周知,在实际的搏击中,我们单凭手脚的加速以达到后发先至的效果是很困难的。因为即使你的打击较对手为快,但由于其动作在先,故占有时间上的优势,他常可借此弥补他速度上的缺陷。如果你在对手动作过半时才做出反应,那么你就逃脱不了被对手击中的命运。
截拳道的洞察力训练,就是通过李小龙科学的、有针对性的、长期的对神经系统的集中训练,从而把拳手的感觉潜能重新培养起来,并随时对身体周围的变化产生快速反应,同时还要把视觉、动觉、听觉等多种感觉、分析和判断器官调动起来,以提高大脑皮层的综合分析能力,而且对于对手的表情变化乃至身体的微小动作都可形成习惯反应,并迅速察知其意图,然后根据对手的动作的情形而做出相应的反应动作,给敌以迎头痛击。
另外,仔细观察对方的动作与发招方式的任何征兆也是李小龙训练洞察力中不可少的课题。例如,当对手发出什么拳法时有什么身体变化;当对手踢腿时又有什么身体变化等。在这里,当你从开始时仅能发现对手大幅度动作的水平,达到自然的注意到对手的极微小的征兆并迅速产生感应的水平时,你的洞察力在一定程度上就得到了很大提高。而且训练洞察力的方法虽然简单,但仍须每天进行练习,求得到不断提高。但不能练习太长的时间,以免引起神经疲劳而适得其反。
根据李小龙的要求,洞察力的训练应象其它素质的训练一样,必须天天进行磨炼,才能达到剧烈搏击所需要的高水平并保持下去。所以,你平时应学会并习惯对环境保持高度的警觉,以至养成快速敏锐的视觉习性和做出快速反应的习惯,如你的同伴叫你的名字,你需马上做出反应,绝不能懒散。也就是要把洞察力练习融入到你的工作和生活中去,并把专门训练同生活训练结合起来,使你学有所用。当你的洞察力水平达到一定阶段时,你与你的对手之间会仿佛建立起了一种潜在的联系,即对手的每个举动、每个意图都全在你的观察和感觉之中,这样你抢在对手之前打击的机会便自然会大大增加,如此你运用致命攻击的成功率亦有了可靠保证。
在搏击中,虽然打击的时机伴随着每一次攻防出现,但都是稍纵即逝的,它常常不是单纯靠视觉去看见,而是靠长期训练出来的洞察力去把握。另外,在实战中,我方洞察对方攻击的意图之后要及时地出拳或出腿打击,在这种练习中,你还必须重点培养准确判断双方距离并能在适当的距离内直接发招的能力,然后再逐渐过渡到无限制的自由搏击中练习把握时机和进行系统观察的能力。
最后,李小在告诫所有的截拳道研习者:“实战搏击中的物质并非天生与俱的,在此每个拳手惟有不间断地进行科学而艰苦的训练,方可获得高深的技法并使自己的各种素质均趋于完美。”
在截拳道中,李小龙用以训练敏锐的洞察力的方法有:当李小龙在武馆内教学时,他常会始终地观察着徒弟伞的一举一动,并争取在他们做出举手、转头等动作前作出判断和反应,并从口中发出“咄”的声音。另外,你也可以找一个伙伴,拿一个拳靶来让对手做击打练习,在训练中,你可以站着不动,拿着拳靶让其击打,而你则要在他打击时才迅速移开拳靶并发出“咄”的声音,最初,你可能躲不过对手的打击,因为当你发现对手的攻击动作时,对手可能早已击中了拳靶。事实上,有关洞察力训练的方法有很多,并且在中国传统功夫中就有很多较好的练习方法,对此每个拳手都可借鉴并进行练习,而且要努力找到自己感觉最佳的练习法,而不是盲从于别人的训练方法,以免违背了李小龙的教学宗旨。
截拳道特质训练之“反应培养”
这里所说的反应是综合的概念,它既包括感觉的内容,又包括大脑判断后指挥肌肉完成动作的过程。从生理学角度说,它是一个反射的过程。对于技击中所要求的反应,要从两方面去理解:
第一、实战意识上反应要快,主要表现在大脑对传入信息分析、判断能力强;
第二、动作反应要快,主要表现在大脑指挥肌肉完成动作的能力强。
在这里,反应快慢的生理因素,主要是大脑皮层神经过程灵活性的高低,即兴奋与抑制之间相互转换的快慢。反应亦是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的一个回应,而反应速度是中枢神经系统由抑制状态进入兴奋状态的过程,而其过程转变越快,则反应速度就越快。
反应在实战中是拳手的一种无法取代的素质,不过这种反应素质,将因体能的消耗和心理上的影响,以及比赛持续进行而逐渐下降。另外,拳手的反应可分为一般反应和复杂反应。所谓一般反应即对一般所熟悉的来拳的一种回击;而复杂反应则是对陌生拳法的反应。在这里,你可能不知道对手会用什么招法进攻,也就是说你必须用千分之几秒的时间去想好防守办法,然后迅速转入反击。
因为拳手在比赛中可能要出现几百个需要用几分几秒的时间去处理的时机,因此,实际上你根本没有时间去进行方案设想。也就是说一切需要在一瞬间支解决,并以最优秀的方式进行,这是其它运动项目所没有的。因此拳手只有以最小的单位时间去预测对手的行动,才能选择出最佳方法并做出反应。另外,反应灵敏度高的拳手由于良好的反应素质为他们提供了优势,因此比较适宜于中、远、近各种距离的格斗;而对反应较差的拳手来说,应当多进行近距离格斗,因为这样可以抵消对手的反应优势。
一个有经验的教练员,在训练时主要去提高拳手的复杂反应速度,训练手段可采用各种信号示意的反应练习,如击打手靶的反应练习、条件实战、信号起跑等。在实战训练中复杂反应主要指的两个方面是:一是对对手位移变化需作出迅速反应;二是选择技击动作的反应,也就是要学会巧妙地利用对手可能发出动作的“潜伏信息”,这种潜伏信息是从观察对手的姿态、面部表情等方面得来的。不过这种能力需要在长期的训练和比赛中加以不断练习才能得到加强。
截拳道特质训练之“观察力的培养”
在截拳道中,这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而且比较持久的知觉能力,也是战术意识、战术思维的先决条件。在学习和研究截拳道的各种技能及实战中都需要观察。李小龙认为一个勤于观察,又善于观察的拳手,可以随时留意各种类型的拳手,以及他们在各种情况下的惯用打法,以便博采众家之长,以形成对自己有效的攻防体系。相反,一个疏于观察,又不善于观察的拳手,则不能以他人为镜来克服自身的不足,这样必然会影响技术水平的提高及战术思维的形成,而且和对手交锋时,也往往会稀里糊涂地被打下阵来。
拳手的观察力,可以通过长期的训练和比赛得到发展和发挥,但必须遵循以下条件:
1、拳手须带着问题去观察
也就是说,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这样,在观察中,就能积极主动地、有选择地将外部信息变为自我战术思维的素材,并和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结合起来,以期获得良好的效果。
2、要有充分的技击运动的知识和经验
一个经验丰富的技击家对双方速度变化的动作肯定比初习者要观察得深入、清晰,因为优秀的武术技击家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这一切又均成为他良好观察之基础。例如,以明亮而有威力的眼神和简捷有效的击打动作协调配合,那么,对方在遭到连续击打后,就会是出这样一个经验,你的特殊的观察能力是一个将要出现有效而严厉动作的信号。所以,在这里,当你的目光一变,对手的心理活动就会相应发生变化而作出反应,甚至是在瞬间流露出的恐惧。如果进一步来运用这种观察力作为攻击法,也是很好的战术手段。因为这扰乱了对手的心理防线。
3、观察必须系统而周密
如在观察教员的示范、优秀的拳手的技术动作时,要在细微之中发现主要问题,并在相似甚至相同的动作中发现其差异,并及时总结观察结果,将别人的优点融进自己的技、战术体系中去。放松、出劲的统一,与多变的观察及捕捉时机的能力,心灵的警觉和整体观如果都达到和谐一致,并融汇贯通,这说明你离成功已经不远了。
截拳道特质训练之“感觉培养”
在搏斗中感觉的敏锐是反应快的首要因素。而感觉到的信息,应迅速地传递给大脑,并经大脑的加工处理后,再做出准确的判断,然后指挥肢体做出相应的反应动作。在实战中,技击动作复杂多变,那么对信息的感觉是怎样获得的呢?
1、当对抗的双方尚未接触到身体时,主要是通过视觉和听觉去感觉并捕捉信息,其中视觉最为重要。例如,对对手的动作的快慢、攻击的方位和移动的距离,及招术的变化等都要通过视觉。李小龙要求运用视觉时要针对对手的最重要的环节。比如说,对抗中整体的移动,要看重心的变化。另外,肢体的移动则要看根部,如出拳前要看肩,踢腿时要看髋和腰。因为末梢环节的运动,是由根节带动的。不过,初学者却往往运用视觉去看末梢环节,或者是整体的移动,因为这些环节的运动变化最显著。至于听觉的作用,如运用得好,也可以弥补视觉上的不足,例如,听对方呼吸上的变化,可判断出对方的体力和发力时机;听对手动作中所发生的响声,可判断出对方速度和力量的大小等。另外,拳手还要通过传入神经到大脑中区分出对方进攻的动作是手还是脚等。如果是腿进攻,你可再进一步去区别对方攻击腿的幅度、方向、攻击力点,以及躯干是否后倾、支撑腿是否弯曲、脚尖朝什么方向...将这些情况联系起来就可以确认是什么腿法,然后做出有效的应答动作。
2、在搏斗中,对抗双方身体相互接触时,拳手主要是感觉力的各种变化,而且它是通过本体感觉来实现的。据李小龙自己讲,也就是肌肉或神经的感觉。过去我们常常听到人们说是皮肤的作用,这是一种误解。那么什么叫本体感觉呢?李小龙的回答是,位于肌肉、肌腱和关节内的感受器,它们分别感觉到肌肉被牵拉的程度、肌肉的张力变化,以及关节的角度变化等,综合起来,它们能为机体在空间的位置姿势以及身体各部位肌肉的长度、速度和力量即运动状态提供信息,为大脑提供精确调节肌肉活动的重要依据。并通过神经元的活动,加强该肌肉的收缩力量;另一方面还要将此冲动上传至大脑皮层的运动感觉区,来产生感觉,然后再通过大脑皮层的活动,调节骨骼、肌肉随意做收缩运动。
以上就是本体感受器所感受的信息的过程,而且这些信息最终都要通过大脑皮层的高度分析、判断与综合,最后再下传给骨骼肌,并做出相应的运动行为。截拳道的技击生理学告诉我们,如果没有本体感觉信息的反馈作用,任何复杂动作都无法掌握。而且要想了解一个力则必须与此力接触,方能感知它,至少李小龙是这么想的。据李小龙说,感知受力情况在原则上有两点:首先是尽量延长受力的作用过程,以增加大脑分析判断的时间;二是拳手需尽量增强自身对受力的敏感性,也就是提高自身的本体感觉能力。对这些变化信息的感受,都是拳手通过本体感觉实现的。因此,提高肌肉的本体感觉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而且,在最初的训练中,本体感觉往往是不明确的,而常常被视觉、听觉以及其它一些感觉所遮蔽。因此,练习中要有意识地训练肌肉的本体感觉。因为只有勤学苦练,反复练习动作技能,才能使本体感受器有所提高,并加速运动技能的形式。
在截拳道中,有关感觉训练的方法有:
1、预备期
这是拳手的心理具有很强的张力,并在高度警惕对方的行动,并随时准备作出快速反应动作。在此时期,由于拳行的个性、训练、比赛经验的差异,有的在反应预备期,将感知和注意力指向于对手,这时他的视觉中枢强烈兴奋,运动中枢处于相对抑制状态,那么,这时的拳手将被称为反应的感觉型。这种类型的拳手一旦接受信号,还须解除运动中枢的抑制状态,才可转入兴奋状态,作出反应。但这要消耗多余的能量、时间,故其反应和感觉潜伏期最长。
2、潜伏期
据李小龙所说,这一时期是拳手的感受器到效应器这一反射弧的神经过程。而且其中主要从视觉感中去感受到对方的行动,然后选择一个最有利的反应动作,并通过传出神经,将所欲采用的动作的指令传给相应的效应器。在这里,将注意力集中在准备反应的动作上,则运动中枢强烈兴奋,视觉中枢相对抑制,这种拳手则被李小龙称为感觉的运动型。他一旦接受信号,则能很快将信号刺激传递到运动中枢,故其感觉与反应的潜伏期很短。那么,运用打击的成功率也就较高。
截拳道特质训练之“战术意识的培养”
在截拳道中,攻防格斗的战术意识,是赢得胜利的关键。因为每一个娴熟的技击招法和技能,无不受到战术意识的制约,如果说实战技巧是战术意识的基础,那么战术意识就是技击招法的灵魂。据李小龙说,缺乏明晰的战术意识的任何技能和招法,都会因其盲目性而失去各种战机,从而使自己处于被动的地位。战术意识的培养是在长期的练习和实践中,逐步结合自己的特点进行提炼、总结而获得的。
所谓战术意识,从本质上说就是主体意识到自觉的心理活动,而且认识是战术意识的核心成份,其结构包括感觉能力、运动知觉、记忆及思维能力等成份。因此战术意识要比思维的内涵更广泛。同样,战术意识是指拳行在实战或比赛中运用战术方面的意识到自觉的心理活动。而且训练、比赛时均需要实施一系列的技术、战术。这些技、战术在什么形势下运用,怎样运用,战术意识将起到组织、调控作用。
由于比赛中时效性较强,因此要求拳行需在一瞬间分析、判断,并决定对策,以会诸实际的行动,因此运用战术意识的手段、形式不象一般的战术思维的实施,有充裕的时间来判断、推理,而是完全凭直觉形象来解决战术任务,这亦是截拳道战术意识的最大特点。
因此,大量丰富的有关知识经验是战术意识形成与发展的内部前提。战术意识,还包括赛前的准备和赛中的调控,因为任何技、战术离开实战意识的支配、选择、组织和调节,只能是习惯性动作。
在实战中,一个有经验的拳手在赛前会针对对手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战术方案,这样还会增强自己的信心,并减少攻击的盲目性和反击的被动性。但搏击场上的情况会不断变化,而且往往会出乎意料之外,这时训练有素的战术意识便会判断出形势,及时高速技术动作和战术方案。
例如,对手一贯以腿法出名,但这次却用拳法主动进攻;那么采取的对策是着重防御拳法还是防御腿法?经过几个回合的较量观察、分析后认为还是应该加强对腿法的防守,并等到最后一局对手体力不支时再展开猛烈进攻,这样,其结果便符合实际情况。这就是战术意识的灵活性和实效性。而且随着拳手实战经验的不断丰富,战术运用能力亦会不断提高。那么拳手就会在比赛前形成各种战略战术及思维模式,因为只有多模式的思维才能随机应变,出奇制胜。另外,良好的战术意识还可以保证拳手在比赛中合理准确地应用体能和技术,以及巧妙地运用战术,从而顺利地解决各种复杂问题。
李小龙训练和提高拳的战术意识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意识性训练:如表象训练和假想训练。
2、实战训练:即在带有比赛情景的练习中,加深对战术的理解和熟悉。
3、实战经验总结:即帮助拳手对比赛中各种情况及其规律性有所认识。这将有效地提高拳手战术意识的发展。
截拳道的教学大纲
截拳道的训练需按计划进行,而且为达到掌握截拳道全部技术的长期目标,首先应制定短期目标。因为这些短期目标会时刻激励着你,帮助你克服懒散、灰心、惰性。举例来说,你学会了勾踢腿,那攻击力将变得更威猛更凶狠。学会使用勾踢腿便是你的短期目标。达到目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首先应该学习擅长勾踢腿的拳手的出腿技术,并对着镜子中与假想的对手练习影子拳,而且还需博采各路技击高手之长。
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可挑选较弱的对手交战,以实践一下所学的勾踢腿,并研究勾踢腿随意出击时可能引致的各种战情,从而做到对对手的反击心中有数。最终,当遇到真正的对手时,你就能够得心应手地运用勾踢腿了,你也能在比赛中靠勾踢腿得分。与此同时,已向着你长期目标———掌握截拳道的全部技术跨近了一步。但上述仅是个例子。其实你的教练和队友一定能帮助你建立短期目标,而这个短期目标,如通过几周或数月循序渐进的努力,则肯定能达到。
在此,李小龙还告诫所有截拳道研习者,需时刻牢记自己的短期和长期目标。有位拳手定了一个训练计划,即一天停训,第二天以完成2-3倍的训练任务加以弥补。这种计划完全错了,因训练的时间对拳手来说并非十分重要,重要的是在训练中拳手的身心同时得到了锻炼。而这位拳手忽略了这一点,而且在第二天的训练中,他便不能获得应有的效果,因为脑力和体力都难以承受这般超重的负载。
李小龙曾说过:“早期训练中的我,由于那时的训练不当,因此至今我还常感身体不适。”另外,作为一名拳手,如果没有一股强烈的激情,那永远也不可能出类拔萃。所以,我们应制定一个自己的短期和长期目标,因地制宜,并在试行过程中不断补充、修改和完善。
截拳道拳手的最佳训练日程
李小龙所讲的训练日程表,是专为那些已经签订比赛合同,并准备参加搏击大赛的高水平拳手制定的。而且参加这种训练的拳手必须是素质良好,并且在上次比赛中身体没有受到什么严重损伤。这个训练计划最好离比赛30天前付诸实施。还可先让拳手好好休息几天,恢复体力后再进行训练,整个计划必须变通自如,既要适应那些新手和老手,也要适应那些业余和职业的选手。不过在原则上,这个训练日程表是适合高水平拳手的。
这个特殊的训练计划是每天早上5时开始:首先是路训,拳手跑步时必须由教练陪伴。而且选择路训的地方也是很重要的,最好的场地是天然草地或人工草地。但当时在洛杉矶或西雅图这些大都市里,拳手们却只有水泥地或沥青马路上练跑步。据李小龙讲,在这种坚硬的水泥地上练跑步的确不是一件愉快事,然而对拳手们的胫骨和腓骨的锻炼却是大有裨益的。应提起注意的是,拳手每天的路训不仅要在乎平跑,也要往山上跑,因为这是锻炼耐力的好机会。如能够穿上军用长筒靴(最好在每只靴子上绑上1公斤重的铅块)练长跑,那更是增强腿部力量和耐力的最为奏效的训练方法。当然还可借此练习腿击法。
还有一种负重跑法,是每只手各握一块1.5公斤重的铅块跑上800米,然后丢在路旁由教练员替你拾起,等你空手再跑800米,又递给你,反复数次。这种训练对加强拳手的手腕、肩臂的力量有很大的帮助。另外,在恶劣的气候下坚持路训也是极重要的。在路训中,拳手在开始的头几天,一定要坚持跑完8公里。当进入实战练习时,可以暂停路训,而当停止实战练习后,就要迅速恢复路训,接着按这个计划训练,一直到拳手的体力和速度都进入一个高度的兴奋状态时,每天的路训和实战搏击就可以同时进行了。每天8公里的路训结束后,教练员还可以增加12-15次的50米的加速跑,这种加速跑要尽全力冲刺,最后还得进行10分钟的后退跑步,因为在比赛中向后退步防守和跳动的时候是很多的,是锻炼足部跟腱的好机会。整个路训结束后,放松个把小时,好好休息一下。中午或下午在体育馆内,按着训练日程表,挨着顺序逐步训练。
挥拳踢腿的空拳练习看来是一项比较轻松的项目。但每个拳手必须集中精力练习,即要想象真有一个对手在自己面前格斗。此时要把教练拟定的下次比赛的战、策略计划和具体打法运用到空招练习中去,要认真地把想象中的对手当做即将比赛中的对手。而且可采用空拳练习3个回合或5个及12个回合,每个回合3分或5分钟,回合之间休息1分钟。根据李小龙的要求,空招练习后,接下来是和陪练员的实战练习,重点则是练习进攻和防守。而最理想的是你的陪练员的特点和打法,与你下次大赛中所遇到的对手相似。而且为了打好一场比赛,与陪练员的实战训练不能少于50回合。这种实战练习最好离比赛3周前开始。但和陪练员的练习亦要象真的比赛一样去认真拼斗以至最后将陪练员击倒。另外,教练必须在强圈内观察你的每一个动作,同时纠正你和陪练员的动作。
但须注意,在实战练习中,缩手缩脚的攻击是一种弊病,以后会导致在比赛中发生手软不敢打的错误。因此,和陪练员搏斗最好带上500克重的练习拳套,双方的脸上和拳套上都擦上一些凡士林,还要带上护头盔。采取以上措施可减少和防止受伤,这样双方都可以放开胆子实战。而且实战的最后一个回合结束后,最好只休息1分钟就立刻投入下一个项目的实战对抗。不过有很多拳手此时却在场内溜达或与人闲聊,这样有两点不利:第一、分散了刚才的兴奋状态;第二、照比赛规则每个回合之间只能休息1分钟。
在一个拳手的一生中,他也许从未遇到过一位左撇子拳手,但是翻开搏击比赛的历史,左撇子已成为右手型拳手的克星了。其根本原因就是右手型的拳手不知如何对付左撇子,特别是左撇子对付左撇子更是如此。倘若你是一个具有国际水平的拳手,当你忽然和左撇子相遇时,最有效的打法是:不停地进攻他的右方,即用你的右直拳攻击他两只拳套中间的位置。
李小龙对付左撇子常采用的组合打击法:右直拳攻击头部,左平勾拳攻击下巴,右直拳重创头部。在这里,为了更为有效地训练如何对付左撇子,李小龙建议最好拳手去寻找一个善用左拳的拳手作为你的陪练,从而在实战中改变你原来习惯的打击。例如,你是一个善于还击的拳手,那么遇到左撇子时,你就必须退步,朝着他的右边迂回还击。如果你是一个进攻型的拳手,你也必须朝着对手的右面迂回,一俟接近就可发起猛烈进攻。
如果你最善于打右直拳或踹右脚,那么你应该学着朝对手右面迂回进攻时打出你有力的右边拳、脚。然而大多数在右手型拳手是畏惧与左撇子相遇的,因为他们长时间向右迂回感到别扭。这种心理,倘若和左撇子陪练经过一段时期的练习的话,就自然减轻,所以找一个左撇子或者善使左手拳脚的人作为陪练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左撇子来说,李小龙的这种总是向其右方迂回和攻击的战术,使得左撇子不能发挥其特长和习惯打法,以至造成他的节奏和速度的混乱和瓦解,打出的拳脚也纷纷落空和漫无目的。因此永远朝着左撇子的右面迂回和攻击就是制服左撇子的最好办法。
击打辅助练功沙袋等器具是为了增强力量,纠正发力姿势,训练判断击打距离的能力的。每次练习3-5个回合,每个回合之间休息1分钟。这个项目结束后,即开始击打大型速度袋,这种速度袋(球)是用一根绳子从天花板上吊下来,专门用来练习腿法和肘、膝攻击法的。在这个项目结束后,稍事休息即可开始连续跳绳12分钟的练习,而且中途不要休息。要尽全力去完成这个项目。应该提醒一句的是,执行上述所有项目时,教练员都必须站在拳手的旁边,随时向你报时间和纠正你的动作。跳绳结束后,休息1分钟,再继续进行其它专项素质训练。例如让教练员用实心球击打你的腹部和两肋部位,这种训练能增强你的腹肌力量,并使其坚如铁板而能承受得起任何重拳的攻击。
完成上述的全部训练项目后,应立刻进行淋浴,然后完全放松地躺在按摩床上,由教练给你做全身按摩,凡是酸痛的地方都要按摩到。整个训练计划的安排将花费两个多小时。当离开功夫馆后,可放松、进餐、散步、看看电影或比赛录影资料,晚上10点就寝。这就是一个即将参加比赛的拳手每天训练的最佳日程表。
李小龙的个人武术训练表
截拳道创立者李小龙功夫超群,他不仅仅是天赋很好,但也有他的刻苦训练。李小龙是怎么定制自己的训练计划的呢?其实,李小龙为自己制定的练功训练表很简单,仅如下表:
一、拳功  A、空拳 —— 每组50次,共做3组
B、沙碟 —— 每组50次,共做3组
C、吊包 —— 每组12次,共做3组
二、踢腿  A、压腿  正 —— 每组12次,共做3组;  侧 —— 每组12次,共做3组
B、直撑 —— 每组12次,共做3组
C、侧撑 —— 每组12次,共做3组
D、腿术
三、木人桩  A、108桩手   B、单式练法   C、入桩法
四、拳术训练  小念头、手功、咏春拳
五、单式对练
六、黍手
七、无限制自由搏击
其他可行的技术训练
A: 1、指戳  2、诱击  3、PAK SAO和直击  4、内PAK SAO 及打击对手右侧  5、LOP SAO
B:1、PAK SAO  2、LOP SAO  3、反拳  4、直拳对反拳(左和右)  5、PAK SAO对反拳
6、双LOP SAO 7、低击对反拳 8、低击对反拳对踢击 9、攻击内门 10、直击内门11、反拳低击
古典技术:1、PAK SAO  2、LOP SAO  3、反拳  4、低击对反拳(左和右) 5、PAK SAO对反拳
6、双LOP SAO和反拳 7、低拳对反拳、LOP SAO对反拳 8、JUT SAO(破坏对手的防守而攻之)
9、低击对反拳对踢击  10、袭击内门  11、内门对低反拳  12、内踢对直击
木人技术:1、YUN JEONG(垂直掌击) 2、JIK CHUNG(垂直拳击:给木人的受击区加上海绵橡皮效果更好)
3、BONG SAO(高肘拦阻) 4、TAWN SAO(掌心向上拦阻) 5、FOOK SAO(弯臂肘进拦阻)
6、GONG SAO(低出腕拦阻)
组合技术:1、踢胫与PAK SAO和直拳相结合    2、指戳腹股沟下部对直拳
3、后腿踢和指戳结合         4、佯踢对指戳对直击
切记,训练目的不在训练次数的多少,而是从每个动作的练习中学到多少内容、取得多大进步。即使只是很努力地去做两件事,也远比对一百件事浅尝辄止好得多。为使你或更多的喜爱李小龙功夫的人更能明白这位截拳道创立者训练的真谛,我们又找来一份“解述”“我的训练表”,但此“解述”也仅为“进了一步”而已。至于如何灵活运用,决非“照搬”,还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理解程度来安排“个人的训练计划”,才能使自己的功夫更上层楼。下表是“解述”李小龙的“训练表:
拳功 A、空拳 解述:咏春门叫扯空拳。所谓扯空拳,是指练习者预定一个与肩同高的目标,面对目标,两手从
中线交替打出,以不角及目标为准,发拳时要放松全身,拳打尽时,手臂绝不可弯曲。
B、沙碟 解述:咏春拳用以练拳的沙包是一种方形且略扁的器具,由于其貌似碟形故咏春拳门称为沙碟。
C、吊包 解述:与其它吊沙包一样,是用来训练拳脚的。
木人桩解述:木人桩是咏春拳独有的训练拳脚、手法、身法的器械。木人桩的设置有吊桩和传统的种桩(支撑部
分埋在地里)两种方式。桩身上部设有两条相距约19厘米的臂,中间一条臂,下有一条腿。所有
臂、腿都是活动并可以取出的。
A、108桩手解述:咏春拳木人桩手有108式。木人桩是假想临敌搏击的精妙手法,空手不对
桩练为桩手。
B、单式练法解述:当咏春拳手熟习整套桩手后,必须要将它里面的招式随便拆开来进行单式练习,
变有招为无招,变有式为无式,随机应变。
C、入桩法解述:是运用108咏春桩手结合到木人桩上的练习,咏春门称之为“入”木人桩法。
拳术训练  A、小念头解述:小念头是咏春拳的第一套基本拳术,它不但可以练气,日后的变手也出自小念头,
它是咏春拳极重视的基本套子。
B、手功解述:训练手的功力。
C、咏春拳 解述:咏春包括基本套子“小念头”、中级套子“寻桥”、高级套子“标指”、上乘功
夫“黍手”、独有精妙的“木人桩法”。器械则有“六点半棍”和“八斩刀”。
单式对练解述:咏春师兄弟间习惯将招式随意拆开或组合进行单式对练,如偏身捶、伏手冲捶等。
黍手解述:黍手是咏春拳最上乘的功夫。黍手可以训练拳手的敏感性和适应性,它可以训练出“听劲”来,闭上
双眼也知对方的虚实变化。李小龙“勾漏手”就源自咏春黍手中的“封手攻击法”(这里顺便纠正一
下,国内中文译本《李小龙技击法》中的“黍手”误译为“极手”,叶问则误译为伊.曼)。
无限制自由搏击解述:黍手本身是没有固定招式,经过黍手之后,咏春弟子即可进行自由搏击。这时的搏击是无
招无式的,是根据实际情况依靠“听劲”及高度的敏感性和适应性去随机应变的。咏春搏
击讲求速战速决。也就是说,只要对手和咏春拳手一发生接触,也就意味着搏斗结束。
其它可行的技术训练:
1、指戳解述:指戳是一种极为迅速的攻击,有时也可用来防守反击,是以攻为守的一种方法,它可以在防守的
同时就攻击到对手。指戳练习时,手臂要放松,从中线击出。
2、诱击(略)。
3、PAK SAO和直击解述:“PAK SAO”是咏春拳“拍手”的广东话英译。在咏春拳里,拍手是用一只手拍开对方
来臂的同时,另一只手已攻击到对方。这里,李小龙是指“指手”和直拳的配合练习。
4、内PAK SAO及打击对手右侧解述:咏春拳有内、外拍手手法,同时配合各种安全快捷的攻击。内拍手是用一
手拍向对手同一侧手臂,运用拍击的手及臂来达到“一伏二”的目的,瞬间封死对方的双手,同时用自己的
自由手随意攻击对方。这里,李小龙是指用左手拍向对手的左臂并下带,用左手及左前臂封死对手的双手,
用右拳攻击对手的右侧。
5、LOP SAO 解述:“LOP SAO”是咏春“碌手”的广东话英译。碌手是咏春黍手的入门基础,是运用“摊、膀、
伏”进行的滚动练习。
6、双LOP SAO 解述:咏春“碌手”有单、双之分。双手互搭桥的“碌手”叫双碌手。
7、攻击内门 解述:咏春的攻击讲求追形和抢攻中线,有里帘(内门)必争之说。
8、JUT SAO 解述:咏春“采手”广东话英译。“采手”是咏春拳的防守手法之一。
木人技术
1、YUN JEONG 解述:咏春“印掌”的广东话英译。印掌是咏春拳攻击掌法之一,此掌是手指向上的垂直掌,是
用寸劲印落的一种打法,可震伤内脏。
2、JIK CHUNG 解述:咏春“日字直拳”的广东话英译,即垂直拳击。给木人的受击区加上海绵橡皮效果更好。
3、BONG SAO 解述:是咏春拳“膀手”的英译。膀手是肘向上、臂向下、掌心向外的一种防守手法。膀手在咏
春中可以卸力。
4、TAWN SAO 解述:咏春“摊手”的英译,是掌心向上、沉肘归中的一种防守手法。
5、FOOK SAO 解述:咏春“伏手”的英译。伏手在咏春拳搏击中常被运用。伏手时要手肘归中,用掌轻伏压对
手手臂。
6、GONG SAO 解述:咏春“耕手”的英译。耕手被运用在防守反击中,速度很快,可以在防守的同时攻击对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小龙 | 截拳道的战术意识与实战感觉
李小龙--武道释义
不传之秘!李小龙武技的灵魂:近身与发力
李小龙创立了截拳道,为什么却没有截拳道的高手出现?
寸劲拳发力原理 李小龙三大绝招之一
一起致敬李小龙经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