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锐不可挡:头部公募正在崛起的新力量

这些“灰马”基金经理,值得你了解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中国公募基金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逐渐步入成熟发展的轨道。很多头部基金公司已形成完善的投研体系,搭建了老中青相结合的人才梯队,人才培养日臻完善。

大家知道,在多年基金研究中,除了老将之外,我也非常关注崭露头角的新秀。老将成熟稳重,历久弥新,新秀朝气蓬勃,积极进取。尤其是具有深厚历史积淀的头部基金公司,这些新秀接受过完善、体系化的培养,综合素质强,潜力不可小觑。

比如华夏基金,大家的第一印象可能是ETF的“带头大哥”。其实,华夏基金作为一家综合性、全能型的基金公司,除了被动管理的指数基金外,主动权益类产品也相当优秀。像蔡向阳、郑煜等老将早已盛名在外,近几年张帆、周克平、郑泽鸿、吕佳玮等新秀也令人瞩目。尤其是郑泽鸿和吕佳玮,他们管理的产品在2020年均翻倍,在全市场股票型基金中跻身前15名。(来源:Wind)这些新生代基金经理,在经历磨砺和进阶后,投资框架日趋完善,业绩崭露头角,锐气难挡。

更为重要的,这些人目前大多还没有被市场充分了解,尚未形成“市场共识”,符合我们挖掘“灰马”基金经理的条件。可以说,作为头部基金公司,华夏基金的主动权益板块目前还是一座未被充分挖掘的“富矿”。今天我们就带大家去华夏基金“挖一挖”。

一、正在崛起的华夏新力量

张帆、周克平、郑泽鸿、吕佳玮四位基金经理均为成长风格。张帆、周克平以计算机、电子、TMT为主要布局方向,郑泽鸿、吕佳玮则偏高端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方向。

据公开资料,这四人均有8-10年的证券、基金行业从业经历,有3年以上公募基金管理经验。周克平虽在2019年1月才开始管理公募,但之前曾参与专户、社保、年金产品的管理,实际从业年限并不短。根据我们的经验,这个时间点正是基金经理由“量变”转向“质变”的关键时期,处于“厚积薄发”的临界点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四人的代表作任职回报均跑赢创业板指。每位基金经理均有一只管理两年以上的基金,近2年回报均超138%。尤其是郑泽鸿、吕佳玮管理的华夏能源革新、华夏节能环保在2020年收益率翻倍,分别达到120.65%、114.66%。(Wind)

虽然都是偏成长风格,但他们在追求收益的同时,对风险控制也非常重视。其中,张帆、郑泽鸿、吕佳玮的代表作华夏经济转型、华夏能源革新、华夏节能环保在2018年回撤幅度均小于沪深300指数。周克平之前管理过专户、社保、年金产品,绝对收益思维已融入血液之中,在华夏复兴等产品上尤为明显。

来源:Wind,截至2020.12.31

二、时不我待,新锐纷纷亮剑

公募基金是比拼专业能力的领域,没有一步登天的捷径,1万小时定律更容易在这一领域发挥作用。他们几人就是扎扎实实搞投研,持续一路升级进阶,最终担起重任。

1、张帆:科技猎手,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性

张帆,北京大学电子学硕士,有10年证券、基金行业从业经历,4年公募基金管理经验。曾任券商电子行业首席分析师,2次获得新财富最佳分析师(电子行业,2012年、2014年),被业内誉为“科技猎手”。2015年加入华夏基金,2017年1月担任基金经理,现任华夏基金股票投资部高级副总裁。代表作是华夏经济转型股票(002229),至今管理4年1个月,任职回报146.17%,任职年化收益率为25.34%。(来源:Wind,截至2020.12.31,下同)

        来源:且慢,截至2020.12.31,下同

张帆是价值成长风格,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性。一般不参与企业初创期不确定性较高的博弈机会,重点挖掘确定性较大的成长期的投资机会。因为这个阶段公司的产品、技术等优势已经转化为客户结构、市场份额、业绩表现等外在结果,成长路径和增长空间可预测性较强,投资成功率较高。

比如2019年4季度至2020年3季度,张帆管理的华夏经济转型连续四个季度重仓持有立讯精密,期间该股的涨幅达到178.16%。(区间开始日为2019年4季度第一天,结束日为2020年3季度最后一天)

张帆也非常注重识别和布局传统行业转型过程中的成长机会。比如原本格局稳定、增速平缓的小家电行业,随着消费升级,涌现出摩飞等新兴品牌。2019年2季度至2020年1季度,打造摩飞的新宝股份连续出现在华夏经济转型前十大重仓股中,期间涨幅达到48.2%。

张帆尤为重视波动和回撤控制,均衡配置基本面相关性较低的行业,通过完善的投研体系规避选股、择时等方面的失误。他管理的华夏经济转型最大回撤和波动率明显低于同期TMT150指数,尤其是2018年仅回撤10.36%,远低于沪深300的25.31%。这对于成长风格的基金经理非常难得。

根据张帆的投资风格、核心能力圈等优势,华夏基金将于1月13日至26日推出为他量身打造的新基金——华夏新兴成长股票(代码:A类:010680,C类:010681),沿用张帆的投资理念和管理思路,主要布局成长板块的中长期投资机遇,聚焦云计算、新能源车、电子、军工等行业,值得期待。

2、周克平:接近外资思维的国际化成长股投资选手

周克平,经济学硕士,具有“科技+金融”的复合背景。他2014年毕业后加入华夏基金,曾在专户、社保、年金和QFII等部门任职,2019年1月担任基金经理。代表作是华夏复兴混合(000031),至今管理2年,任职回报180.55%,任职年化收益率为70.2%。

周克平在专户、社保、年金和QFII部门任职期间,形成了严控回撤、追求绝对收益的投资风格。他突破了纯A股思维,具备国际化的成长股投资视野

周克平的投资框架由“资产配置,个股选择,动态组合管理”构成,投资思维和外资比较接近。从长期视角出发,买入并持有优质股,不追求高弹性,也不参与短期市场博弈。投资管理遵循有保护的成长股投资原则

参照海外发达国家的经验,周克平认为未来中国前景广阔的方向是科技、消费和医药,并从中筛选出六大赛道作为布局重点,即先进制造(半导体)、新能源(光伏、新能源车)、云计算、现代服务业、生物医药、转型中的传统行业,重点配置其中的平台型(比如立讯精密)、生态型公司(比如腾讯控股)。

组合管理中,周克平会根据景气度和估值的匹配度,动态调整,降低整个组合波动性。如果行业景气度向下,估值较高,会减配;如果行业景气度向上,估值较低,会增配。还会对标海外龙头公司的市值进行衡量。 

周克平的持股周期较长,自2019年接手华夏复兴混合以来7个季度中,立讯精密、东山精密连续7个季度、科锐国际连续6个季度,先导智能有6个季度出现在前十大重仓股。

3、郑泽鸿:资深新能源投资专家

郑泽鸿,经济学硕士,2012年加入华夏基金,2017年担任基金经理。代表作是华夏能源革新股票(003834),自成立时开始管理,至今3年7个月,任职回报170.3%,任职年化收益率为32.09%。

郑泽鸿具有丰富的新能源行业一级市场及产业投研经验,重点关注光伏、风电、新能源车等细分行业的投资机会。

郑泽鸿主要从两个方面把握新能源行业的机会。首先从政策层面,判断国家政策支持的方向,行业技术路线的规划。其次从行业增长层面,选取保持较高增长速度的细分行业,看重成长性,提高估值容忍度。比如新能源车是国家大力推动的产业,替代传统燃油车是大势所趋,行业增长速度快,成长性确定性较高,可以给予一定的估值溢价。

基于对行业的独立研判,郑泽鸿管理的华夏能源革新自2017年成立就重点布局新能源车各细分产业链,2020年充分把握住了新能源车行情,全年收益率翻倍,达到120.65%。

4、吕佳玮:攻守兼备的均衡型成长选手

吕佳玮,清华大学工学硕士,2012年加入华夏基金,2017年8月担任基金经理。代表作是夏节能环保股票(004640),自成立时便开始管理,至今3年5个月,任职回报111.03%,任职年化收益率为24.61%。

通过对节能环保行业多年的深入研究,吕佳玮梳理出了三条布局主线。一是高景气度子行业,比如清洁煤、天然气、工业固废处置、污水处理等,采用精选行业龙头、买入并长期持有的策略。二是对于增速放缓的子行业,关注企业并购(提升市占率)、转型(进入新的高景气度子行业)的机会,赚取估值提升的收益。三是关注政策、事件推动的主题投资、业绩拐点、资产注入等机会。

节能环保行业子行业众多,每个阶段环境治理的重点、政策推动的方向是有规律可循的。吕佳玮往往能捕捉到正在或者即将爆发的子行业进行研究和布局,提高获得超额收益的概率。比如华夏节能环保2017年、2018年布局的“煤改气”相关的蓝焰控股,2019年以来布局的光伏、新能源车相关的宁德时代、欣旺达、福斯特等,为组合带来了可观的收益。

吕佳玮比较注重组合的均衡,除了沿着节能环保主线进行布局之外,还会灵活配置一些核心资产,比如立讯精密、贵州茅台、三一重工等,攻守兼备,2018年回撤小于沪深300,2020年收益翻倍,达到114.66%。

三、往昔岁月峥嵘,今朝风华正茂

华夏基金成立之初就提出“研究创造价值”的理念,建立分工明确、完善、高效的投研体系,不断丰富产品的多元化、特色化,坚守长期主义哲学。

往昔岁月峥嵘。二十多年来,华夏基金始终立于公募行业发展和创新的潮头。首只ETF(指数化投资)、首只QDII(海外投资)、首批科创基金(支持科技强国)、首批基金投顾业务试点(解决基民赚钱难的问题)……这其中都有华夏基金的身影。

截至12月31日,2020年华夏基金全年共有五只基金实现净值回报翻倍。分别为华夏能源革新、华夏节能环保、华夏新兴消费(A类、C类)、华夏移动互联(QDII)(美元),凸显主动管理能力。截至2020年12月31日,华夏基金旗下产品累计为客户盈利3200亿元,成立至今分红总额超1700亿元。

截至12月31日,2020年华夏基金全年共有五只基金实现净值回报翻倍。分别为华夏能源革新、华夏节能环保、华夏新兴消费(A类、C类)、华夏移动互联(QDII)(美元),凸显主动管理能力。截至2020年12月31日,华夏基金旗下产品累计为客户盈利3200亿元,成立至今分红总额超1700亿元。其中有4只基金分红超过百亿元。华夏基金践行了“受人之托、代客理财”的行业目标。(来源:Wi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创新驱动科技长牛,如何捕捉潜在投资机会?
成长股难选如何破:选股不如选人
崛起的华夏基金和它的新力量
还记得我说过,要用三只防守型基金来构筑一...
私募基金经理收入大曝光
疯狂生娃,基金公司为啥热衷发行新基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