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首家民营化工研究所建国后被收归国有

核心提示:新中国初期轰轰烈烈的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最终为黄海社划上了句号,1952年2月,中国科学院接管了黄海社,将其改名为中国科学院工业化学研究所。

凤凰卫视8月9日《腾飞中国》,以下为文字实录:

何亮亮:砖茶、泡菜、豆腐乳这些发酵食品在军阀混战的中国曾经成为一家化工研究机构的重点研究对象之一,研究者们关注的是它们怎样能做得更好吃,生产的是什么类型细菌,是否可以用作生产化工的原料?这家研究机构将目光投向了民间生活,服务的旨归是民众需要,它就是中国首家民营化工研究机构,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在工商界老一辈对“永久黄”这三个字是记忆犹新的,“永”是永利碱厂,“久”是久大精盐公司,“黄”就是黄海化工研究社。

“永久黄”的创办人是化工先驱范旭东,1922年范旭东出资10余万银元创办了“黄海社”,把自己的酬金用作了科研经费,物色了留美博士孙学悟担任社长,孙学悟后来被同仁尊称为“西圣”“军事”,甚至是“近代化工界的圣人”,1948年推举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的时候,孙学悟是入围150人大名单之中的人物,尽管最后落选,但是也表明了他在学术界的声望和地位,在这里我们还要怀着敬意提起那些成就了“永久黄”,殚精竭虑为民族化工基础奠基的化学家们,不仅是范旭东、侯德榜,还有陈调甫、李烛尘、张克忠、王小徐等等,这一群真正为中国付出了一切的年轻人。

“黄海社”的国内外化学家可谓是人才济济,先后成立了化工原理、应用化学、发酵化学、海洋化学等研究室,研究成果丰硕,并培养出了大批的化工人才,社长孙学悟抱定的宗旨是学术研究必须切合实际,针对中国之情势,以中国之原料生产国人所需之商品,所以展开了细菌化学的研究方向,建立了菌学基础和菌学规范,当时正有一些国家致力于开展细菌在工业和军事上应用的研究,黄海社有不少课题围绕着久大,永利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对于酸碱提取,工艺改进贡献殊大,还有力地支援了抗战,因为关注民生,黄海社总能造福地方,比方在四川,特点缓解当地燃料缺乏的困难,改良了盐质,对防治犍为,乐山地区流行的痹病十分有效,解除了人们体质和生命长期遭受的威胁,享誉西南地区,新中国初期轰轰烈烈的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最终为黄海社划上了句号,1952年2月,中国科学院接管了黄海社,将其改名为中国科学院工业化学研究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细菌与微生物:菌保会的前世今生|科学史小画
我国湿法冶金的开拓者陈家镛
2017新增院士,20位来自化工、材料、化学领域,有你认识的吗?
[首藏作品](5281)郭慕孙:学术词典中没有“跟踪”一词
【媒体】丁云杰:“我喜欢这份工作”
2021绿色均相催化研究与先进催化材料交流研讨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