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笔走龙蛇话写意(我的爱好之十)

笔走龙蛇话写意

                                                              (我的爱好之十)

前几日,文物鉴赏家吕立新在《百家讲坛》主讲了《水墨齐白石》,引起了我的兴趣。平心而论,他这麽年轻,讲得这样好,真是难得!据说,在他前面有两位试讲者都被淘汰了。他的特点是:内容丰富而不庞杂,主题突出而不杂陈,语言简练而不刻板,图话交映而不乏味,理论深刻而不玄奥,故事穿插而不枯燥。

中国画大类分为工笔画和写意画。工笔山水画中又有界画、青碧山水画和焦墨画等小类。写意画分为小写意和大写意,又分为彩墨画和水墨画。我初学国画时,从工笔画入手,渐入小写意,到了晚年喜欢起大写意。写意是中国画的特色,尤其是文人画的特色。绘画讲究形神兼备,而大写意画不追求形似,而只追求神似,更讲究情趣、趣味和意境。大写意画的物形,甚至可以夸张变形到抽象的地步,这就是齐白石老先生提出的“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了,俗气,匠气,令人窒息;太不似了,邪气,怪气,欺人欺世。这火候拿捏好了就是艺术大师,拿捏不好就是画匠。

大写意的渊源要追溯到明代的徐渭(青藤)老人家,往后就是明末清初的朱耷、清末民初的吴昌硕、以及近代的齐白石、现代的崔子范等,天津有刘荫祥。其中,齐白石是集大成者,达到了大写意画的艺术顶峰,至今仍无人可及。吕立新总结老人家的一生,给了八个字叫“似与不似,我行我道”,我以为很贴切。

吕立新说,白石老人的画有四大特点:

一是,他的画充满了生活的气息,洋溢着乐观向上的精神。他人来自于湖南农村,由一个木匠而成为一代宗师。他的画取材于对生活的观察和记忆,他的画色彩鲜艳,造型生动,生活气息浓郁。他的画既有人文画的高雅,又有民间年画的通俗,所以达官显贵们喜欢,平民百姓们也热爱。他的的确确是人民的艺术家。

二是,他的画千变万化,异彩纷呈,绝无雷同。他一生勤奋,大约画了三万多张画,无一重样,他的高产在中外绘画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到了古稀之后,一般地画家都封笔了,但他却进入了新的创作高峰。纵观画坛,徐悲鸿一生画了三千多幅画,李苦禅也是三千多幅,李可染画了二千多幅,潘天寿画了八百多幅,陈少梅只画了五百多幅,林风眠就更少。

三是,他的画取材百无禁忌,顺手拈来,形神兼备,尤其是白石老人画的虾,那真是呼之欲出,就如同徐悲鸿的马、黄胄的驴、李苦禅的鹰、吴作人的骆驼一样,成为白石老人的标示符号。他有化平凡为神奇的神来之笔,他有任意组合相映成趣的神来之功。他把古人从来不屑的蚊子、苍蝇、老鼠、猪、鳖、蝌蚪、锄头、五谷、蔬果、昆虫等都收入画中,恶者不恶了,俗者不俗了,充满了情趣,让人忍俊不禁,这就是老先生的本事!

四是,欣赏他的画感到非常地轻松、欢快,充满了童趣和幽默。他的绘画题材就取自于你我的身边,都是生活中司空见惯了的小事、小物件、小虫、小虾,经大师的筛选、提炼,用他老人家特有的绘画语言,一旦画在纸上,就趣味盎然,情趣无限,百看不厌。你看那两只小鸡争夺一条蚯蚓的小画,是多么的生动有趣啊!你再看那插在玻璃水杯里的两支兰花,多么像两个孤芳自赏的文人雅士在对话啊?

齐白石老先生创立的“红花墨叶”画法,独领画坛的“兼工代写”的大写意花鸟画派,后继有人,崔子范就是其中最重要、最有代表性、最有成就的一位。 

崔子范,生于1915年,山东莱阳人,出身贫寒。1935年,崔子范曾向吴昌硕的学生张子莲先生习画。1936年,他投笔从戎,参加抗战。解放后,历任北政委、国家统计局和国务院城建部勘察测量局领导。1951年,结识了齐白石,深得大师的赏识。1956年,崔子范自荐调到文化部负责筹备中国画院(后为北京画院)任秘书长之职。他亲自到齐白石家聘请这位老人出任中国画院的名誉院长。当时的中国画院画家云集,陈半丁、王雪涛、叶公绰、叶浅子、李可染、张仃、尹瘦石、胡佩衡、娄师白等皆供职于此,可说是荟萃了北京中国画界的精英。

1977年,崔子范的《枯木逢春》和《松柏长青》两幅作品,在一次画展中脱颖而出,受到画界的广泛注意。这两幅画脱胎于齐白石大写意画派的风格,但是更大胆、更粗犷、更具有整体的冲击力和现代感,崔子范独特的艺术风格已经初露端倪。

1979年,崔子范卸任后专心创作。创作量与日俱增,艺术成就也愈渐辉煌。1986年后,他在国内外频频举办个展,作品争相被博物馆和收藏家珍藏。1994年,他将自己的精品122件捐赠中国美术馆,受到国家文化部的嘉奖(同年,中国美术馆举办“崔子范捐赠作品展”,我有幸参观此展,比较系统地认识了这位艺术大师和他的作品,牢牢地记住了“崔子范”这个名字。)。同年崔子范艺术馆在山东省青岛市落成,那里将永久性地陈列他的主要作品和他所收藏的历代名家珍品。 

崔子范被称为“东方的梵高”,他的画“笔简意神、超脱清心”,他的画个性特点鲜明。    

崔子范的画象是一首散发着浓烈乡土气息的田园诗,又象一部纯朴动听的交响乐。他取材于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以及农村常见的花卉、鱼虫、禽鸟和蔬果。从作品中能够看出,他始终保持着对大自然浓厚的感情,他对一草一木,一事一物都浸透着爱。件件作品都透露出纯朴的天真情趣和生动的意境。他的作品风格纯朴、浑厚,意境和技法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崔子范在画面色的彩处理上,或浓或重,或轻或淡,但都可与墨色融为一体,鲜艳浓重与墨色形成了对比,灰白淡薄与墨色成为衬托。特别是那些浓墨重复渲染所使用的淡颜色,不但丰富了画面的层次,同时也使画面具有了现代色彩感。

崔子范在作品中塑造的形象,都显出朴素而憨厚的品格,又略带几分幽默和稚气,具有很浓的人情味和人格化。不论画的是金鱼、青蛙、猫、丹顶鹤,还是荷花、牡丹、鸡冠花等,都表现出一种特有的“稚拙感”,他通过艺术的夸张,凝重,古拙的笔墨,塑造了一个个颇有点愣头愣脑的憨厚的小生命,表现了她们可爱的“稚气”和活泼的生命力。他画面中的“拙”,不是呆板,而是拙中藏巧的拙。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曾经在和平区文化馆报名参加在劝业场小学开办的中国花鸟画学习班,师从文人写意画家于复千先生。同时授课的还有一位张荣奎先生,时常给我们代课。他专攻齐派大写意花鸟画,成绩斐然。张是一位煤场的工人,自学成才,这更令人钦佩。只可惜我没有留下他的真迹,估计现在他也已近耄耋之年了。

天津有位大写意花鸟画画家名叫刘荫祥,我很喜欢他的作品。他生于1938年,曾任天津美术出版社副总编,自学成才。他远学徐渭、朱耷和吴昌硕,近学齐白石和崔子范。他的画以小幅见长,画面常常画的很满很挤,也常常在纸上画出动物或鸟儿的局部,余部在纸外。他的画色彩艳丽,常常色在轮廓外,给人一种喜庆热烈感。他笔下的小动物和鸟儿都十分可爱,可以说是憨态可掬,散发着童真的情趣。他的画简的不能再简,两三朵花,四五棵枝,一只似是非是的麻雀就是一副作品。他的人物造型把握得很精准,比如那幅鲁迅头像,简单的几笔,鲁迅的精神就都出来了,这与他多年的速写功力分不开。他的书法和他的绘画如出一辙,风格一致,以书入画,以画入书,相得益彰。

从全国来看,肯定还会有许多大写意花鸟画名家,因本人孤陋寡闻,只知以上几家,愿知者推荐,以得以结缘。

写意难,大写意更难,难在哪里呢?

窃以为,一是难在画面大量留白,给构图带来了难题,没有过硬的驾驭能力,很难做到以少胜多,以无当有。二是难在腹稿在胸,一气呵成。这就要求笔者要有深厚的绘画功底,要有对所绘形体形神的高超的把握能力。三是难在要有对生活中具象的高度概括力和绘画语言的表现力。没有人告诉你怎样画,全靠自己去揣摩,去摸索。

现在好了,你想学大写意花鸟画,你就去模仿上述大家的作品好了,但是有一条你要注意了,要形成自己的风格那还是很难的。齐白石老先生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走不出模仿的藩篱,那就只有死路一条。

     说起来容易,画起来难。《笔走龙蛇话写意》就写到此为止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画家崔子范:方圆有度 大朴归真
崔子范:优秀的艺术家,需要有很高的个人修养
2020年度总结:最具影响力书画家高玉琦
“大写意”的突围者——读刘荫祥画作有感
中国花鸟画技法——兰花
沧桑正道求大美 意笔文心吐块垒 一一崔瑞鹿大写意花鸟画述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