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生活方式医学的定义与发展历程
01
《觉醒年代》的新文化运动

中华文明有着悠久的历史积淀,近代以来翻天覆地的文化变革,中华民族需要从历史与世界中,为自己找到精神归属和复兴出路。

戊戌变法失败后的1900年,梁启超激扬文字地写下了著名的散文《少年中国说》,文中极力歌颂少年的朝气蓬勃,热切希望出现“少年中国”,振奋国民的精神。

胡适先生异曲同工也讲过“少年中国”,既不乏热忱的期待,又有感喟现实的无奈。其文章与梁启超《少年中国说》可谓各有侧重,互相呼应。

21年20主流热播剧《觉醒年代》里面讲述了年轻的胡适回国推动新文化运动,反而要先用西方的方法学,去撰写中国哲学史开始。

胡适在《少年中国之精神》说到少年中国的逻辑与科学思维。逻辑即是思想、辩论、办事的方法。当逻辑的力量更多一点,情绪的力量更少一点,将是繁荣与和平的时代;当情绪大行其道,逻辑无处藏身时,就是一次次的战争与苦难。

胡适的一生受约翰·杜威(实验主义)、托马斯·赫胥黎(进化论)、易卜生影响(个人主义),他的任何观点,都在叫人从自身出发,依着自己的兴趣,对自己负责,积极向上生长。其观点(除政治外)超越了时代,对于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仍大有裨益。例如在治学方法上,他提出“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

同一时代的国学大师辜鸿铭也从曾另一个角度,发表过《中国人之精神》,摘要如下:我们现在已经知道,真正的中国人就是有着赤子之心和成年人的智慧、过着心灵生活的这样一种人。简言之,真正的中国人有着童子之心和成人之思。中国人的精神是一种永葆青春的精神,是不朽的民族魂。

如果说中华民族之精神是一种青春永葆的精神,是不朽的民族魂,那么,民族精神不朽的秘密就是中国人对知行合一的永恒追求。

02
新时代的生活方式

百年过去,当年的新文化运动启蒙运动,虽然遭遇了民族存亡的战争,但是经过革命先驱们流血牺牲,换了中华民族的美好今天。我们今日面临的新问题是,如何走上复兴中华民族的富强之路。

2017年,十九大提出“健康中国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生活方式医学将在理论和实践上,结合国际先进理念和中国传统医学的智慧和经验,为全民健康做出巨大的贡献。

在2019年的7月份国家又出台了《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提出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03
疾病谱发生巨变

人类进入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发生了前所未有的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导致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人类的疾病谱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直到20世纪上半叶,人类的平均预期寿命还仅仅在40岁左右。大量的生命被各种重大传染病夺走。随着疫苗和抗生素的发明和广泛使用,威胁人类生命的重大传染病被消灭和抑制,到20世纪末,人类的平均预期寿命翻了一番,达到70岁以上。

随之而来,非传染性慢性疾病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原因。

当前在美国,60%的成年人患有一种慢性疾病。40%的成年人,患有两种及以上慢性疾病。慢性疾病占据了80%以上的成人死亡原因。

04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后知后觉的中国

中国改革开放40年,经济社会得以迅猛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同样高热量摄入的饮食结构、以车代步的生活方式等,也有非常明显的西化。

心脑血管疾病目前是我国居民第一位死亡原因。全国现有高血压患者多达2.7亿、脑卒中患者 1300 万多、冠心病患者超过1100万。

这些年来,高科技一路高歌,突飞猛进,也包括医疗器械与药物。但是,单单靠手术刀、药片,能够解决中国井喷一样的重大慢病吗?

05
生活方式与生活方式医学

每个时代,人类都需要两种东西,引导自己上升的理想,和放纵自己堕落的欲望。

早在 2500 年前,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就说,保持健康的简单方法就是“少吃多劳作”。同时代的孔子提倡“中庸之道”,作为保持健康的处世之道。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中提出“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

人们很早就发现,人的健康水平取决于个人的生活方式,而生活方式并非是单纯的生活习惯。

生活方式的真正定义为:基于个体认知、价值观和信念所形成的一整套与其当下生活相匹配的日常生活起居习惯、工作习惯等,乃至行为及处事方式。

生活方式的基础在于个人的认知层面,这是一个核心概念,也是生活方式医学诊疗的关键出发点和作用点。

过去几十余年,在严谨、科学的循证医学体系内,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医学学科-生活方式医学 (Lifestyle Medicine),它是在“生物-心理-社会”新医学模式下,融合营养医学、运动医学、心理及行为医学、临床医学等,在身、心、灵三个层面,针对慢病的病因给予个性化的生活方式医学治疗。

生活方式医学以循证医学为基础,以非药物、非手术的强化生活方式干预方法为手段,针对慢病病因,分析患者生活方式的致病风险,开具生活方式医学处方,通过认知行为医学治疗,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等,达到慢病防治、逆转和康复的目的,对于肥胖、高血压(尤其是顽固性高血压)、2型糖尿病、血脂紊乱、代谢综合症、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冠心病、肿瘤的预防康复、抗衰老等等,都取得确定的临床疗效。

06
基于循证医学的生活方式医学的发展历程

基于循证医学的生活方式医学新专科起源于美国。上个世纪50年代左右,美国的心血管发病率、死亡率等达到高峰。而现在,美国的心血管死亡率等,已经下降了50%,其走过的历程,值得后知后觉的我们借鉴。

第2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感染性疾病得到有效控制,而心脑血管及代谢、肿瘤等疾病患病人数快速增加,尤其是心血管疾病,且当时40%的冠心病患者首发表现为猝死,给美国社会带来了恐惧与不安。

虽然当时医学界对传染病等单因素疾病已有所了解,而慢性多因素疾病尤其是冠心病病因不明,当时认为冠心病与车祸、电击一样由不可控的、难以预测的因素导致,连美国总统罗斯福也于1945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

基于时代背景,美国公共卫生署下设的国家健康研究所,将研究重点转向病因不明的慢性非感染性疾病并建立了国家心肺血液研究所,大胆尝试当时仅用于传染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探索心血管疾病的病因。

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Framingham心脏研究”。

Framingham心脏研究的重大贡献是发现了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其中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例如美式快餐饮食)是主要原因,并证明常见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是可以预防的,完全改变了当时医学界的观念!

美国是个全新的国家,历史不长,没有自己的饮食文化。随着福特车的发明与生产,麦当劳、肯塔基等快餐文化也相应开始流行。美国的营养流行病专家、临床营养专家、临床医学等,也因此做了大量的研究与对策。

在此基础上,Sacks、Ornish、Atkins等医学博士们开始改良美国不健康的高热量快餐饮食文化,为以后的生活方式医学奠定了膳食治疗的基础。

著名的降低高血压膳食模式(DASH),就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美国Sacks医学博士等考虑到美国人的日常饮食习惯,根据地中海等饮食特点,改良了美国人的传统不健康饮食模式,达到很好地降低血压,并有减少心血管事件的作用。

美国著名内科医生Dean Ornish教授,在美国康奈尔大学营养系坎布尔(Dr. Campbell)教授的营养流行病学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开创医学膳食治疗方法,探讨医学膳食营养对心血管慢性疾病的治疗作用。他的系列临床研究成果从1977年开始,就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期刊》、《柳叶刀》及《美国心脏病学杂志》等著名医学杂志上,证明临床特殊设计的医学膳食方案,Ornish膳食模式,可以逆转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2011年Ornish的生活方式医学方案是第一个以“强化心脏康复” 保险项目,被纳入美国国家医疗保险公司的非药物、非手术方案,其对生活方式医学的推广,乃至美国医改都有巨大示范作用。

另一个改良了美国传统不健康饮食模式,非常有效地帮助美国人用膳食模式减肥的是阿特金斯医学博士(Dr. Atkins),他的Atkins膳食模式也为美国现在流行的低碳或生酮饮食,奠定了基础。

1989年,生活方式医学(Lifestyle Medicine)的名称被正式提出。1999年,Rippe教授主编的首部《生活方式医学》专著第一版正式出版。随着大量循证医学文献的积累,医学界对生活方式与疾病的关系形成了共识。

最早期的时候,生活方式医学是以医学营养、运动、体重管理、戒烟、心理治疗等出现在主流医学杂志上,逐渐地汇集到生活方式医学(Lifestyle Medicine)这个专业术语中。

例如,2013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HA)把“营养、身体活动和代谢”专业委员会,正式更名为“生活方式与心血管代谢医学”专业委员会。

2004年,美国正式成立了美国生活方式医学会(ACLM),并开始出版《美国生活方式医学杂志》专业期刊。随后,欧洲、澳洲、亚洲生活方式医学会相继成立,并逐渐成为医学领域的新专科。

2017年10月,美国生活方式医学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Lifestyle Medicine)举办了其史上第一次专科医生考试,标志着生活方式医学正式成为美国主流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截止到21年20,美国生活方式医学会有会员近万人,包括来自中国的小小的我。

2019年来自美国全科医学学会、预防医学学会、运动医学学会、膳食营养学会等相关专业学会等专家工作组,联合在知名医学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发表临床医生开展生活方式医学临床工作的核心技能及临床培训指南。

07
基于循证医学的生活方式医学的定义

维基百科全书官网上对生活方式医学的定义是,生活方式医学是通过教育及赋能病人,利用健康饮食,尤其是天然的植物性膳食为主的饮食模式、规律运动、良好的睡眠、压力调节、戒烟限酒(避免成瘾物质)、积极的心态与社交关系等等方法,改变生活习惯与行为方式,以便提高生活质量。

生活方式医学是保健与预防医学以及自我管理医学的医学新分支,干预、治疗、或科研那些由于营养不健康、不运动、长期压力状态、不健康的生活习惯(烟酒成瘾等),造成的慢性疾病或综合症。

Rippe医学博士是原哈佛医学院麻省总医院心脏重症病房(ICU)的知名专家,后来认识到许多晚期心脏重症疾病本来是可以预防的,因此转向预防心脏病学的工作,创建预防医学临床中心,现任《美国生活方式医学杂志》主编。1999年他主编出版了第一部关于生活方式医学教科书-《生活方式医学》,书中关于生活方式医学的定义为,把生活方式临床实践整合到现有的临床治疗工作中,辅助药物或手术治疗,以便降低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生活方式医学是基于循证医学文献,指导临床医生,不仅治疗疾病,还要促进健康。

美国生活方式医学院官网对生活方式医学的定义简明扼要,利用循证医学支持的生活方式治疗方法,包括医学膳食模式,例如未加工的植物性膳食为主的饮食模式、规律运动、足够的睡眠、压力调节、戒烟限酒、积极的心态等等非药物、非手术的方法,去治疗,甚至逆转、预防由不健康生活习惯导致的常见多发的慢性疾病。

同样,从事临床及科研工作三十多年的我,根据自己十几年在中美心脏康复、生活方式医学治疗领域的临床经验,结合中国临床实际情况,整理出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心血管预防及康复体系,其中对生活方式医学的定义如下:这是针对目前疾病谱及慢病流行现状,基于循证医学的科学成果,利用或强化健康生活方式治疗技术,教育与培训患者自我管理与自身修复的方法,在治疗慢病的病因同时,也提高机体自身内在修复能力,去预防、逆转或治疗慢性疾病的新医学专科。

生活方式医学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是现代医学的三足鼎立,可以独立,也可以协同发挥临床作用。

08
基于循证医学的生活方式医学在中国的现实意义

健康中国2030战略,就是把目前的以治疗为中心的医疗模式,转变为以健康为中心的医疗模式,这是国家的战略方针。

因此,从健康医学专业层面,我们必须建立新的健康医学理论及技术体系、临床实践标准及流程,才能顺应国家健康战略,落地健康服务内容。

医学没有国界,医生有国界。

中国井喷的慢病,尤其是可以预防、可以治疗与康复、可以逆转的心血管慢病,需要中国的医师们与所有大健康产业的同道们,当然也包括中国心血管慢病患者及家属,共同努力。

即使在新冠疫情流行的当下,有心血管慢病的患者也是最脆弱的、最容易被击倒的群体。

09
中国心血管慢病防治的最后一公里

这关键的最后一公里,不在急诊室、也不在去导管室、手术室的路上,而在今天还拥有健康,还在疾病的早期或是斑块的稳定期,还拥有大把时间的每个中国人的手中、心上。

世界上本没有路,只要坚持价值医疗,坚持正确方向,路都是人走出来的!美国人可以,有悠久历史与文化的中国人更可以!

参考文献:

1. 张廷杰等. 医学研究的典范:Framingham心脏研究70年回顾.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0;48(9):805-10.

2. Caldwell B. Esselstyn. Prevent and reverse heart disease. New York: Pengui Group Inc. 2008, 42-4.

3. Dean Ornish. The spectrum. New York: Ballantine Books, 2008, 185-6.

4. David DeRose. The no pressure solution. California: Compass Health Consulting Inc, 2016, 50-67.

5. 马欣. 生活方式医学.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ISSN 1671-7554,CN 37-1390/R

6.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6.

7. Campbell TC. Chinese diet study. Science. 1988.240(4858): 1389.

8. Rippe JM. Lifestyle Medicine. Boca Raton FL.CRC Press.1999. 10.

9. 亚伦·贝克. 人格障碍的认知行为治疗. 北京:中国工信出版集团,2021.

10. 刘力生. 高血压.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87-229.

END

作者介绍

岳红文(中国/美国):临床医学博士、教授。1997年医学博士毕业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2000 年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完成博士后研究,师从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Peter Agre 和William Guggino,从事基因治疗及创新药物的临床研究。2004年被聘为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卫生部重点实验室、心内科临床药理中心教授及学术带头人。2019年担任中国抗衰老促进会理事及功效营养分会秘书长。年2020任海南博鳌医疗先行区一龄心血管代谢防治中心院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预防心血管代谢性疾病的生活方式管理——合理膳食
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解读
生活方式医学:西医也有“治未病”
病人的本能就是病人的医生
2022第二届中国健康生活方式医学大会再次起航
什么是生活方式医学及发展历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