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开心吗?不要强忍!网络暴力?找亲友支持!

△ 点击上方卡片,即刻倾听 △

各位神友,本周的「神游口播室」继续上线,听主播和你聊聊这周的新鲜事吧~

Hello~大家好,炎热的酷暑来临,周周发也带着近期的热度话题来和大家见面啦!

本期内容依旧十分丰富,我们会带着大家一起看看电视剧《三十而已》和综艺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的最新更新里、关联着哪些有趣而又值得了解的心理学实验,也会向大家介绍视觉神经科学和人工智能如何在最新研究里被结合起来、带给科学家们新发现,还会介绍惩罚行为背后的逻辑。最后,我们会针对网络暴力这个常被谈起的社会热门话题,给出保护心理健康的一些小贴士。

要想知道详细内容,就接着往下读吧!



想要儿女不歧视他人?

从娃娃抓起



近期热播的电视剧《三十而已》中,顾佳线的剧情让不少网友大呼精彩。作为一个疼爱孩子、但有明确是非观的母亲,顾佳因为在“TOP级幼儿园”的家长群中勇敢发声反对歧视,而被其他家长排挤,甚至连她的儿子也被恶意报复、被独自锁进屋子里。虽然顾佳毫不忍气吞声,让观众们直呼解气,但一个问题也随着剧情浮出水面:顾佳和这些家长们的行为,究竟会给这所幼儿园的孩子们带来哪些影响?

2011年发表的一项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孩子年幼时,其所听到的是非观念,会成为他们评判他人的主要标准;直到他们长到10岁左右,才会开始依靠自己的体会、经历,来对他人进行自我判断。

这项研究的研究人员找到了300多名一/三/五年级的小朋友,并将不同年级的孩子们各自随机分为三组,向不同组提供有关一个虚构群体的信息:一组孩子被口头告知,这个群体的人“很坏”,一组的孩子亲身经历了这个群体的人不分享贴纸的行为,最后一组的孩子则既被口头告知、也有不愉快的亲身经历。在随后对这个群体的评价调查中,得到负面口头信息的一年级孩子对虚拟群体的评价,比亲身经历了不愉快的一年级孩子给予的评价更差。五年级孩子中则出现了相反的现象。这意味着,尽管3-6岁的孩子就已经能够学习并运用歧视和偏见,10岁以前的他们其实十分依赖身边的大人来“告诉”并“教会”他们这些偏见。

因此,《三十而已》里,顾佳勇敢对抗歧视是有十分积极的教育意义的。幼儿园中的孩子们已经可以理解歧视的含义,却无比依赖家长和老师来告诉他们是非对错,这个阶段的影响甚至还会一直延续到他们一生的价值观。

参考资料



https://journals.sagepub.com/doi/10.1177/0146167211426729



心情低落时表现出来

等于给他人传播负能量?



最新一期《乘风破浪的姐姐》中,队长孟佳的一系列悲惨遭遇引发网友热议,她在面对困境时的“表情管理”同样成为了不少网友的关注点:在一些人眼里,孟佳的表情太“丧”,是在传播负能量,影响了小组的状态。

那么,在心情低落的时候表现出来、而不是忍耐着“顾及他人情绪”,真的会有害于孟佳组的沟通交流吗?2003年的一项心理学实验告诉我们,恰恰相反,在人群中,刻意压抑情绪反而会影响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产生负面效果。在这项实验中,实验人员让女性实验对象分对谈论令人沮丧的话题,并请每对的其中一位表现出三种不同的情绪处理方式:1.压抑心中情感;2.自然抒发情感;3.尝试换一种思路,来减少负面情感。实验结果显示,压抑情感会影响沟通交流,甚至还会加剧谈话对象的血压变化,而另外两种情绪表现方式则不会有这些负面影响

由此看来,如果孟佳在全组人遇到困难时强颜欢笑、而不是自然流露“丧”的情绪,或许反而会恶化她与组员之间的交流。处于逆境时,人们并不一定要强忍不开心、特意表现出正面情绪来避免影响身边的人——要知道,压抑真实情绪的你或许非但不会促进交流,还会让你的谈话对象血压升高。

参考资料



https://psycnet.apa.org/record/2003-02341-008



惩罚行为背后的逻辑



生活中,搭便车、鸽人/被鸽等不道德行为让人深恶痛绝却又无处不在。为了社群的发展和人际关系的维持,我们通常需要对这些行为采取惩罚措施:惩罚者能因此获得威慑力,并提高社会地位;相应的社群也能在资源分配上做出调整。虽然惩罚行为十分普遍,但是人们对其背后的逻辑却所知甚少。

近日,发表在《自然通讯》上的一项纵向研究对该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文章中,来自阿姆斯特丹的团队召集了257位被试(18至75岁,66%为女性),对其开展一次培训之后,要求他们连续14天反馈对生活中不道德行为做出的回应(惩罚行为)。实验将惩罚行为分为直接(身体与语言上的正面对峙等)和间接(制造流言、社交回避等)两类,它们可以对被惩罚者造成物质或者名誉上的损害。文章还进一步讨论了人惩罚的动机和实际做出的惩罚之间的关系。

研究共收集到1507项报告与311项后续反馈,结果表明,生活中人们会依不同情况选择直接或间接的惩罚方式;人们通常在能够获得更多利益时(即对方很重要或其行为损害了另一方的个人利益时)选择正面对峙;当可能遭受报复行为(即对方行为较严重或有权势时),人们会选择制造流言或社交回避;严厉的惩罚通常伴随着愤怒情绪;而间接的惩罚更多与厌恶感相关。

总而言之,人们在选择惩罚措施时,会有两方面的考量:1. 对方行为的改变给自己带来什么利益;2. 对方会采取什么反制行为。

参考资料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0-17286-2#Sec8



所想非所见:

视觉和想象的编码差异



心理意象在某些方面与视觉非常相似,都有着丰富的视觉体验,但二者也有着明显的不同。为探究想象画面和真正看见画面的差异,南卡罗莱纳医科大学的研究学者采用基于机器学习和机器视觉洞察的类脑神经网络系统来进行实验。

研究团队首先训练这个神经网络系统来查看图像,第二步则是让系统“想象”(即合成)图像。而为验证这个神经网络系统与大脑功能相似,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磁共振成像研究,以观察被心理意象和视觉激活的大脑区域。在磁共振成像实验中,受试者在观看屏幕上图像的同时,也被要求想象屏幕上不同位置点的图像。

两项实验结果显示:视觉和心理意象,都会激活人眼视网膜到初级视觉皮层及以外的大脑区域。然而不同的是,在心理意象中,从眼睛到视觉皮层的活动并不那么精确。类脑系统的结果也类似,代表视网膜和视觉皮层的低级区域具有精确的激活;但随着心理意象的出现,这种激活变得分散。这意味着,在视觉皮层以外的大脑区域,大脑或神经网络的激活在视觉和心理意象方面是相似的,区别发生在大脑从视网膜到视觉皮层过程中。

研究者表示,当我们在想象的时候,大脑活动就不那么精确了。这种模糊的类似梦境的意象状态帮助我们区分清醒时刻和做梦时刻。对于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人来说,创伤性事件的侵入性图像可能会让他们感受现象中的痛苦仿佛是当下的现实。通过了解心理意象是如何工作的,科学家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精神疾病的拥有属性,也许在未来可以基于此解决与心理健康的联系。

参考资料



https://neurosciencenews.com/vision-imagination-16633/



面对网络暴力

如何应对更有效?



在各类网上社交平台飞速发展的当下,网络拓宽了人们的世界,但也同时给更多争执和语言暴力创造了空间。因此,不同平台上的网络暴力问题层出不穷,每天都有人正在经历着或大或小的网络暴力,“受害人如何面对网络暴力”也越发成为了人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除了很多网友近日所关注的法律途径追责方式、力求让网络暴力也有法可惩以外,网络暴力的受害者们该如何积极有效地保护自己的心理健康,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2012年的一项研究便围绕着这个方面进行了调查。在对765名瑞士青少年进行为期六个月的追踪调查后,研究人员们发现,和现实生活中的暴力一样,网络暴力同样会使受害者更容易患上抑郁症;同时,哪怕是未被确诊的网络暴力受害者,也会随时间表现出越来越多的抑郁症症状

面对网络暴力,研究总结归类出三类受害者可能选择的应对方法:主动向亲友寻求支持,在网上或现实回击施与暴力者,或自责并试图逃避、忽视暴力的存在。通过统计分析,研究人员们发现,主动向亲友寻求支持能有效缓冲网络暴力给受害者带来的负面情绪,但其他两种应对方式——“以暴制暴”地回击和试图忽视暴力的存在——却和抑郁症症状有着正相关关系。

因此,面对网络暴力所带来的负面情绪和抑郁风险,有效的应对方式是积极主动寻求身边人的支持、和他们聊聊天。不论是“硬刚”还是“服软做鸵鸟”,都有可能增加抑郁症风险。

参考资料



https://www.tandfonline.com/doi/full/10.1080/13632752.2012.704310?scroll=top&needAccess=true

作者:沁仔、Dora、Chen、秀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被美国父母领养3年后,她嘴里含着泥土裸死在后院
孩子经常目睹家庭暴力会使大脑视觉皮层萎缩
主人的这4种行为,对于泰迪来说,就是“暴力”惩罚
大脑中的视觉加工
研究发现视觉和想象力之间存在功能神经重叠
物理概念的编码:大脑动力学反映出的具体化和呈现形式(上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