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转载】培养孩子是一个创造的过程之一


 培养孩子是一个创造的过程之一

父母生活态度和向孩子传达的恰当期望是教育孩子最根本的因素

——访何立婴之一

弓立新(以下简称“弓”):生活中有这种情况:父母文化不高,不懂教育,没怎么管孩子,孩子也成才了。父母本身受良好教育,或者花了很多时间管教孩子,也没管好。怎么看待这样的现实呢?现在,大家都很重视家庭教育,作为父母,是不是一定要学一些教育孩子的知识呢?

何立婴(以下简称“何”):实际上,我们找不到一种分类指标,什么样的父母,做什么样的事,孩子就一定能成才。有些父母文化水平高,看了很多书,孩子未必好。而有一些农村妇女没有文化,孩子却非常好,都当上了博士。从教育方法上讲,很难说哪种好哪种不好。钢琴家朗朗的爸爸就是打,孩子也成才了。而有的就不行,把孩子打死了或者迫使孩子离家出走。但是我们可以从中找到一些规律:首先父母对孩子有基本期望和要求。如果父母不期望孩子好,孩子肯定不会好。期望本身一定要有,但是这个期望要考虑到孩子的素质,孩子的素质决定了什么是恰当的期望。其次,在教育当中给孩子传授的有关社会和人生的基本态度很重要,而不是父母能辅导孩子多少功课。我体会最深是价值观念,国际上也有相关的研究。研究者把同样的没有上过大学的父母分成两组,区分的依据是他们的孩子是否考上大学。研究者去了解这些父母,发现父母的生活态度影响着孩子的成长。一个组的父母觉得,我天生就是这个命,能活着就行。他们不了解大学是什么样的,对社会秩序本身也缺少认识。这些父母生活在底层,有饭吃能生活就不错了,所以只希望孩子有一个生活的着落就满足了。这样的态度决定了他们的孩子不想上大学。另外一组的父母也很贫困,但是孩子能上大学。这些父母的心理是:深知受教育的程度和未来的生活密切相关,为自己当年没有机会上大学而感到遗憾。他们仰慕知识和学问,知道它们的价值。他们虽然身处底层,却向往受到良好教育。父母把这种向往和认识,或者是一种遗憾都传达给孩子,在生活中时时会表露出来。所以,孩子向往知识,努力学习。可以说,这才是孩子成才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我见到有些教授的孩子都不爱学习,是因为教授本身对自己的职业没有一种认同,觉得自己学了半天还不如做生意可能更有钱等。这些观点无形中都会传达给孩子。当这些父母看到孩子长大后不爱学习而生气时,孩子会反驳:我不想象你们那么累!

弓:这样看来,不管父母学历高低,生活状况如何,他们所表达的对自己目前状态的态度和感受,孩子是能够体会到的。这种感受不在于父母是否教孩子做题了,而是时时刻刻表露出来的价值观和态度。

何:我们会看到一些父母,虽然贫困艰辛,但是诚实劳动,生活态度积极向上。所以,他们的孩子能够逐步养成这样的态度,再加上对知识的仰慕和追求,以及父母传达的适当期望。这些孩子就比较容易成才。

弓:那我们是否可以推断出这样的说法:好父母不一定要懂教育,自身的素质更重要。

何:这很难说,如果父母明白一点教育更好。这种明白不是教条的,要真懂,还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中国的独生子女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在教育上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就连教训都没有。每个孩子都是试验。那些多子女的母亲在教育孩子上是有变化的。她在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可是我们现在不能。每位母亲都有一种遗憾,有的妈妈就说,我特想把孩子作废重新来一个。在这样的情况下,父母学习一些教育知识比自己摸索更好。但是,决不能只学一些皮毛,生搬硬套,还不如不学呢!

 

  

一种教育方法是否有效,要看它是否适合孩子,以及孩子周围的家庭环境如何

——访何立婴之二

弓立新(以下简称“弓”):现在,很多父母借鉴别人的家教经验,一种是普通人家的经验,另一种是名人的经验。这些父母以为自己照着做了,孩子就能变成一种什么状态。比如,读古代经典有益,杨振宁从小读《孟子》,我的孩子也要读。其实,很多情况是不可这样简单比较的,因为家庭的背景完全不一样。您的看法呢?

何立婴(以下简称“何”):大家想教育好孩子是正常的,可以看一些教子经验或者方法理论。目前,这类书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教育理论书,是抽象到理论水平的。当然正因为抽象,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如果把它们和实际应用相结合,会是最有用的。有的人对理论没有兴趣,愿意把理论简化成可操作的方法。但是,理论一旦变成可操作的、具体的方法,就容易被一些父母不顾环境地随意搬到孩子身上。另一种是名人家教经验或者像刘亦婷这样的典型案例。其实作者在介绍这些情况,已经是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了,没有告诉读者家里的背景如何。环境和背景对他都是很自然的事情,但是外人把书中的方法硬搬到自己家就不行,因为你们家没有人家的背景。而这一切在书里往往没有全部说明。因此,我们生搬硬套这些书里的方法往往是不奏效的。但是如果能看明白,找到最本质的原则,我说这些书都一样,因为它揭示的道理是一样的。能否成功,就是看这些教育方法是不是适合你的孩子,以及你周围的环境如何。国外很重视中国的书香门第,觉得自动就能出人才。我记得姜昆谈论吴欢(吴祖光的孩子)时说:吴欢从来没有练过书法,抄起笔来就写。我看过吴欢的字,比一般人要好。姜昆很惊讶,说:我从来没见过你练字,怎么还能写得不错。吴欢说:我从小就在爷爷的书桌上爬,至少我也从那儿爬过来的。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耳濡目染。这种家庭的氛围是非常厉害的。我小时候,老师教我们玩,把一个牵牛花泡在杯子里,水里滴一滴红墨水或者兰墨水。用不了两个钟头,从花的叶脉就渗红色或者蓝色,变成一朵粉红的花和浅蓝的花。就是这一杯水把它浸泡的,深入骨髓,渗透血液之中。家庭的文化就是这样时刻影响这孩子的,而其中最核心的是价值观,然后是习惯、行为方式等。如果这个家庭没有文化,骂人偷窃,不遵守交通规则,而要求孩子如何高雅,是不可能的。

弓:家庭氛围和父母的榜样时刻传达给孩子一种影响力,那么孩子是否都能接受呢?

何:很多书籍实际是介绍抽象出来的一种结果,孩子本身的素质和父母背后的很多努力,是无法从书中看出来的。父母如果没有清醒的头脑,以为事情就是这么简单,那是大错特错了。我这里讲的素质是孩子天生的部分,从心理学上讲主要是大脑的活动能力,例如艺术家绝对是天生的。家家户户买那么多钢琴简直是浪费,陶冶情操可以,但是大部分孩子永远不可能成为钢琴家。真正的科学家也要有天赋,孩子如果是这块料,父母去加工才可能有效。我们要建立一种观念,每一个人都有潜能,都有价值,但是潜能不一样。心理学常讲,是什么就成为什么。

弓:作为小学生的父母,有些是没有能力分辨自己孩子的潜质,而且可能也不甘心,认为孩子态度很好,怎么能学不好呢?

何:这是错误观念。我们以前不承认人的差别,今天仍然是。据我所知,在一项调查中,“你最需要的是什么”一栏中填“机会”或者“领导重视”的最多。今天我们社会中很多人认为自己处境不理想是因为没有机会,我怎么不行呀?总不服气,不栽在那里是不会承认自己不行的。有的父母也有这样的想法。心理学的观念是:一个人就是一块矿石,每块矿石里都有宝藏,但是它不一样,有金矿、银矿、铜矿、铁矿等等。铁不是金子,但是铁的作用是金子不能替代的。父母也应该这样认识自己的孩子,让孩子走自己应该走的路,成为“最好的自己”,这样父母无遗憾,孩子也无遗憾。

弓:现在只有考试这样一个标准,父母如何判断,是孩子不认真没有学好,还是在这方面能力不够?

何:孩子天分和能力的表现是非常不一样的,比如舞蹈、绘画等能力会早期表现。父母可以让孩子多方尝试,发现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因为孩子有时也不知道哪方面好。从心理学上讲,兴趣和能力有关,有兴趣的,往往有这方面的才能。当然,也有的孩子,别人喜欢什么自己也干什么,但是如果他不是真的有兴趣的话,他会很快放弃的。还有,父母可以衡量孩子在什么事情上付出的努力最少,而成果最好,以此来判断孩子的能力所在。

 

 

家庭教育是一个互动的过程,父母要好好研究自己的孩子

——访何立婴之三

弓立新(以下简称“弓”):有的父母不了解孩子的资质,就主观地执行一些被专家和多数人认为好的、有效的培育方法,结果造成孩子反感,您怎么看?

何立婴(以下简称“何”):教育是一个外面的作用力和内部可能性相互作用的过程。每个人的智力水平不一样就像一个没有发酵的面团是不可能蒸成馒头的道理一样。在这些书里,作者站在自己的角度,会强调教育的作用,而忽视孩子的主观能动性。父母一定要知道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我们往往等孩子成为呆傻人了才明白,孩子是不一样的,比如周周。但凡孩子正常,父母就不甘心,老想把孩子塑造成自己理想的状态。孩子如果不是那块料,你是捏不成的。家庭教育是一个互动的过程,父母的做法孩子可以回应,而且是向积极的方面回应就对了。学习的事情是发生在心灵深处的。有很多父母买刘亦婷的书,盲目照着做。我就知道一个孩子只要一说“刘亦婷”就哇哇大哭,因为他妈妈整天拿刘亦婷收拾他。我告诉他的父母:第一,你的孩子不是刘亦婷,第二你不是刘亦婷的妈妈,第三,你们家不是刘亦婷他们家,至少这三个条件都不一样。但是父母经常不考虑这些,盲目使用这些办法后,不管用,就说:书是骗人的,要不这些方法怎么都不管用呢。父母不懂教育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总觉得自己就是一个捏面点的师傅,想把孩子捏成什么样就捏成什么样。还有很多父母总想短平快就解决孩子的问题,事实上灵丹妙药是不存在的。就像医生,是好医生,一病一方,一人一方。你感冒和你家小孩感冒,肯定不能开同一种药。如果吃了药还没有好,过一个礼拜又来了,医生开的方子不能和第一个礼拜的一个样,随时都要调整。都用一个药方的就是庸医了,会治人于死的。家庭教育也是同样的道理。父母要好好观察和研究自己的孩子,问题到底出在什么地方。学习方面,首先是看卷子,不仅看分,更重要是看错在什么地方,是不明白还是马虎。如果不明白,就要研究为什么,是上课不好好听讲,还是笨。我们不能不承认人有笨和比较笨,聪明和很聪明之分。实际上,哪一个层次的人都能生活好,如果非要越过这个层次是要吃亏的。现在有的父母经常说一些空洞的话:你就这么不努力,花费了我们无数的心血,还好不了,我这一辈子就靠你了。在我看来,说这些有什么用啊,你要帮他解决问题。

弓:报刊上宣传一些教育招数,比如,天津的父子协议,给父母洗脚等,有些父母就效仿。这样做似乎不够明智。

何:现在家庭教育没有招了,所以就瞎弄。父子协议成功了,是因为前期教育不成功,其实早就应该让孩子锻炼。这种方式虽然成功了,但是没有太大的普遍意义。洗脚的事情太可笑了,要让孩子孝敬父母,时时刻刻都可以进行的,何必用某一天,作为作业进行,动机就有问题。再说洗脚的方式不一定好,父母很年轻,需要孩子给自己洗脚吗?其实可以让孩子做任何一件事来表达孝心。我们的教育方法实在是太贫乏了。

 

 

  

培养孩子是一个创造的过程

——访何立婴之四

弓立新(以下简称“弓”):孩子的能力不一样,要不同对待。孩子的性格不同,在教育方式上是否也要有所变化?

何立婴(以下简称“何”):心理学上讲气质是天生的,是一种神经活动的类型,是无法改变的。有的孩子比较暴躁,有的孩子就是慢性子,有的孩子很温顺,有的很脆弱。所以,一种教育方法对每个孩子是不一样的。钢琴家朗朗一方面有天赋,另一方面也能够经受严格管教,环境的压力越大,越能激发他的潜力。可有的孩子如果父母要打他,他就受不了,可能会离家出走。培养孩子的过程是创造的过程,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在孩子身上实施的方法也是独特的,复制是不行的。父母一定要动脑筋研究自己的孩子。这是一个摸索的过程,尤其是母亲,要下功夫。现在父母总想省事。有的父母听了卢勤的话,想对孩子说“你真棒”,就不顾自己的孩子的年龄多大,不管孩子干了什么都说“儿子你真棒”。儿子都上初中了,知道妈妈对自己不满意,就反驳“你少损我啊”。其实,卢勤的做法更适合年龄比较小的孩子。

弓: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孩子没有错,不过,有时也容易让孩子失去对自我的客观评价。你同意这个说法吗?

何:对孩子要肯定,更要实事求是。这两者并不矛盾。如果父母把孩子夸得认为自己天下最好,是害了孩子,说“不错”“你挺好的”就够了。绝对性的话不要和孩子说,比如“我是最好的”,你怎么知道你是最好的?这样对孩子没有好处,不要让孩子不知天高地厚。有些名目繁多的教育思想实际是为了炒作自己,或者从另外一个途径得到大众认可,有头脑的父母是不能被这些迷惑的。有的父母总想让孩子早出名,早成功,甚至自子借着孩子出名。我觉得教子应有平常心,孩子就是在全校第一也不算什么,他只是个孩子,在某一方面比起同龄人稍微好一点罢了,过多的宣传会害了孩子的。父母要让孩子在人群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不断努力。父母过度的张扬容易使孩子有错误的自我意识。有的父母要让孩子树立永远争第一想法,我的看法是,他们把孩子往死路上领,怎么可能一个人永远是第一。有一些家长教育孩子只要学习好,在班上拔尖,其他一切都不重要,其结果是,一些孩子学习虽然好,更可能不好但是自立能力差,品德不好,徒有一颗狂妄的心。

弓:冷静思考就会发现,很多宣传的教育模式和好方法的结果都是让孩子上名校、出国留学和得高薪。实际上,这种对成功的认识是狭隘和肤浅,很容易误导父母。

何:是的。我对于办名校和分重点班不赞成。我们的名校就是升学率高,对学生衡量的标准也只有一种。对于花钱上名校我更是反对,因为孩子的能力本来不够,让他挤进去,容易形成自卑感。只要好好学,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不会差到哪里的。小学生要付出时间和能力的50%,甚至以下是正常的,初中生60-70% ,高中70-80%是正常的。如果一个人从小学到中学都在付出100%的努力才得第一名,我看没有前途。到了小学五六年级,学生的学习自然有分化。其实学习好,未必就是付出努力最多的,而学习中等的孩子,也许已经很刻苦了。这就是差异。我们总认为有付出就有收获,不一定,这不符合科学,父母不能这么简单地看问题。

 

 

要改变孩子父母首先要改变自己

——访何立婴之五

弓立新(以下简称“弓”):父母要改变孩子,先得改变自己,可有的父母不愿意自己学习,总想花钱买教育。

何立婴(以下简称“何”):世界上最有价值的东西是无价的,是买不来的,比如智慧和品德。有位邻居曾和我说:我们俩素质都不高,希望孩子好,我们家的氛围不好,您能不能给我们找一个知识分子的家庭,把孩子寄养在人家,到他们家耳濡目染,一起生活,我们给钱要多少钱都行。我问他:第一,你的孩子将来你还想要吗?这样孩子不就变成别人家孩子了吗?再有,你们自己不能提高吗?他们说:没想过,只希望孩子好。孩子很小的时候,妈妈一定要调整工作,花更多的时间和孩子在一起,把你的良好素质传达给孩子。谁照料孩子,谁的思想传达给孩子。我同事的孩子从小由老人带。姥爷带着孩子整天溜鸟,遇到什么事都说:那有什么,只要痛快就行。所以,孩子才小学一年级,都看破红尘了,老师说不说,得多少分,都无所谓。父母改变自己的确很难,我给一个女中学生做咨询,一见面,她就伤心地哭,说我发现我妈是个小市民。原来,他们有个邻居,她妈背地总说这个人有多坏。然而,春节人家给他们家拜年,妈妈热情招待,当面可亲热了。等把人送走了,一关门就说这人如何坏。女生痛苦不堪地说:原来我妈是一个两面派,她怎么是这样的人。如果一个孩子认为自己的父母不好是非常悲观和自卑的。我当然不能下结论,她妈妈就是小市民,因为成人世界是很复杂的。在有的家庭,孩子和大人生活没有界限,父母自己实际的生活和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是割裂开的。自己不爱学习的人,让孩子爱学习,自己是低俗的人却让孩子高雅。这是一种悲哀。他们否定自己,没有信心改变自己就放弃自己,把希望寄托到孩子身上。一旦没有实现,生活就崩溃了,孩子是承受不起这份重担的。

弓:父母满足孩子成长必要的生活条件,但是并不明确满足到什么程度才是最恰当。

何:国外研究,发展最好的人是中产阶级中的下层,最出人才。他们没有贫困到为谋生奔忙,有向上的动力,又有争取进步的条件。国际上心理学家从来不研究上层人,也没法研究。从人的需要看,当物质条件太丰富以后,人就没有危机感。一些条件好的父母为孩子创造了很多,孩子反而不成材。这是有心理学的道理的。人的发展首先要满足基本需要,温饱不足,不行。但是温饱以后,人怎么才能高尚起来,这就要有条件,追求向上主要是成就动机,有两个条件,一是接受教育,这样他才能看到世界上更广天地,价值观提升。二是劳动,因为成就感是通过自己劳动获得,学生的学习动机就是成就动机,通过自己的学习获得好成绩,被表扬。不劳而获不能提升孩子的精神境界。雅芳的总裁是个华人,她家境很好,小时候想要一盒彩笔,妈妈就说:我为什么给你呢?你必需这一个学年都得优。妈妈认为这没有道理孩子彩笔,因为不是生活必需品。当她努力学习后,妈妈就给他买了。她说这件事对自己教育很大,一切都要经过自己努力才能获得。所以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不是什么好事。中国的父母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重视教育,因为中国的社会正在大变动。从社会来说,比解放战争还要深刻,经济的发展使中国社会的结构开始可以变动,中国过去怎么革命也好,农民起义一千次一万次,农民还是农民工人还是工人,在各个阶层之间跳跃的只是个别人。现在的中国社会大变动,是人们改变自己社会地位的最佳时期。而在这个变化当中,教育是个人社会地位变化的升降机。接受教育可以改变命运,即使最穷的人都能感到教育的作用。谁都希望生活好,从心理学上看,人的生活动力就是要争取更好的生活状态。现在的社会又提供了这样的背景,谁都不想失去这个时机,希望自己的孩子受更好的教育。不过,需要提醒父母就是,父母要有清醒的头脑,为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注:摘编自弓立新的《培养孩子是一个创造的过程——访何立婴》,原载《少年儿童研究》2006年第9期。

何立婴:北京教育学院心理学教授,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常务理事

摘编、责编:弓立新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研究所供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家庭教育是一个互动的过程,父母要好好研究自己的孩子
“哈佛总统”的成长路
职业化家庭教育训练第1000天
我读过的有关家庭教育的书
“神童教育”全是欺骗父母
《和孩子一起成长》原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