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谨以此文纪念第一代务林英雄——伐木工人
userphoto

2020.06.13

关注

我的爸爸是1958年1月从河北故城老家来到内蒙古大兴安岭甘河林区的,当时他19岁,招工办负责人问他:“小伙子,林区的气候条件、工作条件、生活条件都很苦,你受得了吗?”他毫不犹豫地说“什么困难都不怕。”几天后爸爸就接到了招工录取通知书。

1958年1月某一天,爸爸和12个工友带着帐篷、行李、食品和劳动工具,坐着马爬犁,沿着甘河局址北上向库西林场进发。“大烟泡”天气让人看不到几十米以外的景物,“白毛风”刮得像小刀子割在脸上。他们走走停停,实在冻得受不了就跟着马爬犁一溜小跑,来到库西林场已经是傍晚了。

在生产生活状况艰苦的条件下,林场生产小工队开始建点,工人们选择地势平坦、避风向阳、接近水源的地方,支起简易工棚,用小杆搭铺,找到废弃的油桶改造成取暖用的炉子。帐篷里30—40人,来了以后没有褥子,就买了几尺白布装上草铺在铺上当成草褥子,工人们穿得又破又脏,干完活后棉裤、棉鞋、棉袄湿透了,又没有换穿的衣裤,常常几个人将身子脱得精光,围着铁炉子烘烤衣裤,反正又没有女人,工人们也就习以为常了,应了这句民谣“有女不嫁伐木郎,一年四季守空房,有朝一日回家转,破衣烂裳堆满床”。

工队大师傅做菜的方法很简单,将冻白菜、大头菜切碎放入锅里,添水、放盐,熬熟后工人们抢着吃。困难大劲儿时,连咸菜,大酱都吃不上,吃饭就盐水。那时林区的野物多,真是“棒打狍子瓢舀鱼”。工人们在休息时去河里捕鱼来改善伙食,当时也没有什么调料,更谈不上什么烹饪方法,只是舀瓢河水,加把盐,在锅里炖熟就可以吃。那时“熊瞎子”总光顾工队,很多食物都被它糟践了,工人们就把食物挂在高处,有时黑天半夜它还在工队附近转悠,工人们吓得手拿斧子、大锯,躲在帐篷里连大气都不敢出。

1960年后,甘河林业局组织职工开展各种劳动竞赛、义务劳动,加紧木材生产。当时的机械化生产程度低,伐木用“大肚锯”、“弯把锯”。集材用人力、牛马套子,归楞、装车全部是人力作业,肩杠、把门,肩扛、手举。林场有1台苏联产的T-40集材拖拉机(俗称爬山虎),后来有了国产的J-40集材拖拉机。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本着“先生产,后生活,边生产,边建设”的原则,各工队就开始了木材生产。

林区山场的活儿爸爸几乎都干过,先说说伐木吧。进山后有个仪式,第一棵树要由年龄大的、德高望重的伐木工人挑选,还得挑一棵直径在30厘米以上的树,树龄也要选在七八十年左右的。在雪地里伐木,要先用长柄斧头和双脚除去树根周围的灌木、杂草和积雪,两人手拿快马子锯的一端,弯下腰身或者干脆跪着,在平坡上采用坐式采伐,在斜坡上采用单膝跪地式采伐。采伐时不要平端,下楂锯进树木深度1/3处时,要用斧子从上往下砍,叫“端下颚”,伐根高20厘米左右。贴着树根来回拉扯着大锯,树倒后用长柄斧去掉枝杈后,伐木时还要喊山,要大声喊三声“上倒”或者“顺山倒”、“横山倒”,以提醒伐木工人注意安全。伐木时也会有意外发生,比如“回头棒子”、“吊死鬼”,遇到有风的时候,原本“横山倒”的树“下山倒”了,这会儿要及时喊号告诉同伴,以免发生危险。

归楞全靠人工来完成,蘑菇头也叫尖杠,就是专业的抬杠。掐钩上端一个铁环,套上绳扣,穿上尖杠就构成抬木头的家什。木头重,要增加人,就要用到扒门。扒门子是由1米多长的硬杂木做成,一面为平面,另一面为圆面,使用时平面朝下,两端各套上绳扣,分别穿进尖杠,然后将一支掐钩挂在扒门中间。6人抬时,前面4人用扒门,遇到特别大的木材需要8人一组。小肩(用左肩抬木者)还要负责拿卡钩、把门。上楞时由一个人喊号子,其余的人接号子,动作是哈腰、挂钩、挺腰、走步、上跳板、放下。遇到特大号木材时喊号子:哈腰挂呀,挺腰起呦,哥四个哟,亲弟兄哟,前面有个,小雪窝儿欧......肚子饿了,便会加上这样的号子: 今天中午,吃糖饼呦,加把劲呀,快收工喽......号子的内容不是固定不变的,根据具体情况,由喊号子的随机应变喊出。如果有人挡了他们的道,他们会用粗鲁的话语喊号子骂人,让挡了道的人哭笑不得。

装爬犁最快的办法就是抱:几个人沿着原木一字排开,一声吆喝便将其抱在腹中、胸前或举过头顶,然后直接将木头码在爬犁上。用抱的方法装爬犁要多上人,不怕人多,只要听指挥,步调一致就行。第二是抬:把原木放到两根木棍上,四个人抬或扛着木棍,将树干平行横移到爬犁旁,先将靠近爬犁一侧的木棍搭在已经装好的原木上,再抬起木棍的另一侧让木头归位。第三种办法就是滚:先找两根木杆斜着搭在爬犁上,大家合力将待装的原木沿着木杆滚上爬犁,必要时要用绳索,撬棍帮助完成。第四种办法就是撬:撬便是人手一根木棒,用接力的方式撬动原木,将木头移动,抬升,归位。装汽车时,对那些轻一些、比较短小的木材用手举、肩扛装车,那些粗大的木材就要搭跳板,用卡钩来抬了。在装车过程中,要分阶段用铁线进行捆绑,用u型钉固定。

伐木的最后一道工序是清林,伐区没清干净前,木头是不会让你全部拉走的。清林的工作很轻松,就是将不用的枝枝叉叉堆成一米见方的木头堆,在伐区内的地面上不允许看到横七竖八、长短不一的树枝树杈。每天下午天色全黑前收工,工队厨师已经将晚饭准备好了,爸爸就和这些工人聚在一起,吹吹牛皮、喝喝酒,没有时间概念,微醉后就进入了梦乡。棉裤、绑腿、棉胶鞋、袜子、包脚布挂在头顶的帐篷杆上,整个帐篷充满着汗臭、脚臭、狐臭...... 由于条件艰苦、危险系数极高,伐木工人群体从来都不生产“怂包蛋”,而是硬汉的营地,有很多文弱的年轻人干了两天受不了就走了。

我的爸爸嗜酒,常常喝的酩酊大醉,据他说伐木工人没酒量那是怂包蛋,记忆中他总是喝地瓜懵,就着馒头抹荤油吃,妈妈说爸爸喝酒其实是一种寄托,一是在冰天雪地里伐木御寒,二是壮胆,喝烈酒干活有力气,可惜啊,爸爸52岁就由于过劳和嗜酒得了脑出血,倒在了伐木这个岗位上,这成了我永远的痛,爸爸过世后母亲带着我们姐弟六人着实过了一些年的苦日子,现在想来难以忘却。林区工人太苦了,为国家做了这么大贡献,历史不会忘记,我们作为林二代、林三代更不能忘记,忘记了就等于丢了初心。

清晨,太阳又一次升起的时候,工人们穿上已经烘干的、仍散发着汗臭气的棉裤、棉鞋,系紧鞋带,打上绑腿,坐上爬犁,向着森林里进发。现在停伐了,年轻的伐木工人没活干了,冰雪融化后的这个春天,该往何处去?

来源于:隋海涛 岭上视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穷小子到福布斯富豪,他买下日本一万根木头:它们本就属于中国
湮没在工业洪流中的“伐佬儿”文化
于广义:他们在山林中等了我一百年
逆袭成为百亿富豪后,他从日本疯狂买木头:这原本就属于中国
长白山木把
【龙江作协】黄乃顺︱大山深处的老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