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么好的书法竟然是用“茅草笔”写的!真的忍不住要分享啦!!


岭南陈献章


陈献章(1428—1500),子公誧,号石斋,晚号石翁,广东新会人。因居白沙村,故人称白沙先生、陈白沙。

 

丁卯中乡试,十九岁的陈献章曾两赴礼闱应试,均名落孙山,于是便归隐白沙。景泰二年落第后前往拜江西程朱理学家吴与弼为师,精研'古圣贤垂训之书'。半年后,他回归白沙村筑阳春台为书室,专心读书,其思想逐渐由崇尚读书穷理的程朱理学转向主张求之本心的陆九渊心学。

 

陈献章《大头虾说轴》纸本,草书

纵158.5cm,横69.9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本文是借乡间俚语“大头虾”来阐述人生哲理,立意新奇。

此书所用之笔为茅草笔,一般书家较少使用。此种笔毫锋秃散,毛硬易干,因此书字独具特色。本幅下笔顿挫力很强,毫端开叉,形成了较多的飞白之笔。字迹墨色干枯,粗细变化丰富,兼之运笔迅疾奔放、挥洒自如,又少见连绵之笔,显示出动中寓静、拙中藏巧的韵致,书风独树一帜。


成化二年秋末,陈献章重游太学,因有感触而写出《和杨龟山此日不再得诗》,国子监祭酒邢让大加赞许,誉为'真儒复出',自此他的才名大震京师。但3年后他第二次参加会试仍名落孙山,因而心绝意科举,返回故里移志于治学。

 

他一生唯重心性之学,注静坐“澄心”,其在与王阳明之前,在继承南宋陆九渊观点的基础上,开明代心学之先河。

 

陈献章《梅花病中作诗》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藏


陈献章酷爱梅花,他栽梅、画梅、咏梅,以咏梅为题的诗作达六十六首,大都写得情趣盎然。《梅花病中作诗》是他爱梅且用茅草笔书作。题曰“病中作”,诗中虽有“下堂儿女笑,老脚正蹒跚”,然数丈长卷,一挥而就,无丝毫衰朽之气。


此卷款书“弘治辛亥腊廿三日(1492年初),石翁书于小庐冈精舍”,是陈献章晚年作品。 


成化十八年先后受到广东布政使彭韶、巡抚都御史朱英的推荐,宪宗下诏征用。陈虽应召赴京,以奉养老母为由力辞,宪宗遂授以翰林院检讨衔,而允其返归白沙村。此后至卒,他一直居留乡间,聚徒讲学。

 

陈献章《自书送刘岳伯等诗卷》纸本行书 27.3×514cm 上海博物馆藏


陈献章是一位独出新裁,敢于创造的书家。《自书诗卷》其书法古拙奇崛,有书卷气,别开生面,是其晚年杰作。


陈献章亦善书法,以行草名世。其书法得力于欧阳询,后习怀素草书,又参以米南宫、苏东坡之势,自成一体,最擅长草书,早年作书,皆用毛笔,其传世著名的'大头虾说'书法立轴。其一就是用毛笔书成,其后,以居乡买笔不易,即就地取材,以山茅心束缚为笔,创制茅笔。

 

陈献章《七绝赛兰香诗轴》151.7×61.4cm 苏州博物馆藏


陈献章传世之作,大多是用茅草笔书写的行草书,颇具宋人意趣。笔意苍老劲利,潇洒自然,类似破败之硬笔所书,视觉效果特殊,因而别具一格。其实这也与他所处环境有关,他身居岭南,隐居而不入仕途,与外地接触不多,自然与京城繁华之地书吏有着本质的区别,以一种清新刚毅的面貌,表现了其独有的个性,在当时的书坛十分难得。传世作品有《大头虾说》、《自书诗卷》和《七言绝句轴》。


陈献章《种蓖麻诗卷》 纸本草书 25.3x428cm 广东省博物馆藏(局部)


更多名家书画特卖

南京画廊拍卖有限公司诚招代理,月纯收入3-5万!

三位中书协理事、一位中美协会员力作,难得一遇的经典,错过将不再拥有!

这些诗句超越千年,今日常读依然字字珠玑!

书法看筋骨,山水看境界,看这些作品你都能满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代 陈献章 书法大观
陈献章草书《种蓖麻诗卷》书法欣赏明代陈献...
【赏析】通会之际人书俱老——陈佩秋书法作品欣赏
明代书法欣赏4
陈淳的草书:晚明浪漫主义书风
陈献章的书法变革和茅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