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建筑沉降观测方案

目 录

1 概述
  1.1任务来源及工程内容
  1.2测区概况
2 测区已有资料分析及评价
  2.1控制资料
3 作业依据
4 设计方案
  4.1高程基准
  4.2方案概述
  4.3监控网(基准网)的布设
  4.4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4.5监控网的观测
  4.6观测点的观测
  4.7监控网观测次数的确定
  4.8沉降观测周期和观测时间要求
5 沉降观测精度
  5.1其他要求
  5.2内业精度评定与数据处理
  5.3软件要求
  5.4质量控制与检查验收
  5.5 上交成果资料
1 概述
 
1.1任务来源及工程内容
 
******工程有限公司沉降观测工程。
 
1.2测区概况
 
**市地处华北平原东南部,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一月平均气温-3.3℃,七月平均气温27.4℃,年平均气温12.8℃,无霜期215天,年降水量810毫米。由东北到西南层次分明的分为低山、平原、二类地区,海拔高度在60-75米之间。
 
测区气候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气气爽,冬季寒冷少雪,春、秋季比较适宜外业作业。
 
2测区已有资料分析及评价
 
2.1控制资料
 
建立独立高程系统,也可以联测国家高等级水准点与国家高程接轨。提供1985国家高程基准成果。
 
3作业依据
 
1、      工程建设标准《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法》(DGJ32/J18-2006);
 
2、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标准》DGJ32/J16-2005;
 
3、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2007);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5、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1991
 
4设计方案
 
4.1高程基准
 
高程基准采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或独立高程系统。
 
4.2方案概述
 
根据《工程测量规范》要求,在施工影响范围外布设水准基点,在结构主体承重墙或者承重柱上布设沉降观测点。在结构施工至±0.00以上,一层墙体、柱子结构施工完成后开始第一次观测,上部每加高5层观测一次,直到建筑物进入稳定期停止观测。观测仪器采用精密水准仪按照二等水准观测要求进行观测。
 
4.3监控网(基准网)的布设
 
根据对沉降观测点观测的需要及《建筑变形测量规程》(以下简称“规程”)的规定,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监控网拟布设成由4个基准点组成的一个环形的二等水准网,编号为BM1~BM4高程测量采用独立假设高程系统。基准点将设在变形影响范围以外便于长期保存的位置,基准点采用建筑物外固定物体上水准基点标石方式。墙柱式水准基点标石埋设在沉降稳定的建筑物上。其具体位置根据现场情况及“规程”的有关要求进行布点,均布于原有建筑物上。
 
4.4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根据设计及“规程”的有关要求,在各建筑物能反映变形特征的墙(柱子)上,如建筑物的四角、中点、沉降缝两侧,沿外墙每隔20米左右墙柱等处,房屋室外地坪±0.00以上布设观测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沉降观测作业指导细则
领导你好!这份是 沉降观测报告.doc
建筑工程沉降观测点测量技术
泰达市民文化广场工程施工测量方案
【详细归纳】看了这篇文,基本施工测量考点已掌握
建筑物变形观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