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习进行时】写好调研报告的三步曲:“调查”“研究”“报告”
写好调研报告的三部曲:
“调查”“研究”“报告”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共产党人的“看家本领”。

时下,正在开展主题教育,调查研究成为摆在领导干部,甚至普通党员群众面前的“必答题”,如何撰写好一篇高质量的调查研究报告也成为当下急需提升的一项重要技能。

调查研究报告,顾名思义,就是在调查取证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总结出有价值的观点,形成总结报告。

撰写调查研究报告,需要经过调查、研究、报告三个步骤。结合自己在撰写报告时的一些体会,我认为我们只有走好这三个步骤的每一步,才能撰写出一篇高质量的调查研究报告。

调查要真实开展


调查是撰写好调研报告的基础,只有带着问题真实开展调查,才能获取有用的分析素材,为下一步开展研究奠定根基。
一是调查的主题要明确。主题是调研报告的灵魂,对调研报告写作的成败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开展调查前,最关键的一步就是选好主题。
要准确把握热点。调研报告是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参谋和咨询服务的,所以要紧跟领导思路,着眼全局考虑,关注重点领域、紧扣中心工作、聚焦紧迫问题。选择的主题既要有解决的需求性,又要有解决的可能性。只有这样,写出的调研报告才更有针对性,更容易获得领导的认可,也更容易催生新的政策措施,产生更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要切忌主题泛滥。主题宜小,且宜集中。主题如果选的过于宽泛,难于体现选题的鲜明性,难于把问题讲深讲透,因而必须结合阅读对象需求,切换写作角度,找准写作方向,要突出主题的时代性、创新性、独特性。
如:选题“抓党建促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研究”,结合当前全省的重点工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背景下提出,紧扣了中心工作。无疑,选题的方向是值得我们借鉴思考的。
二是调查的方法要科学。既要收集查阅现有的文献资料、政策规定、研究成果,更要下大功夫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收集最宝贵的一手材料;调查对象要多元,既要调查机关也要调查基层,既要调查干部也要调查群众;调查角度要多元,不能只看“窗口”和“门面”,还要看“后院”和“角落”,不仅要看光鲜、典型的地方,也要看复杂、困难的地方;调查手段要多元,既要熟练掌握典型调查、问卷调查、走访调查、抽样调查等传统调查方式,又要灵活运用网络调查等现代调查方法。
通过各种调查方法,掌握最权威最全面的统计数据和案例素材,为调研报告提供有力的证据支撑。
成功获评一等奖的优秀调研报告《XX市人才政策效果评估调研报告》用了文献查阅、问卷调查、实地走访和深入访谈等调查方式,调研对象覆盖学校、医院、政府机关、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的各类人才,样本涉及2800多份,调研问卷涉及六大维度共21个方面展开调查。
正是基于多元的调研方式、广泛的调查对象及丰富的调研内容基础上,该单位才获得了大量有价值的素材,充分掌握了人才政策在落实过程中的堵点、难点问题,为写好优秀调研报告奠定了坚实的根基。
三是调查的材料要真实。真实是调研报告首要的、最大的特点,也是确保调研报告观点正确的基础。调查要深入一线、深入群众,要真往矛盾“窝”里钻,杜绝调研中的形式主义,严防作秀式调研、蜻蜓点水式调研以及“印证式”调研,真正掌握事物的本来面貌,把实际情况摸准摸透。调查取证的材料既不能为宣传而任意夸大,也不能为遮丑而有意缩小,更不能捕风捉影,虚构捏造。
研究要深入透彻


对调查研究获得的一手资料,在撰写调研报告时仍需深入研究、精心选择、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真正形成有价值的观点。
一是善于取舍材料。筛选出最典型、与主题关联性大的材料,去掉无关的、次要的、非本质的材料,使主题集中、鲜明、突出;注意材料点与面的结合,材料不仅要支持报告中某个观点,而且要相互支持,形成面上的“大气”。
二是围绕解决问题深究。调查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推动工作、解决问题、服务群众。不能只调查不研究,要真正做到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要敢于触及深层次矛盾、敢向顽瘴痼疾开刀,提出符合实际情况、符合改革大局、符合民众期望的对策建议。
三是善于运用方法研究。要善于运用新旧对比、正反对比、今昔对比、成败对比、横向对比等方法突出事物的特点,揭示事物的本质,力求提出新思想、新观点、新看法、新举措。要恰当运用不同时期、不同类型、不同情况下的统计数字增强调研报告的概括力和表现力,用确凿真实的数据充分论证主题。要善于结合“上情”和“下情”分析问题,既从党和国家的全局战略分析,又从本地区、本单位实际深入分析,真正做到服务中心大局、推动工作落实。
成功获评2022年度一等奖的优秀调研报告《浅议基层党建引领村级执行力提升》用了正反对比、今昔对比、横向对比等研究方法,从不同时期、不同村社区等角度分析了现镇社区设置方式的利弊,从而提出了改革的方向。基于研究方法的恰当运用,才能得出更符合逻辑、切合实际的对策建议。
报告要扎实可靠


调查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形成调研报告,将调研成果展现出来,因而“报告”环节是调查研究能否达到预期效果的关键。在撰写报告过程中,关键要抓好对策、语言与逻辑三大要素

一是对策翔实可行。为领导决策提供调研报告,不仅是为了使领导了解情况和问题,更重要的是为领导提供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的调研报告,对领导决策才有更大的参考价值。因此,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应该要在做什么、怎么做上提出具体明确、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使研究出来的举措符合实际情况、真正解决问题。点此加群
二是语言平实准确。调研报告不像写文学作品,不需要凭想象去构思创造,也不需要华丽的语言。重在贵在实实在在,实事求是,用事实和数据说话,用概念成熟的专业用语,非专业用语应力求准确易懂。尤其是政策调研报告,用词准确有助于政策决策者迅速准确地理解调研报告的内容,有利于政策制定和调整的正确性。
三是行文条理清晰。调研报告要做到观点鲜明,立论有据。论据和观点要有严密的逻辑关系,条理清晰。报告内容要全面,要有情况、有问题、有分析、有对策,不仅要阐释清楚调研结论,还要阐释清楚分析过程。要注重概括和提炼,善于从素材中归纳提炼出最有价值的东西,包括最重要的观点、概括性的表述、核心要义,让调研报告留下让人记得住的鲜明内容。

调研报告撰写工作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工作,不仅要具备文字表达能力和信息写作技巧,而且还要懂得运用各种调查研究方法和手段收集整理素材。只有坚持“真查”“深研”“实报”,方能形成一份有深度、有广度、有高度的调研材料。

来源:领导好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搞好新时代调查研究工作的几点思考
如何写好组工调研文章
调研报告——名词解释
撰写调研报告关键要“调”“查”“研”“究”
撰写调研报告的注意事项
调研报告怎么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