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类风湿用药莫入误区

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有什么灵丹妙药? 》转帖并收藏 
   楼主菜花家的儿媳妇:我们家住五楼,没电梯,最近公公风湿性关节炎又犯了,基本爬不了楼梯,试了很多方法都不管用。现在只能让老公在小区附近租了个一层的房子。我们都住那儿,方便照顾老人。大家有什么好的药物,推荐一下吧!家人都很着急的! 

  回复 
   2楼倒头就睡:我大妈也有这个毛病,疼痛难忍的时候就吃几片止痛药。不过有时候能止痛,有时候不行,所以也经常更换药的牌子,有时候2种一起吃。你参考参考? 
  支持[14] 回复 
   3楼热心病友:别吃止痛药,治标不治本。我认为可以一边用药物治疗一边做康复锻炼,这样效果更好些,我的主治医生就是用的这个办法,现在我的病情基本上好了。 
  支持[167] 回复 
   4楼眉山老汉:生物制剂吧!这是目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最好的药物!它们的副作用会小于传统药物,而且效果也更好。虽然贵一些,但是能治病,能让病人少受些苦。 
  支持[95] 回复 
   5楼小飞象:不管用什么药,千万别用强的松。我亲戚看病的时候,就遇到了个原来一直用激素药强的松治疗的老病友,刚开始用药效果很好,后来就不行了,还添了甲状腺机能减退的病,真是得不偿失啊! 
  支持[113] 回复 
   6楼风湿科王大夫:5楼的观点不全面。以前,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中确实较多采用强的松,近年来已较少将激素作为首选的治疗药物。但是,对于一些关节症状严重,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仍不能缓解症状,或伴有明显全身症状或内脏器官受累时,仍需要采用激素治疗,当然,剂量已远低于以前。患者不必“望激素而生畏”,用与不用应由专科医生衡量。 
  支持[208] 回复 
   7楼望断南飞燕:是药三分毒,不过个人感觉西药副作用大,中药副作用小。试试中药吧!不过千万别轻信江湖游医所谓的祖传秘方,新闻里不是常报道吗,那里面也大多掺了西药,特别是激素药,短期内可能有效,长期使用,后果不堪设想哪! 
  支持[145] 回复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病理基础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关节炎症状很难自愈,关节周围组织受到破坏,出现关节肿胀、疼痛、僵硬以及活动灵活性受限的症状,重者可能永久性关节畸形,甚至残废。但是只要规范用药,施行适合患者的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每位患者的病情都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即使是那些病程很长、卧床不起的患者。 
   现在社会上有许多宣传“疗效一竿见影”“彻底治愈”的“药物”,患者间也流传着不少“偏方”“秘方”,使许多患者的治疗走入误区。 
  乱吃止痛药 不会有疗效 
   不少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因疼痛难忍就乱吃止痛药,吃几次止不住痛就换另一种,甚至2种止痛药一块吃。所谓止痛药即非甾体抗炎药,常用有消炎痛(吲哚美辛)、扶他林(双氯芬酸钠)、芬必得(布洛芬)、莫比可(美洛昔康)、西乐葆(塞来昔布)等。这类药一般应用数日后才见效,当足量服用3~4周无效时,才能换另一种。如果2种一起吃,不仅不能增加疗效,反而会加大不良反应。 
  用药单一 势单力薄 
   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医生多采用联合治疗:一般多用一种止痛药与一种或多种改善病情药同时服。改善病情药即免疫抑制剂,可减轻病情,在一定程度上阻止或延缓病变组织器官的破坏,也有助于激素减量,常用有氨甲喋呤、环磷酰胺、硫唑嘌呤、来氟米特、环保霉素A、霉酚酸酯、沙利度胺(反应停)和羟氯喹。 
   有些患者一见免疫抑制剂说明书上毒副作用如此之大,就擅自减量或弃之不用,而单吃止痛药,殊不知这类药是通过抑制前列素的合成而起到抗炎作用,但疗效不持久,不能抑制免疫性炎症,阻止病情进展。单用治标不治本。 
   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类似局限性恶性肿瘤增生性和破坏性的生物习性,必须效仿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尽量采用既能迅速改善症状,又能长期控制病情进展的联合治疗,从不同作用机制上协同发挥作用。斯坦福大学Fries医生研究发现,与单用止痛药相比,越早应用联合治疗,越能显著降低致残率。 
  滥用激素 后患无穷 
   60多年临床实践证明,糖皮质激素的疗效并不如当初人们期望的那么好。我们接诊的患者中70%都用过激素或正在用激素,甚至把它当作救命稻草。的确,几乎所有应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用药后不久就觉得病情好转。在用药数小时内疼痛变得能够忍受;第2天晨僵基本消失,疼痛进一步减轻;1周关节肿痛明显减轻,活动范围加大,皮下结节变小,巩膜和虹膜睫状体炎消退;4~8周病情得到最大限度的改善。 
   但不幸的是好景不长,患者继续用药几个月后,疗效就开始减退。大约在用药第2年末,相当一部分患者应用激素所带来的好处,已抵不过毒副作用所带来的危害。这是因为皮质激素虽能抑制炎症,却不能消除炎症,更不能阻止病情发展。从患者的X线片上发现,在用激素治疗期间,即使症状和化验都有好转,但软骨和骨的破坏却在加剧。长期应用弊多利少,毒副作用甚至比疾病本身更为严重,不少患者出现肾上腺皮质机能不全、甲状腺机能减退、类柯兴氏综合征、糖尿病、股骨头坏死,甚至心血管、消化、血液、神经和皮肤等多系统损害。 
   近年研究发现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有阻抗骨质破坏作用,但也要有严格的指征,多用于急性活动期伴有高热、多关节严重肿痛,病情急剧进展,其他药物无法控制者,短疗程应用。 
  生物制剂 并非“神药” 
   近年生物制剂逐渐进入临床,为治疗开辟了新途径。主要包括T/B淋巴细胞及一些细胞因子药物。 
   对于患者而言,肿瘤坏死因子是致病的罪魁祸首。它能破坏人体免疫系统,造成炎症反应和身体损伤。肿瘤坏死因子需要与体内正常细胞的某个部位结合才能产生破坏作用。而以恩利(依那西普)为代表的靶向生物制剂,可以在两者之间“插上一杠子”,阻止它们“亲密接触”,也就阻止了疾病的发生。不仅能持续有效地缓解症状,甚至可以在病程早期阻止疾病的发展。 
   但生物制剂也并非“神药”,还需配合一些传统的免疫抑制剂才能收到良好的疗效。有位海南患者误把生物制剂当作“神药”,抛弃了所有治疗药物,到北京做了几次生物治疗,就认为可以高枕无忧了,谁知病情却越发严重。 
  中药治疗 优势独到 
   许多人认为中药起效慢,难治顽疾,其实并非如此。以免疫制剂为例,氨甲喋呤要连用4~6个月,环磷酰胺疗程在3~6个月至1年以上,硫唑嘌呤疗程为3~12个月,维持量要持续治疗2~3年以上,甚至有学者主张对重症患者终身治疗。而应用中药数周内即可起效,且毒副作用较少,利于坚持治疗,更有治愈的报道。文献报告中药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0%~98%,平均在90%以上。我们的临床经验,即使是经治多年久治不愈的重症患者,经2~3年的治疗,几乎均获病情完全缓解,甚至临床治愈之效。显然,中药治疗具有独到优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7个注意事项,你的吃药方式正确吗?
类风湿关节炎,不痛不肿了,为什么还需要一直吃药?
关节炎患者,请接收来自三甲医院风湿科的减药停药指南(全!收藏篇)
一直在用药,但类风湿仍未控制住,可能是这些因素作祟!
类风湿性关节炎用药注意事项
走出中医治疗类风湿误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