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代经典对联故事:梁启超巧对张之洞

戊戌变法的主要人物梁启超(一八七三--一九二九年),广东新会人,举人出身。有一年,梁启超到广州投刺,拜见两广总督张之洞(1)当时,张之洞在清政府中,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正兴办新式书院,开展洋务活动。梁启超锐意改良,想力挽清王朝颓势,对张之洞寄予极大的希望。张之洞见投刺,落款为“愚弟梁启超顿首”,大不高兴,于是出联斥难。联文是:

披一品衣,抱九仙骨,狂生无礼称愚弟;

这上联狂傲无礼,且拒人千里之外。梁启超气度不凡,坦然对了下联,请来人回送给张之洞。联文是:

行千里路,读万卷书!侠士有志傲王侯。

对答不卑不亢,有理有据,文字高雅,气势慑人。张之洞一看,马上出衙迎接,大有相见恨晚之意。

后来,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名气更大,傲气也更盛。一次,梁启超到江夏(2)拜访他。张之洞又出联求对:

四水江第一,四时夏第二,先生居江夏,谁是第一,谁是第二?

上联既包含四水(指古代江、河、淮、济四水)中,长江排首位,又总括春夏秋冬四季,而夏是排第二。接着,提出了“谁是第一,谁是第二?”这样难以回答的问题。

才思敏捷的梁启超,略加思索,巧妙地答出下联:

三教儒在先,三才人在后,小子本儒人,何敢在先,何敢在后。

张之洞吟读再三,不禁叹息道:“此书生真乃天下奇才也!”

梁启超所对的下联非比寻常。他以自己的身份“儒人”拆开,本古代儒、佛、道三教中,以为儒首,在天、地、人三才中,则以人才居末位。梁启超以“何敢在先,何敢在后”巧对“谁是第一,谁是第二?”其含意深远,既挫了对方的傲气,又不失宾主之礼,难怪张才洞为之叹服不已。注:(1)张之洞(一八三七--一九0九)清末大臣。直隶南皮(今河北南皮)人,同治进士。是后起的洋务首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对联故事:张之洞两难梁启超
梁启超拜访张之洞,自称愚弟,让张之洞很生气,出了两句上联刁难
傲气的张之洞被谁折服?
梁启超、孙中山妙对张之洞
梁启超的急智
千古绝对:张之洞出上联为难梁启超,梁启超巧对下联征服前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