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真正的强迫症,你越想摆脱痛苦就越强烈 | 别再说自己有强迫症了

回答者:牟文婷

宾夕法尼亚大学 心理学博士后

知乎编辑推荐

什么是强迫症?

强迫症有两大组成部分:强迫思维强迫行为

比如,常见的强迫思维:

攻击性强迫想法(aggressive obsessions):担心自己会伤害自己、伤害他人;

污染性强迫想法(contamination obsessions):摸了脏东西之后,担心自己被细菌、排泄物等污染;

和性相关的强迫想法(sexual obsessions):脑海中产生不被允许的性幻想;

存储类强迫想法(hoarding obsessions):认为所有东西之后可能都会用到。

常见的强迫行为:

清洁行为(cleaning/washing compulsions):反复长时间洗手(有的病友会一天洗 50 次以上的手)、反复长时间洗澡、洗衣服等;

检查行为(checking compulsions):比如反复检查自己是否有受伤;每次出门前长时间(1 小时以上)反复检查锁、炉灶、家用电器等;

存储行为(hoarding compulsions):舍不得扔东西,过度存放很多物品。

什么不是强迫症?

大家可能经常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我是不是有强迫症?判断自己是否有强迫症的最关键是痛苦程度、对生活的影响程度。

摸了脏东西想要洗手,出门了担心自己是不是没锁门,这样的担忧和行为,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会有。

正常担心和强迫症的区别就在于【频率】和【痛苦程度】。

正常的担心是一闪而过、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和经历在这些担心上;强迫症的话,担忧无法控制地、反复地侵入脑海,伴随巨大痛苦,影响工作和生活,必须要做些事情才能让自己平静下来,如果到了这个程度,就很有可能。

所以,出门前检查一遍电器是否都关好,是谨慎;检查 50 遍,就很有可能强迫症了。

为什么会产生强迫症?强迫症的本质是什么?

强迫症的本质是侵入式的、不愉快的想法、感受、行为,一个人想努力摆脱它们,可是却发现,越努力,这些想法、感受和行为就越强烈,痛苦也就越强烈。于是就形成了强迫思维(obsessions)。

这些想法通常会伴随强烈的焦虑或者痛苦(有时也有羞耻、内疚或者恶心),以及强烈的想缓解痛苦的冲动。大多数人面对痛苦,最自然的反应是要逃避:逃避让自己痛苦的事物、人、地方。

然而,对于强迫症来说,痛苦的是闯入性的想法和思维,根本无处可逃,于是强迫症患者就会开始采用一些仪式性行为来试图缓解痛苦,于是就形成了强迫行为(compulsions)。

强迫行为虽然可以短期内缓解痛苦,但是很快,强迫思维就会重新出现,需要更多的强迫行为来调节和缓解。此外,随着病程时间增加,这些强迫行为对焦虑的缓解作用也越来越弱。

举个例子,强迫行为就像借酒消愁中的酒,开始可能一杯就够,时间长了,可能就需要一瓶;换做强迫症里,开始可能洗一次手就安心,后来可能要洗 20 次手才觉得洗干净。

慢慢的,一个人花在强迫行为上的时间越来越多,多到甚至一天中的大半时间都被它占据,学习、工作、社交自然也会因此受到严重影响。

强迫症患者,通常还有一些错误的想法,比如:

  • 如果我不做些什么,焦虑和痛苦就会一直持续。

比如,担心自己被污染,很焦虑,认为必须通过洗手来缓解焦虑,不然就会一直痛苦下去……

  • 如果我想到了一个行为,我很有可能某天就会付诸行动

常见于自伤类强迫想法,比如,如果自杀的想法在我脑海中闪过,那我很可能就会某一天付诸行动。

  • 如果我不做些什么,那么我担心的事情就一定会发生

比如,如果我摸完脏东西不去洗手,我就一定会得病。

如何治疗和缓解强迫症?

所以,应对强迫症的核心,是学习如何面对焦虑、不安,不逃避、也不去做强迫行为。

目前为止,针对强迫症最有效的方法,是暴露与仪式行为阻止法(Exposure and Ritual Prevention Therapy), 由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焦虑障碍与治疗中心 Edna Foa 教授发展。

这种疗法现在在国际学术界公认是针对强迫症的黄金疗法,是美国精神医学协会(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推荐的针对强迫症的第一线疗法(APA, 2007)。

很多大型临床研究都显示这种疗法对强迫症的治疗有非常显著的疗效。1996 年 Foa 和 Kozak 对 330 个强迫症患者疗效回顾发现, 83%的病人症状有非常显著缓解。

2000 年 Franklin、Abramowitz、Kozak、Lwvitt、Foa 等人对 376 个被试追踪调查 29 个月,发现 76% 的病人保持了显著的疗效。

Foa, E. B., Yadin, E., & Lichner, T. K. (2012). Exposure and response (ritual) prevention for 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 Therapist guid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Koran, L. M., Hanna, G. L., Hollander, E., Nestadt, G., Simpson, H. B., &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07). Practice guidel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Am J Psychiatry,164(7 Suppl), 5-53.

Foa, E. B., Abramowitz, J. S., Franklin, M. E., & Kozak, M. J. (1999). Feared consequences, fixity of belief, and treatment outcome in patients with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Behavior Therapy, 30(4), 717-724.

Franklin, M. E., Abramowitz, J. S., Kozak, M. J., Levitt, J. T., & Foa, E. B. (2000). Effectiveness of exposure and ritual prevention for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randomized compared with nonrandomized samples.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68(4), 594.

强迫症的发病率大概有 2% - 3%,其症状严重程度会随时间波动,时轻时重, 而且症状严重程度可能会伴随生活中的总体压力感受而变化,比如如果生活中有一些重大应激事件(分手、高考、失业等)时,强迫症的症状可能会更加严重,从而更加不能良好应对这些压力事件,形成恶性循环。

不经过治疗强迫症的症状会随着年龄增加而恶化。幸运的是,强迫症是各种心理问题中有很好预后的一种,所以,勇敢迈出第一步,及时寻求专业帮助,慢慢都会好起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早上出门时关门了吗?|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强迫症
《走出强迫的泥潭——森田疗法指导集锦》
强迫症怎么办?
强迫症|被误读的「完美主义」,为什么难以停下来?
强迫症的帮凶:完美主义性格
什,么 是,强 迫 障 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