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理学书单推荐

《不要用爱控制我》帕萃丝·埃文斯

内容简介:人人都希望别人同意自己的观点,掌控一切;人人都可能不由自主地对别人指手画脚、随意评价。有的人懂得校正自己的行为,适度控制,所以进退自如,生活得无比轻松。有的人却不明白这种行为给别人带来的痛苦。结果是失败的婚姻、紧张的人际关系和扭曲的心灵,自己也异常苦恼。为什么人们会产生这种控制别人的欲望呢?为什么有人想改变这种行为,事到临头却总是无法自控?

推荐理由:一本很赞的心理自助书籍,里头有很多中肯建议。我们都曾被别人控制过,我们也都曾试图去控制别人,很多下意识的控制行为,其实只是特定心理下的产物。阅读本书,你会明白这些控制行为背后的实质,并能掌握理解和应用控制的方法,而这可以帮助我们在获得更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上去保持更独立的自我。

阅读心得:

读完这本书,我个人有很大的收获,它让我认识到,这种控制模式也可以有方法应对的。首先,希望我们能够对此有所觉察,不再被爱的名义所控制,也不用爱的名义去控制别人。我们不能控制环境,控制别人,但我们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态,心态对了,人就不会那么多控制,那么多委屈。愿余生不为琐事忧。

金句摘要:

  • “有些人习惯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却一点都意识不到这些行为的破坏性。”
  • “一个难题就是一个好老师。如果一开始就忽略了答案的某一细节,以后,他随时都可能给你带来麻烦。”
  • “孩提时代,成年人是孩子的上帝,但即使是上帝也不能随便给人下定论。”
  • “简单说,觉得自己并不孤立,就意味着把自己看成整个世界中一个有意义的部分。”

《反脆弱:从不确定性中受益》

作者:[美]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 [美]纳西姆·塔勒布

内容简介:尼采有句名言:“杀不死我的,只会让我更坚强”。“正如人体骨骼在负重和压力下反而会越发强壮,谣言和暴动在遏制和镇压下反而愈演愈烈一样,我们生活中的许许多多事物也会从压力、混乱、波动和动荡中受益”。塔勒布在书中所定义的“反脆弱性”,是那些不仅能从混乱和波动中受益,而且需要这种混乱和波动才能维持生存和实现繁荣的事物的特性。

推荐理由:从看待事物的视角来分析,越宏观的看待,则越空,不确定的性的因素也就更大,一切都变得模棱两可。而所谓的行业“专家”就很喜欢用这些大而空的句子来树立他们的权威形象,好像一切都是符合逻辑的。而真正的专家既可以以宏观的角度审视也可以从微观的具体案例来说明事情,将留给听众的入口放的非常低,好让所有人都听得明白。所以越复杂的解释未必是最厉害的。越厉害的人是能将越复杂的事情用一个生动形象的例子让最普通的百姓也能恍然大悟。

阅读心得:对随机性、不确定性和混沌,你要利用它们而不是躲避它们。我们不只是希望从不确定性中存活下来,或仅仅是战胜不确定性,我们希望拥有最后的决定权。我们的使命是驯化、主宰甚至征服那些看不见的、不透明的和难以解释的事物。

金句摘要:

  • 金钱和交易净化了关系;而“认可”和“信任”等概念和抽象思维则围绕着学者们,导致形成了一种没完没了的竞争氛围。

  • 强韧化的道路常始于一点点的伤害。

  • 系统可能需要一些压力和刺激,人们可能会在某一领域中体会到这一观点,但在其他领域却全然忽略了。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我们思维的领域依赖性,所谓领域就是某一类别的活动。有些人可以在某一领域,比如医疗领域,很好地理解某一想法,但在另一领域,比如社会、经济、生活领域,却未必能理解同一个想法。


《与童年创伤和解:化解内心冲突的深度指南》

内容简介:许多成年人未解决的童年依恋创伤往往会影响其自我认同。不管这些创伤是无意的还是有意的,都会对亲密关系造成不良影响。其中一个影响是关系过度警觉,即对一些负面信息过度敏感,做出过激的反应。过度警觉会影响你的心理、情绪、身体和精神机能,使独处变得异常艰难,并阻碍你建立更强大、健康和安全的亲密关系。本书能曝光那些被忽略的童年创伤,并提供了一种治愈手段。

推荐理由: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等多位大师重点强调的成长概念。杨凤池、武志红、张德芬等大咖多次阐述的发展关键。要想突破发展瓶颈、改善人际关系,先得“与童年创伤和解”。美国心理咨询界影响力人物秋丽安经验巨献。

阅读心得:童年的经历像一块幕布,遮挡在我们的回忆中,我们无法透过幕布去看清到底发生了什么导致我们现在所经历的一切。我们仅仅能透过童年的投射来了解童年到底影响了我们什么,焦虑、愤怒、解离、回避、依赖共生等都可以作为我们的工具,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我们获得自我同情的能力。

金句摘要:

  • 通过一个污染的镜头看到明亮的未来是一件十分难的事情。我们消极的童年经历使我们披上了一件有阴影的斗篷,直到治愈发生,我们才会从其中过滤我们整个生活。我们在创伤之后所经历的所有人和事,都是透过污染的视角去认识的。

  • 当自我是健康的时候,我们会吸引健康的关系,也被健康的关系牵引。当自我是不健康的时候,我们会吸引不健康的关系,也被不健康的关系牵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网上收集的一些有关如何阅读文献的心得
15部关于人性及心理电影
【NeurIPS100】谷歌、Facebook、斯坦福等十篇机器学习最新论文解读
也谈“低估”和“不确定性”
耗散论——耗散论简介
爱上跑步的理由(来自一本杂志和自己的心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