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饮食营养学》解表饮食常用食品

常用食品

五汁饮(《温病条辨》)

  【配方】

  梨1000g,鲜藕500g,鲜芦根100g,鲜麦冬500g,荸荠500g。

  【制法】

  洗净的鲜芦根、梨去皮核、荸荠去皮、鲜藕去节和鲜麦冬切碎或剪碎,以洁净的纱布绞挤取汁。

  【效用】

  不拘量,冷饮或温饮,每日数次。适用于外感热病、口渴、咽干、烦躁等症。

  【按语】

  本品原用于治太阴温病,口渴甚,吐白沫粘滞不快者。为肺胃津伤,热盛所设。方中鲜果皆为甘寒养阴之品,着重清肺经之火热,鲜芦根除清肺热外尚清胃热,鲜麦冬兼清肺胃经之火热,诸味相配,共成外感温热病之清热佳品。

  又方,《重订广温热论》新定五汁饮,以鲜生地、鲜石斛、鲜芦根、梨、甘蔗绞汁,饮服。本方增加清胃经火热之力,除用治肺热证以外,尚可用治内伤消渴和呕吐等症。

  脾胃虚寒者不宜多服。

姜糖苏叶饮(《本草汇言》)

  【配方】

  生姜6g,紫苏叶3g,红糖适量,沸水适量。

  【制法】

  生姜切丝,苏叶捻碎和红糖放入瓷杯中,以沸水冲泡,温浸片刻。

  【效用】

  趁热频频饮用,适合用治风寒感冒,胃寒型呕逆,泄泻,腹胀疼痛,以及因吃鱼虾所致的轻微食物中毒症状。

  【按语】

  本饮品名为后人所加。原用于治外感风寒,现为外感风寒引起胃脘不适者常选用的饮料方。生姜和苏叶皆为辛温发散风寒之品。生姜兼温胃降逆,苏叶兼理气解海鲜食物中毒之功效,红糖补中温中,诸味相须配伍共奏行气解表,温中降逆,除胀止泻之效。

桑菊薄竹饮(《广东原茶方》)

  【配方】

  桑叶10g,菊花10g,苦竹叶30g,白茅根30g,薄荷6g。

  【制法】

  上项原料洗净,放入茶壶内,用沸水冲泡温浸30分钟。

  【效用】

  代茶频饮,可治疗外感或内热所致的目赤,头痛,发热,喉痛等症。

  【按语】

  本饮原用于外感风热,为肺、肝有热常用的饮品。桑叶、菊花辛凉解表,尤以清肺、肝大热,明目为长;苦竹叶、白茅根苦凉以清肺、心经之内热;薄荷辛凉,除可发散肺经之表热,尚可疏解肝经之郁热。诸物配伍,共成清散表里火热之佳品。本饮除可作为治疗性饮料外,夏季也可作为防暑清凉饮料。

薄荷糖(《简便单方》)

  【配方】

  薄荷30g,白砂糖500g,水适量。

  【制法】

  白砂糖放在铝锅中,加水少许,以小火煎熬至较稠厚时,加入薄荷细粉,调匀,再继续煎熬至用铲挑起即成丝状,而不粘手时,停火。将糖倒在表面涂过食用油的大搪瓷盘中,待稍冷,将糖分割成条,再分割约100块即可。

  【效用】

  经常含化食用,有疏解风热、清咽利喉的功效。可治疗感冒风热,头痛,目赤,咽喉肿痛等症。

  【按语】

  本方原用于风热诸证,为治疗风热诸证的常用方。风热客肺,皮毛疏泄,故发热恶风,咽为肺之通道,肺热伤津,故口渴咽痛。法宜疏风清热。此糖中薄荷解表疏风,散热发汗;白糖清热利咽,合用而成疏风热、利咽喉之方。薄荷少量应用尚有疏解肝郁之功效,如逍遥散中伍用薄荷不足一钱即是此意,故薄荷糖用于肝郁气滞证也颇为相宜。

  本品意在疏解风热,性质偏凉,风寒外感者不宜食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4个治感冒鼻塞偏方
面对流感束手无策? 教你几个办法, 预防超有效!
荆防葱豉汤
​《应用千百年的中医验方》——感冒※※※(风寒,风热,感冒流感,  外感风寒夹湿,外感发热重,恶寒轻者。 )
小儿感冒外治法,都在这里了
小儿感冒外治法,妈妈值得拥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