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医生,孩子脸上的红色“胎记”怎么又变大了一些!


这其实是婴儿血管瘤。


“当时以为是胎记,后来发现明显变了……看了好几个医院,这才知道这是血管瘤!”

其实,有如此相似经历的宝爸宝妈还真不少!

那么,为什么有这么多人会把血管瘤当“胎记”呢?

血管瘤

有这样一种血管瘤叫——婴儿血管瘤,前驱病变在出生时即可存在, 或在新生儿早期出现, 所有病变在出生后几周内即可出现。临床发病率为5%左右,通常女婴发病率是男婴的3~4倍多。

皮肤的表现有的无色、蓝色、淡红色、红色有的呈草莓状,有的呈葡萄酒色样,有的呈充血性或擦伤样……而这些皮肤的表现多在出生后1个月以内出现,家属无意间发现,宝宝一般没有不舒服的症状。难怪都说分不清呢!

直到某一天——通常在满月后,发现皮损迅速增长,一直持续到6~9个月,尤其在2~3月的时候变化明显。这时候宝爸宝妈们就再不会很淡定地认为这是“胎记”了!

到了医院,医生仔细询问后,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婴儿血管瘤!

■ 这种血管瘤的发展经历三个时期

1. 增殖期:损害迅速增大,一般自生后持续至6~9个月,尤以2~3个月生长旺盛;

2. 稳定期:损害倾向稳定,瘤体一般不再增大,持续数月至半年;

3. 消退期:消退过程缓慢,瘤体色变淡,逐渐萎缩变小,一般需持续数年。

■ 根据病变部位、面积大小、并发症等因素分为:

1. 高、中风险血管瘤:需要尽早治疗,首选治疗方案为口服普萘洛尔,若有禁忌时,则需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

2. 低度风险血管瘤:随诊观察(千万不要以为是不用管了噢),如果瘤体生长迅速,则需要按照中风险血管瘤方案治疗;

3. 消退后期血管瘤:最佳治疗年龄是3~4岁,因为之后血管瘤自发改善不再明显,如果推迟治疗,可能对患儿的心理造成影响。

这些需要注意

 1  风险等级为高风险的血管瘤,可能引起溃疡、毁形性损害、功能损害或重要组织脏器结构改变等并发症,极少数甚至危及生命。

  • 位于持续摩擦部位或生长旺盛时期的血管瘤很容易发生破溃,严重时可导致疼痛、感染、出血或形成瘢痕等;

  • 位于气道内或声门旁的瘤体,容易导致气道阻塞、呼吸困难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 位于眼周的瘤体,快速增殖对眼睛压迫,可导致永久性弱视、散光、斜视、眼球突出、眼睑闭合不良及视神经损伤等并发症。

 2  处于增殖期的血管瘤,也有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从低风险级别增至高风险级别。

 3  具体治疗方法以局部外用和系统用药为主,辅以激光、局部注射或手术治疗,目的是抑制增殖,促进消退,减少瘤体残留物。

 4  婴儿血管瘤是否治疗一定要平衡治疗的疗效和治疗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结合患儿年龄、风险等级及有无并发症等因素综合评估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5  婴儿血管瘤需要与静脉畸形、动静脉畸形、淋巴管畸形、先天性血管瘤、Kaposi样血管内皮瘤等血管瘤区别。

 6  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噻吗洛尔等)用于治疗婴儿血管瘤具有里程碑意义,因其疗效快,安全性高,是高风险血管瘤的首选用药。

 7  治疗过程中也应当注意:

★ 外用滴眼液用法:

(1)将医用纱布 (要求4~6层厚)修剪至血管瘤大小, 眼药水滴在修剪后的纱布上, 要求完全湿透但不往下滴液, 将其湿敷在血管瘤表面。

(2)表面用保鲜膜封包, 以固定纱布, 并防治药液蒸发。

(3)2~3次/d, 每次1h。

(4)湿敷1h后, 去除保鲜膜及纱布, 擦干瘤体表面残留液体, 局部外涂屏障修复剂, 以减少溃疡、干燥、脱屑等。

★ 口服普萘洛尔治疗中:

(1)观察患儿有无心率减慢、低血压及梦魇的出现。

(2)观察患儿是否出现喂养困难或喘息症状,以上症状需要及时就诊,避免严重不良反应。

(3)疗程是否达到6个月是导致停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

(4)突然停药可能出现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心脏不良反应,所以需要规律服药、每月复查、遵医嘱用药!

所以,宝宝出生后不久发现这种“胎记”,切不可大意了,为了孩子的“出彩”人生早点看一看是没错的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天使之吻の红色胎记的分类及治疗| 科普篇
胎记与婴儿健康息息相关
血管瘤不可小视之一:草莓状血管瘤
婴儿身上莫名出现一个红斑,然而医院的检查结果却让妈妈崩溃了
红色胎记对婴儿的影响
婴儿的胎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