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对联趣闻(435)孙行者

 1931 年,清华大学入学考试试题是陈寅恪教授出的。他认为对对子最能考察出学生知识的多少、掌握语言文字的水平的高低,于是,列了“对对子”一项,原题只有三个字:

孙行者

要求学生对一个人名,注意词语虚实的对仗和平仄关系。学生们一看大吃一惊。他们都是新式学校毕业的,万没有想到这种题目,于是,只好乱对一通,有的把《西游记》里的人物都搬了出来:“猪八戒”、“唐三藏”……,有的一气之下写个“王八蛋”。当然。他们的这一题得了零分。后来成为语言学家的周祖谟先生,当时是一个考生,他对的是“胡适之”,得了满分。因为胡与孙都是姓氏,适与行都是动词,之与者都是虚词。陈教授的答案是“祖冲之 ”,以祖对孙,是人的亲属称呼,以冲对行,都是动作,以之对者,也是虚词。此外,据说还有对“王献之”、“韩退之”的,也得了高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华教授出上联:“孙行者”,学生全部对不上,唯有一人得了满分
孙行者与祖冲之
第二十五回 镇元仙赶捉取经僧孙行者大闹五庄观
诗歌:《孙行者其实也是一位名医》
孙行者[七绝]
《刻意犸骝三》2022.07.18周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