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离不开漓江的百岁“船上人” 年轻时靠打鱼卖鱼为生

离不开漓江的百岁“船上人” 年轻时靠打鱼卖鱼为生

2015-09-11 11:27:06 来源: 桂林生活网—桂林晚报 我来说说0阅读284 次

字号:

 

  ◆姓名:黄吴妹

  ◆性别:女

  ◆出生日期:1908年8月7日

  ◆身高:1.55米

  ◆血压:高压140,低压80

  ◆心跳:80次/分钟

  ◆既往病史:无

  ◆长寿之道:一日三餐很有规律,喜欢吃肉;平时喜欢到漓江边散散步,每晚都看电视剧;有刮痧的习惯,坚持了70多年。


黄吴妹精神不错。

  “我以前到各个孩子家里住住,有的在城里,有的在山上。可现在看来,我还是最喜欢住在漓江边,随时可以闻到江水的味道。”阳朔的黄吴妹老人今年已经107岁,目前住在阳朔镇渔业新村64号。但是,黄吴妹一直说自己是“船上人”。年轻的时候靠打鱼卖鱼为生,虽然现在100多岁了,已经干不动了,但是每当自己走在漓江边,看见过往的渔船时,以往的美好回忆又浮现在眼前。如今,老人身体非常健康,而且思维非常敏捷,自己把孩子们每月给的生活费管理得井井有条。

  近日,记者采访了这位107岁的“船上人”,请她分享自己的“长寿之道”。

  ●丈夫打鱼自己织网卖鱼

  黄吴妹18岁时与丈夫结婚,他们的新房就是一艘渔船。“当时我们很穷,没有房子,就一艘渔船,平时一大家子人就生活在里面。像现在说的,我们是船上人,靠打鱼为生。”黄吴妹说,以前漓江上有很多渔船,大家都住在船上,平时一同出去打鱼。有时候涨水,船还会被冲到岸边,为了降低被冲走的危险,总是几条船连在一起。


起床后,黄吴妹自己洗脸。

  “我以前是不会游泳的,后来和老公出去打了几次鱼,慢慢就学会游泳了。”黄吴妹说,平时他们主要是上午和晚上去打鱼,根据不同的季节,在漓江上下游讨生活。老人说,当时一网撒下去,根本得不到几条鱼,每天能收获几斤鱼就很不错了。“当时和老公一起出去打鱼是最开心的时候,晚上在漓江上很舒服,江风的味道很清新,有时候打不到鱼,但心情依然很舒畅。”

  黄吴妹说,自己主要的任务就是将丈夫打来的鱼拿到市场上去卖,然后就是晚上织补渔网。“渔网是用麻线织成的。青麻纺成线,接着用石灰水来熬,并用槌子用力捶几次,然后再将麻线晒干。从熬线到晒干要反复两三次。麻线坚韧了以后,就可以用竹片将麻线织成渔网了。”黄吴妹说,制作一张渔网一般要半个月左右。

  不过,黄吴妹也不是天天织新网,一张网起码能用半年。“主要还是补网,渔网容易搅在一起,每天打完鱼,我都要把渔网捋顺,要不然第二天就很难用了。”黄吴妹说。

  黄吴妹最主要的任务是将鱼拿到白沙市场上去卖。“以前打鱼不容易,挣点钱更不容易。”黄吴妹回忆说,当时鱼很便宜的,有时候一天打两三斤鱼,能卖就全卖了,根本不会留下来自己吃,因为一大家子人要钱来买米。

  “我记得我们打鱼那么久,最大的鱼是10多斤的。”黄吴妹说,上世纪60年代初,一些年轻人开始在漓江炸鱼,因此漓江鱼越来越少,家里的生活就越来越差,幸好后来政府管得严了。

  ●省吃俭用养大9个孩子

  黄吴妹有7个女儿两个儿子,从20岁开始,黄吴妹几乎一年多就生一个。“我们以前哪像现在,生了孩子还要休息,那时候坐完月子就要开始干活。”黄吴妹不光要干活,还要带孩子。


黄吴妹自己倒水喝,虽然年过百岁,她还能做不少事情。

  “你问我,打鱼的人家里是不是有很多鱼吃,其实以前我们根本舍不得吃。”黄吴妹说,她记得有一次,老公打了很多小鱼回来,但是很难卖出去,就决定放在家里面自己吃,可又舍不得一次吃完,没想到,由于天气热,第二天鱼都发臭了。

  “你们把鱼丢了吗?”记者好奇地问。“当然不会丢呀,我们只好把鱼全部煮熟了,然后晒干,去除鱼的臭味再吃。”黄吴妹说,以前真的很苦,一个月就吃两次肉,去赶圩时才偶尔买次猪肉,平时就吃点瓜菜。

  正与老人交谈之际,她的大儿媳走进了屋子。目前,老人住的就是大儿媳家的房子。听到记者和老人正在谈论以前的生活,她也回忆起以前和老人一起生活的时候。

  黄吴妹的大儿子已经去世,70多岁的大儿媳妇和老人家非常亲密。“妈妈很关心我们,有什么好吃的都留给我们,而且对我也非常好。”黄吴妹的儿媳说,上世纪70年代,他们一大家子搬到了岸边住,但母亲还是一直做着编渔网之类的事情,父亲也一直在打鱼。

  如今,黄吴妹年事已高,孩子们为了让她生活得舒服,专门为她请了个保姆。“我经常听家里人说老奶奶以前的故事,她和老爷爷省吃俭用把9个孩子拉扯大真的不容易。现在老人家的后辈们都非常孝顺,经常回来照顾她,每个月还给她好多生活费。”黄吴妹的保姆说,老人是个很善良的人,对人很客气很和蔼。●最好就是住在漓江边

  黄吴妹现在住的是她大儿子的孩子建的房子,位于漓江畔,走到江边只有几百米。起风的时候,能闻到非常清新的气味。房子前有一个很大的院子,地面用水泥铺得很平,中间有个舞台,每到逢年过节,村民都会在上面表演节目。“其实,平时这里也热闹,晚上有很多人在舞台下跳广场舞,大家都很开心。”黄吴妹说。


黄吴妹和儿媳妇到外面散步。

  黄吴妹说,1989年丈夫去世后,孩子们觉得她一个人很孤单,就决定轮流接她到各自家中居住。后来,有的子女比老人家还先去世,但他们的后辈就接着照顾老人家。大家约定,每家都要接老人住两个月。每个月,不“值班”的孩子们都要给黄吴妹一定的生活费,而且有时间一定要去看望老人家。

  孩子们都有自己的房子,还有的有两套,“那些房子有的是在漓江边,有的是在县城里面,我住过的地方可真不少。”

  不过,这几年,黄吴妹怎么都不愿意到处跑了,就喜欢住在漓江边。“我住了10多套房子了,虽然我知道孩子们都很孝顺,都很愿意和我一起住,照顾我。但我还是喜欢住在漓江边,因为这里离水近。”黄吴妹说,自己和漓江分不开,一辈子都是“船上人”。“漓江现在比以前漂亮多了,每次到江边散步,我都会回想起以前的生活,想起以前和丈夫一起去打鱼、一起开心的日子。现在我年纪这么大了,都不知道还能活多少年,能多看漓江几眼就看几眼了。”

  “老人家你身体健康得很,起码活到110岁。”站在一边的大儿媳说。据她说,母亲虽然走路要拄着拐杖,但还是经常要去江边走走。每到过年过节,江边就会有很多人放烟花。“那个时候,妈妈总是说,她以前年轻的时候,和爸爸也在江面上放过烟花,放完后,江面上全是烟,非常漂亮。”

  ●刮痧习惯持续70多年

  去采访老人时,老人家刚刚吃完午饭。记者看见,桌上摆着的菜还没有来得及收走,有冬瓜、猪肉、鸡肉等。“老人家现在非常喜欢吃肉,每餐必须要有肉。比如排骨、猪脚等,别看老人家牙齿不多了,但她慢慢嚼,每餐都吃得津津有味。”黄吴妹的保姆说。


黄吴妹的儿媳妇陪她看电视。

  这时,坐在一旁的黄吴妹笑了起来,说:“以前真是穷怕了,很少吃肉。现在生活好了,所以我就要保姆天天买肉吃。”

  黄吴妹的大儿媳说,老人现在思维非常清楚,身份证之类的一些重要证件都是自己保管,孩子们每个月给他的生活费以及政府的补助,怎么用,用多少,她都非常清楚。

  因为长期的纺麻织网,练就了黄吴妹的“火眼金睛”,到现在,穿针引线不在话下。说着说着,老人马上从抽屉中拿出针线表演了起来。只见老人将线放进嘴里舔了一下,不到5秒钟就成功将线头穿过针孔。“这都是小把戏了,如果这都做不好,怎么可能织好渔网。”黄吴妹说。

  如今的黄吴妹除了血压有些高,腿有些不好使,身体非常不错。黄吴妹的保姆说,老人每天晚上一定要看电视剧,晚上9点钟左右睡觉,早上7点半起床,非常有规律。饮食方面,早上二两米粉,中午和晚上都吃一碗饭,天气炎热的时候,每天要喝两升白开水。

  “我觉得我能活到这么久,和我经常刮痧有关系。”黄吴妹说,以前经常出去打鱼,而且又住在船上,因此湿气很重,所以她从20多岁开始就习惯了每隔两三天就刮一次痧。这样的习惯一直持续到90多岁。

  “我送送你们吧!”记者临走前,老人执意要送记者。怕老人家太劳顿,记者婉言谢绝。不料,黄吴妹说:“其实我是想去江边散散步,吹吹江风。”

  桂林晚报记者李桃/文 滕嘉/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民间故事:渔夫给妻妹送鱼,见其贪淫不怒反喜,他悄悄撒下渔网
桂林山水甲天下(三)漓江渔火景难忘
遇上这样的钓鱼老人,速速围观,顶礼膜拜
一个八旬老人的渔乐之道 捕鱼是习惯也是种乐趣
她“稀里糊涂”活到109岁
桂林网红渔夫带给潭门渔民转产休闲渔业的启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