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围棋野史丨孔子是围棋黑,曾国藩死前还要下棋,苏东坡竟然是“棋盲”


作为中国古典文化的代表,围棋具有最典型的中国哲学气息。它以黑白两种符号的排列组合,演习出一系列变化莫测的方阵化境,与太极、阴阳之道相通。


一方纹枰,数百枯棋。千古以来,多少帝王将相、文人雅士、市井百姓乐此不疲,也演绎出许多趣闻佳话。



最早的围棋高级黑


代表人物:孔子

代表语录: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奕者乎


《论语·阳货篇》里孔子教育自己的学生:“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奕者乎?为之,犹贤乎已。”白话讲就是,你们整天吃饱了无所事事,这样是不行!赌一票、来一局也比闲着好。


也有人说这是孔子揶揄弟子宰我,因为他总给老师难堪,包括那句著名的“朽木不可雕”,骂的对象也是宰我。

这句话后来被汉宣帝刘询搬出来作“挡箭牌”。他常和一个叫王褒的臣子纵情狩猎、赏玩辞赋,当时的大臣多有非议,刘询回敬说,你们这些人不要再说三道四了,要知道上古的孔子比你们不知要高明到哪里去了,他说赌博围棋总比无所事事好,何况我玩的是更高阶的辞赋,能教化四方。




专挑孩子下手的臭棋篓子


代表人物:王导、刘仲甫、刘彧

代表事迹:你这熊孩子,怎么不知道让让你爹呢

三国魏晋时期是围棋的第一个巅峰,棋弈之道在社会上层极为盛行,梁朝《棋品序》中就有“汉魏名贤,高品间出,晋宋盛士,逸思争流”的记载,生动地表述了当时围棋活动的盛况,就连曹操、孙权等政治大腕都是棋迷,就好比现在商界的高尔夫球,不会下围棋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身处官位。

但古籍上常见的“常与人围棋”云云者未必棋艺高超,很可能是个臭棋篓子,比如东晋名臣王导,史书上记载和他对弈的都是儿童。


某次,王导和天才少年江彪下棋,小朋友执意要让两子。王导下不来台,不同意,但江彪毫不留情面地说“你下不过我的”,果不其然。第二次是和儿子王悦下棋,儿子走错了想悔棋,王导急了,赶忙按住他的手,面红耳赤地说“你这熊孩子,怎么不知道让让你爹呢?”


《南齐书》中的宋明帝刘彧也是个棋迷,但棋艺甚拙,还喜欢自己定规矩,把棋盘削去七八道。就因为他是皇帝,别人不敢给他定太低棋品,于是好言好语骗他是第三品,他毫不自知,非得单挑当时的国手、一品棋手王抗,王抗苦不堪言,不能赢又不能明显放水。让子不说,还得没羞没臊地吹捧,宋明帝听了就飘飘然,更加沉迷于围棋了。宋明帝还因棋授官,有次与手下沈宪下棋,心情好就发话:“就你了,去广州当省长吧”,实在是非常随意了。


死了都要下围棋篇


代表人物:阮籍、阮简

代表语录:局上劫,亦甚急


西晋著名的“竹林七贤”,行为放荡,不拘礼制。《晋书》上说阮籍是出了名的孝子,母亲死的时候,他正在下棋,惊闻母噩,对手示意缓缓,他偏不,“棋还没下完呢”。棋毕,吐血数升。


同样是“七贤”之一,同样是孝子。王戎为其母守丧时,面容憔悴,身体虚弱,连起身都要扶拐杖,但饮酒食肉下棋样样不误。


《水经注》还记载了一件哭笑不得的事。另一个“七贤”阮简当县令时,痴迷围棋。一次有人抢劫,县城一片混乱,手下官吏急忙向阮简报告“劫急”。当时阮简正在与人对弈,他对官吏说:“局上劫,亦甚急”。



“棋盲”苏东坡


代表人物:苏东坡

代表语录:胜固欣然,败亦可喜


明代王如锡所纂的《东坡养生集》中,收录了一首《观棋》诗。在诗中,苏轼自称并不懂棋,但却能悠然地看别人下棋而不觉得厌倦。在引言中,他写道:“予素不解棋,尝独游庐山白鹤观。观中人皆阖户昼寝,独闻棋声于古松流水之间,意欣然喜之。”

尽管苏轼不懂棋,他说出了围棋界的千古名句“胜固欣然,败亦可喜。”苏东坡认为魏晋士人安身立命讲究“贵适意”,下棋也当如是,心中无羁绊,享受过程最重要。



骨灰级棋痴


代表人物:曾国藩

经典语录:又围棋一局,何以为人

曾国藩平生有三戒,除“戒妄语”外,还有“戒围棋”和“戒水烟”。经过痛苦的戒烟,烟是戒了,唯独这个围棋,曾国藩到死都没如愿。一方面嗜棋如命,一方面又发毒誓戒棋,曾国藩认为下围棋“最耗心血”,多下则“头昏眼花”、“旷工疲神”,但还是“屡蹈之”。爱之深反又恨之切。在传世的日记中,这种矛盾心情反复出现:


“围棋一局,嬉戏游荡,漫不知惧,小人而已”

“观入围棋,几欲攘臂代谋,屡惩屡犯,真不是人”

“又围棋一局,何以为人”

在他传世的日记中,详细记载了他自己日常的围棋活动。仅就这些日记中的记载大致统计,从道光二十一年起的十三年中,他共对弈一千三百余盘棋,观棋还不在其中。自然,实际对局的数目还不仅于此。去世前一天,他下了两局棋。从日记可以断言,临死当天早晨,他还围过两局。



本文素材和图片取材于网络

整理:小元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史上的围棋,不总是件体面事
趣味围棋故事知多少
【知趣】“三更半夜”源自两个人
顺应天道,融合文化——浅论魏晋南北朝的围棋发展黄金期
中国围棋史话(四):两晋时期:潇洒儒雅的围棋 – 国学网
围棋作战理论的“金科玉律”——围棋十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