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找出大肠癌肝转移的帮凶

找出大肠癌肝转移的帮凶

更新时间:2012-12-03 13:51:50 | 文章来源:健康报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群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往在西方国家发病率较高的大肠癌在我国也逐年增加,成为继肺癌、胃癌、肝癌之后的第四位常见恶性肿瘤。有超过三成的晚期大肠癌患者发生肝转移,而肝转移是导致手术治疗失败和影响患者生存期的重要原因,其5年死亡率接近100%。大肠癌的发生和肝转移的确切机制是什么?如何寻找有效的预防和治疗药物,用何种手段预防大肠癌的肝转移,以提高患者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一直是困扰临床医师和医学研究人员的难题。

  经过十余年的潜心临床研究,综合动物实验、细胞培养、免疫组化及基因沉默等最新的医学研究技术,我们对收集的大量临床标本及动物模型进行了系列研究,并得出一些新的结论。

  癌变病因高危细胞不“自杀”

  我们在人体大肠癌标本和动物模型中观察到一种特殊的细胞死亡方式——“细胞凋亡”,即细胞因为多种原因主动死亡,也称“自杀”。正常情况下,有癌变倾向的细胞可以被机体的免疫系统诱发“凋亡”。而在大肠癌发生过程中,由于调节凋亡的基因发生改变,使其凋亡受到抑制,导致大肠黏膜出现癌前病变,进而发生癌变。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我们以一种阿司匹林类药物——舒林酸作为细胞凋亡诱导剂,在小鼠身上验证大肠癌发生的不同阶段。发现该药可诱导即将癌变的细胞凋亡,达到预防和治疗作用,且预防的效果优于治疗效果。

  趋化因子引导肿瘤“定向”转移

  课题组根据国际上最新的趋化因子和趋化因子受体生物轴理论,观察到大肠癌向肝脏转移是通过癌细胞上的趋化因子受体,与肝脏内的趋化因子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不仅进一步丰富了大肠癌向特定器官(肝脏)转移的分子基础理论,而且利用一种新的小分子化合物MD3100,在动物体内对癌细胞的肝转移进行了实验治疗,取得了明显的抗肝转移效果。

  特殊蛋白停止传导“死亡信息”

  研究发现大肠癌发生中存在一种重要的分子机制,即癌细胞可以同时表达Fas蛋白和Fas受体。在正常细胞中,二者结合并“误杀”自己。有趣的是当癌细胞发生基因改变时,它们不能传导死亡信息,且对凋亡进行“殊死抵抗”,并意外地启动了正常的淋巴细胞的死亡通道。这时癌细胞开始对具备免疫能力的淋巴细胞主动出击并将其杀死,巧妙地逃脱了免疫系统的追杀,使癌细胞“起死回生”,继续“肆虐”。这两种现象被称为“Fas抵抗”和“Fas反击”。针对这种现象我们采用小RNA干扰技术,阻断了该通路,为开辟新的大肠癌基因疗法奠定了理论基础。

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8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肿瘤免疫)相关生物试题
高考生物 | 6.4细胞癌变
癌症是如何产生的?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课件:6.3细胞癌变、衰老、凋亡
ss11高一生物必修二-细胞衰老、凋亡和癌变
德国病理学之父:炎症是癌症祸根,身体3种炎症不要拖,后果严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