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白夜人

第735篇

白天,不过是另一种名称的夜晚?白夜—-处于长期的自我的封闭和幻想之中的人的感受。在这幻想和封闭的生活,白天不过是另一种夜晚。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白夜》所刻画的那种人难道不正是具有穿透时代性的敏锐的洞见么?文中那个多少年如一日生活在自己的幻想中的人,其实就一直生活在“黑夜”与“白夜”之中,而之所以叫夜,是因为只有在夜里—在一切都停滞的、安静的、蛰伏的时间里,他才能自由地生活。他厌恶和恐惧他人,也被他人所排斥和遗忘,他生活在永恒的夜之中,品尝着虚无,等待着最后的死亡。


很多人轻视《白夜》,认为《白夜》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中分量很轻,可一如既往地,作者给予了这样的人物以深沉和热烈的情感,应该说《白夜》中的主人公相比那些在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里看起来更像是活在地狱深处的人,更接近所谓的现实意义。他就像是游荡在但丁地狱边缘的那座幽暗森林里,他不但不着急寻找出口,然而心甘情愿地在里面无止境的游荡。也许在他看来,只要穿越这幽暗森林,就是直接进入地狱吧!
与所谓的现实主义作品人物比较,例如契诃夫或者果戈里笔下的那些可怜的人不同,《白夜》里的主人公尽管也很卑微,但是他却还没有穷困凄惨到要为生活挣扎,他们只是孤独,彻底的孤独—-在一个偌大的城市里生活里好几年,却没有一个朋友。久而久之,他们就丧失了行动的勇气,变得越来越孤独,以至于产生了某种人群接触的焦虑症。再一次,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所谓的现实主义者拉开了距离,他所在意的是依然是人和人性,而不是社会类型的转变对人的影响。实际上正是如此,在任何一个社会形态里,这样的人都比比皆是—-人确实社会的动物,但依然有很多一大部分人却对社会性有着一种本能的反感和厌恶。
这并非说这类对社会性有着本能的反感和厌恶的人就是一种完全的孤独主义者,恰恰相反,他们可能比一般人更看重情感需求。只是他们的口味过于精细,精神洁癖也更加严重,不幸的是,他们又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和体验能力。《白夜》里的主人公并不欠缺任何行动的能力(尽管他以为自己做不好),实际上在他和女主人公接触的时候却表现得异常的出色—-这充分证明,只要是他判断出对方是可以相交的人,那么他并不厌恶和排斥与人的交往。他只是厌恶虚假的人际关系。在他和女主人公的交往过程中,我们发现他其实有着更加剧烈的情感需求和反应,甚至接近疯狂。可就像是某种化合反应一样,这一反应需要某些特殊的对象,以及合适的环境和条件。
但他的失败是注定的吗?假如在最后的那个男人没有突然出现,他真的会从此走出人生的白夜,进入一个更加真实的时间和世界之中呢?这个问题触及了一个更加深刻的问题,即这个一直处于“白夜”之中的人,假如没有那个拯救他的人出现,那么他是否可以“自愈”?在作品的最后,我们发现可怜的主人公又回到了他熟悉的状态之中,成为了一个白夜人。这其实和那个拯救他的爱人娜斯简卡是否必然会出现是同一个问题。
娜斯简卡一定会出现吗?尽管看起来非常偶然,但是娜斯简卡却必然会出现。就像是火山之下不断累积的能量,最终他一定会爆发。但是爆发毕竟是暂时的,最终它依然会冷却下来。娜斯简卡实际上并非是什么天选之人,她就是那个被爆发所选中的人。可能不会选她,那么也有可能是下一个。娜斯简卡是否有某种特殊性吸引了她,当然可能确实她有某种性质吸引了主人公,但她的这种性质却并非是独特的。她之所以被选中,只是因为她出现在合适的时间。白夜人在阶段性的沉默和酝酿之后的爆发是不可避免的,倘若他还没彻底变成某种病态的双重人格之类的状况的话。
在《白夜》中,陀思妥耶夫斯基小心翼翼地不让主人公越过那条病理的线。白夜人不是《死屋日记》的孤独个体,也不是《双重人格》中的个体,他就是白夜人,他还没有到达那里。他也并非所谓的低欲望的,淡泊的价值观的人格。他处于一种狭窄的中间地带—-在正常与病态之家那条狭窄的地带里,在现实与虚幻的边缘模糊地带。看起来他有点接近于萨拉马戈的《所有人的名字》那种生活,但实际上他却更加务实和现实一些,并且更加无情和尖锐一些,比如他对他的女佣人的态度说明他并非是一个具有深刻的同情心和爱心的人,但是他依然还对她有着某种类似同情的感情。所以白夜人始终是一种处于幻想之中,但是并非到达病态的人群。
那白夜人最终将滑向哪里?还是始终处于这一模糊和狭窄地带之中?在文中,随着娜斯简卡回到了他的爱人身边,白夜人绝望地回到了熟悉的白夜状态之中,并且悲哀地宣布:那足足一分钟的狂喜,难道还不够一个人受用整整一辈子吗?……看起来他似乎陷进了永恒的白夜状态之中,或者说回到了火山爆发之后的平静状态之中。可是,如果我们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全部作品当成一部作品来看,那么这个白夜人看起来最终总是要走向某个状态—-当拯救的那个天使永远也无法出现的时候,他也必然会滑向某个极端—-火山最终都要成为死火山,或者火山爆发彻底改变了整个局面。不过在陀思妥耶夫斯基那里,也许拯救的可能性极其微小。白夜状态—-一种类似拉康式的幻觉,一种整体性的幻觉也许最终对破灭,但是它却不会必然导致一个清醒的真正的生活状态的出现。在陀思妥耶夫斯基那里,人类本身就一束矛盾,除非死亡,否则他不会得到拯救—-因为只有相互拉扯、扭曲、撕裂才是真正的可能的现实状态。白夜人最终也许会成为双重人格的人,也许会成为死屋中的人,但是他却绝不会因此而摆脱精神的折磨。
纵观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全部作品,我们也许可以说:人生的幻觉也许不同,但是无非是从一种过渡到另一种而已。甚至我们可以希冀的最美好的生活也许正是白夜人所处的生活—-一种永远的中间状态。只是这一状态,却根本不可能长久地存在。问题是,我们该信任陀思妥耶夫斯基吗?
在《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里,托卡尔丘克企图说明:人的生活正是由白天和黑夜组成的,人生活在白天的房子和黑夜的房子里,白天的房子是清明——醒,黑夜的房子是昏惑——梦。人们能记住黑夜的梦是由于那是人在夜里的生存状态。梦是连接有意识的白天生活和无意识的黑夜生活的桥梁。人有怎样的生活,便有怎样的梦。无意识的力量通过梦境的象征作用显现于意识之中。但是在陀思妥耶夫斯基那里,梦根本不是什么有意识的生活和无意识生活的桥梁,梦就是人生的基本状态。所谓的醒不过是另一种幻觉,就像是白夜人所处的状态一般。正如开头所言,白天不过是另一种夜晚。在某种意义上,我信任陀思妥耶夫斯基胜过托卡尔丘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联译制片《白夜》1959【高清版】
陀思妥耶夫斯基《白夜》| 整整一分钟的狂喜啊!
陀思妥耶夫斯基《白夜》:一个孤独的幻想者,四个夜晚的永恒之爱
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陀思妥耶夫斯基
幻想家——偶然的慰藉,永恒的孤独
【言】陀氏《双重人格》与《地下室手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