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瓶装饮料每天最多喝1瓶
盛夏本是饮料的销售旺季,但随着“涉塑”饮料的连连曝光,使得整个瓶装饮料市场这个夏季“有点冷”。6月份,瓶装饮料的销量降了六成左右,不管在不在“涉塑”之列,消费者对饮料普遍不感冒。那么,瓶装饮料是不是就不能喝了呢?
  针对这个问题,“《时尚健康》健康研究院”想深入讨论:
  1. 饮料中都有添加剂吗?这些添加成分会不会损害人体健康?
  2. 塑料饮料瓶安全吗?反复使用会不会有毒?
  3. 怎么挑选健康的饮料?
  我们请到了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范志红、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金狮,分别从饮料的成分和塑料瓶的安全度,来解答我们的疑问。

  瓶装饮料中都有添加剂吗?香浓口感、水果清香……这是不是都是添加剂的功劳?

  范志红:除了纯果汁、纯牛奶之外,饮料中几乎都有添加剂。常见的添加剂包括香精、色素、有机酸、甜味剂、增稠剂、磷酸盐等。例如,橙汁饮料中通常有甜橙香精、柠檬黄等色素、柠檬酸等酸味剂,如果是低糖饮料,还含有安赛蜜、甜蜜素等甜味剂。饮料中常见的添加剂还有磷酸盐,起到改善口感的作用,但会妨碍多种矿物质的吸收利用。
  的确,很多饮料都具有“虚拟感”,奶茶里不必有奶,果味饮料中不必有果汁,例如某些果味碳酸饮料,是橙子的颜色和味道,却完全不含橙汁。只需“起云剂”类型的香精一两滴,加上果葡糖浆、柠檬酸等有机酸,以及碳酸氢钠,就可以配出来。奶茶则是各种香精、色素、奶精(氢化植物油+ 乳化剂+ 奶味香精等)、糖等调配而成。不过,纯奶和纯果汁可以不加任何添加剂。但为了让消费者在口味上更喜欢,目前有些保质期长的纯牛奶产品也加入少量的牛奶香精、增香剂、增稠剂等。

  编辑小结
  专家观点证实了我们的疑问,饮料中确实含有多种添加剂,果汁里会加香精、色素,奶茶里有奶精、增稠剂。除此之外,为了迎合消费者的口感,还可能加入磷酸盐,这种物质会妨碍饮料中的营养吸收。

  饮料中的这些添加剂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吗?我们是不是应该“谈添加剂而色变”?

  范志红:在正常添加量下,国家批准的添加剂是不用害怕的,不要一听“含添加剂”就敬而远之。合格的添加剂都经过严格的毒理实验,证明在正常消费数量下不至于产生明显的危害。只不过,正常消费数量不代表每天当饭吃的量,像有些人拿饮料当水喝,那么部分添加剂肯定会超量。
  目前涉及到“添加剂”的主要有两类安全问题。第一类就是不加合法添加剂,而是用非法物质(非食用物质)来替代。比如,台湾的“塑化剂”风波就是用非法塑化剂成分替代了正常的植物油,用来配起云剂,三聚氰胺、苏丹红、吊白块等也是这种性质的问题,正常的起云剂是无害的。第二类就是添加剂使用过量,超过国家标准。

  编辑小结
  但添加剂也没那么可怕,国家批准的添加剂在正常添加量下,对人体无害。目前的添加剂问题主要有两类,一是添加了非法添加剂,二是添加剂使用过量。

  现在瓶装饮料使用的塑料瓶安全吗?塑料瓶中的添加剂是不是对人体有害?

  董金狮:宝特瓶有质轻、耐摔等特性,现在很多饮料都用宝特瓶盛装。塑料瓶材质本身无色、透明,有些厂商为了产品造型设计,会添加色料,让瓶身有颜色。除了色料,还会添加抗光剂、抗氧化剂、安定剂等化学物质,以增加塑料瓶的使用年限。
  2006 年,德国海德堡大学环境地球化学系教授萧提克研究发现,塑料瓶放置三个月后,会释放出重金属锑达630ppt,来源就是制造过程中使用的催化剂“三氧化二锑”。如果饮料瓶保存在低温环境中,释出的锑含量应可控制在安全值内,但长时间曝晒在阳光下,可能会释出较多的锑。大量的锑会引起头痛、呕心等症状,不过630ppt 的量对人体而言相当低,因此很难断定它对人体会有什么伤害,目前也没有因喝瓶装饮料而中毒的案例。

  编辑小结
  因为造型设计和增加耐用性,盛装饮料的塑料瓶中也有添加剂,但这些添加剂仍在安全范围内,尚无案例判定对人体有伤害。

  塑料瓶遇热、遇光或遇到化学物质会分解出毒素吗?是不是不能反复使用塑料瓶?

  董金狮:合格的饮料瓶是用结构稳定的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塑料制成,在制作过程中要添加各种助剂,如耐光剂、光滑剂等。塑料瓶不耐高温,温度超过70 摄氏度时瓶子会发生老化、变形,有害人体健康的有机溶剂就会加速迁移到水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这就是为什么暴晒后的瓶装水会发苦的原因。
  塑料瓶有两大特点,一怕油,二怕高温,最好不要反复使用。因为油能溶解塑料,导致塑料里的一些小分子溶进油里,带来健康危害。用塑料瓶盛放醋等酸味调味品也不健康,因为酸性液体也容易将塑料里的有害物质溶出。用塑料瓶装热水更是错上加错,高温会使塑料瓶里的有害物质溶出来,进入水里。食品级的PET 瓶需在低温使用,一般在70 摄氏度以下使用才是安全的。另外,如果瓶中的饮料或茶酸碱度不稳定,也可能将有害物质带出来。

  编辑小结
  塑料瓶不耐高温、强光、油脂、酸性液体,它的使用原则是低温、一次性使用。

  在选择饮料时,怎样更安全、更健康?

  瓶装饮料每天最多喝1瓶
  范志红:其实,瓶装饮料最大的问题不在于添加剂,而在它们本身的营养。即便没有人往里加塑化剂,即便没有添加剂超标问题,喝瓶装饮料也会营养不平衡,饮料中的糖和磷酸盐都有害健康。目前国际上已经有足够证据表明,多喝甜饮料会增加肥胖、糖尿病、痛风、肾结石等疾病的危险。例如,夏季是饮料消费旺季,很多年轻男性都没有意识到,每天喝几瓶甜饮料,就是引发肾结石的危险因素。
  我个人建议,无论甜饮料里有没有塑化剂,它都不适合当水喝,每天限制在1 瓶以内为好。身体补水最好的途经是喝传统的茶水、菊花茶、绿豆汤、红豆汤等,既能补水,又非常安全,更有利于夏日的健康。

  首选玻璃瓶装饮料
  董金狮:我认为凉白开比饮料更适合补水。不过,有很多人喜欢喝饮料,没必要从此不喝,只是选择时有一些特别要注意的地方。
  1.首选玻璃瓶装的饮料。单从包装的材料来说,消费者最好首选玻璃瓶装的饮料,尤其是浓缩果汁等酸性饮料。玻璃瓶是最传统、健康的饮料包装,现在只有少数高档饮料在用,这些饮料价格稍高,使用劣质添加剂的几率也会小得多。
  2.其次是金属包装饮料。从安全角度出发,排在第二位的应该是金属包装的饮料,包括铁罐、铝罐等易拉罐。
  3.选塑料瓶装饮料看生产日期。买饮料时一要保质期短,瓶装饮料放久了容易析出化学物质,保质期越长的安全系数越低。二要距生产日期短,尽量别买出厂超过三个月的饮料。
  4.塑料瓶装饮料不要长期放在车里。一般的塑料饮料瓶,在瓶底有一个三角形代表可回收,里面的数字代表材质。塑料种类很多,这个标识就像是每个塑料容器的身份证,它们的制作材料不同,使用上也存在不同。普通饮料瓶的标识为1,代表材质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最好在常温下一次性使用,只能耐热摄氏70度,不能盛放开水,不宜长期放置在车里。大包装的饮料瓶标识为2,代表材质为高密度聚乙烯,比标识为1 的塑料制品更耐高温一些。

  编辑小结
  专家建议,在购买瓶装饮料时,首选玻璃瓶,其次是金属瓶。如果选塑料瓶装饮料,这种瓶子只能耐热摄氏70 度,不宜长期放置在车里。为了营养均衡,每天喝瓶装饮料不超过1 瓶,身体补水最好选择凉白开、茶水、菊花茶、绿豆汤、红豆汤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塑料瓶装油醋易中毒 专家:玻璃瓶最健康
医生提醒:别再用塑料饮料瓶装吃的了,危害性真的不小
妈,别再用塑料饮料瓶装吃的了!
为什么酱油、醋都用玻璃瓶装,而不是便宜还耐摔的塑料瓶?
塑料瓶装饮料直接加热当心塑化剂
问健康丨使用过的塑料饮料瓶,可以用来装调味料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