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前后交通都长瘤,她居然安然活了10年?


头痛、头晕10年都不治疗,这个患者也是逆天了~~


作者: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 叶子

来源:医学界影像诊断与介入频道


【临床资料】


女,42岁,因“间断性头痛、头晕10年余”入院。


病史:2015-10-01因头部外伤在当地医院住院治疗并行颅脑MR平扫+MRA检查,左侧鞍旁异常信号,考虑颅咽管瘤,脑膜瘤不除外,左侧大脑后动脉异常信号,符合动脉瘤MR表现,为进一步治疗以“鞍区占位”收入院。


查体:神志清,精神可,查体合作,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双侧鼻唇沟对称,无口角歪斜。四肢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双巴氏征阴性,颈软。


【影像图像】



影像学表现


MR平扫及增强示:右侧侧脑室后脚可见长T1等长T2异常信号,Flair呈等高信号,边界不清。注入GD-DTPA后,病灶成不均匀强化。


----------♀【病例讲堂】分割线♀---------


小编留言:这些患者是别人的,但这些症状你工作中也可能会遇到,学习才是前进的唯一路径,有思考才有进步哦!



最终诊断


1.前交通动脉瘤     2.左侧后交通动脉瘤 


讨论


颅内动脉瘤是颅内动脉壁上的异常膨出,约70%~80%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由颅内动脉瘤破裂引起。


动脉瘤发生在前交通大约占30%、颈内动脉与后交通动脉分叉处占25%、大脑中动脉分叉占20%、颈内动脉分叉7.5%、基底动脉分叉7%、胼周动脉大脑前动脉分叉4%、椎动脉小脑前下动脉分叉3%,多发动脉瘤占15%~ 20%。


动脉瘤的影像学检查包括:① CT、MRI;② MRA;③ CTA;④ DSA。


目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被视为诊断颅内动脉瘤的金标准


近年来,多排螺旋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因其无创,准确快捷,可三维显示动脉瘤与周围血管结构、颅骨关系等优点,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CT


CT是检查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选成像手段,24 h内其敏感度可达90%~98%,3 d 和1周后敏感度分别下降到95%和50%。


CT 可以很直观地诊断梗阻性脑积水,显示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出血的位置、范围和程度,从而推测脉瘤可能的部位。


①前交通动脉瘤破裂表现为以纵裂出血为主,部分可波及基底池和侧裂池;②颈内动脉- 后交通动脉动脉瘤破裂表现为脑底脑池广泛出血,但不对称;③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破裂表现为以外侧裂为中心的出血。


MRI动脉瘤未破裂


动脉瘤的MRI表现与其血流速度、血栓形成、钙化和含铁血黄素沉积有关。


1、在无血栓形成的动脉瘤:通畅的瘤腔因血流速度快造成流空现象,在T1、T2上呈低或无信号病灶,血流速度慢的动脉瘤在T1上呈低或等信号,T2上呈高信号。


2、部分血栓形成的动脉瘤: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占位性病变,因不同时期的血栓成分不同,表现为混杂信号。增强扫描:瘤腔和瘤壁均有强化,而血栓不强化。


3、完全血栓化的动脉瘤:因血栓形成早晚不同MRI信号表现各异,急性血栓呈等信号,亚急性血栓呈短T1、长T2高信号,陈旧性血栓因含有出血、钙化和含铁血黄素而呈混杂信号;增强扫描时仅有囊壁的环状强化。


4、钙化在T1、T2上均呈低信号,位于血栓内或瘤壁。


5、含铁血黄素沉积表现为T2低信号。


动脉瘤破裂


蛛网膜下腔出血在常规脉冲序列T1加权像和T2加权像上的表现与出血后血红蛋白的演变过程相关。


在出血早期,与脑脊液的信号相似,一般不能在MR图像上得到显示,而在病程进入亚急性期时,在T1加权像,还是T2加权像上均呈高信号,与脑实质产生很强的对比度。所以,MR对亚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具有极高的敏感度和准确度,恰好弥补了CT在亚急性期显示病变不清楚的不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百变动脉瘤(1)
血栓性动脉瘤
医源性假性动脉瘤不可忽视动静脉瘘
读书笔记。。。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
SWI血管内异常信号解释
蝶鞍和鞍旁病变影像诊断(二)病例-讲解-鉴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