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德经》全文及解读《老子》|道家|道家思想
老子《道德经》
老子

■ 简要介绍

《道德经》或称《老子》或称《五千言》,后尊称《道德真经》,相传是老子避祸出函谷关时,应当地总兵尹喜之邀,留下的五千言文字。《道德经》、《易经》和《论语》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

《道德经》虽然只有短短的五千言,但它玄奥精深、义理博大,堪称哲理第一书。它以道法自然为核心,阐述了如何让人们的个人修身达到少私寡欲、知足不辱等等境界,如何让人们的处世达到以柔克刚、不求而得、天人合一等等境界,如何让君主的治国达到为无为而治、德善德信而令百姓莫之令而自均等等境界,以至于如何用兵、如何让天地万物各展本性、并行不悖、即长且久等等境界。

老子(约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字伯阳,谥号聃,又称李耳(古时“老”和“李”同音;“聃”和“耳”同义),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 。曾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官”(管理藏书的官员),是中国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被道教尊为教祖,唐代皇帝曾尊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宋代加封号称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其道教尊称名称为“太上老君”,亦被尊称为“混元皇帝”,也是道教三清道祖中的道德天尊,另一说法老子是三清尊神之一太上老君的第十八个化身,被尊为道祖。

《老子》作为一本道家的哲理书,却具有非常高的文学性,对后世文学的影响不小。它主要阐述自然无为的思想,其中包含了不少对立转化的朴素辩证观点。在形式上,此书是语录体韵文,语言精练,多排比对偶之句。修辞凝练,音节铿锵,理虽玄远,文实多姿。其修辞比况,多为后世文士所取法。

老子《道德经》原文南怀瑾《老子他说》小雅《老子雅说》
道经
01章 道,可道,非恒道02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03章 不尚贤
04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05章 天地不仁06章 谷神不死
07章 天长地久08章 上善若水09章 持而盈之
10章 载营魄抱一11章 三十辐共一毂12章 五色令人目盲
13章 宠辱若惊14章 视之不见15章 古之善为道者
16章 致虚极17章 太上,不知有之18章 大道废,有仁义
19章 绝圣弃智20章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21章 孔德之容
22章 曲则全23章 希言自然24章 企者不立
25章 有物混成26章 重为轻根27章 善行,无辙迹
28章 知其雄29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30章 以道佐人主者
31章 夫兵者,不祥之器32章 道常无名33章 知人者智
34章 大道泛兮35章 执大象36章 将欲歙之
37章 道恒无名,侯王若能守之  
德经
38章 上德不德39章 昔之得一者40章 反者道之动
41章 上士闻道42章 道生一43章 天下之至柔
44章 名与身孰亲45章 大成若缺46章 天下有道
47章 不出户,知天下48章 为学日益49章 圣人常无心
50章 出生入死51章 道生之52章 天下有始
53章 使我介然有知54章 善建者不拔55章 含「德」之厚
56章 知者不言57章 以正治国58章 其政闷闷
59章 治人事天60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61章 大国者下流
62章 道者万物之奥63章 为无为64章 其安易持
65章 古之善为道者66章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67章 天下皆谓我道大
68章 善为士者,不武69章 用兵有言70章 吾言甚易知
71章 知不知72章 民不畏威73章 勇于敢则杀
74章 民不畏死75章 民之饥76章 人之生也柔弱
77章 天之道78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79章 和大怨
80章 小邦寡民81章 信言不美 
说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太上老君叫什么名字 老子是太上老君吗
《道德经》
东方三大圣人之首,世界古今十大作家之首,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
天马行空说汉字之“道”(2)| 古典新知
道教文化:道教三清指的是什么?
第一节《老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