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遇上胸痛患者就造影?小心过度治疗!


急性胸痛+LBBB,你能判断有无急诊冠脉介入指征吗?


作为心内科住院总,急诊会诊总会遇到缺血性胸痛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的患者。如果有既往心电图做对比,就能发现是新发LBBB还是陈旧LBBB合并ST-T改变,从而帮助我们判断是否有急诊冠脉介入指征。

可是,急性胸痛发作的患者很少携带既往资料就诊,这个时候我们该如何判断是不是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LBBB呢?

时间就是心肌,如果等待心电图复查和心肌标志物检验、延误再灌注时间,存活心肌的丢失和潜在的心功能衰竭等风险会明显增加;如果不等待确诊证据、积极行急诊冠脉造影,也会使患者承担不必要的手术操作及并发症风险。

有没有一个简单、快速、有效的方法帮我们提高诊断效率呢?

我们通过一个病例梳理一下—— 

患者,男,42岁,发作性胸痛2小时就诊,含服硝酸甘油症状缓解不明显。有吸烟、高血压、高脂血症危险因素。急诊室生命体征平稳,血压138/72 mmHg,心率82次/分。首诊心电图如下(图1),为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自诉既往体检心电图无异常表现。

图1 患者急诊室心电图,心率76次/分,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那么这个患者有急诊冠脉介入指征么?”

“缺血性胸痛+可疑新发LBBB,是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等危征,必须紧急冠脉介入再灌注治疗啊!”我脱口而出。可是——

Q1:患者说他以前没有LBBB就真的没有么?如何验证?

疾病的确诊当然要有客观证据。没有既往心电图进行对比时,我们可以计算胸前导联最大S波振幅与最大T波振幅(可以不在同一胸前导联)的比值max S/T,如果max S/T<>

2010年《Heart Rhythm》杂志上,Alexei Shvilkin A等学者对新发和陈旧LBBB做了明确定义。将存在时间小于24小时的LBBB(24小时前正常,后发生左束支传导阻滞;或新发左束支传导阻滞在24小时内恢复)称为新发LBBB。将确切存在时间大于24小时的LBBB称为陈旧LBBB。

由此明确了39份新发LBBB和1760份陈旧LBBB,分析这些患者的心电向量图和体表心电图发现,以心电向量图QRS/T<2.25诊断新发lbbb,其灵敏性为100%,特异性为96%;以体表心电图胸前导联max><2.5诊断新发lbbb,其灵敏性为100%,特异性为89%;若两者结合,胸前导联max><2.5、同时心电向量图qrs><>

在急诊室,我们最易获得12导联心电图,用胸前导联max S/T<2.5协助筛查新发lbbb相对方便可行。该患者v2导联s波及t波振幅最大,max s/t="">

Q2:胸痛+新发LBBB就能诊断STEMI等危征么?

当然不一定!大家还记不记得有一类“胸痛左束支阻滞综合征”,胸痛与LBBB同生同灭、阵发性出现与消失。胸痛症状难以与缺血性胸痛鉴别, LBBB也在24小时内出现与消失,符合max S/T<>

心肌缺血引起的新发LBBB通常临床表现严重。这是因为LBBB 为右冠及左冠双重供血,如果AMI患者发生LBBB 常提示缺血范围大、心肌坏死面积广、心功能下降明显,患者常出现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因此临床指南将新发及可疑新发LBBB视为STEMI等危症,建议早期再灌注治疗。

《2013 ACCF/AHA STEMI指南》指出,若患者仅有新发LBBB,但无心肌缺血的临床表现及肌钙蛋白I水平升高等证据时,不能直接视为STEMI等危征;新发LBBB,伴持续胸痛不缓解,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心源性休克、肺水肿,甚至心脏骤停时,应视为STEMI等危征。

该患者虽有缺血性胸痛,但生命体征平稳,无心功能不全症状及体征,从临床表现上也不支持心肌缺血引起的新发LBBB。

Q3:患者为陈旧LBBB,但V2导联ST段抬高约5mm,能诊断AMI么?

对于陈旧LBBB但怀疑合并AMI的患者,《2013 ACCF/AHA STEMI指南》提出可以参考Sgarbossa标准协助诊断。Sgarbossa标准(图 2):任一胸前导联ST段抬高≥1 mm,与QRS波主波方向一致,计为5分;V1-V3导联中任一导联ST段压低≥1 mm,计为3分;任一胸前导联ST段抬高≥5 mm,且与QRS波主波方向相反,计为2分。总计分≥3分者,诊断AMI的特异性高达95%,而总计分<3分者诊断AMI特异性<80%。

图2 Sgarbossa标准图示

由于ST段与QRS波呈反向性改变时AMI诊断特异性较差,Smith等学者提出了校正标准:用ST/S比值(以J点为准,最大ST段抬高幅度与最大R波幅度或最大S波幅度比值)≤-0.25替代第三条Sgarbossa标准,能将STMEI的诊断敏感性从52%提升到91%,诊断特异性为90%,与ST段与QRS波呈同向性改变时相似(图3)。

按Sgarbossa标准,该患者总分2分(V2导联ST段抬高约5mm),计算ST/S=-0.1,大于-0.25,故不支持LBBB合并AMI。

图3 Smith校正标准

综合临床表现、Sgarbossa标准、Smith校正标准,2013年《American Heart Journal》杂志上,Qiangjun Cai等人总结归纳了AMI伴LBBB的诊断流程图(图4)。

对于可疑AMI合并LBBB的患者:

  • 如果血流动力血不稳定或出现急性心力衰竭,建议早期PCI或溶栓治疗;

  • 如果血流动力学稳定、无急性心力衰竭,根据Sgarbossa标准评估,如果评分≥3分,建议早期PCI或溶栓治疗;

  • 如果评分<3分,计算ST/S比值,如果ST/S比值≤-0.25,建议早期PCI或溶栓治疗;

  • 如果ST/S比值>-0.25,动态复查心电图及心肌标志物、完善床旁心脏超声,如果出现心电图动态改变、心肌标志物升高、节段性室壁运动障碍(尤其前壁)、LVEF下降,建议早期PCI或溶栓治疗。

该诊断流程并未区分新发还是陈旧LBBB,其对AMI合并新发LBBB的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无具体说明。对可疑AMI合并LBBB的患者,我们可用胸前导联max S/T<>

图4 AMI伴LBBB的诊断流程图。

按照上述诊断流程图,该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无急性心力衰竭,Sgarbossa标准<3分,ST/S>-0.25,均不支持AMI合并LBBB,且max S/T>2.5不支持新发LBBB,下一步应该动态复查心电图及心肌标志物,完善床旁超声评估,待结果回报后评估有无急诊冠脉介入指征。

AMI合并LBBB的发病率虽然低,但我们既不愿意漏诊任何一例STEMI等危征患者,也不愿意让患者承担不必要的手术操作及并发症风险。用好心电图及临床表现等最基本的工具,面对一位急性胸痛合并LBBB的患者,你能判断有无急诊冠脉介入指征了吗?

专家简介

唐群中

唐群中,男,硕士,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任中国医促会中老年医疗保健分会青委会委员,北京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第二届青年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学会血栓与止血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核医学专业委员会临床学组委员,1999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2007年获北大医院心血管内科硕士学位, 2014年取得心内科起搏电生理证书,2015年获首钢公司优秀共产党员。从事心血管内科工作十余年,先后于北大医院、朝阳医院、上海新华医院进修学习起搏器植入及射频消融术,擅长各种缓慢及复杂快速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的药物和介入治疗。

参考文献:

[1]Shvilkin, A., B. Bojovic, B. Vajdic, et al. Vectorcardiographic and electrocardiographic criteria to distinguish new and old left bundle branch block. Heart Rhythm the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Heart Rhythm Society, 2010. 7(8), 1085-1092.

[2]Malozzi, C., G. Wenzel, K. Karumbaiah, et al. Chest pain associated with rate-related left bundle branch block and cardiac memory mimicking ischemia. Journal of Cardiology Cases, 2014. 9(3), 87-90.

[3] O'Gara PT, Kushner FG, Ascheim DD, et al. 2013 ACCF/AHA guideline for the management of 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Foundation/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 Practice Guidelines. J Am Coll Cardiol 2013;61(4):e78–e140.

[4] Qiangjun Cai, Nilay Mehta, Elena B. Sgarbossa, et al. The left bundle-branch block puzzle in the 2013 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guideline: from falsely declaring emergency to denying reperfusion in a high-risk population. Are the Sgarbossa Criteria ready for prime time? Am Heart J. 2013 Sep;166(3):409-13. 

本文首发: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本文作者:简书

审稿专家:唐群中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

责任编辑:董小雯

- End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心肌梗死】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非典型 心电图改变(文章)
病例丨一文带你了解LBBB合并AMI心电图的研究进展
施广飞:ACS患者启动紧急血运重建心电图的最新认识·365医学网
Sgarbossa标准
张海澄老师:心电图Sgarbossa标准
【专题笔谈】左束支阻滞时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