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民族地区返乡农民工创业研究

编者按:
在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对于民族地区实现跨越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围绕这一主题,专家学者进行了哪些研究?提出了哪些可行性建议?从本期起,本栏目推出“民族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系列文章,以飨读者。

当前,民族地区在向外输出农民工的同时,部分农民工、特别是第一代农民工中的部分人,因为城市高昂的生活成本、陌生的人际关系、薄弱的社会资本、狭窄的发展空间等“推力”因素,或者因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环境的改善、发展机遇的增加、发展政策的吸引等“拉力”因素,逐渐退出城市就业市场,返回家乡,依靠自己在外打工积累的经验与技术、资金与信息,依托自己熟悉的家乡资源优势,利用家乡经济发展要素特点,寻求和创造新的发展通道。民族地区返乡农民工创业,已逐渐成为带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本课题基于我国东部、中部、西部民族地区的调研,对民族地区返乡农民工创业的特征、原因、作用、困难等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民族地区农民工返乡创业活动的基本特征

1、时间特征。东部、中部、西部民族地区返乡创业农民工在城市打工时间一般都在6年以内,返乡创业时间大部分是在2005年以后。但地区差异较大,其中,东部、中部民族地区2000年以前几乎没有农民工返乡创业,而西部民族地区却有42.4%的农民工早在2000年以前就选择了返乡创业。这主要是因为:第一,西部民族地区农民工由于生活习俗、生产方式、人文习惯等与东部、中部地区差异较大,跨省域转移就业难度更大,长时间稳定就业更难,城市融入更不容易。第二,农民工乡城迁移的距离愈大,农民工返乡的意愿就会愈强烈。第三,西部民族地区农民工通过在城市打工就业,开阔了视野,对于家乡丰富的资源条件有了充分认识,在家乡创业发展的空间更大。

2、人口、行业特征。民族地区返乡创业农民工以男性青壮年为主,年龄一般在26岁至45岁之间,且大都具有初高中以上学历。民族地区农民工返乡创业时的行业选择,与外出打工时从事的行业工种关联性较强。调查显示,民族地区返乡创业农民工打工期间从事的行业占比从高到低依次为:制造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业、采矿业、住宿与餐饮业。民族地区农民工返乡创业时的行业选择占比由高到低依次为:批发零售业、养殖业、种植业、交通运输业。民族地区农民工返乡创业行业选择行为受打工时从事的行业影响主要体现在:第一,民族地区农民工长期在制造业打工,增强了商品意识与市场观念,所以能够发现自己家乡的资源优势,选择种植及养殖行业的人数较多;第二,民族地区返乡创业农民工以36岁至45岁的中年农民工为主,对传统种植养殖业熟悉,选择种植养殖业创业把握较大;第三,民族地区返乡农民工在家乡仍然拥有耕地与林地,返乡创业选择种植养殖业,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降低创业风险;第四,批发零售业以及交通运输业的创业成本较低,技术要求不高,经营风险较低。

3、创业地点、形式选择。民族地区农民工返乡创业地点,一般选择在农民工所在的乡镇、自然村、县城等地,并且创业经营用地一般以租用或购买小城镇土地和利用自家庭院或房屋为主。民族地区返乡农民工创业经营形式以主要是“个体经营”与“私营企业”。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体现在启动资金规模较小、雇佣劳动力的数量较少等方面。

二、推动民族地区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主要原因

1、城市“推力”是主要因素。在课题组针对返乡创业原因的调查中,民族地区农民工明确表示对“打工环境明显不适应”的占比最高,为27.5%;其次为“与家人分居两地等生活上的原因”,占比为22.4%;“金融危机对在外地就业与收入有影响”这一“推”的因素占比也高达16.6%。这三个方面“推”的因素总占比为66.5%。而农村的“拉力”因素,除“国家支农惠农政策提高了务农收入”占比稍微较高外,其他各项“拉力”,如“地方政府优惠政策引导回乡创业”等因素作用均较“微弱”。

2、创业能力与信心的增强是重要因素。调查显示,民族地区部分农民工选择返乡创业是基于对自己创业能力与信心的增强,部分农民工返乡创业发展的动力则来自于在外打工压力的增大。

3、打工经历是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孵化器”。调查显示,有37.1%的农民工认为,“外出打工为农民工返乡创业积累了一定的创业资金”;有34.8%的农民工认为,“外出打工使农民工拥有了知识、技术等方面的积累”;有34.2%的农民工认为,“外出打工锻炼让农民工在该行业有了多年的工作经验”。此外,返乡创业农民工对于“外出打工为自己返乡创业提供了资金支持、市场经验支持、社会资本的支持以及知识能力的提升”持较强的肯定态度。

三、民族地区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作用及意义

1、就业带动效应与增收示范效应明显,为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新鲜血液与强大动力。民族地区农民工返乡创业,以创业带动农民工就地转移就业,拓宽了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渠道和增收途径,特别是为妥善解决民族地区农村40至50岁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提供了一条新路子。

2、促进了民族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农民工大多对农业生产熟悉,也了解家乡资源状况,经过外出打工锻炼,学习到了市场观察与判断能力,这样就容易把市场需求同家乡的资源特色结合起来,创办农业企业,对于民族地区农业特色资源开发利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与农业现代化转型促进作用巨大。

3、带动了民族地区人口、资本、资源等经济要素向城镇聚集,加速了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进程。民族地区农民工返乡创业地点相对集中于家乡小城镇的选择行为,产生了聚集效应,推动了人口、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向小城镇集中,扩大了小城镇经济规模。同时,城镇经济规模的扩大,又进一步推动了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以及配套产业建设,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吸引了更多的人口与劳动力以及资本等经济要素的聚集,使小城镇发展产生良性循环效应。

4、为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人才支持,推进了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农民工通过外出就业,经受了现代工业流水线生产、工商服务业、城市生活、城市文化、市场运行等先进“场域”的锻炼,接受了严格的现代企业管理的熏陶,各项素质得到大大提高,视野更加开阔,思想更加开放,进取意识更加强劲,创业发展与致富意愿更加强烈。他们返乡创业,为民族地区提供了一批有较高素质的经营能手、技术骨干和管理精英,成为民族地区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的实用人才。

5、返乡创业农民工加强民族地区与发达的内陆地区的交流。民族地区农民工通过外出打工,对祖国的繁荣昌盛有了直观感受,同时,也引发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致富欲,进而意识到,要使地处民族地区的家乡富裕起来,就必须融入祖国大家庭之中,学习先进的文化和技术,促进各民族团结。民族地区农民工外出打工与返乡创业,形成双向流动,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与内陆的互利合作,有利于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四、民族地区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制约因素及困难

课题组把民族地区农民工返乡创业可能遇到的困难列为“资金困难”、“技术困难”、“招工难”、“用地难”、“行政审批难”等指标开展调查,结果发现:第一,有65.8%的民族地区返乡创业农民工都面临着创业资金的难题。其中,中部民族地区对此反映最为强烈,有96.3%的返乡创业农民工都面临着创业发展资金困难。课题组通过深度访谈了解到,民族地区返乡创业农民工面临的资金困难表现不一,有的是创业启动资金困难,有的是创业后续资金支持困难,还有的是季节性、突击性资金筹措困难等。第二,有28.2%的民族地区返乡创业农民工表示自己的创业发展过程中存在招工困难。第三,“行政审批难”占比较低。总体来看,仅有9.5%的返乡创业农民工表示自己创业过程中遇到行政审批难的问题。这说明民族地区近年来总的发展软环境状况有了很大的改进,民族地区地方政府服务于经济发展的意识与办事能力及水平都大大提高了。第四,总体上看,有22.4%左右的调查对象面临“技术困难”和“用地难”。

五、相关扶持政策存在的不足及需求

当前民族地区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政策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缺乏连续性、对返乡农民工宣传不到位、融资服务严重滞后、帮扶渠道较单一、帮扶工作评估与监管缺位等方面。调查显示,民族地区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反映最强烈的扶持政策需求是“在收费、税收方面给予优惠”,其次是“在经营用地上给予支持”、“提供帮助企业经营发展的服务和信息”。一般来说,返乡农民工创办的企业多紧紧依靠当地的资源、能源优势与特色,集中在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规模较小,技术要求不高,见效较快,所以,他们的政府需求也就以“短、平、快”式的政策为主。占比较低的需求是“贴息支持”和“对企业员工免费培训”。显然,这两项扶持政策与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长远发展联系更紧密一些。

六、几点措施及建议

农民工返乡创业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起步较晚、困难较多,迫切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政府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支持与扶持政策主要有产业支持政策、财税支持政策、金融支持政策和公共服务支持政策。

通过产业支持政策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主要表现在加强县城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基础,加强产业园区建设,为农民工返乡创业营造良好环境。通过财政税收优惠政策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主要表现在减少农民工返乡创业成本,减低农民工返乡创业风险。通过金融服务大力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主要表现在满足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融资需求,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持续发展提供支撑。通过公共服务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主要表现在强化创业服务,降低农民工返乡创业“门槛”,提供优质、免费的培训服务,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保障。

为此,课题组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切实转变观念,从战略高度重视民族地区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建立完善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宏观协调机制。第二,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管理水平,优化民族地区农民工返乡创业发展环境。第三,加大财政税收政策支持力度,减轻农民工返乡创业负担,发挥政府财政税收政策对民族地区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扶持作用。第四,加大金融扶持力度,重点解决民族地区农民工返乡创业发展中最为突出的资金短缺问题。第五,把民族地区农民工返乡创业与民族地区农村城镇化结合起来,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整体推进民族地区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

课题组成员:沈道权、陈祖海、成艾华、崔榕、李韬存、向荣、白照坤

注:本文为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项目《民族地区返乡农民工创业研究》成果摘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资兴:农民工回乡创业调查报告
7.努力实现从外出打工的“民工潮”到“返乡创业潮”的转变
政策丨农民工返乡创业可获资金支持
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解读
公务员竞争上岗试题训练
想创业的农村人注意了!为农民工返乡创业,国家制定了这些政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