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人论写作:品识·才气

 

●立德者,立言之本源也。 

    清·归庄《黄蕴先生文集序》立德:树立道德,加强修养。立言:著书立说。本源:根本和源头。 

●诗品出于人品。 

    清·刘熙载《艺概·诗概》诗的品位的优劣来自作者品德的高下。 

●著作以人品为先,文章次之。 

    清·薛雪《一瓢诗话》先:首先。 

●作人,作文,以品为主。 

    清·申居郧《石岩赘语》品:品质。 

●诗,心之声也。 

    明·宋濂《林伯恭诗集序》诗歌是作者从思想感情深处抒发的声音。 

●道德,文之本也。 

    宋·石介《上蔡副枢密书》本:根本,根基。 

 . ●言也者,德之华也。 

    《海樵子》言论著述是作者品德的外在表现。 

●文以行立,行以文传。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宗经》文章靠作者的品行才能立足,而作者的品行靠文章才能传布。 

●诗以人品为第一。 

    清·李调元《诗话》品:品德。 

●人品胸次高,自然流出。 

    元·陈绎曾《诗谱》作者有很高的品德修养和志向抱负,那就会从作品里很自然的流露出来。 

●诗与人为一,人外无诗,诗外无人。 

    清·龚自珍《书汤海秋诗集后》写诗与做人是一体的,两者密不可分。 

●名节,本也;文艺,末也。 

    宋·刘克庄《跋真仁夫诗卷》本:根本。末:末节。 

●文由胸中生,心以文为表。 

    汉·王充《论衡·超奇》文章由心里构思而产生,而心思靠文章来表达。 

●作文不在辞句之工,而在性情之正。 

    明·王文禄《诗韵》辞句:词句,语言。工:细致巧妙。性情:思想感情。正:纯正,端正。 

●诗者,人之鉴也。 

    明·李梦阳《林公诗序》诗歌是人的一面镜子。 

●其心如日月,其诗如日月之光。 

    清·叶燮《原诗·外篇》日月:喻明沏纯净。 

●人品高,则诗格高;心术正,则诗体正。 

    清·纪昀《诗教堂诗集序》诗格:诗的格调。心术:心计,谋划。诗体:诗的本体。 

●欲治其诗,先治其心。 

    清·吴雷发《说诗管蒯》治:研究,写作。心:思想感情。 

●草木之华,必归之本根。文章之极,必要诸人品。 

    清·屠隆《梁伯龙鹿城集序》华:精华,华采。归:归属。极:极尽,最高的地位。要:缔结,求取。诸:之于。 

●其为本昌,为源博也。 

    明·宋濂《文说赠王生黼》本:根本。昌:昌盛。源:源头。博:博大。 

●和顺积于中,英华发于外,譬若水怀珠而川媚,石韫玉而山辉。 

    明·宋濂《王君子与文集序》谓只有作者的内心优美,如怀珠韫玉,才能使作品的英华外现。 

●玉蕴石而山木茂,珠居渊而岸草荣。 

    宋·司马光《赵朝议文稿序》比喻只有作者的内蕴珍贵优美,才能使外露的作品生辉。 

●宾玉之山,土木必润,盛德之土,文艺必众。 

    汉·徐干《中论·艺纪》蕴藏玉石之山,土地树木就得到滋润,德性美盛之士,文章技艺必出众。 

●言,心声也;书,心画也。 

    汉·扬雄《法言·问神》言辞是内心的声音,书法是内心的画图。 

●有德之文信,无德之文诈。 

    唐·李华《李遐叔文集》德:品德。信:诚实。诈:欺诈。 

●立身无傲骨者,笔下必无飞才;胸中具素心者,舌端斯有惊语。 

    明·沈承《晚明小品文库·沈君烈传》飞才:飞天之才,杰出的才华。素心:纯朴的心地。惊语:惊人之语。 

●诗文与书法一理,具得胸襟,人品必高。人品既高,其一声一欬,一浑一洒,必有过人处,享不磨之名。 

    清·薛雪《一瓢诗话》具得:都从……得到。欬:即“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陈尚君、汪涌豪 |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辨伪(三)
诗人的本质 ——中唐以后诗人的身份审视 作者:李舜臣
秋窗景色无限美(代序)
诗集传 作者:朱熹
【读者美刊】诗(组诗三首)|| 李普升(授权:独家原创首发)
最美的心地,如同日月光明正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