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低碳水化合物膳食翻车?适合国人的健康体重膳食模式是什么?

肥胖是威胁我国乃至全球人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过去的30年间,中国人的体重正在迅猛增加,超重/肥胖成人已过半[1]。近日,首届中国肥胖大会(COC 2021)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落下帷幕。与肥胖相关的心血管疾病、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减重与代谢外科、代谢基础与转化研究以及营养学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共同交流探讨了关于中国肥胖防治的最优策略与未来发展。

其中来自青岛大学营养与健康研究院的李铎教授就《探索适合国人的营养减重膳食模式》一题作了精彩分享。李教授指出,我国居民在追求健康方面不应盲从某些西方国家的膳食模式,并提示了目前对健康膳食的几大常见认知误区。最后,李教授围绕最新研究对适合国人的营养减重膳食模式作了相关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低碳水化合物膳食意味着健康?未必!

01

误区排查:低碳饮食 = 低碳水化合物饮食

低碳饮食(A low-carbon diet)≠ 低碳水化合物饮食(A low carb diet),这是李教授首先要纠正的第一个误区。

低碳饮食

指的是消费者为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GHGE),而做出的生活方式选择。如少食用工业化生产的肉类及乳制品,少食工业加工和包装食品等,多食用本地和季节性种植的食品,并以适当的份量,且回收再利用食物(如用来制作肥料)以减少食物的浪费。一直以来备受联合国的倡导与推崇。

低碳水化合物饮食

通常是指限制碳水化合物摄入的一种膳食方式,其包括阿特金斯饮食法、生酮饮食等。

02

阿特金斯饮食法,适用于国人吗?

阿特金斯饮食法是指一种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而尽量多地摄入蛋白质和脂肪的饮食方法,在国内外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追捧。而李铎教授对其在国人健康角度的适用性提出了质疑。倡导并践行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的鼻祖罗伯特·柯尔曼·阿特金斯(Robert Coleman Atkins, 1930.10.17 - 2003.04.17)本人曾有心脏病发作、充血性心力衰竭以及高血压病史。2002年,在阿特金斯心脏病发作后,许多批评者提示了这一事件很可能是由于阿特金斯饮食结构的过多脂肪,尤其是饱和脂肪的摄入而引起的内在风险,但阿特金斯却给予了否定且辩解其自身的心脏骤停并非饮食不良的结果,而是由慢性感染所致。纽约验尸官办公室在阿特金斯医生去世后一年发布的一份医学报告显示特金斯医生去世于心脏病发作,生前有充血性心力衰竭和高血压病史。

03

生酮饮食,不适宜推广至健康人群

生酮饮食指的是摄入高比例的脂肪、低比例碳水化合物、适量的蛋白质以及其它营养素的饮食模式。起初人们观察到饥饿可降低癫痫的发作,随后逐渐摸索出了这一无需忍受饥饿也能抑制癫痫频繁发作的食疗。生酮饮食被用于儿童难治性癫痫迄今已有数十年的历史。


图1 生酮膳食对药物无效性癫痫的治疗性作用的综述

Cochrane Library曾收录了一篇关于生酮膳食对药物无效性癫痫的治疗性作用的综述[2],这篇综述虽肯定了生酮膳食对难治性癫痫的益处,但样本量小(仅纳入了778位受试者)且其中712位为未成年人,另外不同研究中所得出的结论也不一致。李教授认为生酮膳食作为难治性癫痫患者在药物无效时的最后选择也无可厚非,但绝不应将生酮膳食推广至健康人群。

适合我国健康人群的膳食模式

近年来李铎教授团队就此议题进行了一项研究[3],2016年4月30日-2016年10月30日,在此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和浙江大学的共307名健康成人(年龄18~35 岁,体重指数<28)参与了为期六个月的全喂养试食研究。受试者被随机分为三组,在三组的膳食结构中其蛋白质来源的能量均占14%,而不同的是三组分别摄入:

组1.低脂肪饮食(n = 101):低脂肪、高碳水化合物膳食(脂肪、碳水化合物贡献的能量分别为 20%、66%);

组2.中等脂肪饮食(n = 105):中等脂肪、中等碳水化合物膳食(脂肪、碳水化合物贡献的能量分别为30%、56%);

组3.高脂肪饮食(n = 101):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膳食(脂肪、碳水化合物贡献的能量分别为40%、46%)。

试验期间三组的总能量相同。受试者被要求在整个试验期间仅摄入提供的食物,避免过度或剧烈运动。

6个月后,李教授团队发现其低脂肪高碳水化合物组的体重减轻显著大于其他两组(P < 0.001)。三组的平均体重变化依次分别为−1.6 kg、−1.1 kg与−0.9 kg,且低脂肪高碳水化合物组受试者的腰围变化也最为明显。

图2 李铎教授在COC 2021大会作报告——三组饮食间体重及腰围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低脂肪,高碳水化合物饮食(LF-HC Diet),图中用紫线表示;

中等脂肪,中等碳水化合物饮食(MF-MC Diet),图中用红线表示;

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饮食(HF-LC Diet),图中用黄线表示。

此外,低脂肪、高碳水化合物组受试者的低密度脂蛋白浓度下降也最为显著(图)。

图3 三组饮食间胆固醇与脂蛋白、载脂蛋白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多数针对欧美人群的研究结果显示,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可带来显著益处,但该结论可能不适于其他种族,更不适于中国人群。对我国成人来说,低脂肪且相对高的碳水化合物膳食在三组摄入等能量的情况下不会引起体重增加,其与典型的西方膳食模式相比,该膳食结构所致的心脏代谢性风险更低。李教授指出:”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此种适合于我国居民的膳食结构恰好与中国的传统膳食结构相似,只是营养素的搭配尚需某些调节。事实上,各地区的膳食结构其所形成的背后均有着科学的含义。”

同一项研究也于2019年发布于Gut[4],而这篇文章更侧重于探讨膳食结构对国人体内炎症水平的影响。

图4 探讨膳食结构对国人体内炎症水平影响的研究

该文指出,低碳水化合物、高脂肪膳食可使血浆各种促炎因子的浓度升高,长此以往对健康可能造成不利影响。

图5 低碳水化合物、高脂肪饮食可使血浆各种促炎因子浓度升高

李铎教授再次强调,与某些观念中的高脂肪、低碳水膳食相反,限制相对高脂肪的摄入对维护国人的健康十分重要。




小结

与西方的膳食模式相比,中国居民若要维持健康体重且预防心脏代谢性疾病,其更适合于中国传统的膳食结构,即低脂肪、相对较高的碳水化合物膳食模式,加之平衡的营养素,而非盲从于欧美国家个别对肥胖人群研究结果。

虽然一些欧美人群的研究结果表明其限制碳水化合物有益,但该结论很可能不适宜推广至其他种族,起码不适宜中国的健康人群。





专家简介


李铎教授

青岛大学营养与健康研究院首席教授、常务副院长、博士生导师

中国营养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营养学会食物与烹饪营养分会主任委员


参考文献

[1] http://www.gov.cn/xinwen/2020-12/24/content_5572983.htm.

[2] Kirsty J Martin-McGill, Cerian F Jackson, Rebecca Bresnahan,et al.Ketogenic diets for drug-resistant epilepsy.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2018 Nov 7;11(11):CD001903. doi: 10.1002/14651858.CD001903.pub4.

[3] Yi Wan, Fenglei Wang, Jihong Yuan,et al.Effects of Macronutrient Distribution on Weight and Related Cardiometabolic Profile in Healthy Non-Obese Chinese: A 6-month, Randomized Controlled-Feeding Trial. EBioMedicine.2017 Aug;22:200-207. DOI: 10.1016/j.ebiom.2017.06.017.

[4] Yi Wan,Fenglei Wang,Jihong Yuan,et al.Effects of dietary fat on gut microbiota and faecal metabolit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cardiometabolic risk factors: a 6-month randomised controlled-feeding trial. Gut. 2019 Aug;68(8):1417-1429.doi: 10.1136/gutjnl-2018-317609.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翻车!适合国人的营养减重膳食模式是什么?
营养研究者如何看待生酮饮食
特别关注︱于康教授解读《柳叶刀》PURE研究部分结果,“全面 均衡 适度”才是合理饮食的正道
生酮饮食有哪些奇效?减肥人士必看!
低碳水,高脂肪饮食后,我瘦了55公斤!腰围瘦了40cm!棒极了
阿特金斯饮食减肥,逆转糖尿病靠谱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