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13年我国货币政策将保持稳定分析
 

统计数据显示,3月制造业PMI指数为50.9%,比上月回升0.8个百分点,连续6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从分项指标看,3月制造业PMI5个分类指数41降。其中,生产指数、从业人员指数、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新订单指数均比上月出现回升,原材料库存指数比上月下降2.0个百分点。

  值得关注的是,生产指数比上月上升1.5个百分点,为10个月以来的最高点。新订单指数比上月上升2.2个百分点。其中,反映制造业外贸情况的新出口订单指数为50.9%,比上月上升3.6个百分点;进口指数为48.9%,比上月回升0.8个百分点,继续位于临界点以下,表明制造业用于生产的原材料进口量持续减少。

  “3PMI显示出当前经济旺季不旺,经济处于弱复苏格局。”中国社科院金融重点实验室主任刘煜辉表示,3月是生产开工旺季,但今年3PMI环比增幅是2005年以来最低的,凸显当前经济旺季不旺态势。从生产指数和产成品库存指数的上升强于订单指数的回升,可看出当前经济产能释放过程强于需求回升。另外,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回落以及中国原材料购进指数的下跌也印证了国内需求仍然偏弱。

  中金国际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表示,房地产销售大幅增长将带动一季度GDP增长加快。预计一季度GDP同比增长8.1%,较去年四季度回升0.2个百分点。“一季度经济增速回升主要由房地产销售大幅增长所带动,工业生产仍然偏弱。预计3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将受基数效应的影响继续回落。”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负责人表示,当前主要指数的回升具有季节性,回升幅度弱于历史同期,后期走势仍需密切观察。值得关注的是,制造业产成品库存指数,改变了持续8个月50%以下低位运行局面,出现反弹,再次回升到50%以上,反映出当前供需虽然均现回升迹象,但需求回升仍需加强。从当前企业反馈的情况来看,主要集中在成本上涨等经营质量与效益方面,生产方式与经营模式的创新升级越来越受到关注。

随着最近数周食品价格连续回落,部分领先机构预计,3CPI将明显回落至3%以下。再结合昨日最新公布的3PMI数据,显示经济仍在偏弱势头的回暖通道,市场将“大松一口气”,大幅收紧货币政策预期将落空。但同时人民币汇率正在迫近汇改来新高,国际资本流入正在加速。面对复杂局面,机构认为,保持政策稳定将是未来的政策选择。

  因为尽管货币政策与多项因素相关,但此前市场一直将短期通胀压力是否上升作为货币政策收紧与否的风向标。

  交行金研中心近日率先发布预测报告,做出3CPI同比涨幅在2.5%的初步判断。瑞银特约经济学家汪涛也认为,2CPI跳升主要受春节因素影响,不应对其过分解读,且最近数周食品价格连续回落,预计3CPI同比增速将回落至3%以下。

  对于判断依据,交行金研中心唐建伟认为,3月食品价格连续四周回落,食品价格环比可能下降1.5个百分点,而非食品价格同比涨幅也将较2月小幅回落;再加上翘尾因素相比2月小幅回落0.2个百分点,因此作出3CPI同比涨2.5%的判断。

  “去年10CPI同比涨1.7%应该就是本轮物价运行的低点,2013CPI同比已开始酝酿新的上升周期。”唐建伟说,但考虑到经济增速只是温和回升、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难以大幅上涨、本轮猪周期涨幅不会太高及前期货币政策总体稳健等因素,物价上涨将总体可控,初步判断2013CPI同比将上涨3%3.5%左右。

  真若如此,市场对于“货币政策收紧”的预期也将大为改变。此前,多位机构经济学家认为,年初宽松政策将会导致国内需求攀升,进而引发了通胀在随后几个季度内上升的担忧。在此背景下,货币政策或将整体向偏紧方向发展,比如采取加息等手段,而这些收紧措施也被市场认为是,将导致今年下半年经济增速下行、低于上半年增速的重要影响因素。

  然而,结合昨公布的国家统计局制造业PMI以及汇丰制造业PMI等数据来看,经济仍处于复苏轨道,多家机构认为,经济温和回升、通胀可控前提下,政策有望继续相对宽松。

  不过,交行金研中心则表示,央行将更为倚重公开市场操作来调节流动性。而在贷款利率已经趋于下行、物价重新上行的复杂局面下,加之出于对中外利差过大加剧资本流入的担心,上半年基准利率保持基本稳定的可能性较大。

3PMI环比增幅为2005年以来同期最低水平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发布的3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9%,较上月回升0.8个百分点。分析人士表示,3PMI回升至50.9%,说明经济延续了弱复苏格局。与历史同期相比,3PMI环比增幅是2005年以来最低,凸显了经济旺季不旺、需求偏弱的态势。另外,从制造业投资增速、用电量以及PPI等指标来看,当前经济回升的动力不足。经济正步入结构调整的“阵痛期”。

专家预计3CPI涨幅回落 PPI降幅扩大

二季度资金面有望偏松

专家预计,3CPI涨幅将再次回落至“2”时代,预计同比上涨2.2%,环比回落1个百分点。PPI降幅在连续收窄后,受生产资料价格回落影响,3PPI同比降幅或中止收窄势头,再次扩大,预计同比下降2%。在短期内通胀压力减弱、经济弱复苏格局下,二季度资金面不确定性或增加。

CPIPPI料回落

商务部监测数据显示,食用农产品价格已连续5周回落。农业部日度数据亦显示,3月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大幅跳水,回落幅度达20087月有历史数据以来次高水平。

“综合食品价格和非食品价格,预计3CPI同比涨幅为2.2%。”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3月食品价格涨幅环比或回落到-2.5%。根据历史数据,春节后第一个月非食品价格涨幅环比回落幅度均较大,平均回落0.4个百分点,预计3月非食品价格涨幅环比回落至0

第一创业宏观经济分析师李怀军预计,3CPI同比上涨2%。其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9个百分点,对CPI贡献0.9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6个百分点,对CPI贡献1.1个百分点。

值得关注的是,PPI降幅自去年10月以来连续收窄后,3PPI降幅或再现扩大。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和2PPI均同比下降1.6%

鲁政委认为,进入3月,矿产品、能源、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化工产品、橡胶价格全线下跌,预计3PPI环比回落0.3个百分点,考虑去年同期基数为0.3%,预计3PPI同比下降2%,跌幅较上月再次扩大0.4个百分点。

李怀军表示,国内钢材价格在3月未能延续春节前的反弹走势,呈现回落之势。3月第三周国内市场钢材价格综合指数为107.52,比前月末回落3.6个百分点。3月大部分化工产品价格持续阴跌,有色金属价格也有所下跌,但煤炭和水泥产品价格变化不大。考虑到以上因素,预计3PPI同比下降2.4%左右。

资金面暗藏变数

中国社科院金融重点实验室主任刘煜辉认为,当前生产资料价格走势向下的概率较大,3CPI增速可能在2.5%左右。短期内国内通胀率继续向上的可能性不大,这主要是由于通胀再度抬头需要两个关键条件:一是对政府投资冲动抑制的失效,政府融资活动重新开闸,货币政策再度放松;二是从外部条件看,美元升值和日元贬值动能还没有累积足够大,也就是外部风险没有升级。

华泰证券报告认为,基建投资的惯性和房地产投资反弹带动需求继续改善,一季度宏观经济仍处于弱复苏。但影子银行清理力度的加大使投资面临约束,而经济内生动力仍较弱,这使得经济环比增长的动能逐渐走弱。政府投资受制使通胀风险降低,3月食品价格也出现快速回落,短期内通胀压力不大,货币有望保持中性偏松状态。

面对经济弱复苏格局,“宽资金”成为市场人士的普遍预期。分析人士认为,在经济维持弱势的背景下,央行有动力将目前弹性宽松的资金面保持下去,但二季度资金面也面临多方面的不确定性。外汇占款回落、前期债务陆续到期引发的流动性风险、美元回升带来的资金流出风险,这些隐患给资金面的边际增长带来压力,也可能改变市场预期。记者 倪铭娅

经济筑底 扩大消费潜力大

3月制造业PMI50.9%,比上月回升0.8个百分点,相比1-2PMI均值回升0.6个百分点。自2005年以来,今年3月是PMI环比1-2月份均值回升幅度最弱的一年。业内人士认为,虽然从数据来看,3月经济在回暖,底部夯实的过程还在继续,相比往年,当前经济复苏的动力依然偏弱,市场整体需求不足。

市场整体需求偏弱

PMI细分项产成品库存指数看,3月为50.2%,比1-2月的均值回升3.2个百分点,这也是自2005年以来单月PMI回升幅度最高的月份。库存指数的大幅提升再次说明目前需求偏弱。

这一点从细分的行业数据上看更为直观。分行业看,3月份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烟草制品业、运输设备制造业、纺织业等15个行业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高于临界点,多数企业的采购成本上升;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纤维及橡胶塑料制品业、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等6个行业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位于临界点以下。从行业分布看,主要的制造业购进成本在上升,很大程度上减弱了企业的主动投资行为,多数企业只有通过被动增加库存的方式来应对成本上升的影响。

广发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徐寒飞认为,这些数据从微观层面上都体现出企业的投资行为和市场整体的需求依然偏弱,虽然企业的供需缺口有所改善,但由于成本的影响,企业的毛利率提升并不明显。

海通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姜超提醒,这也可能跟3月的特殊时间点有关。由于一些季节调整因素等,数据显示的弱复苏不宜过分解读成对前期经济疲软趋势的延续。但数据出现了好坏参半的信号,这正可能意味着环比层面上出现经济底部的特征,说明经济筑底的过程在夯实,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这种预期对资产价格的影响。

消费发力空间较大

在楼市调控持续、投资意愿恢复不足的情况下,经济复苏的路径依然不平缓。专家认为,如何改变旧有的发展模式,调节投资、消费对经济的拉动,成为下一步中国经济转型中的重要问题,而1-3月的PMI数据在50%分界线徘徊正是这种经济内在调整的一种反应。

姜超认为,接下来如何刺激消费,引导相应的板块和行业进行去库存将对经济底部的夯实起到一定辅助作用。他认为,从目前投资板块和行业的数据看,由于有政策的限制和发展瓶颈的限制等因素,未来维持高速增长的可能性不大。未来投资更大的概率是恢复到历史平均水平,而消费发力的空间还很大。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过去10年以来,2012年消费对GDP增速的贡献第一次超过投资,这意味着消费是本轮经济复苏的主导,和2009年的投资主导有显著差异。交通银行金融发展研究中心分析师王宇闻认为,在当前背景下,只有更进一步调整经济内部结构,而非通过人为的手段刺激过剩产能和行业才能走出经济发展的瓶颈,实现真正转型。他预计,二季度整体经济的走势可能还会延续一季度的状态,预计4月的PMI还会在临界值上下波动,经济的深化改革需要一定的时间效应,而社会各部门对于政策的理解也需要一个传导过程。

联讯证券分析师盛旭认为,目前经济仍处在复苏第一阶段,即财政拉动期,若政策的调控效应逐渐显现,则市场信心和预期的改变对经济走出谷底会起到重要的拉动作用。记者 张泰欣

经济弱复苏格局延续

统计数据显示,3月制造业PMI指数为50.9%,比上月回升0.8个百分点,连续6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从分项指标看,3月制造业PMI5个分类指数41降。其中,生产指数、从业人员指数、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新订单指数均比上月出现回升,原材料库存指数比上月下降2.0个百分点。

值得关注的是,生产指数比上月上升1.5个百分点,为10个月以来的最高点。新订单指数比上月上升2.2个百分点。其中,反映制造业外贸情况的新出口订单指数为50.9%,比上月上升3.6个百分点;进口指数为48.9%,比上月回升0.8个百分点,继续位于临界点以下,表明制造业用于生产的原材料进口量持续减少。

3PMI显示出当前经济旺季不旺,经济处于弱复苏格局。”中国社科院金融重点实验室主任刘煜辉表示,3月是生产开工旺季,但今年3PMI环比增幅是2005年以来最低的,凸显当前经济旺季不旺态势。从生产指数和产成品库存指数的上升强于订单指数的回升,可看出当前经济产能释放过程强于需求回升。另外,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回落以及中国原材料购进指数的下跌也印证了国内需求仍然偏弱。

中金国际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表示,房地产销售大幅增长将带动一季度GDP增长加快。预计一季度GDP同比增长8.1%,较去年四季度回升0.2个百分点。“一季度经济增速回升主要由房地产销售大幅增长所带动,工业生产仍然偏弱。预计3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将受基数效应的影响继续回落。”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负责人表示,当前主要指数的回升具有季节性,回升幅度弱于历史同期,后期走势仍需密切观察。值得关注的是,制造业产成品库存指数,改变了持续8个月50%以下低位运行局面,出现反弹,再次回升到50%以上,反映出当前供需虽然均现回升迹象,但需求回升仍需加强。从当前企业反馈的情况来看,主要集中在成本上涨等经营质量与效益方面,生产方式与经营模式的创新升级越来越受到关注。

PPI疲弱表明需求低迷

国家统计局此前的数据显示,1-2月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出口增速和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均显著上升,显示出经济在去年四季度回升的基础上继续向好。但1-2月制造业投资增速回落、用电量增长低于预期以及PPI负增长态势延续,预示着经济进一步回升的动力偏弱。

彭文生认为,虽然前两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所回升,但回升的主要动力主要来自房地产投资和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投资。制造业投资增速显著回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大幅下降,显示政策的刺激并没有带动房地产以外的私人部门投资增速加快。“另外,虽然前两月出口增速大幅上升,但与当期实际出口需求联系更为紧密的出口交货值增速则较去年年底显著回落,预示着海关的靓丽出口数据可能只是昙花一现。”

数据显示,前两月我国用电量同比增长5.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9%,比去年12月回落0.4个百分点。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多个指标表明工业增速上行将受拖累。一是用电量情况。从市场预计来看,截至3月中旬,用电量同比几乎没有增长。有关部门预计,乐观情景下3月中上旬日均发电量同比大约增长2%3月日均用电量同比增长约4%。无论何种情况,以上增速远低于去年10月至今年2月的同比增速。二是价格指数显示当前主要生产资料需求回暖幅度弱于预期。进入3月之后,矿产品、能源、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化工产品价格全线下跌。从上述两个指标看,预计3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会进一步回落。

汇丰PMI预览指数购进价格回落,预计3PPI同比降幅扩大;食品价格下跌和春节错位影响消退将带动3CPI同比增速回落。

专家普遍认为,3PPI数据不乐观,PPI同比增速可能连续6个季度低迷,为过去十年来所罕见。彭文生认为,PPI的持续疲弱给经济复苏前景投下一丝阴影。PPI下跌,反映出当前总需求相对于供给而言仍然较弱。“预计PPI同比增速转正将推迟到三季度。PPI的缓慢回升,意味着实际利率回落过程较为缓慢,对今年工业企业的再库存起到抑制作用。同时,疲弱的PPI走势,意味着今年CPI通胀压力有限。”

中长期投资增速料放缓

分析人士表示,当前经济复苏疲弱说明过去的增长模式不可持续,经济已步入结构调整的“阵痛期”。经济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转型升级。

刘煜辉认为,当前经济主要问题是效率低下导致资本回报率出现明显下降,生产力出现衰退。这需要推动一系列改革,提高生产率,实现经济增长目标。

“从中长期看,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逐步放缓。但经济结构将会改善,表现为消费率上升、储蓄率和投资率下降。”彭文生表示,潜在增长率放缓将更多体现为投资增速的放缓。这意味着投资品和消费品的相对价格将会发生调整,投资品价格上涨压力弱于消费品价格。2013年工业品价格增长缓慢有可能反映了这一长期趋势的变化。

经济数据的变动将引发不同经济阶段转换速率的修正。如果按照经济下行-调控放松-预期改善-经济见底-新景气上升的逻辑,当前可能处于经济下行-调控放松的阶段。分析人士认为,与前几年相比,宏观经济部门对于经济放缓的容忍度较先前有所提高。在此基础上,只要不发生突发性下行因素,经济增速、物价稳中偏降的态势仍将持续一段时间。

中国银行日前发布的季度展望报告显示,未来一段时间宏观政策既不会太紧也不会太松,货币政策将保持稳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工智能如何影响宏观经济?这几点是关键!
去库存与涨价格齐飞
【泽平宏观】经济和物价有望延续温和回升
周期之轮(34)
【天风研究·固收】2017年PPI怎么看?
宏观经济与政策观察(2021年7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