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有德然后君子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上乘的德行不刻意追求“有德行”,所以它才是真正的有德行;差一层的德行孜孜以求、小心翼翼地力求不偏离德,所以反而算不得真正的德行。上乘的德行顺应自然地施为,没有任何主观目的;上乘的仁爱满腔热情地投入施为而不求任何功利;上乘的义理有人为的理论指导并要达到既定的目标;上乘的礼法如果施行而无人响应,就会诉诸武力地强制执行。所以说修行不够,达不到“道”的境界才称他“有德行”。不能达到“德行”才退而求其次地讲“仁爱”。功利心太重到连“仁爱”都失去后才论“义理”。“义理”都被迫退出时才会重用“礼法”作为民众必须遵守的准则。“礼法”——就是现在所说的“法制纪律”在社会上显得日益重要的时候,就是正直诚信的教化日益衰落而灾难动乱即将到来的先兆。制定礼法等具体规范来约束民众,这只是勉强让人们保持善良美丽的外表,而不顾本质上的腐化迷乱,这种“治标不治本”的做法最终必然会步向愚昧、虚伪。所以真正有德行的男子汉处世以厚道为本而不拘泥于礼法,浑厚朴实而不求华丽显赫。这才是真正的德行。

“德”是“道”在“有”——某个具体层次上的体现。“德”是有着是非善恶的评判标准的。 智慧人生www.rszh.net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最上乘的德行是发自真诚的内心的,是来源于“道”的,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行为。尽管这种行为客观上起到了一定教化风俗的效果,但是有“德”的人并不是用这种行为来标榜什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子》原文/简译·梦贞
必知的经典(1)
上德不德,上德无为。无为就是不装,无人为,无虚伪,不违背自然。弃真诚自然而守仁义礼,愚蠢至极。不真诚、不自然,是一切问题的根源。
道德经第38章翻译
早课 |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
通俗释义《道德经》第三十八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